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的家庭暴力事件,校霸欺凌層出不窮,在我們指責這些暴力事件發生的同時,也要仔細想想如何避免暴力事件再次發生時,如何把傷害降低到最小。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般在這四種情況下犯罪分子更容易攻擊別人。隨著曉雨的腳步一點點給大家講解下。
心理學表明,一般人在主動攻擊別人的時候,主要分為以下兩種動機:
敵意型攻擊
1.調戲玩弄一個尚不懂事的小孩子,以逗哭別人來取得樂趣。
2.因為事情摩擦,雙方意見不合發生爭執,進而升級為機械鬥毆。
這種是個體情緒被壓抑到極致,需要通過暴力宣洩不良情緒,使對方差生生理痛苦為主要目的。
工具型攻擊
1.絲襪蒙頭的搶劫犯為了嚇退土匪,開了幾槍然後倉促拿錢走人。
2.加勒比海盜們攻擊來往的商船,用武器恐嚇船家,搶得物資然後無所忌憚的離開。
這種攻擊是罪犯為了達到自己違法目的,運用具有震懾力的武器有預謀的攻擊,從而快速達到目的。
理解攻擊的原因對我們控制減少攻擊行為至關重要,今天我們所講的,就是著名心理學家津巴多教授,通過十年經驗,總結出五種更容易攻擊別人的情況。
1.經濟狀況差的人不要惹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財富越多,他發生攻擊性行為的概率越低。因為他們擁有的金錢與地位,讓他們很少遇到讓他們惱怒的事情,即使遇到了難題,更多的時候是雙方內心與腦力的鬥爭。而那些金錢捉襟見肘的人,往往更容易控制不足情緒。
有句老話說得好:「上等人,人捧人;下等人,人踩人。」當你在社會上擁有一定低位以後,你的圈子層次決定了你的涵養,它不允許你隨意吼叫或者攻擊別人。而那些在金錢上一無所有,生活上往往遭受的攻擊更多,也會更容易暴發不良情緒。
一個人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生活就很難得到保障,每月可憐的工資只能勉強應付基本生活,一旦失去工作,基本的生存都變得異常困難,這樣的人往往更容易走上歧途。還有那些押上全部身家,去自主創業的人,上天不允許他們有有失敗的機會。一旦失敗很可能就會債臺高築,他們需要承受巨大的債務壓力。
這個時候,他們往往心情極度沮喪,往往很容易被外界的風吹草動給刺激到,從而很容易做出過激行為。
2.高溫天氣更容易攻擊別人
相比於春秋兩季,炎熱的夏季很容易讓人心生煩悶,讓人感覺到很難受。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惹你不悅,你很可能會暴發你的不良情緒。但即使生氣異常的你,也會認為這是自己身體不舒服造成的,不會與氣溫的高低聯繫到一塊。
心理學研究發現:當溫度達到華氏75度(23°)以上,攻擊行為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人們的脾氣會比平時更大,情緒更難控制。心裡因為炎熱總帶著氣,在華氏75度以上的天氣中,人更容易去攻擊別人。
3.被激怒並認為是挑釁
1.在大學期間,我們很多人告別了被學習約束的時代。在大學寢室再也沒有繁重的學習任務來牽絆你,這時候很多人就會拿起電腦和室友徹夜的玩起遊戲來。
大家你爭我吵玩的很是不亦樂乎,實則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認得休息。這時被幹擾到的室友,就會提醒室友小點聲。但是自己的提醒不僅沒有起到提示作用,對方的嘈雜聲反而愈演愈烈。
2.如果你繼續阻止對方發出噪音,他還會嫌你很煩,甚至嘲笑你何不加入他們一起玩遊戲。
實際上,單純的室友發出嘈雜聲不會引起你的憤怒,頂多是不悅。但如果你在多次提醒對方以後,對方不光不理睬你還進行語言上的挑逗,這個時候極易引起雙方的肢體衝突。
4.情境中的掌控權利角色
津巴多教授曾經做過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學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後來這個實驗還被改編成電影《死亡監獄》。
實驗的內容是教授先找了兩組大學生,一組負責扮演獄警,另一組則是扮演犯人。這些扮演獄警的大學生,因為被賦予了管理權力,他們肆意虐待大學生扮演的囚犯。
讓他們必須聽從自己的命令,一旦違反就用嚴厲的懲罰措施進行懲處,過度的權力讓他們仿佛忘記了眼前的囚犯只是扮演出來的,他們是曾經的好友同學。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大學生,迫於現實的控制,只能選擇被動接受。
該研究發現:好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也會變壞,當你處於一個掌控權利的情景中,又處於可以無視規則的角色時,更容易去攻擊別人。
暴力行為是人類社會的一個主要問題,為了避免攻擊行為對我們的安全所造成的傷害,我們可以從這四點去預防減少攻擊行為的出現。
1.宣洩
對於那些具有暴力傾向的人,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實物讓他們去摔打,從而釋放內心的壓抑情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點只適用於那些本身就具有暴力攻擊傾向的人。而那些本身沒有暴力傾向,只是性格不好的人並不是太適用。如果貿然採取此類極端方法,反而會養成他們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習慣。
2.社會懲罰
通過增加以武力解決問題的懲罰力度,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克制人們暴力犯罪的頻率。每個人在暴力解決問題的時候,都會思考自己怎做的代價是什麼樣的,如果懲罰力度很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3.提高思想道德
通過不斷地學習教育,提高人口的綜合素質,讓他們相信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很好的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魯莽的行為。
4.提升解決問題的技巧
組織教學培訓人們以正確的方式對待別人,解決問題,減少採取攻擊行為來滿足自己的目的。
以上四種發生爭執的原因,只要我們弄清楚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暴力發生時,對我們得傷害。上面所說的四種情況,雖然不一定是所有暴力事件發生的必然原因,但它卻是這些事件所共有的特性。希望曉雨今天所講解的能給大家帶來些許幫助。
今日留言:你認為哪種情況更容易讓自己去攻擊別人?歡迎留言,曉雨會在評論區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