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膨脹係數不匹配導致的塑封器件失效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1 引言

  塑封器件是指用塑料等樹脂類聚合物材料封裝的半導體器件。由於樹脂類材料固有的特點,限制了塑封器件在衛星、軍事等一些高可靠性場合的使用[1]。雖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封裝材料、晶片鈍化和生產工藝得到了極大的改進,塑封器件的可靠性也隨之提高,但仍存在許多可靠性問題。這些可靠性問題大致可以分為:塑封材料固有的密封問題導致的腐蝕失效、爆米花失效等;生產工藝問題導致的晶片粘接缺陷、封裝缺陷以及鈍化層缺陷等[2];由於塑封材料與晶片之問的熱膨脹係數(CTE)不匹配導致的低溫/溫衝失效。本文主要討論最後一種缺陷。

  2 CTE不匹配導致的失效及其機理分析

  通常由元器件生產廠商提供的塑封器件對溫度的要求不高,能滿足如下3種溫度範圍的要求即可:0℃-70℃(商業溫度)、-40℃~+85℃(工業溫度)、-40℃~+125℃(汽車溫度)。大量的失效案例表明[3],在以上3種溫度範圍內,器件失效的比例很高。對失效器件的分析表明,外界的溫度衝擊或低溫環境造成的塑封材料對晶片的應力是主要機理。

  2.1封裝分層

  在從室溫到極端寒冷環境的溫度循環過程中,模壓複合物與基片或引線框之間的熱膨脹係數(CTE)差異會造成分層和開裂。在極端低溫下,由於與貯存溫度和包封溫度之間的差很大,可能會導致模壓複合物與基片或引線框之間分層和開裂。並且,隨著極端低溫的下降,開裂的可能性還會隨之增加(封裝經過-55℃~+125℃的熱循環時,引線框尖銳邊緣處就會出現開

  裂和分層)。另外,潮氣會使低溫下基片與封裝材料界面上的分層加速。這種加速是由封裝內凝結水汽的凍結所引起。

  2.2對晶片的機械應力

  由於塑封料和矽的線性熱膨脹係數相差一個數量級(塑封料≈25×10-6℃-1,矽≈2.3×10-6℃-1,當溫度變化時,它們的尺寸變化相差會較大。例如,對角線為1cm的晶片,溫度每變化1℃,晶片對角線的長度可變化2.3×10-2μm;變化100℃,長度可變化2.3μm。而同樣長度的塑封料每變化1℃,其長度將變化25×10-2μm;溫度變化100℃,其長度將變化25μm。如果塑封料與晶片表面是分離的,塑封料將會在晶片表面移動,它的最大位移量將會大於11.35μm。然而在一般情況下,塑封料是黏附在晶片表面的,它不可能在晶片表面移動(但存在這種趨勢)。於是,在晶片和塑封料界面就會存在剪切應力。這個力可能會使晶片上附著力弱的金屬化層產生滑移(溫度升高,向晶片邊緣滑移;溫度降低,向晶片中

  心滑移),造成金屬條間短路或開路;也可能會使鈍化層或多晶矽層破裂,造成多層金屬化層間短路。

  另外,在電路封裝中,塑封料的固化溫度通常都高於150℃。當器件在0℃~70℃範圍時,塑封料對晶片表面有一個壓應力。溫度越低,壓應力越大。還有,在電路封裝使用的塑封料中都添加有一定量的石英砂(以減小塑封料的熱膨脹係數)。如果使用的石英砂沒有經過倒角處理,塑封料的壓應力會使接觸到晶片表面的石英砂的尖角刺破鈍化層和金屬化層,造成開路或短路,或造成IC的參數變化。一般要求石英顆粒少於2μm或表面塗2μm厚的聚醯亞胺可緩衝這種失效。

  然而即使晶片表面有聚醯亞胺膜的保護,可以減緩一定的熱膨脹應力衝擊,但由於塑封料和矽的線性熱膨脹係數相差非常大,在器件經受熱變應力(再流焊、高低溫衝擊)時,塑封材料與晶片之間的熱不匹配所產生的應力仍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雖然失效的機率很小。

  3 失效分析實例

  3.1 塑封料與晶片間的剪切應力導致層間介質損傷

  失效的樣品為QFP封裝的VLSI,經歷過多次高低溫循環後在低溫工作時出現故障。分析過程分為開封前檢查和開封後觀察兩個階段。

相關焦點

  • PCB失效了?可能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接著就要進行失效機理的分析,即使用各種物理、化學手段分析導致PCB失效或缺陷產生的機理,如虛焊、汙染、機械損傷、潮溼應力、介質腐蝕、疲勞損傷、CAF或離子遷移、應力過載等等。  再就是失效原因分析,即基於失效機理與製程過程分析,尋找導致失效機理發生的原因,必要時進行試驗驗證,一般盡應該可能的進行試驗驗證,通過試驗驗證可以找到準確的誘導失效的原因。
  • 焊點失效惹眾怒?其實無鉛器件比你想像中「堅強」
    如在SMT中晶片載體材料A1203陶瓷的熱膨脹係數(CTE)為6×10-6℃-1,而環氧樹脂/玻璃纖維基板的CTE則為15×10-6℃-1。溫度變化時,焊點將承受一定的應力和應變。一般焊點所承受應變為1%~20%。在THT工藝中,器件的柔性引腳會吸收由於熱失配而引起的大部分應變,焊點真正承受的應變是很小的。而在SMT中,應變基本由焊點來承受,從而會導致焊點中裂紋的萌生和擴展,最終失效。
  • pcb失效分析技術
    一般的基本流程是,首先必須基於失效現象,通過信息收集、功能測試、電性能測試以及簡單的外觀檢查,確定失效部位與失效模式,即失效定位或故障定位。對於簡單的PCB或PCBA,失效的部位很容易確定,但是,對於較為複雜的BGA或MCM封裝的器件或基板,缺陷不易通過顯微鏡觀察,一時不易確定,這個時候就需要藉助其它手段來確定。
  • 電子環氧塑封料介紹
    本文主要介紹其中最常見的環氧塑封料,隨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對環氧樹脂的需求,無論是在量上,還是在種類,技術層面上,都出現了很大的提升。環氧塑封料IC塑封器件的塑封材料通常是由IC電絕緣的塑料組成。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晶片和脆弱的互連線免受物理損害和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塑封材料的性能要求:1. 合適的機械強度2.
  • 釉面磚的熱穩定性:坯釉膨脹係數匹配還不夠,至少從3方面考慮
    這一切都是為了預防熱穩定性不過關的產品流向市場,損害用戶利益。一般認為陶瓷發生龜裂是由於坯釉熱膨脹係數的差值導致的,但具體到瓷磚這一具體陶瓷品類,單純坯釉膨脹係數匹配並不能完全解決龜裂問題,否則就不會出現磚形良好,但熱穩定性依然過不了的問題。理論上,龜裂分為出窯龜裂和後期龜裂兩種情形,今天只分析後期龜裂現象。
  • LED失效9大典型機理分析-LED配件,LED失效-LED屏行業-hc360慧聰網
    這說明樣品正向壓降的增大是由於晶片與其負極金屬化層之間開裂導致,見圖1。可能原因是在澱積金屬化之前,氧化層受到玷汙,或者水汽控制不佳,導致金屬化層與其下的氧化層之間粘附不良。這種失效屬於晶片本身製程工藝過程存在缺陷,而與封裝工藝無關。
  • 智慧卡失效機理研究及分析實例
    例如:斷口存在微裂紋或凹槽的晶片,在後續的引線鍵合工藝的瞬時衝擊下或者包封后熱處理過程中由於熱膨脹係數(CTE)的不匹配產生的應力使微裂紋擴展而發生碎裂。鍵合失效主要表現為IC卡電學特徵上的不連續,如開路同時伴有短路、漏電等現象,或出現「輸入高」或者「輸入低」的失效。圖7給出了與鍵合相關的諸多失效機理6。  焊盤/引線界面需有合金化過程以形成良好的接觸,但過渡的合金化會導致金屬中間化合物 (IMC)的形成,引起鍵合失效。
  • 熱膨脹係數測定儀
    型 號:IOT-28 用 途:用於測定鋁用陽極或陰極炭塊恆溫熱膨脹係數該設備的多項核心技術及獨特的結構形式為業內首創,我公司因此成為國內唯一擁有熱膨脹係數測定儀類產品完整智慧財產權的企業。 性能描述: 該系列產品的所有儀表、傳感器及控制元件均採用國際一流品牌,確保各項控制精準穩定,數據直觀、準確、可靠。
  • 何為導熱油的熱膨脹係數?
    那麼高溫導熱油的熱膨脹係數是什麼呢?熱膨脹係數是物體由於溫度發生變化產生脹縮現象。其變化能力以等壓(p一定)下,單位溫度變化所造成的體積變化,即熱膨脹係數表示。高溫導熱油的膨脹係數越大,單位時間內爐內的溫度越高,導熱油熱傳遞實際效果越好,單位時間內的常溫狀態比熱越高。高溫導熱油的比熱越高,膨脹係數越大,熱傳遞效果越好,單位時間內的熱能就越多。
  • 集成電路失效分析步驟
    X射線檢查是利用X射線的透視性能對被測樣品進行X射線照射,樣品缺陷部份會吸收X射線,導致X射線照射成像出現異常。X射線主要檢查集成電路引線是否損壞問題。根據電子元器件的大小和結構選擇合適的波長,這樣能得到合適的解析度。
  • 與藍寶石相同熱膨脹係數的金屬成功研製
    近日,Plansee公司成功研製出與藍寶石相同熱膨脹係數的金屬散熱材料R670。  氮化鎵基半導體層是生產藍光譜晶片(包括白光LED)的最常用工藝,氮化鎵層是通過在藍寶石襯底上使用MOCVD這樣的外延法生長出來的。
  • 清華大學《Adv Mater》:大範圍正負熱膨脹係數的機械超材料!
    舉報   本文介紹了一類2D分層超材料的設計理念和製造策略,該類超材料能夠有效地將兩種緊密堆積的組成材料之間的熱不匹配
  • 膨脹係數測定方法,知多少?
    其變化能力以等壓(p一定)下,單位溫度變化所導致的長度、面積或體積的變化,即熱膨脹係數表示。熱膨脹的本質是晶體點陣結構間的平均距離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材料的熱膨脹通常用線膨脹係數或者體膨脹係數來表述。熱膨脹係數是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質之一,它是衡量材料的熱穩定性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
  • Plansee研製出與藍寶石相同熱膨脹係數的金屬材料
    Plansee研製出與藍寶石相同熱膨脹係數的金屬材料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綜合報導
  • IC封裝樣品失效分析,微觀分析晶片內部結構.
    造成的空洞的原因主要有:1.鍍液與UBM潤溼不夠,導致夾雜或小氣泡殘留在UBM表面,這方面杯鍍機臺更容易產生空洞;2.鍍液沾汙導致夾雜物殘留在Bump內部。, Bond Pads,Bond Wires或者Bond Bumps乃至Lead-Frame不受損傷, 為下一步晶片失效分析實驗做準備。
  • 集成電路晶片熱機械應力特徵研究
    引言  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電路元件集成度不斷提高,儘管晶片總功耗在降低,由於晶片面積和元件尺寸不斷減小,導致晶片的熱功耗密度不斷增大,晶片內部溫度和熱機械   摘要:本文在試驗和理論兩個方面,系統研究了晶片熱機械應力特徵。
  • 了解集成電路失效分析的步驟
    2.無損失效分析技術 所謂無損失效分析,就是在不損害分析樣品,不去掉晶片封裝的情況下,對該樣品進行失效分析。無損失效分析技術包括外觀檢查、X射線檢查和掃描聲學顯微鏡檢查。 在外觀檢查中,主要是憑藉肉眼檢查是否有明顯的缺陷,如塑脂封裝是否開裂,晶片的管腳是否接觸良好等等。X射線檢查則是利用X射線的透視性能對被測樣品進行X射線照射,樣品的缺陷部分會吸收X射線,導致X射線照射成像出現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