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支區區10多人的名不見經傳的農村建築隊,到擁有各類技術、管理人才近4000人的大型企業集團;從一家拖欠員工薪資5個月瀕臨破產的鄉鎮小作坊,變身為年施工產值超過100億元,橫跨建築、房產、科技服務三大領域的龍頭企業;從偏居桐鄉一隅的不起眼的建築施工「小不點」隊,崛起為經營範圍覆蓋全國20多個區域,榮登中國建築業最具成長性企業雙百強榜單的企業……
歲月沉浮五十餘載,巨匠集團靠質量打造金字招牌,靠人才成就夢想,靠文化凝聚力量,用赤誠的「初心」、執著的「匠心」,在嘉興桐鄉這片國家級巨匠雲集的神奇土地上,闖出獨屬自己的一番天地。
強質量之基,緊扣企業命脈
大潮起之江,逐浪高質量。
2016年1月12日香港聯交所,巨匠集團董事長呂耀能親手敲響掛牌上市銅鑼。巨匠集團,上市了。
是什麼,讓巨匠走出騎塘,進軍嘉興,跨出浙江,走向全國?「這麼多年來,安全和質量早就融入我們巨匠人的血液,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回首過去55年,呂耀能說,是質量。
作為建築行業的企業,質量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是企業人的道德底線。在發展過程中,巨匠始終把品質建設作為立足之本,堅持以「高質建華廈,誠實樹巨匠」的經營理念,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在激烈的競爭中樹立良好的口碑,贏得客戶的信任,逐步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呂耀能看來,質量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必須牢固堅守。無論大小工程,只要跟質量搭邊的事情,他都能做到「六親不認」、幾近苛刻。
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質量管理小組時常「神出鬼沒」,有時亮起現場質量管理辦公制,有時擺出質量管理崗位責任制,有時樹起樣板引路制,使IS09001質量認證體系「兩層皮」現象在巨匠的工地上毫無出現的可能。每一次項目驗收,對質量不達標的建築工程,巨匠從來不會得過且過,敢於亮黃牌,敢於亮紅燈;對班組實行三檢制,分部分項實行技術交底制,在事前、事中和事後各環節築牢防護牆。截至目前,巨匠施工的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已超過98%。也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巨匠出品,必屬精品」逐漸成為行業內的共識。
2007年,巨匠集團以精品工程在強手如林的建築行業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中國建築業界最高榮譽——魯班獎。2015年,巨匠持續發力,用絕對的品質和實力取得全國房屋建設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並於第二年成功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上市後,資本市場對巨匠的戰略制定、日常經營與內部管理都有了更高要求,我們的壓力也更大了。」對呂耀能來說,上市就像一把雙刃劍,福禍相依。要想公司在上市後「更上一層樓」,必須創新管理模式,增強機制活力。
於是,在認真總結提煉歷年創建的典型工程、樣板工程的經驗基礎上,巨匠集團建立並完善了一整套新機制。在體制機制上,讓執行擺脫掣肘;在產權關係上,由單一封閉走向開放多元;在按照現代企業制度上,讓管理擰緊螺釘;在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上,丁是丁卯是卯……
新機制不僅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更讓巨匠這艘巨輪在波濤洶湧的資本市場裡平穩前行,獲得了更多的效益和更廣泛的認可。
以工匠精神鑄就質量信譽,以奮鬥的狀態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呂耀能表示,未來,巨匠會始終專注建築品質,以品質品牌成就百年基業。
集人才之智,激發企業活力
今年6月15日上午,嘉興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100多位師生來到巨匠集團定升園一標段項目部參觀學習。項目部為師生們準備了生動的安全交底會,從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安全常識、工地五大傷害及預防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讓師生們深刻認識到安全交底的重要性。
這是巨匠集團與同濟大學、嘉興學院等多所高校開展的「產學研用」校企合作活動之一。
6月28日至30日,巨匠集團開展了為期3天的第二期菁英人才管理能力培養——MTP培訓,參加培訓的管理人才通過全面、系統的學習,認識了自身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加深了對管理角色的認知,梳理了管理思路,掌握了管理技巧與方法,助力組織管理效能有效提升。
這是巨匠集團面向員工推出的眾多培訓課程之一。開展MTP培訓後,集團還將針對不同的技能領域、管理層次為員工提供專項培訓,使培訓內容能夠真正地應用到工作中。
菁英人才管理能力培養——MTP培訓
鋼筋焊接技能比武
人才是企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核心競爭力;人才是企業生存之根,也是企業管理之本。
一直以來,人才都是巨匠強企的核心動力,以「德才兼備」選人才,以「人盡其才」用人才,以「提升綜合素質」育人才,以「待遇、情感、文化和事業」留人才。
「在從傳統型企業向現代型企業轉型中,引進人才就是引進希望,贏得人才就是贏得未來。」呂耀能說,他願意做「伯樂」,為企業招攬「千裡馬」,用「真金白銀」兌現各類人才優惠政策。
多年來,人才的培養與開發一直是巨匠集團的重中之重。
集團內所有正式員工都有繼續深造的機會,拿到文憑後相關費用由集團報銷;
出臺實施《青年人才培養管理辦法》,發揚「傳幫帶」優良傳統,建立青年人才培養和開發計劃,實施青年人才開發工程;
為員工搭建後續教育、職業資格培訓及其他各類專項培訓的平臺,針對不同職級、類型的人員,採用多元化培訓體系,通過內訓師培訓、外聘專家授課等多種形式,使各級員工都能得到符合崗位要求與發展的培訓;
建立晉升激勵機制,打通員工成長通道,讓員工看到成長進步的「路線圖」;完善薪酬激勵機制,提升激勵收入比重,使各類人才的收入報酬與業績貢獻相匹配;
每年組織旅遊及體檢,為人才提供設施一應俱全的單身公寓,針對年輕員工提供購房折扣……
在呂耀能「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的用人觀下,這些年來,巨匠集團精英薈萃、群賢畢至。員工留存率居高不下,始終維持在90%以上;團隊凝聚力與戰鬥力與日俱增,高學歷、高水平管理及技術人才佔比高達85%。
今年7月,巨匠集團決定整合公司內部培訓資源,籌建巨匠學院培訓平臺,進一步完善公司培訓管理體系,提高員工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企業的轉型升級和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人才保障。
聚人才之力,匯發展之勢。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巨匠集團正不斷積蓄開拓未來的力量,向著「品牌巨匠、實力巨匠、和諧巨匠、百年巨匠」的目標大步邁進、揚帆遠航!
鑄「匠心」文化,凝聚企業之魂
一座建築,從規劃、設計到施工,處處彰顯著企業對產品的精雕細琢;從一方混凝土到一個腳手架,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企業對品質的嚴苛把關。
毋庸置疑,建築業是最能體現「匠心精神」的行業之一,而對巨匠集團來說,「匠心」更是企業的靈魂所在,是企業騰飛的「活化劑」。
「三心」文化正是巨匠集團對「匠心」的深度剖析和完美詮釋。「只有忠心才能使企業紮實發展,只有信心才能讓巨匠人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只有責任心才會促發巨匠人奮進的動力。」「三心」文化來源於企業發展又作用於企業發展,是一輩輩巨匠人拼搏奮進的深厚積澱,也是每一位巨匠人愛崗敬業精神的最佳體現。
多年的實踐中,巨匠集團始終踐行「忠心、信心、責任心」的核心價值觀,通過主題活動、特色黨建、文明創建等各類載體,集中強化執行力文化、倡導誠信文化、營造標杆文化、創建廉潔文化等,將文化建設一步步落到實處。
如今,隨著企業不斷壯大,「三心」文化也從當初「以企業為家」的「小我」主義深化到「國家、客戶、企業、員工」四位一體的「大我」精神。
這一深植於心的「三心」文化,不僅是驅動巨匠集團前行的新引擎,更是其勇擔社會責任的原動力。
對員工,公司設立職工困難救助基金,每年出資50萬元對因不同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職工進行臨時救助;成立黨員關愛基金,2016年曾為入職不久就患上白血病的大學畢業生籌措救治款。
對社會,2007年出資50萬元成立農民工困難救助基金;2008年參與汶川援建並提供535套援建板房;2011年在桐鄉市慈善總會設立500萬元巨匠慈善救助基金;自2009年開始,連續11年開展「巨匠溫暖進百家」慰問活動,結合「暖心工程」與漕涇村文明結對,與高橋街道湘莊村「一對一」結對認親、精準幫扶慰問;幾十年如一日支持教育事業,每年參與捐資助學、資助貧困學生超萬人;捐資100萬元用於桐鄉市「五水共治」;捐贈100萬元用於嘉興市社會福利院和兒童福利院的建設;出資3000萬元在湘莊村興建太虛故裡文化苑,弘揚傳統文化,引領鄉風文明……
「巨匠在最艱難的改制過程中,得到了政府的關懷和客戶的認可,這才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呂耀能動情地說,「作為一家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巨匠更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回饋社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未來,巨匠集團將繼續秉承「三心」文化,不斷踐行「工匠精神」,努力將巨匠建設成為「客戶放心的合作夥伴,員工安心的第二家園,社會認同的一流企業」,以更高的姿態積極投入到城市建設中,為行業進步和城市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向即將到來的建黨百年獻禮。(宣傳聯絡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