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王蔚)上海大學日前舉行課程思政示範課(專業課)微課教學展示活動,16門示範課程負責人依次作了精品微課教學展示。上大黨委副書記歐陽華說,要營造出所有教師齊心合力做好課程思政的良好氛圍,並把這氛圍傳遞到每一位思政課教師和其他專業課教師。
圖說:16門示範課程負責人依次作了精品微課教學展示 上大供圖/下同
上大教務部常務副部長彭章友,副部長、教發中心主任、考評辦主任辛明軍,教發中心副主任袁曉君,教師工作部常務副部長謝寶婷和來自各院系40多名師生參與了活動。上大教務部副部長、上海市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顧曉英工作室」主持人顧曉英說,微課10分鐘,凝聚了專業課教師對專業課程的內涵理解和對思政要素的體悟。
2019年,上海大學共立項「一專業一課程」的58門專業課程成為試點建設課程。經過中期甄選和答辯展示,38門課程已於2020年7月順利結項,18門課程脫穎而出,納入新一輪課程思政示範課建設序列。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土木工程概論」和「檔案學概論」被評為「榮譽示範課程」,「國際金融」等10門程列為「示範課程」,「人工智慧進展」等6門課程被列為「培育示範課程」。
圖說:示範課程負責人作精品微課教學展示
「國際金融」課程負責人、經濟學院教授、校審計處處長尹應凱,「法律職業倫理」課程負責人、法學院院長文學國教授,「走進百姓生活——黃河流域寫生實踐」課程負責人、美術學院版畫教師桑茂林,「理論力學」課程負責人、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楚海建教授,「生化儀器分析實驗」負責人陳旭,「跨文化管理」負責人聶晶,「機械設計基礎」負責人翟宇毅,「水汙染控制工程」負責人陸永生,「費孝通學術思想」負責人汪丹,「音樂文獻閱讀」負責人袁勤,「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負責人顏士鵬,「法律語言學」負責人王騫,「中國民俗」負責人常峻,「人工智慧進展」負責人劉煒,「熱工過程與設備」負責人謝建軍,「晶體製備技術」負責人趙嶽等,分別選取一個知識點,融入思政元素,講述了課程特色和理念。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張黎聲建議,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務必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學術內涵,避免「兩張皮」現象。上海政法學院政府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連淑芳教授肯定了上大教師們大方得體的教姿教態,課程思政是言傳身教。上海大學馬院兼職教授李國娟認為,老師們已能做到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自然而然」。華東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譚紅巖說,專業課課程思政同樣需要體現挑戰度和創新性。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所副所長餘建華研究員建議微課細節把控上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上海大學教師工作部常務副部長謝寶婷從五個方面給老師們提了建議。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教學研究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科帶頭人葉志明教授作了點評,課程思政不僅是文字與口頭表面的傳遞,應該是「沒有中有」的辯證關係,是師生間心靈的傳遞,課程思政應該與一流課程建設緊密結合,課程思政離不開應有的國際視野與教師的前沿學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