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
電子工藝與技術有視頻號了!
歡迎大家掃碼來看我們☞
堅持學習才能讓我們持續成長!
一、IC封裝樣品失效分析
FA(Failure Analysis),失效分析不僅有助於提高產品可靠性,而且可以
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是IC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按照分析目的或分析手段,FA可分為:
PFA(Physical Failure Analysis),是主要做物理、材料方面的失效分析
EFA(Electrical Failure Analysis),是以電學測試為主的失效分析,
IC封裝樣品失效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X射線檢測存在一個缺陷,通過X射線將立體的缺陷投影到平面上,因此無法確定缺陷的具體位置和大小,有時還會引起誤判,例如下圖所示。此種情況需要從垂直的兩個方向來進行X射線成像。
2.C-SAM (超聲波檢測)
1.何為超聲波
1.1 波可分為電磁波和機械波:
無線電波、可見光、X射線屬於電磁波,具有波動性與粒子性雙重屬性,無需傳播介質;各種聲音、物體的振動及超聲波屬於機械波,只能在一定的介質中傳播。
1.2 將頻率超過20kHz的振動波定義為超聲波。
☆由於本人沒有切割晶片的經驗,因此以切割其他樣品舉例
切割機
樣品夾,用來固定晶片,方便後續鑲嵌
B.Mounting鑲嵌— 熱鑲
熱鑲嵌的機臺為鑲嵌機,原料為鑲嵌料,即顆粒狀的樹脂。
工作原理:通過加熱加壓,將鑲嵌料融化並包裹樣品,與晶片塑封過程相似
冷鑲用原材料:樹脂、固化劑、脫模劑所有原料均為化學用品,有刺鼻氣味,使用過程需注意安全,戴手套,不能接觸皮膚
冷鑲用治具:鑲嵌模
其他用具:
一次性杯子,因為樹脂固化後無法清洗一次性木棒,用來攪拌樹脂與固化劑,使成分均勻容量貼紙、一次性手套
在一次性杯子中,按照1份固化劑+2~3份樹脂的比例來調配溶液:
1.每個鑲嵌樣品固化後的體積約為13ml,固化前約16ml,考慮其他損失,可以按照每個樣品20ml的量來調配溶液。
2.先倒入固化劑溶液,後倒入樹脂溶液
3.傾斜杯體,用一次性木棒輕輕攪拌溶液,使成分均勻,持續約30S,再靜置約30S
4.在鑲嵌模的底部和側壁塗上脫模劑
5.將樣品夾放置在鑲嵌模底部中間位置,並確認晶片是否存在歪斜
6.將調配好的樹脂溶液沿著木棒緩慢倒入鑲嵌模中,避免將樣品夾衝倒
7.樹脂與固化劑發生反應,發熱,靜置約1H後即可取下鑲嵌樣品
真空鑲嵌機,相對於在空氣中鑲嵌,可以得到更好的鑲嵌質量
小晶片的鑲嵌相對於大晶片要困難得多,小晶片的鑲嵌可以通過樣品夾或者
藉助雙面膠來實現。
下圖所示晶片為美新Cobra,晶片尺寸1.0*0.5*0.3mm
鑲嵌缺陷— 氣泡
樹脂的氣泡主要是在調配過程中產生,解決方法:(1)攪拌過程力度要均勻,幅度不能過大;(2)攪拌後將杯子放在超聲波清洗機裡30S,利用超聲波振動消除氣泡。
鑲嵌缺陷— 樣品不完整
此問題為鑲嵌模漏塗脫模劑,導致樹脂與鑲嵌模粘合在一起,暴力脫模所致
C.Grindingand Polish磨光及拋光
磨光用砂紙
將SiC顆粒通過粘合劑粘附在耐水的紙質材料表面,常用目數來表述砂紙的顆粒度,目數越高,砂紙越細,如180目的砂紙的平均顆粒度為78um, 800目的砂紙平均顆粒度為12um。在樣品磨光時,通常先用粗砂紙,如80或180目,再用細砂紙,如1200或2000目.
拋光劑(拋光磨料),主要成分為硬質顆粒,如金剛石,氧化鋁等.
磨料顆粒度從0.01微米到數微米不等,適應不同材料和組織的拋光.
正常的拋光過程:先用粗顆粒度的拋光劑進行粗拋光,再用細顆粒度的拋光劑進行精拋光
預磨機
自動拋光機
微型超聲波清洗機,用於試樣拋光後將殘留在縫隙內的磨料或雜質清洗乾淨。
但是對於比較容易產生分層的晶片,最好不要使用超聲波清洗,以免破換試樣
D.FIB切割
FIB(Focused Ion Beam)聚焦離子束,在IC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可用來做顯微切割、顯微成像(聚焦離子束顯微鏡)、晶片線路修改等。
離子源是聚焦離子束系統的核心,尖端直徑約5-10um的鎢針上沾附上液態金屬鎵(Ga),在外加強電場的作用下,液態鎵形成一個極小的尖端(泰勒維),表面的金屬離子場蒸發的方式逸出,產生離子束流。將此離子束通過電磁透鏡進行聚焦,聚焦到樣品表面,離子束轟擊樣品表面,產生二次電子和二次離子,可被收集成像;也可利用物理碰撞實現切割。
FIB切割的示意圖如下所示,通過FIB,可以選擇樣品的切割位置、範圍以及切割深度。
目前新型的FIB顯微鏡,集FIB與SEM一體,能夠產生Dual Beam(離子束+電子束),離子束切割的同時進行電子束成像,再配以能譜儀或二次離子質譜儀做元素分析。
除了制樣簡單精確外,FIB相對於傳統的Polish,能夠真實還原樣品的截面形貌。
EMMI微光顯微鏡是一種效率極高的失效分錯析工具, 提供高靈敏度非破壞性的故障定位方式,
可偵測和定位非常微弱的發光(可見光及近紅外光), 由此捕捉各種元件缺陷或異常所產生的漏電流可見光。
EMMI偵測對應故障種類涵蓋ESD, Latch up, I/O Leakage, junction defect, hot electrons , oxide
current leakage等所造成的異常。
EMMI對漏電流的偵測可達微安級別。而LC(液晶熱點偵測Liquid Crystal)對漏電流的捕捉僅達毫安級別。
用雷射束在器件表面掃描,雷射束的部分能量轉化為熱量。如果互連線中存在
缺陷或者空洞,這些區域附近的熱量傳導不同於其他的完整區域,將引起局部溫度變化,從而引起電阻值改變ΔR,如果對互連線施加恆定電壓,則表現為電流變化ΔI= (ΔR/V)I2,通過此關係,將熱引起的電阻變化和電流變化聯繫起來。將電流變化的大小與所成像的像素亮度對應,像素的位置和電流發生變化時雷射掃描到的位置相對應。這樣就可以產生OBIRCH像來定位缺陷。
OBIRCH常用於晶片內部高阻抗及低阻抗分析,線路漏電路徑分析. 利用OBIRCH方法,可以有效地對電路中缺陷定位,如線條中的空洞、通孔下的空洞。通孔底部高阻區等;也能有效的檢測短路或漏電, 是發光顯微技術的有力補充。
99%的人看了本篇文章都掃描下面二維碼
☟ ☟ ☟
如果覺得有用,點個轉發、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