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工信部高校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創新聯盟(一)

2021-01-14 西北工業大學

(一)聯盟介紹

自動化學院黨委牽頭於2020年11月14日成立工信部高校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聯盟旨在進一步促進工信部所屬高校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航空航天特色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及路徑,建設一支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名師隊伍,打造航空航天特色課程思政「金課」,在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創建一個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的新平臺。本次學術報告作為聯盟的延續,分享課程思政建設經驗,交流研討課程思政建設思想,探索未來發展思路。

(二)報告內容

報告題目:課程思政比賽經驗與心得體會

報告人:劉巧珏博士/講師

主持人:李偉林教授

報告時間:2021年1月15日(周五)上午10:00

報告地點:騰訊視頻會議(會議號:101909079)

報告簡介:本報告介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電路》及《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思政的基本情況,重點分享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參加2020年度南航課程思政比賽的課程設計、準備過程以及心得體會,闡述團隊協作的重要作用,展望今後的《電路》及《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思政建設。

報告人簡歷:



劉巧珏,女,1991年生,講師,自動化學院電工技術中心教師。主講《電路》、《電工與電子技術》等本科生課程。主持校教學與改革項目一項,參與精品教材建設項目、實驗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多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篇。2020年獲得校課程思政教學競賽一等獎,2019年獲得江蘇省微課教學比賽二等獎、校微課教學比賽特等獎,2019年被評為校本培訓優秀新教師。

相關焦點

  • 聚焦發力五個思政推進湖北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創新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湖北省教育廳從強化學生理想信念和價值塑造、加強教師黨建和師德師風建設、深入挖掘專業課程育人功能、強化思政學科建設、淨化政治生態和校園文化環境等方面,聚焦發力「學生思政、教師思政、課程思政、學科思政、環境思政」,推進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創新。 【實施過程】聚焦發力「學生思政」。
  • 設計類複合專業如何做好課程思政
    這種立體化的專業門類具有文理融合、技藝共生、古今貫通、共性個性兼容的特點。與其他課程相比,設計類專業課程具有跨多學科的綜合性、教學方式多元性、受眾學生思維靈活等特徵。這對設計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了許多個性或特性要求。筆者認為,面向這種複合型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樹立辯證、系統和全域思維,捋順思想引領和專業學習、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等多維關係。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在改革思路上,就是要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和機制激勵,探索高校「課程思政」可複製可推廣路徑。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是強調高校黨委主體責任,明確高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二是逐步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 全國航空航天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論壇在南京舉行
    中新網江蘇新聞10月19日電(倪子涵 趙怡如 陳一航)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航空學會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主辦的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國內41所航空航天類院校的20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共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一、再認識: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現實意義1.課程思政建設中的主要困境以立德樹人為目標,課程思政極大地優化了思政育人的時空域,夯實了課堂育人主渠道地位,為構建三全育人提供了有效支撐。(3)在課程體系結構上,以淘汰水課和建設金課為基準,將核心素養分解到課程體系中,構建複合型和均衡化課程結構,強化通識類、實踐類和創新創業類課程。以「夯實基礎、加強通識、強化實踐、激勵創新」為總體原則,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反向設計課程體系,構建人才培養課程結構體系,破除傳統課程結構體系中的功利性和非均衡性,例如重工具理性輕價值理性、重理論輕實踐等[9]。
  • 於歆傑:連通課程思政的「最後一公裡」——「電路原理」課程建設的...
    編者按:12月15日,教育部在江蘇南京召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交流研討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落實情況,深入推進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於歆傑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以下為發言全文。
  • 河南理工大學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紀實
    學校還通過舉辦培訓會、經驗交流會等方式,不斷提升教師的思政素養、思政意識和育人能力,形成了一批以教學名師為引領,年齡、專業、職稱等結構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材料學院「建築材料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入選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土木工程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資源環境學院分別形成了以河南省教學名師王欽亭、姬玉榮和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鄭德順為核心的教學團隊。
  • 【思政講理】在問題導向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機制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堅持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具體體現,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
  • 郴州電大教師榮獲國家開放大學政法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獎項
    近日,國家開放大學舉辦的「政法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獲獎名單揭曉,郴州廣播電視大學推選的黃江虹老師作品《<憲法學>之「你的權利誰來維護」》榮獲法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二等獎。據悉,此次大賽是國家開放大學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 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 橫影學院思政教育「很有戲」
    「作為一座脫胎於鄉鎮企業『大學』橫店大學的高職院校,能在競賽中實現彎道超車,得益於我們六年如一日探索思政教育創新,以思政教育賦能專業建設。」學校黨委書記韋國清說,如果專業課程是支撐學校超常規發展的「骨肉」,那麼思政教育就是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靈魂」。
  • 智能無人機領域課程思政教育實踐
    [關鍵詞]課程思政 家國情懷 學生中心一、引言2017年12月,教育部發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詳細規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實施內容、載體、路徑和方法,特別提出要「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
  • ...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圖文直播] - 中華人民...
    二是價值塑造融入專業教育。召開全國高校課程思政工作視頻會議,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構建起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三是制定頒布教學質量國家標準。2018年發布我國首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覆蓋全部12個學科門類、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5.6萬餘個專業點。四是專業認證質量實現國際實質等效。
  • 課程思政 | 國務學院:學科理論體系、教材體系和教學體系相結合...
    輸近日,教育部發布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會後,復旦大學立即啟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程,目前已構築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支撐,以專業課程為輻射的課程體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目前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已覆蓋所有院系,示範專業已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系,並向理工科院系持續延伸。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育人是「課程思政」的價值本源,「課程思政」促進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開展,推動了高校育人模式創新,進而實現了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的同向同行。亦有學者認為,「課程思政」理念是一種立足我國本土教育實踐來進行通識教育改革的中國話語,是對課程育人價值的中國化詮釋。它能促使高校深刻反思通識教育的價值取向,使通識教育真正成為育人的重要載體。
  • C9聯盟高校各自的王牌專業是什麼,你知道嗎?
    說到中國最頂尖的高校,非C9聯盟莫屬了,C9是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於2009年10月啟動。聯盟成員都是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流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2014年,中國科學院大學也加入,坊間稱C10。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
    王傳亮指出,近年來,學校黨委在推進思政課與課程思政建設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跟中央和市委要求,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依靠廣大教師,結合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整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創新,在健全「三全育人」格局、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上財外國語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成立
    本網訊 (記者 程媛媛)12月30日,上海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舉行,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的80餘名教師出席會議。
  • 快來看,蘭大教師如何提高專業課程教學的思政含金量?
    陳建軍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課程名稱:有機化學《有機化學》是一門介紹有機化學反應的類型、機理、應用以及不同類型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的專業課程。同時《有機化學》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在講解有機專業知識的同時,讓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以及化合物等的發現過程,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尊重實驗事實,遵守學術規範。
  • 國際經濟法課程思政建設指引學生成長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這裡所說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思想政治課教育,也包括其他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內容與功能。高校是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的最後一站,高校的育人成效直接關係到「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重大命題。
  • 華中師大:思政之「鹽」化於課程之「水」
    與此同時,學校立足五大學科課程門類的教學實際,進一步制定建設目標、內容,提供制度保障,比如社會科學類課程要堅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融入專業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工程技術類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提升自主創新意識和創新創造能力……  在此基礎上,各學院充分利用考核「指揮棒」,根據專業特點制定課程質量評價標準,將課程建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