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交通大學:師生共同上好戰「疫」思政大課

2020-11-28 青少年愛國主義網

  面對疫情,華東交通大學始終將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壓緊壓實校院兩級黨委責任,推動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勢而新,和風細雨、潤物無聲,形成了強信心、暖人心、築同心,全員齊抗疫、全力促發展的工作格局和濃厚氛圍。

  在戰疫大考中上好思政大課

  疫情發生後,衝在防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白衣執甲築起一道道守護生命的鋼鐵長城。「宅」在家裡的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徐傑玲看到這一幕幕,情之所至,由感而發,隨即寫下一首《我沒有見過天使,我只見過你》原創詩歌,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創作過程非常順利,600多字僅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因為詩中的內容都來自於真實的素材,不需要『加工』,自然呈現就足夠動人。」徐傑玲說。

  隨後,她聯繫了6位學生隔空合作朗誦,將詩歌錄製成短視頻,經學校官微發布後,引發強烈共鳴。「老師寫詩,學生朗誦,這是戰疫時期的我和學生共上的一堂別樣思政課。」

  思政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揚集體備課的優良傳統,將一個個鮮活的戰疫典型案例融入思政課堂,創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優勢教育、生命感恩教育,不斷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有的組織學生線上分享家鄉防疫好經驗、好做法;有的利用視頻分享的形式,將該校學生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的防疫故事融入課堂教學中;有的通過網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參考書籍,帶領學生「雲」參觀紅色教育紀念館擴展課外知識;有的通過網絡調研問卷收集數據,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理論學習的困惑……目前,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易修政等10位教師積極參與省教育廳組織的戰「疫」思政課錄製,進一步豐富充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資源庫」。戰時狀態講好戰疫故事,每個人都感同身受,必勝的信念愈發堅定如磐。

  「護心」「健身」「群藝」齊發力,織密防「疫」大網

  「面對疫情,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也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近兩個月來,該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異常忙碌。他帶領團隊深入開展「聯心抗疫·心理援助」行動,搭建網絡支持和求助平臺,開通24小時免費心理輔導熱線,並以副組長身份參與中國心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抗擊疫情『安心』計劃」,為廣大師生群眾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用心靈溫暖心靈。

  「現在出不去,在家又要面對父母,真不知怎麼辦才好!」居家期間,因家庭矛盾尋求心理輔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針對來訪者的求助,舒曼耐心地進行疏導,他明白,「來訪者憤怒的不是父母,而是可怕的病毒」,並建議試著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了,情緒變好了,就會有更多的內在空間和愛來包容親人。

  在舒曼近12萬字的援助日記裡,記錄著他在防疫期間全身心的付出與愛,網上獲得總計超300萬的閱讀量。那些直抵人心的文字,不僅宣傳和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同時營造出良好的心理疏導及人文關懷氛圍,對消除社會恐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該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還利用網格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建「十名心理諮詢師、引領百餘名輔導員、培訓千名學生骨幹、服務兩萬餘名學生」的心理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校院班寢四級隊伍作用,進一步織牢織密抗疫「護心網」。

  居家戰疫,既要強心理,也要強身體。該校體育與健康學院結合居家隔離防控的特殊需求,集中學院運動訓練、運動醫學、運動心理學等專業的優秀師資力量,堅持精準施策、體醫融合,從居家鍛鍊、科學健身、調節心態、合理飲食四個方面,制定出居家隔離期「合理運動、科學預防、娛樂身心」的操作指南和方案。

  考慮到「宅」家空間受限,健身方案以武術、太極拳、瑜伽等項目為主,由該校國際級運動健將等錄製了6個講解細緻、通俗易懂的《世界冠軍和你一起來健身》系列居家鍛鍊專題視頻,同時組織運動醫學博士和教授撰寫了7篇圖文並茂的《抗擊病毒,科學健身》系列專題文章,精心策劃了3期調節心態專題和2期合理飲食專題推送,引起廣泛關注、學習和轉發,及時為2萬多名師生居家科學健身提供有效指導。

  疫情期間,該校藝術學院主動發揮自身優勢,面向全院師生徵集接地氣、暖人心、短而精的文藝作品,謳歌戰疫一線的感人事跡,致敬「最美逆行者」。目前,共收集作品百餘件,包括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形式,在網上激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危難時刻吹響號角,年夜飯沒吃你就來到。隔山隔水不隔愛,默默奉獻不求回報……」這是該校2018級音樂學專業學生陳珂創作的公益歌曲《有你真好》。他說,「疫情面前,看到許多『逆行』的身影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人民安全,許多『不眠』的醫者與時間賽跑、與病毒交鋒,特別感動。」而這一幕幕感動的畫面,正是他創作的靈感源。

  「把思政工作做到師生的心坎上去」

  「學校每一位師生員工的健康平安是學校最關心、最大的事情。」華東交大黨委書記萬明表示,思政教育是育人的工作,要做到師生的心坎上去。非常時期,既要物質上給予補助幫扶,更要精神上給予人文關懷,「讓廣大師生感受到學校的牽掛與溫暖,面對疫情可以堅強面對、充滿信心」。

  疫情發生後,該校通過建立全校湖北籍學生專項工作群,實時掌握疫情嚴重地區學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動態,並在全國率先為湖北省經困生發放1000元/人的專項慰問金,覆蓋武漢、宜昌、黃岡等13個地市,實現了湖北省困難學生100%受助。「這讓我們感受到了學校大家庭的溫暖,更增強了團結一致戰勝疫情的信心。」該校學生陳超傑說。

  同時,該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廣泛凝聚校友和社會力量,設立「防控疫情、關愛校友」專項基金,將募集的愛心善款與防護物資全部用於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日前,基金會啟動「網課流量專項補助」,為每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特別困難的單親家庭學生、在校孤兒、殘疾學生、湖北籍和身處湖北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共計1003人,分別給予100元補助,充分保障線上學習、線上科研、線上求職的流量需求。

  如何讓這個寒假不虛度?疫情剛發生不久,該校「交大青年」「花椒先鋒」微信公眾號便積極策劃開展書海拾貝、創意全家福、短視頻大賽、健康鍛鍊大賽等「『宅』家才藝大比拼」線上活動,推出「集思廣『疫』花椒說」線上專欄,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充分利用假期,努力提升自我,豐富精神生活。

  「病毒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不便,但也是對我們應變能力的檢驗和鍛鍊。」「疫情無情人有情,陽光總在風雨後。」……元宵節前夕,該校研工部組織研究生導師、輔導員以「手寫書信」的方式,為全體研究生傳遞科學抗疫的愛心與信心。見字如面,昔日的師生情躍然紙上,格外溫暖。

  「這可真是救命藥啊!前後不到3個小時,就買回來了。」「我和他從未見過面,不似親人,勝似親人!」疫情防控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但該校離退休老同志盛思琚的心裡依然還在不停地念叨著。

  年近90的盛思琚老人患有心臟病,藥罐子常年不離身。一個多月前,常備藥快吃完了,而此類藥只能在定點醫院才能買到,子女又不在身邊,她內心焦急如焚。得知情況後,該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黨委組織部部長凌四寶立即拿著老同志的病歷卡,趕緊開車到南大二附院掛號、買藥。他不僅幫忙墊付了自費藥的零頭和掛號費,而且還給老人特地多備了半個月的用藥。

  「經過這次疫情,發現身邊的好人真不少,特別是共產黨員,衝鋒在前,每天看電視都在受教育。」盛思琚越來越感到,能在山水校園裡安享晚年很幸福。

  由黨政管理幹部組成校門管控臨時黨支部,緊急招募10餘名教工志願者成立教師臨時黨支部,分別成立春運一線疫情防控臨時學生黨支部和湖北籍臨時學生黨支部……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關頭,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高高飄揚。(黃曉鶴)

相關焦點

  • 華東交大:疫情當「教材」 讓課程思政更鮮活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甘甜 通訊員 黃曉鶴 張欣苑)先繪製旗面、再繪製五角星、然後填充顏色,這堂製圖課,同學們格外專注,在線跟著老師一步步地認真完成作品。
  • 磨難壓不垮 奮起正當時——「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這是一堂特殊的思政課,也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 ;這堂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教授們把對理論的深刻剖析融入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中,寓理於情、引人深思。」3月9日,在收聽收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後,山東科技大學各學院班級QQ群,微信群裡互動討論,熱鬧非凡。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組織師生黨員觀看紀錄電影《一堂思政課》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師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前,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組織師生黨員共300餘人在公共教學樓1號樓101多功能廳集中觀看紀錄電影《一堂思政課》。這部電影選取了多位不同學校、主講不同課程的思政課教師,通過紀實拍攝手法,用影像化方式真實紀錄了老師們在不同課堂中各具特色的教學,以及為上好思政課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效果。
  • 上海交大師生堅信:終能撥開雲霧見青天,在最美好的季節裡重逢
    人民網上海3月9日電(葛俊俊)為將高校思政課教學優勢轉化為防疫鬥爭的強大力量,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上海交通大學師生「雲端」相聚,準點收看了這場思政課。
  • 傳承紅色基因 西南政法大學500餘名新生同上一堂特色思政課
    西南政法大學牽手紅巖連線為新生帶來特色思政課 西南政法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學生們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 西南政法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紅巖文化是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次展演極具重慶特色和紅巖特色……對我們新同學們來說,這是走進西政的第一堂特殊思政課」 展演開始前,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在登臺致辭中表示,西政前身是誕生在紅巖村旁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
    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從對未來生涯的迷茫到堅信「學習的知識就是手中的槍」,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學生吳逸桐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思想態度發生轉變,毅然選擇赴西部基層支教一年。熬夜製作手工餅乾、手寫賀卡,甚至差點忘記自己的結婚紀念日,只為將暖心傳遞給《營養與健康》課堂的學生。
  • FMP戰「疫」時刻【52】|「思政戰「疫」小課堂:「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 ,「思政課」與「英語課」撞出火花
    自從2月17日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學院開啟線上教學以來,我校一直把疫情防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在戰「疫」中上好「思政課」。活動由全體思政課教師和英語課教師聯合指導,通過頌揚抗疫英雄、打造有效載體、營造濃厚氛圍、激發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的同時,強化提升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推進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思政課改革創新、服務專業強化育人有機融合,切實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無縫對接。
  • 上海大學集中展示一批思政微課精品
    新民晚報訊 (記者 王蔚)上海大學日前舉行課程思政示範課(專業課)微課教學展示活動,16門示範課程負責人依次作了精品微課教學展示。上大黨委副書記歐陽華說,要營造出所有教師齊心合力做好課程思政的良好氛圍,並把這氛圍傳遞到每一位思政課教師和其他專業課教師。
  • 上海交通大學劉西拉教授為學生講授《讀懂中國》課程,「中國系列...
    上觀新聞報導 「如何做好思政老師?總書記提了6條要求。」「怎樣上好思政課程?總書記講了8個統一。」從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級講師陳果,到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級教師陳明青,這兩位都姓陳的女老師昨天(18日)作為滬上學校的發言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
  • 春風化雨 廉潤華交——華東交通大學紀委深入開展校園廉潔文化宣傳...
    創建「廉潔華交」微信平臺、給新生上「廉潔第一課」、舉辦廉潔文化作品展、充實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建設……,去年9月以來,華東交通大學紀委立足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體推進「三不」,深入開展校園廉潔文化宣傳教育,春風化雨、廉潤華交。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
    中國網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 劉佳 通訊員 田馳正)12月11日下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在小營校區報告廳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領導班子成員,各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各機關職能部門正職,2019年樹人班全體學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研究生,學生黨員代表參會。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劉筱毅主持。
  • 福州大學開展雲端思政課:對話支援戰「疫」一線工作者
    3月18日,共青團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機關委員會和共青團福州大學委員會聯合開展的「戰疫青年說——對話天使雲端思政課」活動。當天,共有超過2.5萬人通過海博TV平臺觀看了此次思政課。
  • 奮鬥有我 青春綻放——海內外青年學子共同唱響抗疫主題五四歌會
    參與歌會的北大師生表示,這場歌會本身就是一次令人鼓舞的抗疫行動,是奉獻給全國師生的一堂生動的國情課和思政課。自2018年以來,中國教育電視臺已連續兩年在清華大學和天津大學舉辦了紀念「五四」青春歌會。今年這場在特殊時期舉辦的特別的五四歌會,通過雲歌會的形式,匯聚了全國各地百餘所高校的數千名同學以及海外留學師生和華人青年音樂家參與。
  • 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院士的戰「疫」成長課!
    3月9日,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出《戰「疫」公開課》「最美逆行、挺身而出」主題第二期,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陶文銓帶來《愛國奮鬥 立志成才》↓↓↓  課程介紹:課程通過講述在新中國不同歷史時期,一大批逆行者們攻堅克難、逆流而上的勵志故事,勉勵廣大青年面臨困難時,做到堅韌不拔、從容不迫,培養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
  • ...思政課分層分類教學 ——訪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副書記周志成
    學校深入貫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抓好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兩個重點,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書育人、學生成長三方面規律,強調四個著力點:一是以「雙師」導師育人為突破口,大力加強教師素質建設,同時緊緊抓住專業教師對學生成長影響力較大的特點,在本專科學生教育管理中積極探索「輔導員+導師」育人模式,推動全員育人。
  •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開展無償獻血活動
    近日,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團委、江西省血液中心聯合開展「無償獻血,助力抗疫」活動。長期以來,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高度重視無償獻血公益事業,與江西省血液中心共建「大學生無償獻血愛心教育基地」,學校圍繞立德樹人中心任務,重視學生德育教育,不斷探索德育實踐新模式,其中,以志願服務為載體的德育實踐活動,成為該校德育實踐的第二課堂,形成「志願獻血無上光榮」的校風傳統。
  • 牽引動力:防疫為先、發展為重、師生為本、安穩為上
    19級碩士6班黨支部圍繞「踐行志願公益,共築健康家園」主題開展了線上志願服務活動,向武漢市慈善總會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專項基金踴躍捐款。研究生黨支部積極響應上級黨組織的號召,於2月29日起陸續開展「共同戰疫中國力量,愛國力行吾輩擔當」雲上組織生活會。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基於這樣的共識,上海高校在深化思政課改革中注重發揮思政課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引領作用,從內容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師資團隊組建乃至網際網路手段載體運用上多途徑推進改革,著力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方法改革上,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超級大課堂」。
  • 春風化雨入課堂|清華大學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
    校黨委副書記過勇、副校長彭剛,以及教務處、學生部、研究生工作部負責人和部分教師代表來到課堂現場,與來自五湖四海的5萬餘名清華師生、全球145個各地校友會的會長和校友代表,以及共同圍坐在一起的親友們通過跨越地域界限的網絡空間同上一堂課。課程由副校長、教務長楊斌主持。
  • 華東交通大學:給學生定製體質健康「營養餐」
    軟體學院的馮玲瓏同學對撞球很感興趣,每周一次的體育課成為他最期待的課程:「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上體育課,這種模式非常好。」 「排球、羽毛球、籃球、足球、網球、排舞……」大一選籃球、大二選桌球、大三選足球,這是大三學生張鍾藝大學體育課表,「自主的選課,能夠讓我大學四年把想接觸的體育項目都選修了。」張鍾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