過去的一年是區塊鏈的冰與火之年,這一年誕生了無數的區塊鏈公鏈項目,區塊鏈一度成為資本寵兒,中國更是憑藉150億元的融資額躍升至全球第一,「區塊鏈」概念在中國迎來爆發式的蠻荒發展。隨著年中熊市的到來,區塊鏈又迅速跌入寒冬,面對市場環境的惡化,各方的質疑,公鏈徵途道阻且長。與此同時,各家公鏈相繼布局生態賽道,隨著「虛擬機」的相繼上線,區塊鏈世界從比特幣的「一枝獨秀」變為多家公鏈爭相布局的「百家爭鳴」。
光速鏈GSC作為全球首個價值社交公鏈,深耕產品技術,穩步推進項目進展。GSC虛擬機GVM(GSC Virtual Machine)已在正式環境中成功測試功能,即將與大家見面。作為生態布局的第一站,我們今天將為大家詳解虛擬機的價值與應用。
一、虛擬機——公鏈邁向商用的孵化器
虛擬機對於公鏈而言十分重要,保證了不同節點的計算結果一致,使智能合約得以在區塊鏈上運行,因此被譽為公鏈邁向商用的孵化器。
虛擬機(Virtual Machine),在計算機科學中的體系結構裡,是指一種特殊的軟體,他可以在計算機平臺和終端用戶之間創建一種環境,而終端用戶則是基於這個軟體所創建的環境來操作軟體。在計算機科學中,虛擬機是指可以像真實機器一樣運行程序的計算機的軟體實現。
最早的虛擬機是IBM 的發明:一個單一的計算機系統可以通過 IBM 模型來模擬多個裝有不同作業系統的計算機。這使得用戶可以在一個計算機上創建和管理多個不同的虛擬機拷貝。最早的大型計算機是很多用戶共用的,每個人都用十秒,大家就覺著這臺機器一直是自己的,其實每個人都在不停的等待十秒。
簡單來說,就好比為大家建造了一棟樓,同時為我們供應水電。水電總量是固定的,每戶人家在使用的時候感受不到其他人也在使用,大家都是在共用一個水電池。其實,就是通過分割計算機資源和完全隔離程序來使程序共享同樣的硬體。
區塊鏈虛擬機與傳統虛擬機最大的差別在於區塊鏈擁有共識機制,所以要求所有人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傳統虛擬機不支持,可能會因為底層硬體的不同輸出不同的結果。直到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選擇寫出新語言Solidity,創造EVM虛擬機,實現了智能合約代碼的一致性,這個問題才被解決,區塊鏈虛擬機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二、以太坊EVM——區塊鏈虛擬機問世
以太坊虛擬機EVM的問世,為區塊鏈帶來了智能合約的可信執行,打開了公鏈作業系統的大門。
第一代區塊鏈是沒有虛擬機的,比如,比特幣只有金融屬性,把錢從A打到B,但是以太坊的創新性想法在於:為什麼交易一定是要把錢從A打到B呢?為什麼不能讓 A 到 B 這個過程是一段代碼?但是要執行這段代碼,需要在上面有一個執行代碼層,這個層面就是虛擬機。這時候,區塊鏈的作用也從轉帳不會出錯變成執行程序不會出錯,這需要所有的節點執行同一代碼都是同樣的結果。
EVM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個系統,旨在作為基於以太坊的智能合約的運行時環境。眾所周知,智能合約可以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無需中心化機構的情況下,進行交互和交換價值。毫無疑問,這個技術會在不遠的未來,顛覆很多產業。
三、光速鏈GVM——首個垂直社交生態的虛擬機
光速鏈GVM(GSC Virtual Machine)虛擬機是建立在光速鏈上的代碼運行環境,其主要作用是處理光速鏈系統內的智能合約。GVM是GSC團隊為滿足社交生態發展需求,開發出的圖靈完備的虛擬機,旨在為全球社交領域的顛覆者提供一個高效、簡單、穩定、安全、可擴展的區塊鏈專用系統。GSC為開發者提供便捷的開發環境,可以使用Javascript、Python等程式語言創建GVM上的應用程式,同時GVM兼容以太坊,熟悉以太坊的開發者可以快速在GSC公鏈開發應用。
光速鏈GVM可擴展性遠超以太坊EVM。為滿足社交區塊鏈高頻次、多並發的交互環境,GSC首創ADPoS共識機制。GVM的更新優化,只需社區粉絲投票選出信任的23個光速節點,由光速節點確認共識就可以進行升級,而以太坊的混合機制上,需要全網所有節點達成共識,才可以對EVM進行升級優化,所有礦工達成共識難度相當的大,因此光速鏈GVM在性能和速度上實現了超越第一代虛擬機——以太坊EVM。在完成交易所換鏈對接後,GVM虛擬機預計將在2019年上半年正式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