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佩戴的霧化吸入治療面罩方便攜帶,減少奔波就醫;對器官進行在體修復,使之滿足移植條件讓患者及時得到救治;深度分析肺結節數據,組成三維立體視圖,助醫生做出更精準的篩查判斷……目前,這些醫療健康領域的「黑科技」正在我市「孵化」,有的產品已經或即將進入市場。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為16萬億元,並提出要積極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日前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強調,要加強科技支撐,鼓勵企業研發生產符合健康需求的產品,增加健康產品供給。
近年來,乘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東風,再加上龐大的人口基數、不可避免的社會老齡化趨勢,以及市民對醫療服務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我國醫療健康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業創新機遇。
連日來,佛山日報記者走訪了市內一些創業孵化基地發現,越來越多醫療健康創業創新項目落地佛山,並已廣泛涉及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AI等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而這些創新成果將有望賦能我國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助力新醫改向更縱深推進,使醫療健康技術和服務得以更高效、便捷地造福百姓。
大勢所趨
創業創新擁抱醫療
「孩子去醫院吸霧總會大哭大鬧,說不定還吸入了其他病人噴出的病毒。」龔女士的女兒今年4歲,經常因感冒咳嗽引起急性氣管炎而需要霧化吸入治療,「每次都要耐心安撫她,千方百計將面罩始終蓋住她的口鼻」。
「墨賽生物」工作人員正製作毛髮毒品痕量檢測儀的配套試劑。該產品已應用於國內近30個省市的公安機關。/佛山日報記者談飛洋攝
吸入藥物直達病灶——用藥少、起效快、不良反應少的霧化吸入治療已成為醫院治療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每逢氣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高發時,醫院的霧化室裡總是擁擠而吵鬧,大人小孩都坐在嗡嗡作響的霧化機前「吞雲吐霧」。
如何改善霧化吸入治療的就醫體驗?作為設計總監,陸晏與團隊於去年創立了廣東順德同鈦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在位於順德北滘的廣東工業設計城,對現有的霧化吸入治療器械進行功能化改造,目前已研發出2款便捷式的霧化吸入治療儀,有望今年年底進入藥店及電商平臺零售。
其中,一種是成人使用的霧化吸入治療面罩,患者戴著面罩就能治療,完全解放雙手;另一種是兒童使用的手持式霧化吸入治療儀,「穿」上了耐摔的卡通型矽膠外套,外形如同可愛的玩具。「這兩款產品自帶藥盒,專人專用,可在居家、旅遊、工作等場景使用,能減少奔波就醫和避免交叉感染。」陸晏說。
在廣東工業設計城內,廣東順德創新設計研究院正孵化兩家醫療健康領域的企業,分別是墨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丁沃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其中,「墨賽生物」研發的毛髮毒品痕量檢測儀及其配套試劑可快速檢測吸毒嫌疑人是否具有吸毒史,準確率高達95%以上,已應用於國內近30個省市的公安機關,未來將研發出更多種類的毒品檢測項目,進一步為我國禁毒工作添磚加瓦。
「普世醫學」向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演示「肺部CT影像深度智能篩查系統」。/受訪者供圖
廣東順德創新設計研究院生物醫學部部長林祥華介紹,「丁沃生」正研發對血液、尿液進行癌症早期檢測的微滴式數字PCR系統,以及在體器官機械灌注、離體肝臟和肺臟機械灌注等系列聚焦於器官移植的醫療器械,目前,這些高精尖醫療設備均處於動物試驗及優化設計階段。據悉,在體器官機械灌注可對質量不那麼好的器官進行在體修復,使之符合移植條件,解決供體器官緊缺等問題,使患者及早獲救。「這些醫療技術有望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打破國外同類產品的長期壟斷,並降低患者的移植手術費用。」
智慧醫療是我國新醫改的抓手,醫療AI是智慧醫療的重要科技手段。落戶於佛山市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的普世醫學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從去年起研發「肺部 CT 影像深度智能篩查系統」,即對肺部CT影像數據進行深度智能分析,組成三維立體的肺部圖形,清晰地表明肺結節的大小、位置、形狀、性質等,並出具數據分析報告,輔助醫生進行更精準的疾病篩查判斷,減少誤診、漏診,使患者在疾病早期獲得有效治療。
「這款影像篩查AI已初步完成一期研發測試,精準率達95%。」該公司工作人員甘恬表示,該產品將完善為「肺部多病種全覆蓋」篩查,並通過打造「精準醫學大數據云健康服務平臺」實現醫聯體內影像資料快速查閱,使基層患者無需到大城市就能做篩查,減少跑腿和節約費用。
創業難度
醫療健康領域門檻高
可以說,陸晏是幸運的。從立項到研發,再到第一個樣品出爐——這個過程,陸晏與團隊只花了半年時間。但要將產品推廣到醫療機構,陸晏團隊則需要花更長的「註冊周期」,「面罩、藥盒屬於醫療耗材,霧化治療主機屬於醫療設備,成功申辦到這些資質,並由相關部門核定價格後,產品才能進入醫院使用。」
而「丁沃生」的高精尖大型醫療器械需要經歷漫長的研發周期。「『丁沃生』屬於科技型初創企業,可在動物試驗結束後,申報國家創新基金,從而加快審批流程,但還要與醫院合作開展臨床試驗,預計需用5~7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研發階段。」林祥華說。
「醫療健康創業創新項目最難的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市場。」廣東工業設計城的運營單位、廣東同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家寧指出,醫療健康創業創新項目的設計、研發、審批、臨床試驗、定價、銷售等各環節的周期都很長,「醫療健康行業的採購環境相對封閉,將創新醫療產品推廣到醫院、藥房成為最難啃的部分」。
「醫療健康是政府高度監管的行業,進入門檻高,一般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見到效益,創業失敗的概率也更高。」廣東順德潛龍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尹曉麗表示。據悉,該公司所開展的醫療項目涉及智能醫療床、智能體溫貼、頭戴手術視頻系統、智能手持內窺鏡設備等。
儘管研發周期長、審批流程複雜、創業風險高,但創業者對醫療健康的創新熱度始終不減。「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醫療健康領域的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市場容量沒有天花板。」甘恬坦言,醫療健康創業創新的回報很高,但投資也很大,「前期研發資金投入很大,接下來將通過融資保障後續的研發、優化」。
此外,馮家寧表示,除了專業的醫療人才,醫療健康創業創新還需要機械、物理、數學、邏輯、信息、物聯等跨學科人才,「如果沒有孵化基地的幫扶,創業團隊很難有能力、財力來獨立招攬到多學科人才」。
廣東順德潛龍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的醫療健康產品設計研發人員正在討論。/受訪者供圖
而在科技創新為醫療技術發展插上雙翅的同時,由於一些醫療從業者存在觀念局限,使醫生是否願意擁抱科技創新,成為醫療健康創新項目能否惠及患者的最後一道「壁壘」。以影像篩查AI 為例,容易被不少影像科醫生視為打破「金飯碗」的競爭對手。「目前,體檢機構、醫療機構的CT影像審閱仍高度依賴人工,早期推廣AI智能篩查產品時,有時會遇到影像科醫生的不理解。」甘恬透露。
未來前路
創新發展惠及醫療體系
當前,我國新醫改制度正向分級診療、智慧醫療、價值醫療等方面縱深發展。與之吻合的是,佛山市已湧現的生物醫藥、高精尖醫療器械、影像檢查AI等醫療健康新業態將有望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著力提高醫療健康技術水平。
佛山市創業孵化示範基地運營經理葉建誠介紹,該基地自去年10月開園後,至今已入駐各類健康創業創新項目共4個,包括「普世醫學」和「康健生物」在內的醫療創新項目2個,以及關注家居健康的「天安集成」和服務於能源健康的「方竹科技」。「醫療健康創業創新有利於推動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
據悉,結合產業發展規劃,我市每年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相關領域中遴選一批優秀創業項目並給予重點扶持。日前,「普世醫學」在2019年佛山市「優秀創業項目遴選」中突圍而出獲得資助。我市對醫療健康創業創新發展的重視和扶持由此可見一斑。
「工業設計+醫療設備、工業設計+養老、工業設計+體育健康,近3年來,已有五六個不同類型的醫療健康創業創新團隊入駐廣東工業設計城。」馮家寧表示,雖然醫療健康創業創新項目孵化周期長,但基地願意接納具有一定科研實力和造血能力的項目,並為其打通銷售渠道,甚至發動融資,「培育新興行業可避免區域產業同質化」。
「生物醫藥已成為順德八大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順德高度重視醫療健康創業創新發展,在樂從、龍江等鎮建設各類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對這一朝陽產業進行提前布局。」林祥華介紹,針對醫療健康創業創新對人才需求緊迫的問題,該研究院將進一步開展校企合作,通過研究生聯合培養,整合高校資源參與研發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項目,大力引導新業態產生。
「醫療健康創業創新領域中,服務模式創新、醫療器械用品微創新將是頗具前景的賽道。」馮家寧分析,人口老齡化、就醫人數越來越多,房地產開發商、醫療機構、養老院等對醫療健康類空間設計規劃產品的需求會大增,迫切需要對空間設計、流程設計、人流合理分配等進行科學規劃和管理。同時,順德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可為醫療器械用品微創新提供良好的平臺,並逐步培育完整的醫療健康產業鏈。
目前,陸晏及團隊正計劃開展急救推車、口腔護理小推車等系列醫療器械微創新改良項目,「能為醫療事業發展作出貢獻,讓患者有效獲治,醫療健康創業創新很有意義,很有使命感。」陸晏說。
原標題:佛山醫療黑科技「出殼」在望
多個醫療健康雙創項目在佛山孵化,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AI等領域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談飛洋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