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光影不止,專注於好電影,讓好電影延長你生命的長度。今給大家推薦個講述追擊美國最臭名昭著炸彈客的美劇,由凱文史派西擔任製片的犯罪調查劇集《追緝炸彈客》。
由探索頻道改編推出,這次的故事是由真實案件改編而成的。主演是由出演《阿凡達》而家喻戶曉的薩姆.沃辛頓在劇中飾演天賦異稟的FBI心理側寫師吉姆.菲茨傑拉德,棋逢對手才有看頭。這次側寫的對手是有著美國最聰明最複雜恐怖分之稱的校航炸彈客泰德卡辛斯基。
追擊炸彈客的故事靈感來源於上世紀FBI的校航炸彈客,它是真實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從1978年到1995年,在長達17年時間裡卡辛斯基通過郵寄炸彈包裹的方式導致13人直接死亡,29人傷殘。其中大部分的受害者都在大學校園或者是航空機構。卡辛斯基的名頭就是由此而來。死傷人數並不是歷史之最,但是消耗的時門日卻成為美國歷史之最,影響最大,使用警察力量最多的案件。在國內大家對於卡辛斯基可能不太熟悉,但在美國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卡辛斯基智商高達167年僅16歲就被哈佛大學錄取,畢業後僅用幾個月時間就獲得了密西根大學數學博士學位。之後他被他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聘為助理教授,也是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本片用兩條交叉的故事線將整個案件向我們進行了清晰明了的敘述。 故事線一,1995年消失了六年的大學航空炸彈客再度行動,FBⅠ聯邦調查局重啟案件追擊真相,並請來了九五屆成績最優異的側寫師菲茨對犯罪心理進行描寫以協助辦案,所謂的心理側寫就是根據犯罪的行為方式推斷出他的心理狀態,從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環境,犯罪動機,成長背景。
而那些FBI官僚探員的說辭漏洞百出,在長達17年的時間裡,罪犯都被視為一個低智商低學歷,低收入只是單純為了報復社會而犯罪的恐怖分子。但是菲茨卻認為兇手絕對是一個高智商,高學歷的犯罪天才,在過去的數十年間,專組獲得的唯一線索就是一堆目擊者對於下行炸彈客的外表描述,年齡,身份,背景教育程度和犯罪意圖都一無所知。當菲茨把他分析出的情況告訴給專家組時卻被數落一番,主管只想利用它的側寫出足夠有說服力的分析報告,從而及時地應付上級和各大媒體。
更何況名聲在外的主管,又怎麼會讓這個剛剛測寫畢業的無名小卒搶了他們的風頭呢?。正當菲茨心灰意冷,決定放棄回家時,一篇來自炸彈客的論文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寄到FBI,他要求報社發表自己的這篇論文,除非論文得到公開發表,否則他的炸彈還會繼續爆炸。
也正是這篇論文,讓菲茨找到了追擊炸彈客的突破口。正當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時。
第二條時間線開始了,時間是兩年後的1997年,隱居在深山老林的菲茨模仿式炸彈客,過著遠離科技,遠離文明社會的生活。FBI又一次請他出山。原來這是在FBI在1995年抓住爆炸客泰德之後了,FBI檢方已經對炸彈客提出訴訟。
但所有的證據都是菲茨用的法醫鑑定語言學得來的,而這種方法沒有先例所以他們就想,讓菲茨去攻破炸彈客的內心讓他主動認罪。
這成為給炸彈客定罪的關鍵。對啊!從追擊的定罪,從1995年到1997年兩個時間線就留下了什麼蛛絲馬跡和一正一反的精彩博弈,這些困惑只能由您跟劇情慢慢解開。
即使距離結案已經過去了20年,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泰德的那天用工業社會及其未來作為案件他是關鍵的證據,但它的意義就早已超出了案件本身,這份宣言中所描繪的人類與科技的關係,現在比當年更加符合現狀,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前,確認已經告訴我們人類生活如何被科技司綁架所約束所決定科技生活給我們帶來了自由,還是卻以其相反,究竟是人類控制了科技?還是科技控制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