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學生的四個抗疫錦囊

2021-01-09 閃電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波及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響70多億人口。從全球角度看,這場疫情已構成了人類在和平狀態下最嚴重的「全球性危機」。恐懼、焦慮、無助甚至憤怒等不良情緒隨之產生,嚴重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

我國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各高校先後開展了雲課堂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設心理熱線諮詢服務等,面對這次肆虐全球的疫情,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這也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挑戰。隨著全球疫情的發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重點突出四個方面。

有效的知識信息是心理健康的保障。知識的有效性與準確性,是保證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隨著全球化、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成了各種利益相互糾纏、各種思潮相互角力的空間。人們每天會接收到來自各方面不同的信息,當疫情在全球蔓延,國內外多方輿論在不同的網絡空間交匯、碰撞、放大,瞬息萬變的公眾話題和快速更迭的疫情熱點給人們心理造成強烈衝擊。錯誤的信息,會造成人的認知偏差,極易產生負面情緒。因此,獲取來自正規渠道、準確權威的信息至關重要。面對紛雜的信息,大學生要學會合理篩選,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傳遞,從而做出迅速而正確判斷,這對於保持自身情緒穩定和心態的平和至關重要。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面前,人類面臨更多未知,正因為未知,才會引發一系列不良情緒,如擔心、焦慮、害怕,甚至恐懼。所以,作為當代大學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產者,要相信科學,站在公正立場,學會去分析和判斷已知信息,才能在未知事物面前無所畏懼。

情緒教育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一個人的情緒狀態會影響健康狀態,良好、穩定的情緒是抵禦病毒的強有力屏障。為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抵抗外界壓力的能力,有必要開展有效的情緒教育。筆者認為,大學生情緒教育應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要學會情緒認知,正確認識情緒。大學生要具備認知和識別當前自身情緒狀況的能力,同時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媒體要樹立責任意識,幫助大學生認識和了解在全球人類共同面對疫情時,產生如焦慮、多疑、惶恐不安、恐懼、害怕和憤怒等情緒時應具有的態度,有意識、及時把握自身情緒的發展。

其次,要學會反思情緒,自我分析情緒產生的原因。從分析自我的情緒狀態、生理狀態、身體狀態,以及對接收周圍外界信息和外界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學會從中發現自我情緒產生的真正誘因。

最後,要學會情緒調節,準確理解和表達自身情緒。準確知覺和理解情緒的能力是大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情緒素養,健康的情緒是可以受自我調節與控制的,所以,人們可以進行情緒轉移,合理釋放,可把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積極應對所處的環境,為心理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生命教育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對正在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新冠疫情是一次難得的生命教育機會。生命教育,就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係,學會積極生存、健康生活與獨立發展,並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感恩和分享,由此獲得身心和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從而實現個體生命的最大價值。

在疫情發展變化的特殊時期,大學生應學會自我保護,科學防護,也是對自我生命的呵護。在重大疫情的特殊時期,大學生有責任相互鼓勵,相互幫助,有責任關愛身邊的他人。生命的精神屬性,是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最聚集的閃光點,當面對困境時,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個人生命有限,但精神可以永存。當前大學生生存的環境錯綜複雜,只有不斷反思與感悟,認識生命,了解生命的不同屬性,才會去追尋其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道德教育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靈魂。一個健康的靈魂來自其內在的道德。一切外部教育影響最終都要經過受教育者個體心理內部的轉化,取得心理上的認同和接受,才能發揮其效應。個體道德內化的過程也是社會道德規範的內化過程。在面對重大疫情時,更是考驗一個人道德水平的最好時機。為戰勝此次疫情,中國人舉國上下同仇敵愾,很多人犧牲了個人利益,為了國家利益而奮不顧身,才換來取之不易的當前階段性抗疫成果。作為當代大學生,在面對困境時,更要學會個人利益服從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在這個過程中,遵守社會規則,積極響應社區、學校和國家號召,這是個體道德行為的體現。同時,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學生應具備國際視野,關注全人類的健康發展,理性看待外部世界,學會道德自律,不斷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的道德意識,促使道德行為的養成,為捍衛真理而奮發圖強,做一個有強大心理力量的時代新人。新時代中國大學生不僅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更是未來社會的創造者、開拓者,在全球化發展背景下,應同世界各國青年一道,攜手為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構建和諧、幸福、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心力。

(作者單位:長春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三五」課題「大學生情緒教育與心理健康關係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H16441)

《中國教育報》2020年07月25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錦囊北極光鋁框拉杆箱:做一個有態度的行李箱
    雖然行李箱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很普通的物件,但是對於經常出差人士來說,一個好的旅行箱既是工具又是門面,新時代的年輕人更加注重箱子的外觀,所以說顏值也很重要;對於旅行箱的選擇,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小款,畢竟旅遊就是為了輕便出行,所以一款小巧而又時尚的旅行箱一直是我所想要擁有的;而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是一款由浙江卡拉揚集團生產的錦囊北極光鋁框拉杆箱(20寸),不僅方便放入車子後備箱,還能攜帶足夠多的東西
  • 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抗疫在行動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如繁星點點分布在社會各個抗疫一線「戰場」,行動在社會最需要他們的地方,踐行志願者精神,展現大學生風採。圖:部分表揚信據了解,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是一支已經成立六年多的愛心公益組織,支教、義賣、助學活動無數。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義不容辭參與其中,他們有的在瑟瑟冷風中堅守路口日夜值守,有的深入千家萬戶走訪調查。
  • 初三複習衝刺應該怎麼學 名師送上中招備考「錦囊」
    為了幫助省會初三畢業生在衝刺階段有效提升複習效果,鄭州外國語中學名師齊聚,為學子送上各科目備考「錦囊」。  道德與法治 多角度關注時政熱點  【名師檔案】朱朝亮,高級教師,政治學科教研組長,鄭州市師德標兵。
  • 走出汶川地震、親歷湖北疫情,大學生走上思政課講臺講述抗疫精神
    兩周以來,圍繞《我在湖北》抗疫精神思政金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多次組織教研研討,不斷調整和優化課程內容,充分利用《我在湖北》書中湧現的生動故事和先進事跡,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增強師生「四個自信」。思政課教師與宣講團學生進行集體備課,圍繞青年學子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使命擔當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和醞釀。
  • 情感導師送你3個小錦囊!
    收好以下三個小錦囊,讓相愛不輸於相處!一、反求諸己:調整自己的心態夫妻在日常相處中,一方常常會因一件小事給對方貼標籤、上綱上線,如「你好自私啊!」 「一回來就知道看電視,我怎麼嫁了這麼個老公!」;或者一開口就用命令的口吻,如「我不是叫你去晾衣服嗎?怎麼還不去?」
  • 江門名師分科解讀高考答題錦囊大全
    何翠玉為高三考生準備了5條應試錦囊,從考前準備、等待髮捲、閱卷環節、答題技巧、交卷檢查共5個方面給出詳細的建議。餘偉光為考生給出兩大應試錦囊:滿懷信心、穩中求勝。高考數學如何避免丟分?周毅給出6個錦囊。理科綜合張若雲江門一中高三級理綜備課組長、生物科高級教師高考寄語:總體最大是目的,取捨有度是技巧,鎮定自若是關鍵!「理綜滿分300分、答題時間 150分鐘,即每分鐘拿2分的標準。」
  • 兩條戀愛錦囊,有助於感情升溫哦!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條戀愛錦囊吧,說不定可以幫助你們的感情升溫哦!愛情錦囊一: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生氣和憤怒主要是因為覺得對方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愛情錦囊二:表達自己內心的愛和需要在愛情中,偶爾的甜言蜜語不僅能讓雙方之間的關係充滿活力還能保持一定的新鮮感哦。
  • 高考答題錦囊語文篇|江門一中名師分科解讀,超實用
    錦囊1:從容應考「考前一天不再做練習,可以將文言實詞、文化常識、默寫篇目等需要記憶的知識瀏覽一下;語文是高考的第一科,有些緊張是正常的,考前不妨適當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試時按照平時的習慣和節奏做題。」
  • 從抗疫中發掘培育大學生時代擔當精神的素材
    以抗擊重大疫情為契機,把災難轉化為寶貴的教學資源,以鮮活的現實素材讓大學生在感動中感悟,在感悟中感受,在感受中增強他們的擔當精神,是高校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一、從抗擊重大疫情的英雄事跡中吸收「勇於擔當」的新能量「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
  • 易經:當你感到不順時,不要著急,3個小錦囊,助你儘快走出困境
    易經:當你感到不順時,不要著急,3個小錦囊,助你儘快走出困境讀《易經》的人,首先要懂:人的一生,順境和逆境,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任何一個人都是會隨機遇到。在《易經》中,泰卦,代表順境;否卦,代表逆境。當一個人的狀態,由逆境轉向順境,叫:否極泰來。根據《易經》的變化規律,當你感到不順時,別著急,這3個小錦囊,助你儘快走出困境。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學生獲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一等獎
    近日,第12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落幕,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學生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共獲得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優秀獎12項。獲得一等獎的平面類作品《加油武漢》,由綠色的「加油武漢」四個字組成。作品表現了26名醫生奔赴前線與新冠病毒作戰,搶救病人,以及以6名居家工作的非醫務人員為代表的抗疫故事。整個畫面充分展示了在這場同疫情的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華中師範大學著力打造「四個雲」 努力提升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務質量
    華中師範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和挑戰,探索「四個雲」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模式,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創新教學方式,辦好「雲教育」。開設愛國主義教育、責任教育、生命教育、憂患意識教育等四類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將防疫抗疫的典型案例轉化為教育教學的生動素材,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抓好畢業論文指導,開發畢業論文在線管理系統,組織畢業生開展「雲答辯」,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育教學工作。  堅持以生為本,深化「雲服務」。
  • 絕世唐門:錦囊解封,王冬兒有性命之危,霍雨浩需摘取相思斷腸草
    《絕世唐門》第254話已更新,在天夢哥的幫助下,牛天的錦囊解封。這錦囊之中寫有關於王冬兒的秘密,其實她有生命之危。如果到20歲的時候還沒找到相思斷腸草,那她可能會死。不過要摘取這株仙草,還需要王冬兒唯一摯愛的男子,用他的心血才摘取。王冬兒只愛霍雨浩,所以這件事需要霍雨浩來完成。
  • 慈谿市四點施力全力保障大學生就業
    為積極應對「史上最難就業季」,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保質保量完成穩就業重點工作,浙江省慈谿市人力社保局找準四個「施力點」出實招、出狠招、出新招,穩穩推進大學生就業幫扶工程,層層築牢就業民生之基。  一是找準切入點。將「家門口的大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作為畢業生幫扶工作的切入點,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畢業生就業平臺。
  • 遠程義診心理疏導藝術交流海外線上抗疫「正能量」足
    線下心連心,線上齊互助,海外同胞線上抗疫獲得網友關注點讚。在線傳遞「防疫錦囊」疫情之下,海外醫療資源緊張,求醫問藥成為海外同胞的一大迫切需求。合租如何避免感染風險?點外賣及外出購物是否安全?復工復產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 TRS G20雙十線陣音響助力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圓滿落幕
    9月19日晚,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主辦,中國教育電視臺特別協辦,成都市人民政府承辦,為期兩天的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在成都融創文旅城舉行閉幕盛典。閉幕式以「時代傳承青春不悔」為主題,演出共包括「傳承·青春是一條路」「奮進·青春是一歌」「理想·青春是一束光」「大運·青春是一場夢」四個主題。通過展示抗疫志願者、大學生村官等傑出青年代表講述當代青年的勵志經歷和感人故事,體現中國大學生朝氣蓬勃、青春靚麗美好形象。
  • 苗寨裡的一臺相機和四個大學生
    憑著一部相機,一路夫唱妻隨,賈師傅一家過得有滋有味,四個孩子考上了大學,走出了山路十八彎,走向了精彩的外面的世界。01照相結緣「偷」來一樁好姻緣賈政庭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良雙村牛塘屯人,今年80歲。他高小畢業,先後在村裡當過信用社會計和大隊文書。
  • 港高校研發「抗疫傳感器」助測樓宇病毒傳播速度
    (抗擊新冠肺炎)港高校研發「抗疫傳感器」 助測樓宇病毒傳播速度中新社香港9月14日電 (王嘉程)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正利用光聲光譜氣體傳感技術,研發「抗疫傳感器」,希望通過追蹤示蹤氣體「六氟化硫」的流向及分布,推算樓宇中病毒散播的速度
  • 偉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邏輯與科學內涵
    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迅速打響了這場沒有硝煙但時刻面臨生死考驗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奪取了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在此基礎上,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得了顯著成效。
  • 健康春節"錦囊包"⑤丨華西眼科專家示警:遠離大威力鞭炮
    針對大家在過年期間最容易遇到的健康問題,記者從各方專家那裡為大家取來一整套健康過春節的「錦囊包」。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丹)2月10日,11歲的遂寧小男孩被鞭炮炸成面部重傷,急診送入華西醫院搶救。據悉,這名小男孩是今年以來,被鞭炮炸傷最嚴重的傷員。華西醫院眼科郭波教授提醒廣大市民:春節期間,遠離大威力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