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今天要說的是一個物理現象,中國人很早就懂得這個原理。
早在在中國古代就有,稱「注子」、「偏提」、「渴烏」或「過山龍」。東漢末年出現了灌溉用的渴烏。它就是應用在灌溉上的物理現象,但很多人誤認是連通器原理,其實不是,你直到嗎?
靠天吃飯的農民,又是如何利用這個原理給山地澆水的呢?(上圖的露天水窖就成了澆地、牲畜等用水的主要來源,而其水源主要靠雨水,積水。)
沒有相應的供水系統,澆地便成了另外一個問題,農民的智慧在這個時候便顯現出來。沒有電用不了水泵,他們就用大自然規律來解決,看到圖中的情景相信很多人已經知道了要幹什麼,那麼你知道其中的物理現象嗎?(先留作思考,看農民是如何利用的)
1、鋪設好水管,接好水管的接頭
2、在水管下遊的一頭需要另外一個人堵住出口
3、上遊一人往水管裡不停注水(如下圖)
4、利用水的流動性把水管裡多餘的空氣讓另一端的人放開排掉
5、等以上流程做完,上遊灌水的人將水管插入水中
6、開始澆地
整個流程完了,但你知道其中的物理現象嗎?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就已經在留言區說出自己的理解,或者看法,需要說明的是,每個地方的人操作方法可以有所不一,但其中的物理現象卻是一致的,那麼究竟是什麼物理現象呢?
其中的物理現象早在上初中的時候,物理課本裡邊已經有涉及到,那就是虹吸原理。它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現象,將開口高的一端置於裝滿液體的大池子中,容器內的液體會持續通過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
很多人對農村人用這個原理不屑一顧,很有可能還有人直接在留言區開始討論這個是虹吸原理還是連接器的原理在爭執,需要注意的是虹吸原理虹吸的實質是因為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而產生,但虹吸原理和連通器的原理卻不是一回事。
聽起來似乎很簡單的物理現象,但要知道,在上一輩的農村人中,上過中學的人並不多,能讓他們一下子說出其中物理原理的,也不多,但是他們就是利用這麼一個小小的一個物理學原理卻讓自己不再用肩挑水,可能農民的智慧是善於發現和利用大自然的一種探索的智慧。
而對於這麼一個物理原理,即便農村人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是他們卻能運用自如,不得不說,這是農民和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