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時代責任的早期中國電影

2020-11-27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所長 丁亞平

  從新文化運動的發生與影響看中國電影的發展,早期中國電影於激進反傳統文化方面在一定意義上是落在時代的後面,但是,從提倡新文化、反封建、追求民主和科學的時代變革要求與傾向而言,早期中國電影未必落後。無論在新劇界還是在電影界,鄭正秋這樣的文人都是接受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衝擊與蕩滌的。如鄭正秋關注婦女命運,是「最早通過藝術方式提出婦女問題的」。柯靈對鄭正秋、張石川編導創作的《難夫難妻》充分肯定,認為這部短片在時間上比後來影響極大的胡適的著名獨幕劇《終身大事》還早6年,也比後者更有深度。

  

  剛剛起步的中國電影,雖然並沒有改造社會的宏大敘事與理想,但把這樣的激進理念和思想推向大眾,使電影成為廣義的教育,這種先鋒性在短片期即已萌芽和不斷成長。在早期電影發展中,追求感官刺激的娛樂性、追求大眾性,被貼上代表都市大眾和民間性的標籤。

  茅盾等人對此曾有過尖銳的批評。早期古裝片、神怪武俠電影圍繞「忠孝節義」來組織情節「宣揚封建迷信、毒害兒童」,電影主題、題材選擇和敘事被斥為「亂七八糟」,淪為一種文化混雜的消費方式。但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包含走向大眾化的內在驅動基因,它在事實上也成為人們關注與思考的一個焦點。新文化運動之前即已啟動對風靡全球的「西洋影戲」的引進,這是和輸入外來文化一樣的為時人稱道的受歡迎和激勵的新生事物。電影與外來文化輸入,既展現為一種文化斷裂,又與傳統之間存在一種自覺而複雜的關係。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電影和新文化運動不僅完全未曾絕緣,甚至是同步發展的。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作為一種感知反應場,反向性地驅使飽經憂患的早期電影人積極投入到歷史潮流和時代的敘事中。愛國題材大批量生產,成為無聲電影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後來的電影創作演進看,以人為本,思想開放,通過電影這一公共媒介敏感傳遞現代感,使早期中國電影有了更多觀眾,更大影響。

  一批經典題材紛紛湧現,豐富和充實了早期中國電影的大銀幕。家庭、女性、社會,舊中國黑暗腐敗的機體……成為人們關注與批判的焦點,相關主題開始變得日趨響亮:一是反封建,二是人生意義的問題探尋,三是倫理的覺悟。舊制度下的被侮辱者與被損害者的形象和悲劇、底層社會和弱勢群體,「五四」時期,中國電影也聚集了一批不世出的天才人物。正如戴錦華所說,「作為大眾文化工業的雛形,中國電影必然在自覺不自覺間、間或力不勝任地承擔其日常生活的內容、方式、價值轉換的表述」。20世紀30年代,民族主義和人道主義融合,形成電影題材及表現上的突破。電影現代性在中國城市民族國家的想像空間和公共領域的空間作用明顯。

  早期「影戲」不少由鴛鴦蝴蝶派小說改編而來,這樣的作為新奇媒介的電影恰巧為引車賣漿者看得津津有味,佔據從底層觀眾到知識觀眾關注的首位,成為新潮的象徵。當時的一些影片,如但杜宇的《海誓》,字幕全是文言文寫成,但影片內容以及場景設計等方面,都帶有很濃的西方色彩,如人物的服飾、生活方式、布景道具均為西式,影片在呈現出中西雜糅混合特點的背後,還是透露出當時的影人骨子裡是要「老嫗能解」,主張棄文言要白話,後來到有聲片興起,「言文一致」成為電影發展重要的內驅力。白話、電影和它背後的觀眾獲得的感官與情感認同,展現了無限魅力。

  三

  早期中國電影創作受到人道主義思潮影響,清晰地體現出《新青年》先驅重估傳統價值的思想邏輯。如前面所述的《難夫難妻》,影片以封建買賣婚姻習俗為題材,作為「第一部反封建影片」,使用喜劇手法關注婦女問題,抨擊了舊的婚姻習俗。它以社會諷刺劇的形式與當時的時代潮流一致,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的內容,抨擊了封建婚姻制度。此片於1913年9月29日首映。一班文明戲的男演員參與了演出(女角色也由男演員扮演)。《難夫難妻》是中國攝製故事片的開端,拍攝時不僅有事先寫好的劇本,也有專職導演。從內容到組織形式,都得時代風氣之先。

  電影作為新生事物,既具展示功能,又不斷拓開自己的敘事功能,除了引起普通觀眾的興趣外,更得到青年知識分子的熱情推動。取法國外、喜歡西洋的科學與美術的但杜宇,創作上帶有探索的特點。他的影片《海誓》講述「秀外慧中」的農村姑娘路遇盜徒而得到貧苦畫家相救,二人由此相識並墜入愛河,最後終成佳偶。《海誓》可說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愛情片,歌頌自由戀愛。1922年1月23日,影片在上海夏令配克影戲院首映,盛況空前,輿論評「賣座之盛,超過舶來片」。

  「五四」時期,破除迷信要科學、反對舊禮教而要男女自由戀愛、批判舊道德和倡揚新道德之萌芽瘋狂生長,成為電影創作最強音。第一代和第二代電影人,聚焦底層生活,著意表現電影和人生的普遍聯繫。上世紀30年代的影壇開闢了一個時代,「使之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合流」(柯靈語),左翼電影關注現實,拍了《女人》(史東山編導)、《姊妹花》(鄭正秋編導)、《神女》(吳永剛編導)、《桃花劫》(袁牧之編劇,應雲衛導演)等影片,骨子裡其實很現代,因此呈現出耀人的光彩。

  1934年吳永剛編導處女作《神女》成為代表性作品。吳永剛曾說他的這部影片,是把妓女作為一個整體性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經濟系統的疾病」來展現的。這和魯迅筆下的狂人詰問「從來如此,便對麼」有著相似的批判意義。影片關注現實,通過「妓女敘事」傳達的,正是底層女性無聲的吶喊與抗議。「五四」之後,現代小說家鬱達夫(《茫茫夜》《秋柳》)、老舍(《微神》《駱駝祥子》《月牙兒》)、王統照(《湖畔兒語》)、丁玲(《慶雲裡中的一間小房裡》)、沈從文(《丈夫》《水手》)等人的作品,對在舊社會生活困境壓迫下的妓女生活都有所表現。電影和文學互動,反映了新文化和新文學創作上文化敘事的共通趨向。這和當年出現的把電影指認為賺錢工具和消遣品的批評並不一致。

  從蔡楚生的《新女性》、沈西苓的《女性的吶喊》、卜萬蒼的《三個摩登女性》,到費穆1948年完成的影片《小城之春》,嚴肅地接觸到女性問題「與整個社會問題解決的關係」,貫穿著「進步的女性主義」,可說是特點鮮明。2002年,田壯壯和阿城、李少紅、李屏賓、葉錦添聯手重拍了《小城之春》,在一定意義上接續並回歸了電影本質的創作尊嚴。

  

  當代中國電影展現出勇敢奔跑的姿勢,反映了接續奮鬥、以創新創造貢獻我們時代的主題。五四新文化運動,對百餘年來中國電影創作的發展,產生了比較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它擔當時代責任,以豐富的故事素材、人物、思想主題及其反帝、反封建、救亡與啟蒙等具有共識的話題,積聚中國電影創作者很多能量,和當下中國電影創作和文化進程構成了重要的聯繫。中國電影,如何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不辜負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重要命題。

[ 責編:萬霽萱 ]

相關焦點

  • 中國機長:面對意外的責任與擔當
    中國人,骨子便裡流淌了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使命。危急關頭,對生命的重視,對責任的看重,《中國機長》的拍攝是由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經歷的真實事件改編,萬米之上,駕駛艙右側擋風玻璃突然破裂脫落,副駕駛員大半身體突然被吸出,駕駛艙人員零下40多度的酷寒之中,缺氧、酷寒一點一點的蠶食著人們的意識,此情此景之下,機長
  •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是具有全球視野、人類情懷的大格局,是普惠世界、造福眾生的大智慧,在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確立了人類文明走向的新航標。
  • 面對全球的「大變局」「大考驗」 「讀懂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
    面對全球的「大變局」「大考驗」 「讀懂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金羊網  作者:侯夢菲  2020-11-23 2020「讀懂中國」國際會議落下帷幕
  • 中國哲學發展成就與時代擔當
    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實的學理基礎,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對中國哲學的期許,也是中國哲學工作者肩負的使命與擔當。  自20世紀上半葉中國哲學學科誕生以來,這一學科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面對時代挑戰、將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帶入新境界的過程。
  • 見證中國向超級大國跨越的責任擔當
    就在近日,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正式對外發布。這本國防白皮書以2萬多字的內容,將中國的國防政策對外進行了全方面的展示,其「6個首次」將中國的責任和擔當體現的是淋漓盡致。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次國防白皮書發布的「6個首次」。第一個首次是:首次確立了新時代中國的防禦性國防政策。
  • IBM:在數字時代落實擔當與責任
    IBM始終堅持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承諾,爭做一家有擔當與責任的公司。今年新冠病毒危機爆發,導致許多醫院和政府機構爭相尋找和採購口罩、防護服和其他重要的醫療物質,但這些物資通常是由非傳統供應商提供的。因此,採購方需要快速評估新供應商的信譽,並簡化尋找這些關鍵商品的流程。
  • 【焦點】彰顯發改特質 擔當責任使命
    【焦點】彰顯發改特質 擔當責任使命 2020-09-09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從抗疫中發掘培育大學生時代擔當精神的素材
    通常情況下,課堂教學較多集中在對擔當的認知詮釋。然而,擔當在本質上是在某一責任情境下的社會行動,外在表現為指向「他者」的負責任行動,內在蘊含擔當認知、認同和行動的有機統一。認知只是擔當的前提,而認同才是擔當的關鍵,只有認同才會有真正的擔當行為。「勇於擔當」內含著的擔當情感、擔當意志和擔當價值取向三個層次的認同要求,分別對擔當與否起助推器、調節器和指南針作用。
  • 問出動力幹勁 問出責任擔當
    問出動力幹勁 問出責任擔當來源:解放軍報作者:解放軍報評論員責任編輯:李晶2020-10-19 08:43 問出動力幹勁 問出責任擔當 ■解放軍報評論員
  • 朱立新強調:樹立大局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統籌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我的煤炭網>新聞>礦企資訊>朱立新強調:樹立大局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統籌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朱立新強調:樹立大局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統籌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淄博礦業集團 發布日期:2020-05-25 17:24:29 新聞歸檔
  • 蒙牛盧敏放榮獲「2020年十大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以責任擔當打造...
    蒙牛的擔當與作為在國際上引發關注,國際乳品聯合會主席茱蒂絲·布萊恩斯向盧敏放表示,為蒙牛集團等中國乳品企業在抗擊疫情、維護產業鏈穩定中的出色表現點讚,「我為中國乳業同行的領導力感到驕傲,國際社會對你們的出色工作表示感謝!」
  • 中國早期電影裡的「空氣」說與「同化」論
    中國早期電影裡的"空氣"說與"同化"論,正是建立在中國影人固有的宇宙觀和生命意識之上,在主體覺醒和整體觀照的層面生發出來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國電影理論。、汪煦昌、孫師毅等在內的最早一批中國電影人,在觀摩舶來文本、學習各國經驗、摸索創作方法和探求本土方向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有關電影的基本知識及獨特觀念,從總體上為中國無聲電影時代的電影理論奠定了基礎1。
  • 鍾南山寄語:勇氣、擔當和責任是青年人必備的素質
    鍾院士還手寫寄語鼓勵劉家怡和新生代,「勇氣、擔當、責任,青年人必備的素質」。   另一個是擔當。那時候在武漢,疫情一下變得非常嚴重。有段時間大量醫務人員都在超負荷工作,確實需要很多人去支援,所以要有擔當。   還有一個是責任。有擔當了以後,要把責任擔負起來,就是要完成任務,現在看起來年輕人還是完成了任務的。
  • 明責任勇擔當!牟平一中19級開展五四青年節活動
    19級1班的曲春蕾作為青年,孝敬父母,尊師重道,認真學習,保持一顆愛國,愛家的心就是我們的責任。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沒有一件是出於個人的雄心或僅僅純粹是出於一種責任感,而是源於對人類和客觀事物的愛和獻身精神。 19級8班 劉儒宜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應該時刻從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我現在做起承擔起自己的時代責任!
  • 電影《紅盾先鋒》:用信仰之美譜寫時代華章(圖)
    電影《紅盾先鋒》是我國首部反映非公企業黨建題材影片,以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為時代背景,藝術化地反映了我國非公企業從排斥黨建到自覺地開展黨建工作的歷程,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和擔當,在今天具有很強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 【海港網評】責任在天與秋風霽月 青春無悔見家國擔當
    【海港網評】責任在天與秋風霽月 青春無悔見家國擔當 2020-08-16 0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天暉:服務國計民生 彰顯企業責任與擔當
    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 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 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主辦,人民網、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支持,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AIsino World·智慧生態創新峰會」於11月1日舉行。
  • 中國組織人事報評論員:用擔當彰顯時代精神
    原標題:用擔當彰顯時代精神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需要擔當作為。一段時間以來,中央媒體集中報導了一批新時代擔當作為先進典型事跡。他們中,有的衝在改革開放最前沿,涉險灘、闖難關,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有的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發展產業、精準扶貧,幫助貧困戶脫貧摘帽;有的走在服務群眾第一線,遇事不推、臨難不避,解決民生痛點難點。
  • 責任在心,擔當在行|紅螞蟻裝飾被授牌首批中國好家裝公眾監督品牌
    12月3日,為了探討家裝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尋找企業發展新路徑,建立行業自律機制,推動行業的良性發展,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裝飾裝修和部品產業分會主辦的以「責任在心,擔當在行」為主題的2019中國住宅產業年會在安徽合肥成功舉辦。
  • 《冰川時代5》破億「奶奶」搞笑擔當
    截止到8月25日,根據電影票房的數據,《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簡稱《冰川時代5》)上映3天已經累計取得約1.3億人民幣票房。周末隨著家庭觀眾的加入,相信會迎來新的票房高峰。    《冰川時代5》叫座也叫好,許多觀眾為影片爆笑的情節、角色點讚,稱「奶奶」和小松鼠是本片搞笑擔當,一出場就笑聲不斷。同時獲得好評的還有影片的3D效果,讓人身臨其境,忍不住想去抓萌物們的毛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