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對撞機到底是啥?有什麼用?

2020-12-06 快科技

近日,圍繞著「中國是否應該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巨型對撞機」的問題,引發了各方的爭論。比如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和高能所所長王貽芳就主張中國建造,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卻持有相反的態度。

先不管到底誰的見解更有道理,我們先來看看到底粒子對撞機是何方神聖?它又對人類未來的發展到底有什麼作用?

通俗來說,粒子對撞機不過一種設計為高能粒子相互碰撞的機器。

粒子對撞機是由同步加速器(在同步加速器中,磁場強度與粒子的能量成正相關,以保證粒子的加速電場與電子繞加速器圓周運動的頻率一致)進化而來,粒子對撞機和回旋加速器的外形相似,均為環形。

在粒子對撞機中進行粒子對撞的時候,主要存在3個步驟——粒子的積累、加速、對撞。對於單個粒子來說,它的尺度是相當小(原子的尺寸在10-10m左右),因此要想增加粒子在對撞機中相互碰撞的頻率,需要大量的粒子束。

當然,如果粒子的能量不高,難以碰撞之後能夠產生新的粒子,所以在粒子束碰撞之前得先進行一定的加速,這時,環形軌道就派上了用場。

粒子加速器對粒子加速可採用直線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直線加速器相對於回旋加速器而言,加速到相同的能量,所需的建造的加速通道的路徑更長。

由於電場對帶電的粒子有庫侖力的左右,所以一般(直線或迴旋)加速器中可用電場作為驅動力,而由於帶電粒子身處磁場中時會存在一個所謂的洛倫茲力,洛倫茲力對帶電粒子並不做功,只是改變帶電粒子的運動方向(洛倫茲力的方向和帶電粒子的運動方向相切),因此在回旋加速器中,可採用磁場對帶電粒子進行偏轉,這樣可保證帶電粒子在環形軌道中運動。

為了使得粒子對撞機獲取更大的粒子撞擊的效率,通常都採用不同的粒子束相向運動進行碰撞。

粒子對撞機的發明為科學研究帶來了許多新的篇章,如裡希特就是因為在美國斯坦福加速器中心的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發現了ψ粒子,從而和丁肇中共同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歐洲核子中心的質子-反質子對撞機也發現了w±和Z0粒子。

目前,我國所擁有的粒子對撞機是於1990年建成於北京的正負電子對撞機。

如果中國有希望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巨型對撞機,那麼不僅在粒子物理方面會取得一系列的進展,而且在高性能超導高頻腔、大功率微波功率源、大型低溫製冷劑和電子線路晶片等都將取得國際領先水平。


歐洲強子對撞機

相關焦點

  • 粒子對撞機對我們有什麼用?
    先不管到底誰的見解更有道理,我們先來看看到底粒子對撞機是何方神聖?它又對人類未來的發展到底有什麼作用?通俗來說,粒子對撞機不過一種設計為高能粒子相互碰撞的機器。粒子對撞機是由同步加速器(在同步加速器中,磁場強度與粒子的能量成正相關,以保證粒子的加速電場與電子繞加速器圓周運動的頻率一致)進化而來,粒子對撞機和回旋加速器的外形相似,均為環形。
  • 高能物理粒子對撞機是個啥
    那麼到底文中所爭論的核心的粒子加速器到底是個啥呢,高能物理到底研究什麼呢。這個的確很高深莫測。簡單的說,我們想知道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比如,分子是有什麼組成的,原子內部是什麼?這樣的基本問題一直是物理研究的核心問題。如何研究呢?
  • 王貽芳力主建造的大型高能粒子對撞機,有什麼用?建還是不建?
    那麼這東西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簡單來講,大型強子對撞機主要是用來發現新的粒子,研究物質的內在屬性。目前對撞機已經發現了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帝粒子。為什麼要去發現新的粒子並研究物質的內在屬性呢?當然是為了揭開宇宙的終極奧秘。
  • 中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到底值不值?
    雖然表面上來看,大型粒子對撞機不會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它所帶來的一些研究發現,卻可以造福人類的生活。大型粒子對撞機發明的原因,是因為科學家們發現物質的構成遠遠不止原子這麼簡單。對於一個修車的師傅來說,他只需要將一輛汽車拆開,就知道這輛車的基本組成狀況。但對於原子來說,原子是非常小的,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所以也不存在打開原子的工具。
  • 楊振寧極力反對,僅以一票險勝,1400億元的粒子對撞機到底是什麼
    2016年,在是否建粒子對撞機的問題上,中國科學家分成了旗幟分明的兩派,一派是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代表的科學家,堅決反對建設粒子對撞機; 另一派是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的科學家,極力贊成建設粒子對撞機。
  • 粒子對撞機
    例如我們熟悉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原子放出氫核,而發現了質子,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轟擊Be發現了中子,以及後來的科學家發現了中微子和膠子等等。 早期,科學家們用使用運動的粒子撞擊靜止的粒子,操作簡單方便,但後來粒子學家發現,單是以運動的粒子去撞擊靜止的粒子,會發生動量傳遞,動碰靜的粒子撞擊產生的能量不足以擊碎原子核,難以進一步探索質子的內部結構。
  • 粒子對撞機歷史回顧與展望 | 「小粒子 大宇宙」科學公開課
    什麼是加速器?什麼是對撞機?舉兩個例子。比如說在70年代,1974年發現的J/ψ粒子,就是在布魯克海文的質子同步加速器和在美國斯坦福的SPEAR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發現的。還有剛才我提到的2012年的7月在歐洲核子中心發現的希格斯粒子,我們簡稱叫「上帝粒子」,是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面發現的。科學的理論的發現都離不開檢驗,而檢驗也離不開科學設備、科學實驗。
  • 楊振寧pk王貽芳:到底要不要建大型粒子對撞機?各有道理
    在2019年的騰訊科學WE大會上又一次公開表示中國現在應該建設楊振宇先生一直反對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了。難以挑戰的粒子對撞機說到這裡,一定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大型粒子對撞機。那既然這麼有用,為什麼楊振宇先生一直反對建造呢?在前幾年,王貽芳就提出要建大型粒子對撞機,但是楊振寧就不同意,認為現在中國還沒有必要,也沒有真正的實力去建造。因為我國現在的力量不夠,沒錢沒技術還沒人。
  • 大型對撞機到底是什麼?怎麼撞?用什麼撞?你搞清楚了嗎?
    但是,無論你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撇開建造CEPC所需的巨額資金不談,你知道大型對撞機是什麼嗎?它是怎麼撞的?它撞的是什麼?它又能撞出什麼來?只有搞清楚了這些問題,再去支持或反對,說話才有底氣,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下面就來簡單說說。一、什麼是大型對撞機?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類習慣於相信自己眼睛真實看到的東西。
  • 大型強子對撞機還有什麼用?上帝粒子都發現了
    那麼,大型強子對撞機將來究竟會有哪些可能的發現呢?未來可能的發現自2013年關閉後,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了為期2年的維護和升級。到2015年重啟時,這臺粒子加速器運行能量已兩倍於關閉前的能量。1、超對稱粒子所謂的超對稱理論認為,迄今已發現的任何一種粒子都有一個更重的超對稱夥伴粒子。如果能夠證明這些粒子的存在,就可以解釋目前預言中的某些難題。但是,至今未能發現超對稱性存在的確切證據。要想直接證明這種理論,就需要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製造並探測到這種超對稱粒子。
  • 各國爭相研製的粒子對撞機是什麼裝置?有何大用處?
    用以提供所需加速的粒子,有電子、正電子、質子、反質子以及重離子等等。 粒子的加速 粒子一般靠強力和弱力緊緊結合在一起,想要把它們拆開並非易事,除非用很高的能量,而產生高能量的最好方式便是對撞。 對粒子的加速,使用的是粒子加速器。加速器種類繁多,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建成或曾著手研製的不下數十種。它們各有特點,各有用途。
  • 十問「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希格斯粒子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全球數千位科學家,花費數十億美元,堅持50年在尋找它?它被喻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最後的一塊拼圖」,可是為什麼當它終於被發現,科學家們卻說這是人類探索基本粒子的新開端?中國科學家為什麼想要建造下一代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來「批量生產」它?為什麼這是我國高能物理研究,甚至國家發展的難得機遇?
  • 高能物理研究和粒子對撞機那麼有用,為什麼有人反對有人贊成呢?
    兩人在科學界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在是否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觀點上存在分歧,讓外界不少人感到驚訝與好奇。討論這個話題前,我們先大概了解一下什麼是粒子對撞機。粒子對撞機是在高能同步加速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裝置。其主要作用是積累並加速兩束粒子流,使其在相向運動狀態下進行對撞,以產生足夠高的相互作用和新粒子。
  • 歐洲決定重啟人類對大粒子對撞機!中國是否跟進?
    最近,虎哥一直在關注大型強子對撞機技術,隨後虎哥發現,位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那臺人類迄今為止,建造過的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即將於2021年5月重啟,並且一直運行到2024年年底!為什麼說「重啟」呢?因為在此之前,這臺大型強子對撞機出於大規模升級的目的,長期都處於停機狀態。要知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粒子對撞機的重啟,對於無數科學家而言,都是一項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因為正是這臺機器,在2012年的時候發現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並且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的關注!
  • 高能粒子對撞機,美國停建日本下馬,中國為什麼要建?
    其實說簡單也簡單,科學家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將原子核中的質子加速到一個極高的速度,然後讓兩束射流迎頭相撞,如果這兩股射流中碰巧有兩顆粒子互相懟上了,這強大的速度有可能將粒子撞碎,從而釋放出更小的粒子。由於撞擊釋放的能量很大,這些小粒子會在預設撞擊點旁邊的膠片上留下痕跡,科學家在通過分析這些痕跡來判斷這些粒子到底有可能是些啥東西。
  • 什麼是對撞機?當年楊振寧反對的巨型對撞機有什麼作用
    了解對撞機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一下什麼是粒子。粒子,是指能夠以自由狀態存在的最小物質組成部分。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一切生命存在的形式,都是粒子構成的,簡單的理解就是指粒子是構成一切物質實體的基本成分。從最早的原子、電子和質子等等都屬於基本粒子,而在現今所發現的粒子種類超過了幾百種。而我們所關心用對撞機來撞的粒子主要是質子和電子。
  • 高能粒子對撞機有望統一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楊振寧忍痛放棄
    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幹擾高能粒子對撞機的實驗結果就能鎖死全人類的科學進步,無法開啟下一個科學紀元,足見它對科學的重要性。那麼這場引起全民大討論的高能粒子對撞機到底能「撞」出什麼,對人類的貢獻有多大,楊振寧與王貽芳到底在爭什麼,相信很多人也只是看個熱鬧,今天本文就做個全面的科普。
  • 對撞機有了比上帝粒子還神秘的新發現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人們想要知道,就在去年高調重啟之後,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有沒有發現什麼新的粒子?或許在你的感覺裡,好像自從2015年4月份這臺超級設備宣布完成技術升級並重新啟動以來的確消息不多,但事實並非如此。
  • 科學家:如果有黑洞誰還用粒子對撞機
    從19世紀末開始,人類就真正發現了宏觀物質下隱藏的微觀粒子,並且發現了分子、原子、質子、中子以至於夸克。在發現這些微觀粒子的過程中,很多物理學家都採用了一種方法,那就是將微觀粒子撞碎,好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更小的粒子。
  • 新一代粒子加速器將到來,揭秘原子「新世界」,它到底有什麼用?
    新一代粒子加速器將到來,揭秘原子「新世界」,它到底有什麼用?上學的時候我們學過化學,化學老師告訴我們,組成世界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原子的力量很大,其中原子核的能量被釋放之後會有很大的危害,但我們只要好好利用是可以幫助我們的,原子核的放射可以讓植物去大量吸收,這樣就能減少對我們人體的傷害。只有善於觀察,及時了解新方法,才能更好地預防。而研究原子,對於我們也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