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曾和它一起並肩作戰,真是倍感榮光!」
「大愛無疆是因為心中有愛,汲取溫暖才能回饋溫暖!」
……
11月30日,一場由全國婦聯宣傳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舉辦的「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示範活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如火如荼地進行。4位抗疫全國三八紅旗手及先進集體代表——湖北省武漢市第三醫院急診科兼ICU科主任付守芝,國家援鄂醫療隊北京醫院第一醫療組組長、腎內科主任毛永輝,國家援鄂醫療隊北醫三院眼科護士長李思齊和武漢市滴滴出行平臺網約車司機王利,聯袂向400多位師生深情講述親歷的抗疫故事。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海鷹在訪談中表示,各行各業新時代奮鬥者中,湧現出很多「硬核」優秀女性,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閃耀著「半邊天」的智慧和力量。特別是在今年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中,廣大女性以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偉大抗疫精神,女性的力量、女性的貢獻得到充分彰顯。希望大學生朋友在榜樣的示範、激勵和引領下,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擔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奮鬥的我」報效「最美的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活動自開始以來,持續地引起社會各界、尤其是廣大大學生的熱情歡迎。把年輕大學生的個人價值的實現,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就是我們舉辦這次活動最主要的目的。希望廣大學生能以這些巾幗英雄為榜樣,更好地努力學習,增長知識才幹,為國家繁榮富強作出更大的貢獻。」教育部思政司副司級幹部李景升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曹淑敏表示,疫情防控是一場特別感人的、生動的思政大課,北航師生有幸近距離、面對面地聆聽抗疫巾幗英雄的感人故事,無論是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人才培養中,還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徵程上,都將有巨大的推動和激勵作用,激勵學生們努力奮鬥、見賢思齊,作出無愧於時代的貢獻。
「不放棄每一個生命,這就是我們敬佑生命的錚錚誓言!」付守芝講述了全力以赴救治病患、與患者共同戰疫的感人故事。疫情發生後,在她的帶領下,重症醫學團隊成功救治百餘名危、重症患者,65歲以上高齡患者佔一半以上,其中包括2名百歲老人,創下湖北省內最高齡救治成功記錄。
「平凡人之間的彼此溫暖是支撐所有人渡過難關的不朽力量。」毛永輝分享了與戰友們「逆行」出徵、全力救治、用心守護每一位患者的動人事跡。被同事稱為「拼命三郎」的她每天工作在一線病房裡,建流程、整規範、查房搶救,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不遺餘力地搶救每一位患者。「醫生這個職業常常會面對『召之即來』!這不是我職業生涯的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樸實的話語深刻展現了一位醫生的責任與擔當、拼搏與奉獻。
「我經歷過大地震,深知災難中的痛苦和無助,奉獻精神要一代代傳承,在我有能力的時候要竭盡所能為我愛的城市作貢獻,為生命接力。」王利告訴大家自己為什麼會堅守武漢服務武漢人民。作為2008年汶川地震的受援者,新冠疫情發生後,她毅然選擇留在武漢,瞞著家人加入了滴滴社區保障車隊,帶患病老人去醫院、運輸防護物資、幫居民購買生活用品等,成為駐紮社區、擺渡居民的「擺渡俠」。
「在武漢,每一個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我們要感謝的人也有很多,讓我們感到國家的強大。」李思齊分享了從出徵、會師、應戰到武漢保衛戰取得勝利整個過程中的感人故事。她用元氣十足的戰地日記和惟妙惟肖的手繪漫畫,記錄了戰疫的青春時光,展示了她所在的「90後戰鬥小分隊」滿滿的正能量。
「在武漢一線抗疫期間,您最驕傲的一件事是什麼?」「是什麼信念支撐您堅持下去?」在互動問答環節,面對學生們的踴躍提問,4位抗疫巾幗英雄與師生深入交流,「我想把這份恩情一直傳遞下去,儘自己所能,我能做什麼事情就去做就行了。」「病人康復出院後和我們說拜拜的時候,我就覺得特別驕傲!」「插管時會有極少數病人依然嗆咳,那時就像炮彈打到我們身上,只能忍著,一心只有患者,只有完成操作。」
……
她們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她們是無數抗疫英雄的代表,她們的故事是偉大抗疫精神的真實寫照,是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最鮮活最生動的教科書。現場師生被深深打動,掌聲不斷,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向這些抗疫英雄學習,堅定理想信念,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拼搏」。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0後女孩李思齊的故事。她談到在離開武漢時,武漢市民列隊歡送,令她感動落淚,卻沒想到自己年輕的肩膀上扛著的是抵擋死神的宏偉城牆。如此充滿熱愛和勇氣的共產主義戰士,值得我們所有年輕人學習。」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張金雷說。
「從她們的回答裡,我感受到了對患者負責、對同事負責、對家人負責的當代中國醫務人員的擔當,也將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學習她們的拼搏與擔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李可樞表示。
「從她們身上,我看到了新時代女性堅毅勇敢、奮勇向前的精神力量。作為一名北航的研究生,也是一位女性,我一定會向她們學習,承擔起民族復興的重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儘自己的一份力!」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賀茜說。
「她們的故事再一次告訴我們,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我們青年大學生應該見賢思齊,以她們為榜樣,努力奮鬥,堅定我們的理想信念,將個人理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盡力作出不負時代的貢獻。」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楊植說。
「無論是付守芝主任和毛永輝主任挽救病人時的全力以赴,還是擺渡車司機王利姐姐的義無反顧以及李思齊護士長的青春活力,都用努力與汗水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巾幗不讓鬚眉。她們始終奮鬥在抗疫前線,舍小家,為大家,這種無畏艱險、勇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當代青年學習。我們定要以她們為榜樣,在國家與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共同維護祖國的繁榮與昌盛。」宇航學院大三年級學生魏聰表示。
一場生動感人的宣講
一堂愛國主義思政課
鼓舞並激勵同學們
以新時代先進人物為榜樣
以「奮鬥的我」報效「最美的國」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貢獻青春力量
來源/全國婦聯宣傳部、女性之聲
文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田珊檑
攝影/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楊睿
原標題:《抗疫巾幗英雄走進北航,這堂鮮活思政課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