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電影2.0時代的電影新生態

2020-12-07 澎湃新聞

犀牛娛樂原創

文|胖部 編輯|夏添

一個五年前的概念「網際網路+電影」被犀牛君重新翻了出來,五年後已經有全新的迭代和詮釋。

今年的金雞電影節或許是一個觀察的節點。B站官宣了和壞猴子影業的合作,雙方將共同發起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並將深度參與壞猴子影業的「72變電影計劃」,與計劃內的電影進行出品、宣發等環節的合作。

另一個例子是獲金雞獎影后提名的電影《空巢》,正是今年初在快手首映的第一部電影。

而抖音與電影的故事已經可以上溯到三年前,從「吃芒果」的模仿橋段成為站內爆款、助推《前任3:再見前任》拿下19.41億票房,抖音就已經是行業最重要的電影宣發平臺之一。三年後,抖音的電影生態也已經長出更多觸角。

日活6億的抖音、3億的快手和月活1.97億的B站先後開始深入電影行業,它們所裹挾的流量池和平臺生態,註定會給行業帶來諸多變數。

網際網路+電影2.0的全新故事正在展開。

或可概括這一階段的特徵。一方面是對網際網路既有的宣發推廣功能進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在1.0時代票務和宣發之外開發更多角度,打開了電影上下遊的更多可能性,並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下一階段整個產業鏈線上化的某種端倪。

認為中短視頻平臺僅僅是給行業打助攻的看法已經不合時宜,現在,它們漸漸有了能決定比賽走向的能力。

網際網路+電影2.0

賦能電影生態全鏈

一如1.0時代,抖快入局電影行業從宣發起步。

目前抖音和快手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電影宣發策略:首先建立電影官方帳號發布官方物料,然後製造站內話題,並通過聚集的明星達人參與形成聲量,進而在全平臺形成UGC裂變實現話題擴散,並通過直播和道具等實現更多觸達。

這一套模型,從《前任3》到現在已經基本完善。近期最成功的例子或許是票房12天破億的年度黑馬《喜寶》,通過在抖音和快手釋放的視頻物料,實現了貓眼連續三天想看日增破萬。#電影喜寶#話題在抖音累計播放達7億次;在快手上,《喜寶》先後有三個話題登陸熱搜前列。

還有近期大量購進老片的B站,被粉絲戲稱為「嗶哩嗶哩礦業公司」,從中下遊逐漸向上發展。今年8月,B站以5.13億港幣入股歡喜傳媒,持股9.9%,雙方宣布將在影視內容、流媒體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B站今年的爆款劇《風犬少年的天空》還有《奪冠》獨播都源於此。

而B站則以獨特的平臺文化成為這些內容的價值放大器。首先是Z世代受眾的高度聚集成為B站宣發的巨大流量優勢,其次是全平臺造梗、玩梗和二創的PUGV產出能效。比如《奪冠》獨播,不但同步上線了150分鐘的紀錄片,更推出了《說唱新世代》四位女選手打造的定檔曲《熱愛》。不同於傳統視頻平臺上線電影的進一步形成消耗,B站的排播思路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內容增值,打開播放下遊的全新玩法。

以既有業務為基礎,抖音、快手和B站分別開始觸達上下遊。

抖快早就有意識推動電影業務的常態化。早在2019年4月,抖音與安樂影片、萬達影視、光線影業等六家影視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包括雙屏聯動、品牌蓄勢、宣發資源、音樂賦能四個方面的「視界計劃」;同年9月。快手運營主體「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新增電影發行、電影製作兩項業務。

除了「視界計劃」,抖音與其母公司字節跳動都在嘗試進入電影行業上遊。比如北京字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為《我和我的祖國》《唐人街探案3》出品方,此外抖音文化(廈門)有限公司成為《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赤狐書生》和《拆彈專家2》等四部電影出品方。

比如電影「院轉網」趨勢在今年的加速,也是抖音和西瓜視頻首先發力,先後免費上線《囧媽》和《大贏家》,打通電影的線上發行渠道。值得一提的是,西瓜視頻也正在大力扶持創作者生態,強化平臺的內容產出能效,未來也可能與電影生態有更多融合。

值得注意的還有字節發力網絡文學的一系列布局,今年11月初還剛剛成為掌閱科技的第三大股東,其構建IP生態的動向被認為是其開發自製內容的前期布局。

快手並沒有被落下。除了在電影宣推方面的發力,近期其與一系列電影節的合作也備受矚目,包括平遙國際電影展今年的開幕片《煙火人間》,就是以快手平臺800多段短視頻拼接而成。今年10月快手還作為獨家短視頻、直播合作夥伴參與了北京電影學院70周年校慶,並發布了培養共建青年影人的計劃。

B站建立的嗶哩嗶哩影業近年來參與出品的包括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愛情公寓》大電影以及明年春節檔的《新神榜:哪吒重生》等,整體來看多數是試水性質,但其在動畫電影出品方面顯然具有優勢,此前國創發布會剛剛公布了一系列項目。

這似乎是貓眼、淘票票和愛優騰在「網際網路+電影」時代故事的再現,以平臺獨家優勢切入電影行業,進而打開上下遊空間實現利益最大化。所不同的是,以中短視頻平臺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影」2.0更系統也更深入,來得也更快。

如果說1.0時代的最大特徵是實現了線上票務、數據透明和精細化宣發,那麼2.0時代的特徵不但進一步成為宣發能效的放大器,更以短視頻機動靈活的露出、UGC創作的滾雪球式推廣實現了電影內容的長線效應並提升附加值,以不同深度完善從出品、製作、宣傳、票務、上線播放等產業全鏈條,進而實現更多層面的孵化。

犀牛君判斷,以抖音、快手和B站為代表的中短視頻平臺,其對電影行業的影響還未完全釋放。

抖音快手B站的電影之路

能走多遠?

為什麼是中短視頻平臺?

首先應該看到的是,作為新興的網絡內容平臺,抖音、快手和B站的用戶年齡圈層和電影市場的高度一致。

綜合三家數據可以看到,主要用戶集中在40歲以下。而根據燈塔發布的2019中國電影市場用戶觀影報告顯示,20-29歲人群佔據購票用戶主流。當這部分市場受眾在中短視頻平臺極大聚集,電影行業勢必擁抱這些網際網路新貴,包括王家衛、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與抖音合作推出多款電影濾鏡,同樣是貼近年輕人市場的舉措。

其次,用戶粘性和內容創作力打開了更多可能。

根據抖音和快手的公開信息,前者去年一年的創作者數量增長達到1.3億人,後者的創作者達到月活用戶的27%;而B站三季度月活躍創作者就有170萬,同比上升了51%。不但成為提升用戶粘性的利器,也極大擴充了平臺內容池,在更多垂類上打開用戶需求。

一方面,不同垂類內容和創作者為電影營銷打開了空間,帶動平臺傳播聲量的同時更在內容層面上深度聯動。此前B站獨播《奪冠》,許多UP主推出的解說視頻帶動群體共情;又如快手上有超過1050萬非遺創作者,在講述川劇團故事的電影《活著唱著》宣傳時曾發起視頻挑戰賽。

另一方面,整個內容生態的生長,也成為這些平臺儲備內容和人才的某種路徑。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目前幾家平臺都在發力的短劇。以快手為例,拿出超百億流量對短劇進行扶持,目前已經產生了一些具有頭部效應的創作者,比如千萬粉的御兒,此前已上線了單片付費電影《大御兒之煙花易冷》;另一位紅人寶哥也製作了長片《他是我兄弟》,18萬人付費觀看。

從整體看,抖音、快手和B站的發展態勢都很明顯。

傳統電影行業正在對三家張開懷抱,類似B站和壞猴子影業的合作或將加速出現。貓眼和抖音剛剛宣布升級在智能宣發層面的合作,將抖音小程序「想看」數據與貓眼「想看」進行全面打通。貓眼早在2018年就打通了在抖音小程序的購票功能,今年初貓眼專業版還上線了新功能「抖音熱度榜」,此次已經是雙方的進一步深化合作。

同時平臺自有生態將進一步切入電影生態,不僅作為營銷的一部分,也以內容、創作者、垂類生態等更多樣態給市場及行業帶來改變。或可認為短劇場是幾家平臺孵化內容的一種初級階段。正如在網際網路視頻初期所出現的盧正雨、叫獸易小星、大鵬、五百等網生創作者,以UGC內容起家積累聲量最終切入電影行業,同樣的故事或許正在各平臺醞釀。

而分別從三家平臺來看,問題與潛力並存。

抖快在用戶數量級上相對於B站有明顯優勢,這代表著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垂類生態;同時,國民級APP的全內容覆蓋也是B站尚未達到的,擁有更豐富的內容儲備和產出能效。

而B站相對於抖快而言,則憑藉多年經營的社區生態擁有更強的用戶粘性和互動需求,此外在一些具體垂類也具有更突出的內容優勢。

雖然目前仍稱之為「中短視頻平臺」,但目前各平臺突破時長限制的趨勢已經很明顯,持續打通與電影的邊界。

2020年已經成為一個契機,電影行業泡沫收縮,版權內容價格下降,主要公司資金鍊緊張,在這種情況下,行業對自帶流量、資金和潛在內容的中短視頻平臺的需求進一步放大,抖音、快手和B站面對的是一個降低的門檻。在鋪平的賽道上,三家正在跑步前進,可預測的是,它們還不會馬上停下。

相關焦點

  • 《三體》要拍成電影了,但網際網路電影是什麼東西?
    讓我們來繼續看新聞,這裡看到遊族影業的 CEO 名叫孔祥照,後面跟了一個括號:筆名孔二狗。其實早前我每天還堅持看報紙的時候,就在某都市報上斷斷續續看了他寫的《東北往事–黑道風雲 20 年》,就這個類型的小說質量來講,不算差。
  • 網際網路時代電影怎麼看? 網上下載電影成本更低
    南方網訊  關於電影怎麼看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最不出乎意料的回答應該是:盜版。儘管對盜版打擊力度一再加強,政府也三令五申不要支持盜版,然而,5元和50元的差別不只是10倍——首先,5塊錢買來影碟,親朋好友可以無限制共享(只要碟片還能夠讀),50元往往不過是一個人的門票;如果5塊錢買來影碟發現內容並不精彩,損失並不大,而50元就叫人心疼了……  所以,盜版依然猖獗。
  • 圖解電影產品體驗報告:網際網路電影市場的另類,應該何去何從?
    電影票務系統及周邊衍生品市場需求巨大。據艾媒諮詢統計, 2017Q1,用戶在線電影購票佔比達到72.6%,用戶在線購票行為基本養成。在2017Q1在線購票平臺佔比方面,貓眼電影、微影時代、百度糯米分列前三,佔比分別為23.1%、18.5%和14.2%。所以至目前為止,在線票務系統仍未出現壟斷巨頭。雖然已有了幾國紛爭的局面,但是也並沒有形成類似微信那樣的行業巨頭。
  • 從無到有,網際網路免費歷史之音樂、電影、遊戲、安全
    周杰倫就是一個跨時代的代表,是最大受益者,不僅在非網絡時代賺到了極大的版權費,還在網絡CP混合SP的初期賺到了更大的網絡版權費(TOM曾以1200萬籤下周杰倫4首歌兩年版權),最後又在網絡盜版時代成功轉型,演唱會,做代言,拍電影,出席活動等等。用羅振宇的話來說,網絡讓內容變得不值錢,但是讓人變得值錢了。2012年,福布斯名人榜綜合第一,周杰倫,16130萬。
  • 網際網路手機2.0生命密碼 一張圖讀懂榮耀模式
    網際網路手機品牌在2016年經歷了錘鍊,有些品牌的銷量出現了嚴重下滑,社會上因此對網際網路手機產生了輿論動搖,但是,也有一些品牌,特別是榮耀,手機銷售不僅未受到影響,反而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樣的差距呢?網際網路手機進入2.0時代小米推動了網際網路手機的第一次崛起,我們稱之為網際網路手機1.0階段。
  • 陳旭光談新時代中國電影:「新力量導演」群體正在崛起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陳旭光在接受浙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正在崛起的新力量青年導演群體將成為中國電影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數位技術與網際網路引發了一場全新的「媒介革命」,引領了一個新的文明階段和文化時代,也催生了一代新的導演群體。「這個新的青年導演群體構成複雜、意向多元,但又有某些共性,最重要的共性就是他們屬於這個新時代,或者說,他們就是這個新的網絡文化時代長出來的一代人。」
  • 橫跨三個媒介時代的電影宣發「獵食者」
    但是作為張藝謀執導的第一部商業片,《英雄》無論是票房還是營銷策略,都在當時開創了一個時代。它在中國內地狂攬2. 5 億元票房,全球票房共計1. 77 億美元,成 2002 年華語電影票房冠軍。 2004 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十大佳片,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報刊營銷,幾乎是那個時代的標配。前期預熱需要報紙,中期推廣需要報紙,後期導演專訪需要雜誌。
  • 電影: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
    雖然票房不如意,但格裡菲斯對世界電影的貢獻必須給予承認,是他將電影從戲劇中分離出來,使之成為一門獨立的「第七藝術」。默片時代不得不提的還有一位大師——卓別林,一頂圓禮帽、一撮小鬍子、一雙反穿的大皮鞋再加上扭著屁股走路的形象,讓人們永遠記住了這位喜劇大師的表演。卓別林的一生創作了近80部喜劇,《淘金記》《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代表作具有永久的魅力。
  • 電影中的倫敦:時代的隱喻
    1.維多利亞倫敦與全球化倫敦倫敦是一座老牌帝國之都,在「前電影時代」——電影被發明以前,就已被諸多藝術形式想像和書寫,如詩歌、小說、回憶錄、戲劇、歷史等。它也是一座狄更斯之城,狄更斯的《霧都孤兒》與《雙城記》成為對倫敦想像的重要靈感源泉。電影起源於維多利亞時代。作為一座維多利亞城市的倫敦,在電影表徵中,只需一盞煤氣街燈,一條鵝卵石街,一輛馬車,一片霧,就可以辨認身份。
  • 擔當時代責任的早期中國電影
    作者: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所長 丁亞平  從新文化運動的發生與影響看中國電影的發展,早期中國電影於激進反傳統文化方面在一定意義上是落在時代的後面,但是,從提倡新文化、反封建、追求民主和科學的時代變革要求與傾向而言,早期中國電影未必落後。
  • 電影在線觀看!TCL網際網路LED電視P11評測
    前言:  2009年3月29日,TCL集團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召開的「2010家庭網際網路戰略升級暨3D網際網路電視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擁有三大網際網路電視技術引擎、第二代mitv網際網路電視作業系統的液晶電視新品P11系列。
  • 網際網路時代的「頭部效應」
    網際網路時代,頭部效應也被人們大量使用。各個領域內,關注度相對集中的公司、題材、IP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頭部」,頭部就是一個賽道佔據前幾名的那部分。因此有人說,網際網路時代是幾個頭部與眾多長尾的時代。頭部會獲得更多的關注,更多的資源,有巨大的借勢優勢,很多投資者只投每條賽道的前兩名,原因就在此。
  • 好萊塢新壟斷時代的到來,會是電影時代的倒退嗎?
    網際網路原本的核心是「便捷」,在於看電影可以足不出戶。而隨著流媒體大戰愈演愈烈,看電影將變成一次「選擇」,選擇的不是渠道而是平臺。這意味著幾乎每一款流媒體平臺的應用都要安裝,也要為大部分流媒體平臺進行付費。因為版權不流通之後,獨家版權就只能在獨家平臺播放。
  •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好新時代兒童電影工作
    四十年來,中國兒童電影人積極發揮創作潛能,拍攝的《霹靂貝貝》《我和我的同學們》《豆蔻年華》《哦,香雪》《普萊維梯徹徹公司》《大氣層消失》《我的九月》《天籟夢想》《旋風女隊》等優秀兒童片,不僅受到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在國際上也獲得多項大獎,為中國電影爭得了榮譽。  最後,兒童電影工作必須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我們處在數位化網絡化時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的接受方式也在不斷更新。
  • 華語電影進入「太空時代」,為何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卻漸行漸遠了?
    有人說科幻電影的出現,標誌著一個地方的電影產業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今年春天《流浪地球》火了,這部被譽為有跨時代意義的科幻片,成功把中國電影帶入太空時代。儘管有多種聲音表示《流浪地球》並不是什麼科幻電影,但是在《流浪地球》上映了之後,華語影壇的多部半真半假的科幻片都在籌備階段,可以說《流浪地球》的成功帶火了華語影壇的科幻片。然而在華語電影進入了「太空時代」的當下,為何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卻漸行漸遠了?要知道在好萊塢的第一個黃金年代過去之後,他們正是靠著科幻電影的出現,保持著他們在世界電影的絕對領先地位。
  • 北京影視研究基地舉辦研討會 探討電影營銷新時代
    來源:新浪娛樂首屆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學術周的分會研討會「新消費時代下的跨媒體電影營銷」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辦新浪娛樂訊 2020年12月2日下午,作為首屆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學術周的分會研討會「新消費時代下的跨媒體電影營銷」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辦,該研討會由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主辦,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
  • 後疫情時代,電影怎麼變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董 銘 雖然美國目前仍深陷疫情之中,現在就提「後疫情時代」似乎為時尚早,但近日已有《綜藝》等業內媒體開始預測2021年之後的電影產業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趨勢
  • 探索新時代電影全產業鏈建設 之江電影集團LOGO首次亮相
    原標題:探索新時代電影全產業鏈建設 之江電影集團LOGO首次亮相
  • 《天堂電影院》影評:電影見證時代與人生
    電影見證時代與人生 小鎮的人們看了這麼多年電影薩爾瓦多長大後,電影放映技術與品質都更進步了,劇情也不再被隨意刪減,那些曾是禁忌的都成為過去,而遺落的膠捲是時代的證明,亦是老戲院死去的證明。 電影記錄了時代,更記錄人生。在片中,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戲院裡依舊有階級差別,放映師與觀眾是一個階層差異,一樓觀眾與二樓觀眾又是一層的差異。
  • 北京電影學院專業電影製作人專業創始人李威克老師專訪
    2008年,由北京電影學院主辦,我們合辦的CILECT國際影視院校聯合會年會在北京電影學院召開。通過為期一周的各種交流學習,我們深感中國電影教育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有所創新。作為電影製作人,不僅需要在對電影工業製作流程、項目題材內容把握上非常有經驗,同時也需要具備對電影市場及投資者需求了如指掌的職業素養。在中國商業電影市場剛剛建立起來幾年時間,越來的越多的投資者從傳統電影投資機構變成了網際網路公司及金融機構等,票房的收益已經轉變為點擊率或其他流量入口的綜合性收益或者投資者嫁接收益(如通過一個電影獲得土地或其他開發權益收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