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杜邦獎章獲得者、兒童與自然研究專家理察洛夫,指出當代兒童與大自然關係的斷裂問題,並命名為「自然缺失症」。那麼,當你家小孩遠離大自然後,對孩子有什麼危害?成偉鋒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危害和影響。
肥胖率增加,身體素質下降
我們這一代孩子的成長,是營養最豐富、物質生活最好的一代。但卻是身體素質最差的一代。
按照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10個孩子中就會有兩個患有臨床肥胖症。與此同時,當代小孩的近視率也是歷代小孩中最高的。研究發現,孩子看電視或手機的時數與他們身體的肥胖度、近視率呈正相關。雖然,看上去看電視、手機不像垃圾食品與肥胖的關係那麼直接,學校又有組織體育運動。但為什麼孩子們的肥胖率在逐年上升?結論是:缺少了戶外隨時隨地的體力活動。
當孩子們在大自然中自由的玩耍時,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得到的發展才能更加多樣化,並不像有組織的體育運動受到時間的限制。在戶外自由的活動,身心放鬆愉悅,能更好的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脾氣暴躁,精神疾病增多
除了數據的顯示,我們也不難發現,身邊很多孩子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焦慮和抑鬱等現象和心理疾病。
造成孩子出現情緒問題和精神方面疾病的因素有家庭問題、孩子過度沉迷電子遊戲、長期受到學習、生活上重壓煎熬等因素外,常常被我們忽略的一點是,孩子常年生活在城市缺少與大自然的接觸。自然是兒童(也是我們成年人)最好的情感的療養所。自然可以緩解來自來生活、學習、社交方面的壓力,而這些壓力的積累是誘發各種情緒問題和精神疾病的根源。
感官逐漸退化,創造力下降
城市的便捷、舒適和安全,讓我們的生活得到很好的體驗。另一方面,科技不斷進步所付出的代價就是我們的感官能力、創造能力的日漸萎縮,我們感官被養懶了,創造力也偃旗息鼓。孩子們更是,他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臭」味,更沒有建立起面對危險時的應對系統。
大自然五彩斑斕,聲色萬象,奇趣神秘,大自然可以幫助我們調動各種感官,體驗完整的鮮活感覺,激發我們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影響審美,缺乏大愛
城市呈現的更多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繁華喧鬧的境況,而沒法體現大自然的樣性,人與人、人與自然那溫情、簡單而密切的關係。
莊子說「自然有大美而不言」,一語道破了自然萬物的審美真諦。那些寂靜的月夜,平靜的山谷 ,蜿蜒流淌的小溪,一望無際波濤洶湧的海洋,以及星空的肅穆而莊嚴的氣象,無不使人留戀,萌生敬畏之心。自然界的大美,無論是潺潺的流水之聲,還是早春山陰道上的鳥語花香,都能喚醒每個人的童心,激起無限的求知慾望,滋潤面臨頓化的心靈。
我們本屬於自然,但我們卻慢慢與自然關係斷裂。這種與自然斷裂的關係,成偉鋒認為,對於小孩、對於我們所有人的影響遠不止上述幾方面,間接地,自然缺失損害著兒童的健康、道德、審美和智力成長。一個從小對生命和自然失去敏感的人,長大之後怎麼會關心地球環境和人類命運呢?
成偉鋒:自然活動倡導者、自然活動導師。創辦第四邊疆自然教育夏令營,至今舉辦過六期自然教育夏令營、開展了四年的自然活動。長期研究和關注自然對少年兒童成長的影響。希望感召更多家長、老師和社會各界一起為孩子重建與自然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