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1月16日報導:「小時候國家保護著我,如今我已成人,也要去保護我的祖國。」上海師範大學學生謝譽在童年經歷了2008年汶川地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她身在湖北,並積極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11月16日上午,謝譽作為「青年有責·同心戰疫」宣講團成員,和她的同窗潭禕煒、呂煥以及學校老中青三代名師一起走上了思政金課的講臺。
近日,上海師範大學集結了100篇親歷文存,全部由疫情期間身在湖北的師生所寫,並以《我在湖北》為書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百篇文字,絕大部分作者是「95後」,還有38位「00後」,在重要的歷史時刻,青年學子為當下定格,為歷史存真,充分展現了中國青年的使命擔當。
兩周以來,圍繞《我在湖北》抗疫精神思政金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多次組織教研研討,不斷調整和優化課程內容,充分利用《我在湖北》書中湧現的生動故事和先進事跡,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增強師生「四個自信」。思政課教師與宣講團學生進行集體備課,圍繞青年學子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使命擔當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和醞釀。
「我們平時所仰望的遙不可及的英雄,戰士與白衣天使的光環下,他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也有脆弱和膽小的時刻。」宣講團成員譚禕煒深情地講述了父親和姐姐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動人故事,「只不過他們都在成為『英雄』的道路上不斷成長,跨越難關,努力地為我們撐起一片天。」
「小時候國家保護著我,如今我已成人,也要去保護我的祖國。」宣講團成員謝譽親歷了2008年汶川地震和此次的疫情,並以師大學子應有的使命和擔當參加志願者服務。她動情地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在見證了這一場危機與奇蹟並存的歷史後,我們應該銘記這一年——磨難與勇氣並存的2020。」
宣講團成員呂煥和弟弟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報名志願者,負責全村200多戶人家的體溫檢測,服務在防疫的最前線。呂煥在講課的最後深情地說,「經歷此次疫情,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家國情懷的意義,那是一種國在心中沉甸甸的掛念,那是一種責任在肩的使命擔當,那是一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無悔奉獻,那是一種期待國泰民安的殷切盼望」。 ;
全國優秀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周中之著重結合志願者服務,深刻地揭示了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的時代意涵。他在講課中指出,抗疫中的志願者面對生死不畏懼,面對險阻不退縮,慷慨前行,譜寫了絢麗的時代精神之歌。在志願者身上體現的是生命至上的人文精神,捨生忘死的奉獻精神。他們的事跡是感人的,他們的境界是高尚的,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他勉勵廣大青年學子要知行合一,自覺投入志願服務。
教育部首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特等獎獲得者、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志丹教授著重圍繞抗疫中的制度優勢,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主要內容,與在座的廣大學子進行了交流和分享。上海市思政課比賽特等獎獲得者、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郭力源則結合抗擊疫情中我國的國家制度優勢和青年的使命做了深刻的講授。三位名師寄語師大青年學子,抗擊疫情的生動故事是最好的教科書,師大青年應不負家國使命,不負青春韶華,不負時代重託,用於擔當,做堪當時代大任的新青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