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華東交通大學始終將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壓緊壓實校院兩級黨委責任,推動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勢而新,和風細雨、潤物無聲,形成了強信心、暖人心、築同心,全員齊抗疫、全力促發展的工作格局和濃厚氛圍。
在戰疫大考中上好思政大課
疫情發生後,衝在防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白衣執甲築起一道道守護生命的鋼鐵長城。「宅」在家裡的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徐傑玲看到這一幕幕,情之所至,由感而發,隨即寫下一首《我沒有見過天使,我只見過你》原創詩歌,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創作過程非常順利,600多字僅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因為詩中的內容都來自於真實的素材,不需要『加工』,自然呈現就足夠動人。」徐傑玲說。
隨後,她聯繫了6位學生隔空合作朗誦,將詩歌錄製成短視頻,經學校官微發布後,引發強烈共鳴。「老師寫詩,學生朗誦,這是戰疫時期的我和學生共上的一堂別樣思政課。」
思政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揚集體備課的優良傳統,將一個個鮮活的戰疫典型案例融入思政課堂,創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優勢教育、生命感恩教育,不斷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有的組織學生線上分享家鄉防疫好經驗、好做法;有的利用視頻分享的形式,將該校學生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的防疫故事融入課堂教學中;有的通過網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參考書籍,帶領學生「雲」參觀紅色教育紀念館擴展課外知識;有的通過網絡調研問卷收集數據,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理論學習的困惑……目前,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易修政等10位教師積極參與省教育廳組織的戰「疫」思政課錄製,進一步豐富充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資源庫」。戰時狀態講好戰疫故事,每個人都感同身受,必勝的信念愈發堅定如磐。
「護心」「健身」「群藝」齊發力,織密防「疫」大網
「面對疫情,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也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近兩個月來,該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異常忙碌。他帶領團隊深入開展「聯心抗疫·心理援助」行動,搭建網絡支持和求助平臺,開通24小時免費心理輔導熱線,並以副組長身份參與中國心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抗擊疫情『安心』計劃」,為廣大師生群眾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用心靈溫暖心靈。
「現在出不去,在家又要面對父母,真不知怎麼辦才好!」居家期間,因家庭矛盾尋求心理輔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針對來訪者的求助,舒曼耐心地進行疏導,他明白,「來訪者憤怒的不是父母,而是可怕的病毒」,並建議試著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了,情緒變好了,就會有更多的內在空間和愛來包容親人。
在舒曼近12萬字的援助日記裡,記錄著他在防疫期間全身心的付出與愛,網上獲得總計超300萬的閱讀量。那些直抵人心的文字,不僅宣傳和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同時營造出良好的心理疏導及人文關懷氛圍,對消除社會恐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該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還利用網格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建「十名心理諮詢師、引領百餘名輔導員、培訓千名學生骨幹、服務兩萬餘名學生」的心理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校院班寢四級隊伍作用,進一步織牢織密抗疫「護心網」。
居家戰疫,既要強心理,也要強身體。該校體育與健康學院結合居家隔離防控的特殊需求,集中學院運動訓練、運動醫學、運動心理學等專業的優秀師資力量,堅持精準施策、體醫融合,從居家鍛鍊、科學健身、調節心態、合理飲食四個方面,制定出居家隔離期「合理運動、科學預防、娛樂身心」的操作指南和方案。
考慮到「宅」家空間受限,健身方案以武術、太極拳、瑜伽等項目為主,由該校國際級運動健將等錄製了6個講解細緻、通俗易懂的《世界冠軍和你一起來健身》系列居家鍛鍊專題視頻,同時組織運動醫學博士和教授撰寫了7篇圖文並茂的《抗擊病毒,科學健身》系列專題文章,精心策劃了3期調節心態專題和2期合理飲食專題推送,引起廣泛關注、學習和轉發,及時為2萬多名師生居家科學健身提供有效指導。
疫情期間,該校藝術學院主動發揮自身優勢,面向全院師生徵集接地氣、暖人心、短而精的文藝作品,謳歌戰疫一線的感人事跡,致敬「最美逆行者」。目前,共收集作品百餘件,包括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形式,在網上激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危難時刻吹響號角,年夜飯沒吃你就來到。隔山隔水不隔愛,默默奉獻不求回報……」這是該校2018級音樂學專業學生陳珂創作的公益歌曲《有你真好》。他說,「疫情面前,看到許多『逆行』的身影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人民安全,許多『不眠』的醫者與時間賽跑、與病毒交鋒,特別感動。」而這一幕幕感動的畫面,正是他創作的靈感源。
「把思政工作做到師生的心坎上去」
「學校每一位師生員工的健康平安是學校最關心、最大的事情。」華東交大黨委書記萬明表示,思政教育是育人的工作,要做到師生的心坎上去。非常時期,既要物質上給予補助幫扶,更要精神上給予人文關懷,「讓廣大師生感受到學校的牽掛與溫暖,面對疫情可以堅強面對、充滿信心」。
疫情發生後,該校通過建立全校湖北籍學生專項工作群,實時掌握疫情嚴重地區學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動態,並在全國率先為湖北省經困生發放1000元/人的專項慰問金,覆蓋武漢、宜昌、黃岡等13個地市,實現了湖北省困難學生100%受助。「這讓我們感受到了學校大家庭的溫暖,更增強了團結一致戰勝疫情的信心。」該校學生陳超傑說。
同時,該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廣泛凝聚校友和社會力量,設立「防控疫情、關愛校友」專項基金,將募集的愛心善款與防護物資全部用於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日前,基金會啟動「網課流量專項補助」,為每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特別困難的單親家庭學生、在校孤兒、殘疾學生、湖北籍和身處湖北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共計1003人,分別給予100元補助,充分保障線上學習、線上科研、線上求職的流量需求。
如何讓這個寒假不虛度?疫情剛發生不久,該校「交大青年」「花椒先鋒」微信公眾號便積極策劃開展書海拾貝、創意全家福、短視頻大賽、健康鍛鍊大賽等「『宅』家才藝大比拼」線上活動,推出「集思廣『疫』花椒說」線上專欄,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充分利用假期,努力提升自我,豐富精神生活。
「病毒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不便,但也是對我們應變能力的檢驗和鍛鍊。」「疫情無情人有情,陽光總在風雨後。」……元宵節前夕,該校研工部組織研究生導師、輔導員以「手寫書信」的方式,為全體研究生傳遞科學抗疫的愛心與信心。見字如面,昔日的師生情躍然紙上,格外溫暖。
「這可真是救命藥啊!前後不到3個小時,就買回來了。」「我和他從未見過面,不似親人,勝似親人!」疫情防控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但該校離退休老同志盛思琚的心裡依然還在不停地念叨著。
年近90的盛思琚老人患有心臟病,藥罐子常年不離身。一個多月前,常備藥快吃完了,而此類藥只能在定點醫院才能買到,子女又不在身邊,她內心焦急如焚。得知情況後,該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黨委組織部部長凌四寶立即拿著老同志的病歷卡,趕緊開車到南大二附院掛號、買藥。他不僅幫忙墊付了自費藥的零頭和掛號費,而且還給老人特地多備了半個月的用藥。
「經過這次疫情,發現身邊的好人真不少,特別是共產黨員,衝鋒在前,每天看電視都在受教育。」盛思琚越來越感到,能在山水校園裡安享晚年很幸福。
由黨政管理幹部組成校門管控臨時黨支部,緊急招募10餘名教工志願者成立教師臨時黨支部,分別成立春運一線疫情防控臨時學生黨支部和湖北籍臨時學生黨支部……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關頭,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高高飄揚。(黃曉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