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的競爭最近幾年是越來越激烈了,好劇出的多,觀眾更開心。
到現在,就連Discovery都來做美劇了。
最近有一部口碑爆棚的好劇吸引了南哥的注意,最有意思的是,這部劇是出自探索發現頻道,鼎鼎大名的Discovery。
劇的名字叫《追緝炸彈客》
也有人翻譯為《炸彈追兇》。
從名字很容易就能看出,這是一部關於破案推理的劇,故事採用的是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案件,美國大學炸彈客。
在美國,如果說有哪起案件能達到轟動全美的效應的話,就屬辛普森殺妻案和這個大學炸彈客的案子了。
大學炸彈客,原名叫做希歐爾多·約翰·泰德·卡辛斯基(Theodore John 「Ted」 Kaczynski),在這部劇中被稱為泰德。
泰德可以說是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很多美國人的噩夢,差不多18年的時間裡,泰德陸陸續續向外界投遞了十份左右的「炸彈包裹」,毫不知情的人們打開包裹的一瞬間就被炸藥轟的輕則重傷,重則死亡。
其中最轟動的莫過於泰德將一份炸彈包裹放到了一架從芝加哥飛往華盛頓的波音727客機上,並且引爆了它。
飛機因此被迫迫降。
也正是這件事引起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重視,隨後開啟了超過十年的追緝過程。
在聯邦調查局有專門的專案組調查炸彈客的案子,並且他們還懸賞了100萬美金向民眾緝拿兇手。
離奇的是,數年的追查都沒有讓警察抓到真兇,在這期間,為了找到真正的兇手,警察們抓錯了200多個嫌疑犯,尋訪了成千上萬名的「知情者」,接到總計兩萬多通的報警電話,無一所獲。
罪犯是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要製造連環的殺人案件?
如今Discovery頻道將這件案子重新拍成了電視劇,把駭人的背後真相一點點還原出來,南哥追到現在只有一個想法,以後都不想親手拆包裹了。
其實關於大學炸彈客的案子之前也有過翻拍的歷史,早在1996年的時候,也就是這個案子剛剛結案,美國就有一部電視劇《隱形炸彈人》播出,講的正是泰德的案子。
只不過時隔多年,現在我們再回顧的時候,仍舊能發現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電視劇的視角時從一名名叫菲茨的警員開始的。
菲茨因為得罪了別人被停職,在此期間他參加了側寫師的課程並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這個時候,FBI找上門了。
他們懇求菲茨參加對大學炸彈客的追查,擔任側寫工作,因為他的天賦。
所謂側寫,相信愛看推理犯罪劇的朋友都不陌生,拜諸多美劇和好萊塢大片所賜,犯罪側寫已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種職業了。
通過罪犯的行為、犯罪方式等細節推斷出他的心理狀態,藉此得到罪犯的性格特徵、成長經歷等信息,是一種對罪犯心理的描繪方式。
這種聽起來就很酷炫、一看就是破案關鍵的技能,在《追緝炸彈客》中,初始階段卻十分不受重視。
大學炸彈客這個案子的突破有幾個關鍵點,包括警員們的不懈努力找到了線索,也包括犯人泰德本身,因為被自己的嫂子察覺到不對勁,藉此要求哥哥偷來了泰德過去的一些文件對比,發現了線索交給警察,泰德才會這麼快被鎖定為兇手,而他的哥哥和嫂子也因此拿到了警方懸賞的一百萬美金。
不過他們後來將這一百萬美金全部交給了因為炸彈客而受傷的家庭。
這一點不是電視劇的重點。
在《追緝炸彈客》中,故事的時間線被打亂了,兩條時間交叉顯現。
一條是菲茨被邀請加入炸彈客專案組,另一條則是發生在泰德被捕之後。
交叉的時間線裡有鮮明的人物對比,更讓觀眾好奇,究竟在追查案子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
菲茨作為側寫師加入專案組後,工作卻不如他所想的那樣單純。
作為一個猖狂了多年的連環殺手,FBI對此的態度很明了:無從下手和傲慢。
這一點很有意思,明明被兇手耍的團團轉找不到頭緒,卻仍舊傲慢的低估對方,包括菲茨剛到專案組的時候,就被領導布置了一個側寫任務:說明兇手有勃起障礙。
不需要側寫,不需要思考,菲茨的任務就是把兇手的勃起障礙寫夠15頁。
看到這裡也許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FBI遲遲抓不到兇手了。
當然菲茨不會屈服,否則也不會有後面的劇情了。
我們能輕易看到,菲茨是個性格鮮明的警察,耿直,認真,負責,且不會說話做人,因此很容易得罪同事和領導。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泰德被捕前後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查案時,菲茨看起來十分有活力,追查線索、對罪犯進行側寫,即使領導和同事處處對他奚落也不在意,心中只有案子。
而泰德被捕之後,他卻一個人住到了深山裡面,滿面鬍鬚,神情頹廢。
發生了什麼?
這裡就要聊一聊炸彈客的犯罪初衷了。
和普通的連環殺手不同,大學炸彈客的犯罪動機不是因為私慾,而是因為對科技時代的不滿。
因為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遭到了巨大的改變,而這種改變讓本來是科研人員的泰德感到了不安,人類似乎成為了科技產品下的傀儡,沒有自我,沒有思考。
於是泰德決定用炸彈向世界敲響警鐘。
側寫師的工作有很大程度上是要了解、進入罪犯的內心,才能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為什麼這麼做,而菲茨成功了。
在側寫的過程中,他數次站在了泰德的角度,代入他,這樣的經歷可以說差點從根本撼動了他的內心。
對泰德犯罪動機的思考、FBI無能而傲慢的工作以及菲茨和泰德的對立,都在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整部劇對節奏的把握也非常到位,對於愛看推理劇的盆友來說,絕對不能錯過。
其實早在幾年前,Discovery就已經開始涉足製作電視劇的道路,早前就有口碑不錯的《克朗代克》,包括歷史頻道也曾經拍出過驚豔四座的三集迷你劇《血仇》,看來以後追劇又多了一個選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