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封裝樣品失效分析,微觀分析晶片內部結構.

2021-01-16 電子工藝與技術

號外!號外!

電子工藝與技術有視頻號了!

歡迎大家掃碼來看我們☞

堅持學習才能讓我們持續成長!

一、IC封裝樣品失效分析
FA(Failure Analysis),失效分析不僅有助於提高產品可靠性,而且可以
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是IC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按照分析目的或分析手段,FA可分為:
PFA(Physical Failure Analysis),是主要做物理、材料方面的失效分析
EFA(Electrical Failure Analysis),是以電學測試為主的失效分析,

IC封裝樣品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的目的:分析失效現象,確定失效原因,提出改善建議,提高產品可靠性。如何做失效分析:先簡單後複雜,先外後內,先無損後有損
IC封裝樣品失效分析1.X-Ray (X射線檢測)
2.C-SAM (超聲波檢測)
3.Microscope (顯微鏡檢測)
4.SEM & EDX(掃描電鏡及能譜檢測)
5. Decapsulation(開帽檢查)
6.Cross-Section (Polish&FIB)
7.EFA(EMMI, OBIRCH, InGaAs)

1、X-Ray (X射線檢測)
X射線是1895年由倫琴發現的,因此也叫倫琴射線。
X射線肉眼不可見,但可是照相底片感光,具有很強的穿透力。
X射線本質上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波長範圍0.01~ 10nm,介於紫外線與γ射線之間。

圖為X射線的產生原理圖:
1.在陰極燈絲1與陽極4之間加直流高壓(上萬伏),
2.燈絲產生大量熱電子,
3.電子在高壓電場作用下,衝擊陽極上的靶材5,
4.靶材受電子激發產生X射線。
燈絲的材質通常為鎢,靶材的材質有Ti、Cu、Mo等

應用舉例:
2.查看Bump與焊盤的潤溼情況:正常情況下,錫熔化後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與銅焊盤潤溼良好,形狀上會「 塌」 下來。如下圖所示,左圖上的Bump與焊盤潤溼不良,右圖上的Bump與焊盤潤溼良好。
引起潤溼不良的原因通常有:1.回流參數不正確,包括回流溫度,回流時間,助焊劑等;2.Bump表面存在沾汙或氧化

應用舉例:
3.查看Bump內部是否存在空洞、夾雜等缺陷。如下圖所示,左圖上的Bump內部存在大量空洞,右圖上的Bump正常。
造成的空洞的原因主要有:1.鍍液與UBM潤溼不夠,導致夾雜或小氣泡殘留在UBM表面,這方面杯鍍機臺更容易產生空洞;2.鍍液沾汙導致夾雜物殘留在Bump內部。

需要注意的是,X射線檢測存在一個缺陷,通過X射線將立體的缺陷投影到平面上,因此無法確定缺陷的具體位置和大小,有時還會引起誤判,例如下圖所示。此種情況需要從垂直的兩個方向來進行X射線成像。

2.C-SAM (超聲波檢測)
1.何為超聲波

1.1 波可分為電磁波和機械波:
無線電波、可見光、X射線屬於電磁波,具有波動性與粒子性雙重屬性,無需傳播介質;各種聲音、物體的振動及超聲波屬於機械波,只能在一定的介質中傳播。

1.2 將頻率超過20kHz的振動波定義為超聲波。

2.超聲波檢測的原理
超聲波檢測的原理如下圖,超聲波在物體中傳播時,在兩個不同介質的接觸面上會發生反射,通過確認反射波的強度及回波時間來確定物體中的缺陷。

5.Microscope (顯微鏡檢測)
光學顯微鏡是進行失效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優點是操作簡單,圖像彩色透明
光學顯微鏡根據放大倍數可分為立體顯微鏡和金相顯微鏡,兩者結構、成像原理、使用方法相似,通過物鏡+目鏡組合來成像。
立體顯微鏡:放大倍數小(大概5倍到100倍)、但景深大,立體感強金相顯微鏡:放大倍數大(50至1000倍),但景深小,主要用於觀察平面成像。立體顯微鏡目前JCAP在中測有2臺,植球1臺,FA1臺,共4臺立體顯微鏡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局限性: (1)解析度低及放大倍率不夠(2)景深小

以下兩張照片是Pillar Bump的結構照片,1000Å厚度的Ti層在金相顯微鏡下只能勉強看見,而掃描電鏡則可以清楚了解Ti層與上下層之間的結合情況。

以下照片為同一晶片在金相顯微鏡與SEM及曝光機臺的對比照片。

6.SEM & EDX (掃描電鏡及能譜檢測)
SEM,全稱Scan Eletronic Microscope,是失效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普遍使用的功能:1.樣品表面形貌觀察(二次電子成像)
2.化學成分分析(X射線能譜儀)
掃描電鏡機臺:

掃描電鏡的成像原理:陰極加直流電壓,產生電子束,經電磁透鏡聚焦後形成一束直徑幾十埃到幾千埃的電子束流,以此電子束流在樣品表面進行逐行掃描,電子束轟擊樣品表面,激發出許多信息,分類收集就能得到各種結果。

7.Decap (開帽檢查)
DECAP有化學開封、機械開封和雷射開封,目前最常用的還是化學開封,主要針對塑封料開封, 即開蓋/開帽, 指去除IC封膠, 同時保持晶片功能的完整無損, 保持Die, Bond Pads,Bond Wires或者Bond Bumps乃至Lead-Frame不受損傷, 為下一步晶片失效分析實驗做準備。

8.Cross-Section截面分析
Cross-Section截面分析是晶片失效分析中的重要手段,尤其對通過Bump互聯的片,例如Bump與Pad之間的結合情況只有通過Cross Section的方式才能確定。
Cross-Section分析的基本步驟:
1.晶片準備
2.晶片鑲嵌(便於後續磨拋)
3.樣品砂紙打磨(磨到目標截面)
4.樣品拋光(去除打磨造成的損失層)
5.截面觀察(光學顯微鏡或SEM)★在做樣品的Cross-Section前,首先需要了解樣品: 目標截面在哪兒、如何得到目標截面、目標截面上的形貌分布,不清楚以上信息就著手制樣就極有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最簡單的樣品為單顆晶片,以美新Cobra晶片為例,查看Bump與Pad的
結合情況.

A.Sample Prepare樣品準備
☆如果晶片被塑封料包裹,甚至多顆晶片包裹在一起,首先需要了解塑
封料內的晶片分布,其次需要藉助參照點來判斷目標截面的位置及如何
得到目標截面。
以美新Cobra塑封后的成品晶片為例,如需查看Bump與Pad的結合,需從晶片底部(基板處)向上磨到Bump位置。

☆如果晶片比較大,如下圖所示的山寨機通用的MTK主晶片,需要查看
晶片中心位置的Bump連接情況,如果從一側磨起,需要磨掉6.5mm才能
達到目標截面,浪費人力及材料,此種情況可以選擇— 切割。

☆由於本人沒有切割晶片的經驗,因此以切割其他樣品舉例

切割機

樣品夾,用來固定晶片,方便後續鑲嵌

B.Mounting鑲嵌— 熱鑲
熱鑲嵌的機臺為鑲嵌機,原料為鑲嵌料,即顆粒狀的樹脂。
工作原理:通過加熱加壓,將鑲嵌料融化並包裹樣品,與晶片塑封過程相似

冷鑲用原材料:樹脂、固化劑、脫模劑所有原料均為化學用品,有刺鼻氣味,使用過程需注意安全,戴手套,不能接觸皮膚

冷鑲用治具:鑲嵌模

其他用具:
一次性杯子,因為樹脂固化後無法清洗一次性木棒,用來攪拌樹脂與固化劑,使成分均勻容量貼紙、一次性手套

在一次性杯子中,按照1份固化劑+2~3份樹脂的比例來調配溶液:
1.每個鑲嵌樣品固化後的體積約為13ml,固化前約16ml,考慮其他損失,可以按照每個樣品20ml的量來調配溶液。
2.先倒入固化劑溶液,後倒入樹脂溶液
3.傾斜杯體,用一次性木棒輕輕攪拌溶液,使成分均勻,持續約30S,再靜置約30S

4.在鑲嵌模的底部和側壁塗上脫模劑
5.將樣品夾放置在鑲嵌模底部中間位置,並確認晶片是否存在歪斜
6.將調配好的樹脂溶液沿著木棒緩慢倒入鑲嵌模中,避免將樣品夾衝倒
7.樹脂與固化劑發生反應,發熱,靜置約1H後即可取下鑲嵌樣品

真空鑲嵌機,相對於在空氣中鑲嵌,可以得到更好的鑲嵌質量

小晶片的鑲嵌相對於大晶片要困難得多,小晶片的鑲嵌可以通過樣品夾或者
藉助雙面膠來實現。
下圖所示晶片為美新Cobra,晶片尺寸1.0*0.5*0.3mm

鑲嵌缺陷— 氣泡
樹脂的氣泡主要是在調配過程中產生,解決方法:(1)攪拌過程力度要均勻,幅度不能過大;(2)攪拌後將杯子放在超聲波清洗機裡30S,利用超聲波振動消除氣泡。

鑲嵌缺陷— 樣品不完整
此問題為鑲嵌模漏塗脫模劑,導致樹脂與鑲嵌模粘合在一起,暴力脫模所致

C.Grindingand Polish磨光及拋光

磨光用砂
將SiC顆粒通過粘合劑粘附在耐水的紙質材料表面,常用目數來表述砂紙的顆粒度,目數越高,砂紙越細,如180目的砂紙的平均顆粒度為78um, 800目的砂紙平均顆粒度為12um。在樣品磨光時,通常先用粗砂紙,如80或180目,再用細砂紙,如1200或2000目.

拋光劑(拋光磨料),主要成分為硬質顆粒,如金剛石,氧化鋁等.
磨料顆粒度從0.01微米到數微米不等,適應不同材料和組織的拋光.
正常的拋光過程:先用粗顆粒度的拋光劑進行粗拋光,再用細顆粒度的拋光劑進行精拋光

預磨機

自動拋光機

微型超聲波清洗機,用於試樣拋光後將殘留在縫隙內的磨料或雜質清洗乾淨。
但是對於比較容易產生分層的晶片,最好不要使用超聲波清洗,以免破換試樣

D.FIB切割

FIB(Focused Ion Beam)聚焦離子束,在IC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可用來做顯微切割、顯微成像(聚焦離子束顯微鏡)、晶片線路修改等。
離子源是聚焦離子束系統的核心,尖端直徑約5-10um的鎢針上沾附上液態金屬鎵(Ga),在外加強電場的作用下,液態鎵形成一個極小的尖端(泰勒維),表面的金屬離子場蒸發的方式逸出,產生離子束流。將此離子束通過電磁透鏡進行聚焦,聚焦到樣品表面,離子束轟擊樣品表面,產生二次電子和二次離子,可被收集成像;也可利用物理碰撞實現切割。

FIB切割的示意圖如下所示,通過FIB,可以選擇樣品的切割位置、範圍以及切割深度。
目前新型的FIB顯微鏡,集FIB與SEM一體,能夠產生Dual Beam(離子束+電子束),離子束切割的同時進行電子束成像,再配以能譜儀或二次離子質譜儀做元素分析。

除了制樣簡單精確外,FIB相對於傳統的Polish,能夠真實還原樣品的截面形貌。

EMMI微光顯微鏡是一種效率極高的失效分錯析工具, 提供高靈敏度非破壞性的故障定位方式,
可偵測和定位非常微弱的發光(可見光及近紅外光), 由此捕捉各種元件缺陷或異常所產生的漏電流可見光。
EMMI偵測對應故障種類涵蓋ESD, Latch up, I/O Leakage, junction defect, hot electrons , oxide
current leakage等所造成的異常。
EMMI對漏電流的偵測可達微安級別。而LC(液晶熱點偵測Liquid Crystal)對漏電流的捕捉僅達毫安級別。

用雷射束在器件表面掃描,雷射束的部分能量轉化為熱量。如果互連線中存在
缺陷或者空洞,這些區域附近的熱量傳導不同於其他的完整區域,將引起局部溫度變化,從而引起電阻值改變ΔR,如果對互連線施加恆定電壓,則表現為電流變化ΔI= (ΔR/V)I2,通過此關係,將熱引起的電阻變化和電流變化聯繫起來。將電流變化的大小與所成像的像素亮度對應,像素的位置和電流發生變化時雷射掃描到的位置相對應。這樣就可以產生OBIRCH像來定位缺陷。
OBIRCH常用於晶片內部高阻抗及低阻抗分析,線路漏電路徑分析. 利用OBIRCH方法,可以有效地對電路中缺陷定位,如線條中的空洞、通孔下的空洞。通孔底部高阻區等;也能有效的檢測短路或漏電, 是發光顯微技術的有力補充。

99%的人看了本篇文章都掃描下面二維碼

☟   ☟   ☟

如果覺得有用,點個轉發、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從微觀結構分析一種波峰焊工藝造成的陶瓷電容失效
    MLCC是由印好內電極的陶瓷介質膜片,以錯位的方式疊合起來,經過一次性高溫燒結形成陶瓷晶片,再在晶片的兩端封上外電極,從而形成一個類似獨石的結構體。MLCC常見的失效模式可總結為短路、開路和參數漂移三種,這三種失效模式佔總失效的比例約為73%,16%和11%[1]。MLCC絕緣電阻(IR)降低是造成短路的主要原因。
  • 了解集成電路失效分析的步驟
    2.無損失效分析技術 所謂無損失效分析,就是在不損害分析樣品,不去掉晶片封裝的情況下,對該樣品進行失效分析。無損失效分析技術包括外觀檢查、X射線檢查和掃描聲學顯微鏡檢查。 在外觀檢查中,主要是憑藉肉眼檢查是否有明顯的缺陷,如塑脂封裝是否開裂,晶片的管腳是否接觸良好等等。X射線檢查則是利用X射線的透視性能對被測樣品進行X射線照射,樣品的缺陷部分會吸收X射線,導致X射線照射成像出現異常情況。
  • 集成電路失效分析步驟
    ,主要憑藉肉眼檢查是否有明顯缺陷,如塑脂封裝是否開裂,晶片引腳是否接觸良好。X射線檢查是利用X射線的透視性能對被測樣品進行X射線照射,樣品缺陷部份會吸收X射線,導致X射線照射成像出現異常。X射線主要檢查集成電路引線是否損壞問題。根據電子元器件的大小和結構選擇合適的波長,這樣能得到合適的解析度。
  • Min LED晶片焊盤表面結構對封裝的影響分析
    本文從晶片端出發,製作不同電極焊盤結構,通過對比焊接過程後的參數表現,分析對晶片及封裝的影響,為後續使用提供一定經驗。  2、機理分析及實驗設計  針對倒裝LED晶片焊接,常規方式是回流焊及共晶焊兩種方式。
  • 蔡司推出半導體封裝失效分析的新型高解析度3D X射線成像解決方案
    在今天的半導體行業,封裝尺寸與器件尺寸越做越小,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新型成像解決方案,用於快速排除故障,實現更高的封裝產量。蔡司很榮幸宣布推出這一新型先進半導體封裝3D X射線成像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強大的高解析度成像分析設備,以提高失效分析準確率。」
  • pcb失效分析技術
    PCB或PCBA的失效分析也一樣,如果使用電烙鐵對失效的焊點進行補焊處理或大剪刀進行強力剪裁PCB,那麼再分析就無從下手了,失效的現場已經破壞了。特別是在失效樣品少的情況下,一旦破壞或損傷了失效現場的環境,真正的失效原因就無法獲得了。
  • LED失效9大典型機理分析-LED配件,LED失效-LED屏行業-hc360慧聰網
    通過對失效LED器件的分析,本文介紹了幾種關於LED內部晶片、導電膠、鍵合、LED使用、LED焊接等方面的典型失效機理。  晶片缺陷  失效LED表現為正向壓降 ( Vf ) 增大。電測過程中發現,其正向壓降增大,並且隨著正向電壓的增加,樣品仍能發光。推測LED內部存在電連接不良。
  • 光學顯微鏡在失效分析中有哪些應用
    失效分析過程中,樣品形貌主要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和記錄,光學顯微鏡可以提供幾倍到上千倍的放大倍數,另外光學顯微鏡對半導體的某些多層結構具有透明性,比如二氧化矽鈍化層。光學顯微鏡要求樣品是固體,在高倍觀測時由於景深的限制,要求樣品表面要平坦。
  • 案例 晶片BGA封裝的焊點熱疲勞分析
    而電子封裝的可靠性則是保證電子產品整體可靠性的關鍵。電子封裝以及組件在工藝或服役過程中,因材料的熱膨脹在封裝結構內將產生熱應力應變,從而會導致電子封裝的電、熱或機械失效,所以電子封裝的可靠性是該技術領域的關鍵問題之一。研究並預估電子封裝的可靠性,也是當前各相關演技機構的重點研究領域之一。
  • 抗輻射電晶體3DK9DRH的貯存失效分析
    輻照能改變材料的微觀結構,導致宏觀尺寸和材料的多種性質變化。在晶體中,輻照產生的各種缺陷一般稱為輻照損傷。輻射會對電晶體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主要有位移輻射效應和電離輻射效應。位移效應能破壞晶材料的晶格結構及其周期試場,將新的電子能級引入禁帶。電離效應可能引入表面缺陷,在反偏PN結中形成瞬時光電流等。
  • 智慧卡失效機理研究及分析實例
    由IC卡失效樣品的分析實例發現,晶片碎裂、內連引線脫落(脫焊、虛焊等)、晶片電路擊穿等現象是引起IC卡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著重對IC卡晶片碎裂、鍵合失效模式及機理進行研究和討論,並簡略介紹其他失效模式。
  • PCB失效了?可能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PCB或PCBA的失效分析也一樣,如果使用電烙鐵對失效的焊點進行補焊處理或大剪刀進行強力剪裁PCB,那麼再分析就無從下手了,失效的現場已經破壞了。特別是在失效樣品少的情況下,一旦破壞或損傷了失效現場的環境,真正的失效原因就無法獲得了。
  • LED封裝失效典型案例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死燈,不亮屬於災難性失效.下面列舉常見的失效案例及預防措施供大家參考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5337.htm  1)LED散熱不佳,固晶膠老化,層脫,晶片脫落  預防措施:做好LED散熱工作
  • 蔡司(ZEISS)使用Crossbeam Laser FIB-SEM數量級加快半導體封裝...
    蔡司Crossbeam Laser採用獨特架構,能夠對銅柱凸塊和矽通孔(TSV)等深埋封裝互連結構以及器件後道工序(BEOL)和前道工序(FEOL)結構進行快速截面,整個過程只需幾分鐘(其他方法則需要數小時或數天),同時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偽影,並在真空環境下維持樣品質量。
  • 變頻空調片狀電阻銀遷移值小的失效分析與研究
    片狀電阻出現銀遷移值小失效,導致開關晶片、以及光耦反饋口檢測電壓信號過大,主板電路功能失效,最終導致空調整機無法工作。對應失效控制器主板已在售後使用一段時間,使用時間較長,失效電阻阻值變化無規律,通過對售後大量失效品的深入分析研究,快速研究電阻失效原因及失效機理,採取有效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電解電容引腳受力的失效分析與研究
    本文從電容引腳受力拉腳的失效機理、器件本身、器件實際應用電路可靠性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改善,有效解決了此故障失效。此位置C0520電容設計布局靠近板邊,且周圍器件封裝均較矮,內外機連接線在其周邊,廠內周轉、裝配線時,導致電容本體受力因素較多,測試存在不穩定現象,生產過程中有的電容引腳已經拉斷,尤其過程失效較突出。  1.2 電解電容拉腳失效機理分析  電解電容內部構造平面圖如圖1所示,最外層是鋁外殼加套管,引線一直通到芯子內部,導針與芯子鉚接。
  • EMI的來源 IC封裝的特性是什麼
    將去耦電容直接放在IC封裝內可以有效控制EMI並提高信號的完整性,本文從IC內部封裝入手,分析EMI的來源、IC封裝在EMI控制中的作用,進而提出11個有效控制EMI的設計規則,包括封裝選擇、引腳結構考慮、輸出驅動器以及去耦電容的設計方法。
  • iPhone12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器IC級分析報告
    為了讓大家對該款無線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充電頭網聯合CNAS授權的晶片分析實驗室西安半導體功率器件測試應用中心,共同對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器進行晶片級的分析。西安半導體功率器件測試應用中心是國家CNAS授權的第三方實驗室,實驗室由四個科室組成,分別為半導體測試實驗室,主要進行半導體動態、靜態、熱參數的測試;半導體失效分析實驗室,主要進行各類半導體器件的失效分析;半導體可靠性實驗室,主要各類半導體器件提供全面的可靠性測試評估;半導體應用實驗室,主要從事器件在系統級應用、測試及分析。
  • 各種晶片封裝介紹
    所以我們會推出一系列關於封裝方面的介紹資料,希望給大家一些有價值的參考。這次,我們推出的是《各種晶片封裝的結構與特點》,主要想幫助大家對各種晶片封裝形式有一個入門了解。本次分享主要內容有:晶片封裝形式晶片引腳方向識別方法晶片結構和分析方法晶片封裝與焊接方法
  • 熱阻測試原理與失效分析
    摘要:文中通過熱阻的測試原理分析和實際案例,分別從熱阻測試條件、控制限、上芯空洞、傾斜、晶片內阻等幾個方面,全面地闡述對熱阻測試結果的影響,並通過數據統計形成圖表,較為直觀明了,總結出熱阻測試失效的各種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