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陸解析:
什麼樣的爐工師傅是大師傅呢?
什麼樣的爐工師傅老闆開多少錢都願意請呢?
當然是能把所有金屬性能,特徵、熔點,沸點,相生相剋都記在心裡的爐工師傅。
只有這樣的師傅化出來的鐵水才能變成金疙瘩,才有讓鑄造廠日進鬥金!
一句話:熔鍊師傅吃得就是金屬知識的飯。對各種金屬不了解的師傅,只能拿低工資,看老闆臉色。
要知道,在鋼鐵、鑄造行業,牛X師傅都是老闆看著師傅的臉色說話!
閒言碎語不多講了,咱們開始上乾貨,想學習和了解更多鑄造知識的朋友,請加老陸微信:18439381870
下面這張圖表,列出的是灰鐵、球鐵、鑄鋼、低合金鋼、青銅和黃銅等金屬的熔點,這些常用金屬熔點,大家一定要記住。在熔煉中,熔點決定著燒損率,揮發率。不同熔點的金屬,添加時間,添加次序都不同!
有色金屬基本分類
啥叫有色金屬?
在物質世界裡,有色金屬是一個光輝奪目、五彩繽紛的金屬王國。在目前已發現的109種元素中有93種元素被人們稱為是金屬(含半金屬),其餘16種為非金屬。在這93種金屬元素中除鐵以外的92種金屬(含半金屬)統稱為有色金屬或非鐵金屬。
有色金屬的分類
有色金屬按其性質、用途、產量及其在地殼中的儲量狀況一般分為有色輕金屬、有色重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和半金屬五大類。在稀有金屬中,根據其物理化學性 質、原料的共生關係、生產工藝流程等特點,又分稀有輕金屬、稀有重金屬、稀有難熔金屬、稀散金屬、稀土金屬、稀有放射性金屬。
一、有色輕金屬
有色輕金屬一般是指密度在4.5克/立方釐米以下的有色金屬,有7種,包括鋁(Al)、鎂(Mg)、鈉(Na)、鉀(K)、鈣(Ca)、鍶(Sr)、鋇(Ba)。這類金屬的共同特點是:密度小,化學活性大,與氧、硫、碳和滷素的化合物都非常穩定。對這類金屬的提取和工業生產,通常採用熔鹽電解法或金屬熱還原法。
二、有色重金屬
有色重金屬一般是指密度在4.5克/立方釐米以上的有色金屬,有12種,它們是銅(Cu)、鉛(Pb)、鋅(Zn)、鎳(Ni)、鈷(Co)、錫(Sn)、鎘(Cd)、鉍(Bi);銻(Sb)、汞(Hs)、錳(Mn)和鉻(Cr)。這類金屬通常採用火法冶煉或溼法冶煉來提取和進行工業生產。
三、稀有金屬
稀有金屬通常是指那些自然界中含量很少、分布稀散或難以從原料中提取的金屬。稀有金屬按其某些共同點又將其細分為:
(一)稀有輕金屬
稀有輕金屬的共同特點是密度小(0.53~1.87克/立方釐米),化學活性很強。這類金屬的氧化物和氯化物都具有很高的化學穩定性。稀有輕金屬有4種,它們是鋰(Li)、鈹(Be)、銣(Rb)、銫(Cs)。對這類金屬通常用熔鹽電解法或金屬熱還原法生產。
(二)稀有高熔點金屬
稀有高熔點金屬的共同特點是熔點高,一般高於1650℃,抗腐蝕性強以及可與一些非金屬生成非常硬和非常難熔的穩定化合物,如碳化物、氟化物、矽化物和硼化物。稀有高熔點金屬有9種,它們是鈦(Ti)、鋯(Zr)、鉿(Hf)、釩(V)、鈮(Nb)、鉭(Ta)、鎢(W)、鉬(Mo)、錸(Re)。由於這類金屬熔點高,一般是由化合物還原時獲得金屬粉末或海綿體,然後採用粉末冶金法或電弧熔煉法製成緻密合金。
(三)稀散金屬
稀散金屬,在地殼中很分散,在自然界中沒有單獨礦物存在,個別即使有單獨礦物,其產量也極少,沒有工業價值。稀散金屬有4種,它們是鎵(Ca)、銦(In)、鉈(Tl)、鍺(Ce)。也有把半金屬硒、碲也列為稀散金屬。由於這類金屬很分散,因此,都是從各種冶金工廠和化學工廠的廢料中提取的。例如煤氣廠的殘料,電解銅廠的陽極泥,生產鉛、鋅和鋁的爐渣和煙塵,硫酸廠的廢渣等都是提取這類金屬的原料。
(四)稀土金屬
稀土金屬原子結構相同,其物理化學性質很近似。在礦石中它們總是伴生在一起,在提取過程中,需經繁雜作業才能逐個分離出來。其名稱的來由是:18世紀用以提取這類元素的礦物比較稀少,而且只能獲得外觀似鹼土(氧化鈣)的稀土氧化,故取名稀土,一直沿用到今。稀土金屬有17種,包括鑭系元素以及和鑭系元素在化學性質上近似的鈧和釔,它們是鑭(La)、鈰(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鑥(Lu)、鈧(Sc)、釔(Y)。這類金屬的提取通常是,首先以氧化物的混合物或以其他化合物的混合物析出,然後用物理化學方法再進行分離提取。
(五)稀有放射性金屬
稀有放射性金屬包括各種天然放射性元素釙(Po)、鐳(Ra)、錒(Ac)、釷(Th)、鏷(Pa)和鈾(U)及各種人造超元素鍅(Pr)、鎝(Tc)、錼(Np)、鈽(Pu)、鋂(Am)、鋦(Cm)、鉳(Bk)、鉲(Cf)、鑀(Es)、鐨(Fm)、鍆(Md)、鍩(No)、鐒(Lw)、轤(Rf)、釒杜 (Db)、釒喜 (Sg)、釒波(Bn)、釒黑 (Hs)、釒麥 (Mt)共計25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在礦石中往往是共同存在的,它們常常與稀土金屬礦伴生。這類金屬在原子能工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貴金屬
貴金屬一般價值比較高,在地殼中含量少,開採和提取比較困難,故價格均比一般金屬貴,有8種,它們是金(Au)、銀(Ag)、鉑(Pt)、銥(Ir)、鋨(Os)、釕(Ru)、鈀(Pd)、銠(Rh)。這類金屬化學性質穩定,密度大,一般在10.4~22.4克/釐米 ,其中鉑、銥、鋨是金屬元素中最重的幾種,熔點高,一般在916~3000℃,貴金屬中除金、銀、鉑有單獨礦物可以從礦石中生產一部分外,大部分要從銅、鉛、鋅、鎳等金屬的冶煉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陽極泥)中回收提取,從礦石中提取貴金屬金、銀通常是採用溼法冶金。
五、半金屬
半金屬是指其物理化學性質介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有6種,它們是矽(Si)、硒(Se)、碲(Te)、砷(As)、硼(B)、砹(At)。此外,鍺、銻、釙也具有半金屬的屬性,有的國家也將其劃分為半金屬。此類半金屬根據各自的特點,其提取的方法各不相同,通常有採用電弧熔煉、區域熔煉、熱還原、熔鹽電解等方法,或從提取其他有色金屬的過程中的陽極泥中提取。
我國在1958年把有色金屬中的錳和鉻劃為黑色金屬,將錒系金屬鐳、鎝、釙、鍅以及超錒系元素劃為放射性金屬,餘下的64種 金屬定為有色金屬。這些金屬是:鋁、鎂、鉀、鈉、鈣、鍶、鋇、銅、鉛、鋅、錫、鈷、鎳、銻、汞、鎘、鉍、金、銀、鉑、釕、銠、鈀、鋨、銥、鈹、鋰、銣、 銫、鈦、鋯、鉿、釩、鈮、鉭、鎢、鉬、鎵、銦、鉈、鍺、錸、鑭、鈰、鐠、釹、鉅、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矽、硼、硒、碲、砷; 並將64種有色金屬中生產量大、應用比較廣的10種金屬——銅、鋁、鉛、鋅、鎳、錫、銻、汞、鎂、鈦等稱為10種常用有色金屬,以此作為衡量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水平的標準。
鉬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粉末狀的鉬為黑色。熔點2610℃,沸點5560℃,密度10.2克/釐米3。室溫下鉬在空氣中很穩定,當溫度升至600℃時,迅速與氧反應,生成較易揮發的三氧化鉬。在500~1150℃用氫氣還原三氧化鉬或鉬酸銨,可得金屬鉬。
MoO3分子量143.94。白色透明斜方晶體,加熱時轉為黃色,冷卻後恢復原來顏色。密度4.692g/cm3,熔點795℃,沸點1155℃,易升華。不溶於水,可熔於氨水和強鹼溶液,生成鉬酸鹽。溶於強酸、生成二氧鉬根(MoO22+)和氧鉬根(MoO4+)絡合陽離子,與酸根可形成可溶性絡合物。氧化性極弱,在高溫下可被氫、碳、鋁還原。用作分析試劑,製備鉬合金和鉬鹽。在空氣中灼燒鉬或二硫化鉬或者焙燒鉬酸製得。
易揮發的有色金屬元素,如Pb、Zn、As、Sb等,其中,重要金屬的熔點值可參考如下:(單位:攝氏度)
鎢:熔點:3410
鐵:熔點1535 沸點:2750
鋼:熔點1515
銅:熔點1083
金:熔點1064
鋁:熔點660
鎂:熔點648.8
鉛:熔點328
金剛石:3550
各種鑄鐵:1200左右
銀:962
錫: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