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聚丙烯(PP)材料的線膨脹係數(CLTE)較大,零下30℃到高溫80℃,PP線膨脹係數一般在80-120*10^(-6) m/m*k,1米長聚丙烯製件經歷這樣溫差洗禮,尺寸會發生11mm左右波動。
且在順著注塑膠口的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CLTE相差很大,垂直方向幾乎時水平方向的2-3倍,很難滿足汽車製件對尺寸穩定性的要求。
曾經有個案子:莫車型側裙板總長在2073mm,寬度在153mm,7月份SOP尺寸滿足要求,裝配間隙和面差都實現0貼合,到了冬天缺出現尺寸偏短,面差較大,產品無法裝配,差點出現短線風險,該問題真兇就發生在線膨脹係數上。
聚丙烯通過添加增韌劑、填料和助劑來實現性能的提升,滿足汽車零部件的應用要求,配方設計時影響材料CLET因素有哪些呢?嘀嘀君結合自身的經驗,也來拋磚引玉。
-啥是聚丙烯CLET-
物體的體積或長度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現象稱為熱膨脹。其變化能力用單位溫度變化所導致的長度、面積或體積的變化單位變化來表示,即熱膨脹係數。
熱膨脹的本質是晶體點陣結構間的平均距離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材料的熱膨脹通常用線膨脹係數、面膨脹係數或體膨脹係數來表述。
線膨脹係數是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質之一,它是衡量材料的熱穩定性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
-聚丙烯CLET影響因素-
聚丙烯具有一定的結晶性,是半結晶性聚合物,內部存在晶區和非晶區之分,晶區的分子鏈段排列規則。
環境溫度低於聚丙烯熔點,約為165℃,晶區的有序排列就不會被破壞,分子鏈段的熱運動能力較弱,因此,提高結晶度可以降低製品的熱膨脹性能。
汽車材料設計時,彈性體添加量不會很多,質量佔比一般會低於30%,其在聚丙烯基體中呈現海島分布,但由於基體聚丙烯彈性模量大,彈性體的彈性模量小,約為聚丙烯的50-1000分之一,二者的比模量差異,也就是說剛性差異太懸殊。
注塑製件過程中彈性體在基體聚丙烯中的分散形態會受基體屬性,如黏度、流動性等特性影響較大,導致彈性體在基體中出現球形分布、片狀分布、微層分布等微觀形態。
彈性體不同的微觀分布形態,其分子鏈段的熱運動能力差異很大,對製品的熱膨脹係數影響不一。一般說來彈性熱膨脹係數大,加入後,製品的熱膨脹係數都會有變大的趨勢。
填料本身的熱膨脹係數極低,且填料加入後,會限值聚丙烯分子鏈段的熱運動能力,進而降低製品的熱膨脹性能,特別是填料的粒徑越細,這種降低作用越明顯。
-低CLET優勢-
聚丙烯線膨脹係數降低,製品具有更高的尺寸穩定性、更高的設計靈活性和極低的生產成本等優勢。
因此,汽車用低線膨脹係數聚丙烯材料成為材料改性的一個熱點,該產品廣泛應用到汽車塑料尾門、塑料門板、翼子板、引擎蓋板、保險槓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