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疫中發掘培育大學生時代擔當精神的素材

2020-12-03 中山網

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使所有人都無法置身於外,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抗擊疫情,盡顯擔當。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忠誠與擔當是戰「疫」勝利的制勝法寶。以抗擊重大疫情為契機,把災難轉化為寶貴的教學資源,以鮮活的現實素材讓大學生在感動中感悟,在感悟中感受,在感受中增強他們的擔當精神,是高校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

●一、從抗擊重大疫情的英雄事跡中吸收「勇於擔當」的新能量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廣東共派出支援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26批次2484人,其中「90後」亦不在少數。此外,在人民解放軍、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基層勞動者、新聞工作者、志願者中衝在最前列的「90後」堪稱主力,其中也包括無數青年大學生或發揮專業所長,或參與志願服務,或深潛基層社區,或聯繫校友援助。這些涉世未深的「90後」,勇敢地接過「接力棒」,在這個特殊的戰場與父輩們一樣去戰鬥,有的火線入黨,有的甚至獻出了年輕的寶貴生命。

通常情況下,課堂教學較多集中在對擔當的認知詮釋。然而,擔當在本質上是在某一責任情境下的社會行動,外在表現為指向「他者」的負責任行動,內在蘊含擔當認知、認同和行動的有機統一。認知只是擔當的前提,而認同才是擔當的關鍵,只有認同才會有真正的擔當行為。「勇於擔當」內含著的擔當情感、擔當意志和擔當價值取向三個層次的認同要求,分別對擔當與否起助推器、調節器和指南針作用。由一個又一個選擇做「逆行者」的理由和事跡構成的「中國故事」真切地呈現在大學生面前,他們可以從擔當情感、擔當意志和擔當價值取向層面上吸收到「勇於擔當」的新能量。

●二、在直面抗擊重大疫情存在的問題中增強「敢於擔當」的新動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敢於擔當」不是一句口號、一個標籤,而是相對於問題的解決而表現出來的行動。疫情是一場全方位的考驗,是一張檢驗幹部作風、能力的綜合試卷,更是不合格幹部的「照妖鏡」。抗擊重大疫情中的某些不協調,甚至是醜陋的人和事是典型的不敢擔當表現。在不作為、假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中表現出來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現象貽誤了防疫時機,危害著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也破壞了社會和諧穩定。這些錯誤和有害行為產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出現了偏差。「三觀」存在問題必然會導致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動搖,精神上缺鈣、思想上迷茫、行動上無力,宗旨意識淡薄、為民造福的意志衰退,不敢擔當的行為因此必須被唾棄。

「直面問題,敢於擔當」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品格之一。既然不擔當、不作為源於「三觀」偏差,那麼圍繞樹立正確的「三觀」,全面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大學生「敢於擔當」的力量源泉和依靠。

●三、從抗擊重大疫情的決策部署中體悟「善於擔當」的新要求

面對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統籌運用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戰略戰法,在攻克時難中所展現的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善於擔當」的政治智慧。

「善於擔當」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指導。只有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才能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自覺地運用客觀世界發展的辯證規律,把握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聯繫,把握事物的必然性和自然規律,善於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辦事善於抓重點抓關鍵。要「善於擔當」就必須不斷學習,要建設學習型政黨。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學習不學習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本領大小也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事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中央政治局一刻也沒有放鬆學習,帶頭堅持集體學習,才使以學強黨、以學資政成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大學生也只有在學習中才能提升「善於擔當」能力。要在抗擊疫情中成熟成長,成為「善於擔當」的人,大學生不僅需要學習道德知識、法律知識、管理知識、歷史知識,也需要學習健康知識、安全知識;不僅要增強大局意識、而且要增強健康意識、規則意識、感恩意識、責任與擔當意識;不僅要提升綜合分析能力、應急應變能力,而且要提升自我防護能力、自我調節能力,最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服務學習習慣、自我管理習慣、自我反思習慣。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幹前人沒有幹過的事,前進道路上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阻力,擔當是制勝法寶,也是檢驗青年大學生的試金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所有人的奮鬥目標,當代大學生既是見證者,更是踐行者,時代要求他們不僅要「勇於擔當」,而且要「敢於擔當」,還要「善於擔當」,必須抓住機會,善於從當前抗擊最大疫情中發掘培育大學生時代擔當精神的鮮活素材,有效運用到教學中去。

(作者系中山開放大學講師、碩士)

相關焦點

  • 發掘抗疫中鮮活的高中思政教育素材
    疫情的突如其來,曾讓教育人措手不及,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與師生家長一起共同發掘抗疫過程的教育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中的教育卻是實在的教育、終生的教育,把理論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那種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 偉大抗疫精神的時代內涵
    災難鑄就民族風骨,苦難砥礪中國精神。回眸此次疫情「大考」,在抗疫中體現出來的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譜系中一個絢麗的嶄新標識。「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走出汶川地震、親歷湖北疫情,大學生走上思政課講臺講述抗疫精神
    百篇文字,絕大部分作者是「95後」,還有38位「00後」,在重要的歷史時刻,青年學子為當下定格,為歷史存真,充分展現了中國青年的使命擔當。  兩周以來,圍繞《我在湖北》抗疫精神思政金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多次組織教研研討,不斷調整和優化課程內容,充分利用《我在湖北》書中湧現的生動故事和先進事跡,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增強師生「四個自信」。
  • 偉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邏輯與科學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在偉大抗疫精神中,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五個方面相互聯繫,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了偉大抗疫精神的科學內涵,集中體現了偉大抗疫精神所特有的人民性、民族性、艱巨性、科學性、世界性,深刻揭示了偉大抗疫精神所具有的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 【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
    弘揚科學家精神與培育時代新人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我們要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積極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精神,促進青年一代成長成才。  愛國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基本前提。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習近平強調:「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鍾南山,科學家群體的職業選擇和研究方向無不彰顯著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 湖北日報論叢: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體現與時代升華
    在抗擊疫情的命運共同體中,人們的智慧與熱情前所未有地被激發出來,中華民族精神中那些最寶貴的精神轉化為全體中國人民的鮮活實踐,構建起前所未有的磅礴偉力,獲得了豐富的時代性內涵。從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到中國積極發揮作用,世界大家庭中的許多成員前所未有地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可貴的道義擔當,它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活化和時代化,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時代內容。
  • 「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
    弘揚科學家精神與培育時代新人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我們要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積極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精神,促進青年一代成長成才。愛國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基本前提。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習近平強調:「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鍾南山,科學家群體的職業選擇和研究方向無不彰顯著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 FMP戰「疫」時刻【52】|「思政戰「疫」小課堂:「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 ,「思政課」與「英語課」撞出火花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鬥中,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自從2月17日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學院開啟線上教學以來,我校一直把疫情防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在戰「疫」中上好「思政課」。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與語言中心聯合行動,立足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實際,舉辦「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中英文海報徵集比賽活動,活動以「突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同心共築美麗家園」為主題,提交主題思想鮮明、學生個人原創的中英文對照的海報作品,作品成績納入本學期英語課程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過程性考核成績
  • 給大學生的四個抗疫錦囊
    從分析自我的情緒狀態、生理狀態、身體狀態,以及對接收周圍外界信息和外界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學會從中發現自我情緒產生的真正誘因。最後,要學會情緒調節,準確理解和表達自身情緒。準確知覺和理解情緒的能力是大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情緒素養,健康的情緒是可以受自我調節與控制的,所以,人們可以進行情緒轉移,合理釋放,可把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積極應對所處的環境,為心理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 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抗疫在行動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如繁星點點分布在社會各個抗疫一線「戰場」,行動在社會最需要他們的地方,踐行志願者精神,展現大學生風採。圖:部分表揚信據了解,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是一支已經成立六年多的愛心公益組織,支教、義賣、助學活動無數。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義不容辭參與其中,他們有的在瑟瑟冷風中堅守路口日夜值守,有的深入千家萬戶走訪調查。
  • 初中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中考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人民觀點)   ——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鬥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鬥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 夯實絕對忠誠根基 培育乾淨可靠人才
    在黨領導人民同心抗疫的波瀾壯闊徵程中,中華民族孕育產生了偉大的抗疫精神,在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寫下新的篇章。作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力量,公安民警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衝鋒在前、攻堅克難,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
  • 新華國際時評:書寫中外攜手抗疫的時代答卷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 題:書寫中外攜手抗疫的時代答卷  新華社記者韓梁  4月8日,伴隨著武漢「甦醒」,中國抗擊新冠疫情迎來重要裡程碑,也為全球抗疫帶來曙光和信心。近日,中國發布新冠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以時間軸為線索,梳理這段中國同世界攜手抗疫的不凡歷程。
  • 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用堅強擔當書寫新時代林草人職責使命 ——國家...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弘揚林草時代精神,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開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事跡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通過廣泛學習宣傳典型事例的感人事跡,引導林業集團廣大幹部職工積極投身林草事業
  • 中國組織人事報評論員:用擔當彰顯時代精神
    原標題:用擔當彰顯時代精神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需要擔當作為。一段時間以來,中央媒體集中報導了一批新時代擔當作為先進典型事跡。他們中,有的衝在改革開放最前沿,涉險灘、闖難關,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有的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發展產業、精準扶貧,幫助貧困戶脫貧摘帽;有的走在服務群眾第一線,遇事不推、臨難不避,解決民生痛點難點。
  • 培育高科技時代的人文精神
    這裡所說的「人文」與我們所要討論的人文精神也許不完全相同,但兩者立論的出發點是基本一致的,那便是:人文精神是人類以文明之道化成天下的生命大智慧。這種生命的大智慧,是文明社會人的理性精神的基石,當然也是高科技時代的精神支柱。
  • 『2020抗疫作文素材題目推薦』最新小學生抗疫作文關於抗疫英雄習作
    你的樣子我們銘記在心,你的精神我們世代傳唱,你的勇氣我們繼承發揚,因為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什麼樣,中國就什麼樣。讓14億人都成為你的樣子,我們就能在春暖花開之時,看到你脫下防護服、揭開口罩露出燦爛的笑容。   此外,大疫當前,每個人都應宣揚正能量,力所能及付出行動,而不是只有抱怨、詛咒。這個語境中,也可以運用這句話。
  • 沈壯海: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光明日報-光明網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用拼搏、奮鬥、犧牲換來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的又一個閃光點。今天,我們應當怎樣理解偉大抗疫精神,將其轉化為前行的強大動力?如何在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的同時,深化公民道德建設?
  • 解讀好「時代新人」的時代表達
    面對複雜國際形勢和繁重國內建設改革任務,迫切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特別是具備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等突出品質的時代新人。全面發展作為必備素質要求,成為時代新人成長發展的現實路徑。以責任擔當為發展旨歸。時代新人要以牢記責任、敢於擔當為成長發展的價值旨歸。縱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黨和國家政策文件,「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已然成為時代新人的固定搭配。
  • 抗疫精神永相傳!
    6月30日下午3點,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浙大二院「迎七一·頌英雄」慶祝建黨99周年暨抗疫先進表彰大會隆重舉行。大會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表彰抗疫先進,激勵廣大黨員及員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抗疫精神與浙二精神相結合,牢記心中,久久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