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人類利用太陽能的三大途徑

2020-11-24 搜狐網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6000℃,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並且以輻射方式向宇宙空間發射出巨大的能量。據估計,每三天太陽向地球輻射的能量,就相當於地球所有礦物燃料能量的總和。人類利用太陽能有三個途徑: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和光化轉換。

  光熱轉換

  光熱轉換即靠各種集熱器把太陽能收集起來,用收集到的熱能為人類服務。

  早期最廣泛的太陽能應用是將水加熱,現今全世界已有數百萬個太陽能熱水裝置。太陽能熱水系統主要包括收集器、儲存裝置及循環管路三部分。

  利用太陽能作冬天採暖之用,在許多寒冷地區已使用多年。因寒帶地區冬季氣溫甚低,

  室內必須有暖氣設備,若要節省化石能源的消耗,可設法利用太陽能。大多數太陽能暖房使用熱水系統,也有使用熱空氣系統的例子。太陽能暖房系統由太陽能收集器、熱存儲裝置、輔助能源系統及室內暖房風扇系統組成。太陽輻射熱經過收集器內的工作流體儲存,然後向房間供熱。

  目前,美國已興建100多萬個主動式太陽能採暖系統和超過25萬個依靠冷熱空氣自然流動的被動式太陽能住宅。

  光電轉換

  光電轉換即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目前,太陽能用於發電的途徑有二:一是熱發電,就是先用聚熱器把太陽能變成熱能,再通過汽輪機將熱能轉變為電能;二是光發電,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的光電效應,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圖1所示是一種利用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的太陽能飛機)。

  圖1 太陽能飛機

  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使用半導體材料,將較薄的N型半導體置於較厚的P型半導體上,當光子撞擊該裝置的表面時,P型和N型半導體的接合面有電子擴散產生電流,可利用上下兩端的金屬導體將電流引出利用。目前,太陽能電池的成本還較高,要達到足夠的功率,需要相當大的面積放置電池。

  1953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矽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為0.5%,1994年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提高到17%。

  光化轉換

  光化轉換即先將太陽能轉換成化學能,再轉換為電能等其他能量。我們知道,植物靠葉綠素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實現自身的生長與繁衍,若能揭示光化轉換的奧秘,便可實現人造葉綠素發電。目前,太陽能光化轉換正在積極探索、研究中。

 

 

 摘自《新科技啟蒙》

(責任編輯:汪春)

相關焦點

  • 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8—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趣味Scratch青少兒編程開啟一個新的篇章模塊: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目的是讓大家在學習編程的同時,能融入趣味物理學現象,編程的同時學習物理知識
  • 太陽能在汽車上的應用途徑
    太陽不斷地向宇宙空間輻射出巨大的能量,其內部的熱核反應據現在統計,足以延續很多年,相對於人類來說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能源。而且,正常情況下,一臺石油發動機的能源利用率約為25%,利用率最高的也只是在50%至60%,而太陽能汽車的能源利用率卻能達到9%。所以我們可以充分將其利用在汽車上。
  • 人類綜合利用太陽能技術方興未艾
    人類建立太空電站,利用太陽光輻射能技術,目前比較成熟。但是,如果以微波傳輸的方式發送到地球表面接受後轉化為電能,我認為可能會造成嚴重環境損害,也可能產生嚴重事故。因此,我不贊成這種太空電能傳輸方式。不過,太空電站發電用於大型太空站是完全可行的。說到利用太陽能,我們現在比較多的是利用太陽光能。
  • 月球能源利用前景:建太陽能發電廠(圖)
    未來月球基地及太陽能發電廠示意圖研究表明,大約50年後,人類目前廣泛使用的傳統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氣將面臨嚴重短缺的局面。嚴峻的能源危機迫使人類將目光轉向浩瀚的宇宙,而月球作為地球的近鄰是人類尋找地球以外能源的首選目標。目前,科學家正在努力尋找解決能源危機的辦法,他們將希望寄托在太陽能和核反應堆上(包括核裂變發電和核聚變發電)。然而,濃密的地球大氣層致使在地球上利用太陽能有許多不穩定因素;利用核裂變反應獲得電力的方法往往產生大量放射性廢料,容易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 生物質能的利用途徑有哪些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生物質能>生物質能的利用途徑有哪些 生物質能的利用途徑有哪些 發布日期:2020-04-23 11:55:36 新聞歸檔
  • 美利用硅藻開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美國研究人員9日表示,他們找到了利用硅藻類生命結構開發最新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途徑。相比目前的矽基太陽能電池,利用新技術製作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更為簡單。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化學工程教授格雷格·羅爾熱表示,現存的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技術都基於矽材料,它們的能力已幾乎被開發到了極限,因此其他太陽能技術將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就是其中一種,它使用環保材料並可在較低的光照條件下正常工作。然而,在目前製造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人們較難獲得光電轉換半導體。
  • 【趣味物理】炫酷物理實驗動圖,太神奇啦!
    原標題:【趣味物理】炫酷物理實驗動圖,太神奇啦! 本文按照力、電、光、熱、原的順序整理幾個有趣的物理實驗動圖,分享給大家。 高溫超導材料達到臨界溫度後能使物體懸浮在不同位置 飛機受到升力 力學的發展使人類插上了翅膀
  • 太陽能分解水 構建一片「氫農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團隊在《德國應用化學》發表的一項成果,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他們提出並驗證了一種新的太陽能分解水規模化制氫策略——「氫農場」策略,並使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效率創世界紀錄。
  • 李燦院士: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
    圖1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地球生態文明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發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儲量豐富且清潔的太陽能資源,將是建立生態文明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途徑。世界各國對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分重視,發展低碳、綠色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是能源需求大國,最近十多年來,太陽能研究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並且逐步從基礎科學研究走向技術水平提升,進而實現規模化工業應用。
  • 中科院重大成果: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實現
    中國網訊近日,人工光合研究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將大自然植物葉片上含量豐富的「光系統酶II」和人工半導體納米光催化劑耦合構建出雜化光合系統,實現了利用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的反應,該反應是實現太陽能轉化利用生產潔淨燃料氫氣的理想途徑。
  • 太陽能高溫爐和人類的「陽光計劃」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煙雨朦朧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太陽能高溫爐和人類的「陽光計劃」。人類的「陽光計劃」為什麼那麼誘人科技不斷發展,出現了以前人們想像不到的新事物。例如,許多為建築物服務的太陽能設施迅速地發展,出現了被稱為「太陽房」、「日光城」、「太陽村」等應用太陽能的建築物。世界各地營建「太陽房」的熱潮正在興起。有人預測,到21世紀初將有1500萬幢「太陽房」建起來。
  • 李燦院士: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
    圖1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地球生態文明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發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儲量豐富且清潔的太陽能資源,將是建立生態文明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途徑。世界各國對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分重視,發展低碳、綠色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
  • 「人工樹葉」:利用太陽能的幫手
    在許多科學家的眼中,樹葉是利用太陽能的「高手」。如果能人工造出「樹葉」,能源問題或許就能得到根本性解決。幾十年來,研製「人工樹葉」一直是科學家們神聖的終極奮鬥目標之一。十多年前,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約翰·特納,發明了第一片「人工樹葉」。不過,該裝置由貴重的金屬材料製成,且性能非常不穩定,因此未得到廣泛應用。   最近,這項研究終於有了新進展。
  • 太陽能的利用,你了解多少
    太陽能是清潔能源,並且是可再生能源。能源的獲取和利用是人類社會進程中重要的一環。近些年,太陽能的利用越來越受到關注,可是太陽能的應用卻不是很廣泛,真是這樣嗎?一起來看一下1、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是人類利用太陽能比較簡單粗暴的方式
  • [趣味化學]太陽能分解水研究的回顧
    太陽能是最乾淨而又取之不盡的自然能源。自地球上出現生命以來,太陽即以萬物之母的寬大胸懷,通過光合作用把她的溫暖灑向大地撫育著萬物生長。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和藻類在可見光作用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碳水化合物的過程,人類賴以生存的能源和材料都直接和間接地來自光合作用。
  • 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看過來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光熱是太陽能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方式,然而到目前為止,太陽能光伏發電依然存在發電效率低、成本高的瓶頸,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PV/T)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其核心是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同時回收多餘熱能並加以利用,這不僅對電池有冷卻作用,可以提高發電效率和壽命,更重要的是實現「一機多能」,大大提高太陽能綜合利用效率,同時降低電熱分別供應的成本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太陽燃料合成是未來減排的根本途徑之一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主任李燦將太陽能轉化為可儲存、可運輸的燃料(太陽燃料)被認為是科學界「聖杯」式的難題。人工光合成道法自然光合作用,是合成太陽燃料的重要策略,也是人類保護地球家園、實現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理想途徑。在2020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主任李燦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專訪,對太陽燃料的優勢、戰略意義與發展前景等方面作出闡釋。
  • 2020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 涉及三大領域
    這十大科學問題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周濟和《柳葉刀》主編、愛思唯爾柳葉刀系列期刊總編輯理察·霍頓共同發布,其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17個發展目標為基礎,涉及衛生、安全、資源三大領域,參與評選的科學家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具體內容包括:  ——人類行為引起的生態環境變化對傳染病大流行的影響機制是什麼?
  • 【趣味物理】10個趣味物理小實驗。
    原標題:【趣味物理】10個趣味物理小實驗。
  • 播報:臺灣三大電信運營商大舉進軍太陽能;邁為籤訂HJT太陽能電池等...
    太陽能  臺灣三大電信運營商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三大運營商中華電信、臺灣大、遠傳電信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中華電信則表示,公司7年前已投入太陽能領域,目前對外累計建設470多座太陽能發電廠,包括臺電彰濱100MW地面型案場、臺電馬鞍山水面型電廠及正新橡膠、大江生醫、彰源企業等企業,總發電量超過280MW。對內也提升綠色能源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