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世界 一生一百年《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

2021-01-21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一字一方圓,一筆一江山;一點一春色,一抹一冬寒;一心一世界,一生一百年。」相信很多人聽到這首氣勢磅礴的歌曲,腦海裡就能展開那部著名人文紀錄片《百年巨匠》的畫卷,歷史上的大師巨匠,風雲人物一個個躍然眼前。

11月16日,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百年巨匠》版權方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籤約暨《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儀式在成都舉行,開啟百年巨匠文學篇的打造。

《百年巨匠》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人物最多的人文紀錄片,被列入國家重點文化工程。該片以兩百餘集的規制,恢弘呈現20世紀為中華文明作出突出貢獻的百位大師巨匠。內容涉及美術、書法、京劇、話劇、戲曲、音樂、文學、國學、建築、教育、科技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領域。第一季43位巨匠人物,110集,包括黃賓虹、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潘天壽、傅抱石、林鳳眠、李可染……2012年11月起,在中央電視臺(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及全國20家衛視頻道、90餘家國內外電視臺播出,全方位的影像解讀和人物詮釋,再現了一代大師真實生動、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受到廣泛好評。

2018年4月,《百年巨匠》第二季啟動。目前,建築篇、非遺篇的拍攝工作正有序進行。值得一提的是,在《百年巨匠》所展現的大師巨匠中,張大千、郭沫若、巴金、吳玉章、蔣兆和、石魯、鄭誦先、蕭龍友等多位四川名家都有充分呈現。此番,攝製組將再次聚焦四川,用影視鏡頭語言對105歲的馬識途進行全方位的影像解讀和人物詮釋,記錄這位革命家、文學家的傳奇人生。

開機儀式上,馬識途親臨現場,見證這一重要時刻。他直言:「我有幸參加《百年巨匠——馬識途》的開機典禮,十分高興。作為當事人,我向這個節目製作組的編導及全體工作人員致以衷心的感謝。」被列為拍攝人物,馬老非常謙虛,他說:「把我列入如此眾多著名人物的百年巨匠行列之中,並為我製作專題節目,我雖感到榮幸,但也覺得慚愧。」之後,馬老簡要回憶了他所經歷的一百年,感慨自己身在其中深感自豪,「一百年中,我有我的失敗與成就,失落與希望,眼淚與歡笑,痛苦與快樂。」馬老相信節目組能夠從他的百年生活中,選取真實的細節,做出真實的節目,並藉以從這一個小小的側面反映這百年來中國的社會變遷。

12月31日,馬老即將迎來他的106歲生日。他激動地表示:「我寫有一句詩句:'若有三年天假我,百歲黨慶或有緣。'我會繼續樂觀地活下去,看到我們黨建黨一百周年的那一天。」

馬識途的好友、著名作家王蒙在北京專程發來視頻,祝賀紀錄片開機,更預祝馬老106歲生日快樂。他說:「馬識途先生已經105歲了,他是人瑞,也是人傑,他是人間的正氣。他是老革命,老作家,老領導,老大哥,祝賀他生日快樂,祝賀他再寫,他告訴我,要說得、寫得、走得、受得,相信他一定能再創造新的記錄!」

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近代中國人文與科技領域大師巨匠構成的近代中國文化精神矩陣,是新時代文化建設亟待深度挖掘的精神富礦。對《百年巨匠》內容版權衍生的文化IP進行開發和運營,是從文化產業多向維度深入挖掘大師巨匠藝術成就、精神力量和文化脈絡,加速文化產業聚合、裂變,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得天獨厚的平臺和抓手。

為助力四川文化強省建設,四川新華發行集團與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除了拍攝《百年巨匠——馬識途》,還將依託《百年巨匠》這個國家級文化IP,開展文博展陳、出版傳媒、影視製作等方面的合作。

開機儀式後,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還與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現場籤訂了《百年巨匠》系列少兒出版物合作協議,下一步將推出系列少兒出版物。

相關焦點

  • 紀錄片《百年巨匠—馬識途》成都開機 展現105歲傳奇人生
    馬識途亮相開機活動現場  11月16日下午,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百年藝尊文化傳播合作籤約暨紀錄片《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儀式在成都舉行。劇組主創及嘉賓出席開機儀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紀錄片主角105歲的馬識途也亮相活動現場。  文化部原部長、中國作協名譽主席王蒙特為《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送來了祝賀視頻。
  • 《蘇曼殊》日本隆重開機 講述一代文學巨匠蘇曼殊傳奇人生
    2018年4月4日上午9時,院線電影《蘇曼殊》在日本鳥取縣倉吉市打吹公園內椿之平廣場舉行開機儀式。據悉,該片是由著名導演田壯壯擔當監製,出品方、總製片人郭穎攜手杜昌博導演合力呈現。知名高僧湛然法師和文藝片女王黃璐領銜主演。電影《蘇曼殊》是一部歷時多年籌備,投入巨資打造的民國傳記類新人文主義文藝電影。
  • 《百年巨匠——李苦禪》第三集在北京衛視、騰訊等聯播
    《百年巨匠——李苦禪》第一集12月16日在北京衛視《光陰》欄目播出,騰訊、愛奇藝、優酷、搜狐、B站、咪咕新媒體平臺同步跟播,12月18日播出《百年巨匠——李苦禪》第三集。 第一集:少年英傑 《百年巨匠——李苦禪》第一集預告 李苦禪出生在山東省高唐縣李奇莊,他原名不叫李苦禪,叫李英傑,字超三。 「李苦禪」是朋友林一廬看到他如此清苦而又執著求學,便贈給他一個名字:苦禪。
  •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巨匠作品展」再現經典藝術魅力
    本次展覽旨在全面展示、介紹、宣傳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的六大篇章、43位巨匠的藝術成就和人生歷程。這不僅是介紹20世紀我國著名書法家的傳記紀錄片,也是向世界宣告中國的文字和文化正朝著新的方向、新的目標邁進。書法篇拍攝的7位巨匠,于右任、沈尹默、沙孟海、趙樸初、啟功、舒同都不是專職書法家,專業從事書畫藝術的只有林散之,這也恰恰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比較獨特的現象。他們從歷史走來,是今天的榜樣,依然引領未來的文藝方向。
  • 《天府周末》年度人文榜①|106歲馬識途獲評「2020《天府周末...
    在首先發布的「年度致敬作家榜」,106歲高齡的作家馬識途獲評「2020《天府周末》年度致敬作家」。評委會認為,在2020年,馬識途的封筆之作《夜譚續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引起文學界的廣泛關注。接著,在2020年10月,由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四川省作家協會、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四川日報社聯合主辦的「馬識途《夜譚續記》作品研討會」在成都舉行。
  • 名家話巨匠|孫鬱:表現主義風潮裡的魯迅
    《百年巨匠·文學篇》第一季共拍攝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 老舍、曹禺6位巨匠。《百年巨匠·文學篇》研討會暨開機儀式於2014年12月14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新華網、人民網、中國藝術報等報導了開機儀式。 要是沒有看過魯迅的藏畫,想深談他的審美趣味,總還是隔膜的。
  • 40位大師走進紀錄片《百年巨匠》
    據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獲悉,記述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將推出第二部——《潘天壽》《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並於今年下半年播出。
  • 經典巨著《百年孤獨》,用十句話概括人的一生,一生至少要看一遍
    馬爾克斯筆下《百年孤獨》中的老祖母——烏爾蘇拉,就是後者穿平底鞋的女人她僅憑一己之力支撐起一個百年家族,折射出哥倫比亞長達百年的歷史。在馬爾克斯抵禦住人性軟弱的筆下,布恩迪亞家族用了整整一百年的時間,只是為了驗證那個預言: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被螞蟻吃掉。而存在於這一百年間的那些族人,用馬爾克斯自己的形容是:"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翻越山脈創立馬孔多那樣的蠻勇,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一次次徒勞發動戰爭那樣的盲目驕傲,烏爾蘇拉一心延續家族血脈那樣的瘋狂執拗。"
  • 百集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文化工程在京啟動
    文化部部長蔡武致辭  2014年3月28日,由中央電視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團、中國民生銀行共同主辦,銀谷藝術館、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百集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新聞發布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
  • 央視攜手藝研院打造百集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
    、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將推出第二部——《潘天壽》《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於今年下半年播出。由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中國藝術研究院、銀谷藝術館聯合拍攝的百集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分為美術家篇、書法家篇、文學家篇、戲劇家篇、音樂家篇,全面反映40位有代表性的大師巨匠。第一部(《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徐悲鴻》)於2012年11月在北京衛視首播後,又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創同類紀錄片收視率新高。
  • 繼《隱秘而偉大》後,又一諜戰片開機,男女主都是實力派演員
    直到遇見了地下黨,經歷一系列磨難,初心未改,最終成長為優秀警察的故事。這是李易峰繼《動物世界》之後的又一代表作,《隱秘而偉大》的意外走紅,也為李易峰收穫了不少口碑,成功從流量小生,轉型為實力派演員。《隱秘而偉大》因為優秀的劇情,高質量的劇集,以及演員們的實力演技而獲得了一致好評。
  • 《百年孤獨》:燦爛終將寂寞償還,十句話概括一生,寫盡人生孤獨
    很多人說讀不懂《百年孤獨》這本書,也有很多人是一生一定要讀一次《百年孤獨》,我第一次讀的時候覺得這是一部咬文嚼字十分晦澀難懂的小說。幾年後的今天我又拿出來,再翻開我悲哀的發現,我看懂了,所謂的百年孤獨就在這個大家族每一個人的心裡。你只看到這大家族繁榮昌盛,遊人友人來往不絕笙歌夜夜,卻沒看到熱鬧散場後每個人心中的荒蕪。
  • 【同心奮進•篤志奔跑】巨匠集團:建築業的「巨匠」是如何煉成的
    「上市後,資本市場對巨匠的戰略制定、日常經營與內部管理都有了更高要求,我們的壓力也更大了。」對呂耀能來說,上市就像一把雙刃劍,福禍相依。要想公司在上市後「更上一層樓」,必須創新管理模式,增強機制活力。於是,在認真總結提煉歷年創建的典型工程、樣板工程的經驗基礎上,巨匠集團建立並完善了一整套新機制。
  •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哪一個人的文學成就最高?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說家是指法國的莫泊桑(1850-1893),俄國的契訶夫(1860-1904),美國的歐·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學大師。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緻,刻畫人情世態惟妙惟肖,令人讀後回味無窮。 1880年發表第一個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讚譽。
  • 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的科學巨匠?不能怪我們
    中國古代一直都領先於世界,不過自從西方文藝復興民眾思想解放之後,西方大肆發展科學技術,到如今的世界,科學已經成為世界主流,人類的文明發展也迎來了爆發期。在這裡我們也會發現,中國歷史上沒有什麼厲害的科學巨匠,比如我們熟知的牛頓、愛因斯坦,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裡面的原因不難解釋,而且沒有出現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巨匠,才是正常的現象,為什麼這麼說?
  • 抗戰老兵馬士弘辭世 102歲弟弟馬識途題輓聯記錄傳奇人生
    馬士弘與弟弟馬識途,是一對傳奇的「國共兄弟」。馬識途雖未像哥哥那樣直接上戰場殺敵,但身為共產黨員的他,組織過抗日敵後工作,向支援中國的美軍空軍士兵宣傳抗日路線,還擔任過戰地記者經歷九死一生……華西都市報訊(記者張杰)5月8日清晨,目前川內最長壽抗戰老兵,105歲的馬士弘因病搶救無效辭世,平靜而安詳地走完了他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生命。
  • 100本世界經典名著-《百年孤獨》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在《百年孤獨》發表之前,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百年孤獨》剛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馬爾克斯也一躍成為名噪一時的世界級作家,並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兩個科學巨匠牛頓和愛因斯坦誰更偉大?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但如果讓人們評選出兩位最偉大的科學家,我想答案一定是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兩位科學巨匠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甚至有科學家這樣評價他們:如果沒有愛因斯坦和牛頓,人類的自然科學將會倒退幾百年!作為自然科學史上唯二的科學巨匠,後人不免會將兩位偉人放在一起作比較。
  • 兩個科學巨匠牛頓和愛因斯坦誰更偉大?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但如果讓人們評選出兩位最偉大的科學家,我想答案一定是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兩位科學巨匠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甚至有科學家這樣評價他們:如果沒有愛因斯坦和牛頓,人類的自然科學將會倒退幾百年!作為自然科學史上唯二的科學巨匠,後人不免會將兩位偉人放在一起作比較。那麼,牛頓和愛因斯坦究竟誰更偉大一點呢?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