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線上引流12釵之(9):1套萬能模型,幫你牢牢抓住學員和家長...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如今線上培訓在各平臺都做的火熱,線上課也解決了一些家長沒時間接送的痛點,但線上課的機構層出不窮,要怎麼獲得用戶以及留住用戶呢?本文作者從八角行為分析法出發,對培訓機構線上引流的具體動作展開了分析討論,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問了多家線下機構的負責人:你們的完課率數據怎麼樣?

大家的一致反饋是:沒有關注過完課率,更多關注的是引流課的到訪率。大家以為只要到訪率高了,後續的正價班轉化率也會高。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在到訪與轉化之間,還有完課率這個關鍵點。

完課率是什麼呢?只要把一節課上完了,就算完課率嗎?不是。完課率包含整個周期:課前預習——上課——測評——作業/打卡(可能有的機構步驟不一樣),學員完成所有步驟才叫完課。

完課率可以分為當節課的完課率和整個引流階段的完課率,它是後續正價課轉化強有力的保障。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完課是由多次互動組成,用戶與你互動的次數越多,其成交可能性也越大;其次,在引流課中,見效越快,家長付費的意願才越強,而完課是效果的前提。

目前市面上很多文章都在分享各種話術、獎品、活動設置來提高完課率,看起來詳盡周到,於是你拿來即用,但中途某個環節突然卡殼,你可能就歇菜了。為什麼?因為你不知道底層方法論,沒辦法活學活用。

一、完課率底層方法論:八角行為分析法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底層方法論:八角行為分析法。

這個理論出自《遊戲化實戰》這本書,書作者叫Yu-kai Chou,是TED演講人、行為學專家、頂級遊戲化專家。曾為Google、eBay、樂高、華為等多家企業做諮詢服務。

作者基於多年的研究,發現人們玩遊戲的理由基本上脫離不了八個核心驅動力:

乍一看挺懵對吧?我來解釋。我在18年前曾經也是網癮患者,那時候喜歡玩一款叫冒險島的網路遊戲,下面就以冒險島遊戲為例,來給大家講講這八角分別是什麼。

(1)使命:遊戲角色是拯救大陸的英雄,這讓用戶跳脫出來,找到了在現實中未曾得到的滿足感和使命感;

(2)成就:當遊戲角色不斷升級,殺傷力點數也隨之提升;

(3)創意:遊戲中設置了很多不同的任務,打怪、送東西、組隊,這讓用戶能保持新鮮感;

(4)擁有:完成遊戲任務後,角色會不斷獲得裝備;

(5)稀缺:遊戲設定了限時打怪,比如晚上9點-10點登陸遊戲打怪,可獲得雙倍經驗;

(6)未知:就如盲盒一般,滿足了用戶的好奇心。比如一起組隊去打BOSS,戰勝後獲得N倍經驗或珍奇裝備;

(7)社交:遊戲中可以組隊PK,還可以結婚,當時我大學室友的網戀就是這麼來的;

(8)虧損:任務之間都是環環相扣的,不做完當前任務,就無法解鎖下一個任務。

當然,冒險島這個遊戲比較古老了,當下流行的是吃雞、英雄聯盟等,我們部門愛玩遊戲的小夥伴對照了一下,發現套路是一樣的:

二、如何應用在學員身上?

目前都提倡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所以,很多教育大廠如學而思、跟誰學、火花思維都在應用這套理論,讓孩子從厭惡到愛上學習。

我家娃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升到二年級後,數學越來越難了,她有點跟不上學校的數學課,從而對這門學科失去了興趣。後來我給她報了學而思網校的數學課,她上得很起勁,每周早早地做準備,並自覺完成所有環節,前後表現大相逕庭。

拆解了學而思的引流課後,我發現,他們是這樣應用理論的:

由於市面上如何吸引學員的內容分析很多,目前不少機構也都在施行以上方法,這裡我就不展開說了。

引流課只要能持續吸引孩子就夠了嗎?並不是,報班的決策者是家長,除了孩子的興趣之外,家長會從課程質量、老師教學、服務等多個維度來考慮,最後才做出決定。所以,你的引流課也要能持續吸引家長。

三、如何應用在家長身上?

具體怎麼做呢?同樣以學而思為例,來看看他們是如何應用模型的。

①使命

目的:升華引流課的價值,與家長培養優秀下一代的使命感連結起來

具體做法:在每次開課前10分鐘,助教都會給我發語音,說明這堂課一定要參加的原因。

我算是比較高冷的家長,但老師每次這麼說,我都回復得及時、乾脆。講真,我報名引流課的初衷,是想薅一把大廠的羊毛,學幾個巧算方法就走。但老師這麼一說,喚起了我培養孩子邏輯推理能力的使命感,從而對課程逐漸重視起來。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校長會問,文化課較容易連結家長的使命感,因為直接和分數掛鈎,那麼,藝術類機構該從角度去做呢?我從校管家的客戶——九五美術校長的朋友圈中找到了答案,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從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情操方面著手:

②成就

目的:讓家長仿佛置身於遊戲,而孩子就是遊戲中的角色,家長接收到正向反饋後,有一種角色養成的快感。

具體做法:只要孩子完成後課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助教就會給家長發送反饋信息,呈現形式是卡片或榜單。

③創意

目的:多種花樣,讓家長覺得新奇,不會倦怠。

具體做法:充分利用各種形式,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當中來。比如在學而思的引流課堂上,有一個親子大挑戰環節,即老師出題,看看學員和家長誰答得更快。

④擁有

目的:用實際的回報來激發家長的參與積極性

具體做法:在學而思的引流課中,老師是希望家長一起參與的,而且將課的後半部分設置成家長會,凡是參與的家長,可以領取全年級專屬資料。

不過注意一下,這裡送的東西一定要與學科內容或者機構提供的服務相匹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學校的利益。什麼意思呢?比如一家美術機構,設置的活動規則是打完卡後,可以獲得玩具機器人,這就與美術機構不匹配了,很有可能會被薅走一波羊毛。

⑤稀缺

目的:給家長製造緊張感,讓其重視課程。

具體做法:學而思這邊的引流課是不予調課的。大家一定要有自信,別自我掉價,可以給家長設置參與門檻,錯過之後沒有後悔藥可吃。

這裡我舉個例子,最近,我在某位大牛的公眾號上,得知百家號舉辦了一個訓練營,我看到之後非常感興趣,興衝衝地要來了連結,準備學習,可沒想到,訓練營活動已結束,也沒辦法看回放,這讓我心痛不已。雖然這期沒能參加,但我心中暗暗決定,下一次報名我一定要趕上。

⑥未知

目的:喚起家長的期待和好奇心

具體做法:學而思在每堂課結束後,老師都會認真點評我家孩子的表現,同時還會出具學習報告,因為孩子每次的表現、老師的點評都是未知的,我尤為期待。

課堂點評很多機構都在做,但效果並不如人意。比如我給女兒報名的線下美術機構,每次上完課後,老師都會發一張作品點評,但她點評的大多是我能看到的、已知的部分:

我未知的部分如孩子在課堂上分享了什麼,舉了幾次手,以及上課照片、視頻等統統都沒有展現,所以我基本上是已讀不回。

我相信這也是大多數教學老師的心病,為什麼家長都不愛回復點評?

問題還是出在細節上。目前,也有機構做得很不錯,他們會使用一些專業的家校溝通平臺,如校管家的師生信。師生信中設置了維度評星、視頻、圖片、語音等多角度的模板,方便老師對孩子的課堂表現進行綜合點評。

某頭部機構向我反饋,做好點評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家長的滿意度會隨之上升,報名率更高之餘,還樂意幫學校做轉介紹,學校的業績也有了較大提升。

⑦社交

目的:一是讓家長可以曬「優秀」給別人看,二是讓家長在體驗過程中,能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具體做法:學而思這邊做得並不完善,目前僅能曬曬榜單,而家長社交圈並沒有建立起來。我建議,在這個階段裡,可以對一些特別用心的家長提出公開表揚,或者邀請家長分享育兒心得。我女兒的班主任,就經常這麼幹。有一次,某位家長給班上的每名小朋友做了冰糖葫蘆,老師公開表揚後,家長紛紛表示感激之情:

這位能幹的家長能收穫什麼呢?我不得而知,但我自己也有親身經歷,加入某個教育社群後,群主邀請我做了1次經驗分享,反響熱烈,不少用戶加我好友,與我探討運營經驗。雖然後續在群裡我並沒有那麼活躍了,但我一直捨不得離開這個群,因為它是我的社交資產。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用戶在你的平臺上社交資產越多,他就越離不開你的平臺。

⑧虧損

目的:人人都害怕損失,特別是那些在你能力範圍之內能輕鬆得到的東西,用「虧損」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

具體做法:

1)學而思的助教老師在完課後,會在群裡公布孩子們的聽課情況,上面清晰地展現孩子們的聽課時長,是否缺課一目了然,看到別家孩子都完成了,而自家孩子一路飄紅,家長心裡就會有虧損感。

2)任務清單,家長可以看到哪些任務已完成,哪些任務未完成。同時,助教也會提醒,今天你的孩子還有什麼沒完成。

以上就是學而思的「八角理論」應用,有的校長可能會問,我們自身資源有限,可能沒辦法做到這八角,有沒有什麼更簡便的方法呢?

四、更靈活的組合運用

我們可以採取2+1的方法。《遊戲化實戰》這本書把這八個維度分為4個象限,前2個是:

1. 外在、內在

左半邊的三個(成就、擁有、稀缺)是外在推動因素,右半邊的三個(創意、社交、未知)是內在推動因素。

2+1的方法則是這兩個象限的混搭,比如外在選2個,內在選1個,或者內在選2個,外在選1個。

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能都用外在,或者都用內在呢?如果都用外在方式促進,雖然起初能保持動力,但後勁不足。

以轉介紹為例,很多學校都是以獎品來刺激轉介紹,但是越做到後面越發現做不動了,一是家長們的「胃口」越來越大,需要更多的獎勵來刺激;二是家長沒法做持續地轉介紹。其實這個原理就是刺激點都用了外在因素。如果加入內在中的「社交」會怎麼樣呢?比如前面說到的校管家課堂點評功能,老師做完點評後,家長可分享點評頁面到朋友圈曬「優秀」,而該頁面中支持添加學校介紹+留單信息,這樣一來,既減少了家長的轉介紹心理負擔,同時又減少了學校的支出成本。

2. 白帽、黑帽

上半部分的三個(使命、成就、創意)偏正向鼓舞,我們叫它「白帽」;下半部分的三個(稀缺、虧損、未知)偏反向促進,我們叫它「黑帽。

ps:白帽/黑帽分別代表正義魔法師和巫師,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理解為,白帽是用正常的手段來操作,黑帽是用一些非常規手段。

這裡的應用也需要2+1組合。比如,助教會更多地給家長傳遞正面信息:課程如何能幫助孩子提分、提高能力,久而久之,家長可能會疲乏,但如果給孩子做一個測評,測試後某項能力比較弱,而你接下來的課程剛好匹配,這樣下來,家長基於害怕虧損的心理,完課率會提升很多。

《教父》這部電影中有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對這套模型爛熟於心後,你會發現萬物相通,以後不需要再盲目跟風了,學習使我快樂,加油!

本文由 @菜大媽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11家門店捕獲6萬學員線索,這家英語培訓機構如何打造70%「轉介紹率...
    近幾年,英語早教觀念在 80、90 後寶媽群體中愈加普及,在此背景下誕生出無數優秀的英語培訓機構,「3E魔力英語」就是其中之一。  3E魔力英語深耕 3-12 歲少兒外語培訓,2020 年通過有贊教育多校區版本,11 家門店走到線上。目前,其在有贊運營著 60000+ 學員線索、2000+ 學員,辦了 20 +場營銷活動 ,拓客超過 2000 人。
  • 案例拆解:某線下教培機構營銷推廣方式(可復用)
    5、所有的學員大多還是彼此機構裡的學員在互相流轉,沒有辦法為大家帶來彼此學員之外的收穫;通常對於線下機構來說,常規招生使用的三個途徑就是電話、網絡、地推。我們梳理了一下針對這三個途徑的使用上,更多的還是依賴於電話和地推,針對網絡的開發其實並沒有很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 教育培訓機構招生的8個「老帶新」方法,讓你的生源爆棚!
    玩法一:邀請有禮  核心玩法:老學員邀請自己的好友到機構體驗課程達成報名,然後老學員和其好友雙方均可獲得相關的獎勵。  升級玩法:通過對獎勵的調控,以此來增加分享激勵的力度,從而最大限度上刺激老學員家長主動介紹。
  • 關鍵詞青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怎麼樣
    關鍵詞青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怎麼樣?選擇一家適合孩子的機構才是王道。怎樣才能選擇到孩子滿意的培訓學校呢? 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能幫到一些迷茫的爸媽。  1. 機構背景必須了解  深圳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目前市場上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太多了,魚龍混雜。
  • 線上直播引流課實操SOP手冊:如何上好一堂高轉化的直播課?
    一場高轉化的引流直播課可以給機構帶來數十萬、上百萬的營收,不論是剛轉型線上的老師,還是一直在做線上教育的機構,很多老師都想要掌握如何才能上好一堂高轉化的引流課。如果你也對引流直播課感興趣,或者在這個方面遇到困擾,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
  • 迪士尼英語「敗走」中國,線下機構今年還能開工嗎?
    「在過去幾年,我們注意到消費者偏好的改變,更多消費者傾向於在線學習體驗,而全球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家長對恢復面對面的課外學習課程存在諸多顧慮。」迪士尼英語在公開信給出了選擇關停的理由。近些年,在中國本土市場,線上英語培訓機構的蓬勃發展,在資本的催熟下,一大批行業獨角獸湧現,不斷蠶食線下英語培訓機構的市場份額。
  • 有贊教育招生幫扶計劃落地,為多家教育機構打造專屬招生方案
    2020年11月,在有贊教育成立2周年之際,有贊教育正式對外發布「加速新生計劃」,將幫1000家機構招到1000萬新生。未來,其將從「工具」、「診斷」、「方案」、「培訓」、「內容」五個方面,幫助機構建立更符合教育OMO模式的招生體系。
  • 線上少兒英語外教課哪個好,家長選擇時應注意這幾點
    家長該怎麼選擇培訓機構?如今不乏優質的幼兒英語培訓機構,該怎麼選擇培訓機構難倒了很多家長,到底幼兒英語哪個好呢?家長該怎麼選擇培訓機構呢?我在這裡給大家講一下。 網站創始人宇媽深耕教育行業10多年,體驗過將近100家的英語培訓班的課程,訪談過多個教育專家,會根據家長需求和預算來推薦課程,會對每個機構的體驗課、師資、收費和效果等做個專業的評測,不會推薦大課時,還能拿到優惠價,感興趣的可以百度搜索下【宇媽測評】,對於選課這塊總能給你答案。
  • 英語培訓機構一般多少錢學費?家長不可不關注的三個現象!
    英語培訓機構一般多少錢學費?家長不可不關注的三個現象! 2021年01月12日 14: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英語培訓機構一般多少錢學費?
  • 學員演示蒙眼識字 幫你「開天眼」魔術還是科學?
    現在,一家培訓機構卻稱可以幫孩子「開天眼」。  不久前,一家聲稱總部在湖州的培訓機構找到《浙中城事》,想刊登培訓班廣告,在金華招生開班。他們自稱,經過培訓班專業訓練的孩子,蒙著眼睛就能看見物體,甚至可以透視,從而大大提升學習能力。  為了謹慎起見,本報記者請培訓機構現場演示了一遍,看看這個現代版的「開天眼」究竟是怎麼回事。
  • 公考2020:三成地面機構出局,線上線下「短兵相接」
    就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新的變化也在發生:線下機構搭建線上引流體系,頭部在線機構快速鋪設線下分校,線上線下機構的「短兵相接」已經到來。  必勝公考運營總監馮少輝評價:「公考行業混戰時代即將過去,2020是開始洗牌之年。」  所以,這場疫情究竟改變了公考行業的什麼?
  • 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忽悠人 家長花錢孩子花時間收效甚微
    從這些方面說,早教機構是有存在的必要的,但如果早教機構按照這樣來開班,是「收不到錢的」。因為許多家長還沒有這樣的觀念,現在的家長讓孩子去早教機構,一方面是從眾心理,一方面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其實,最需要學習和教育的是他們自己。
  • 線上英語培訓機構 紅杉樹智能英語讓學習從此與眾不同
    作為在線英語培訓機構的佼佼者,紅杉樹智能英語受到廣大家長和學員的一致認可。紅杉樹智能英語一家專門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做「快速提升英語成績」、「快速解決單詞記憶」等問題的智能化英語教育機構。智能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記憶引擎即用電腦全程記錄學員與計算機交互式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參數,對人腦記憶形成的過程進行精準的計算和仿真模擬,在系統中實時繪製針對每位學員學習內容的記憶圖譜
  • 「一節課都沒上!」知名培訓機構突然停業,家長追討超千萬學費
    甚至有家長表示,「9月份剛交的錢,一節課沒上,錢就沒了。」今年1月份之後,受疫情影響,該培訓機構的各校區都停課了,他所在的校區到目前為止一直都沒有複課。2019年年底,這家機構位於上海的兩處校區就採取閉店措施,此後多位學員的數十萬欠款一直未能退還。
  • 「全腦開發」培訓機構:加盟合作機構53家 培訓資質存疑
    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原標題:家長「神童情結」成就騙子狂歡 「全腦開發」暑期再現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某培訓機構讓孩子蒙著眼睛感知顏色。 本報記者王菲菲攝「你的孩子與天才的距離,只差一套潛能開發方案!」
  • 線下課堂如何轉型線上?千聊免費提供開課工具和轉型方案
    在疫情持續發展的緊迫情況下,各地教育局陸續下發通知,要求培訓機構暫停所有線下課程,教培行業面臨著生死困局。在這個非常時期,課程轉移線上刻不容緩。      抗擊疫情,千聊與所有教培機構同在!
  • 少兒英語類培訓機構如何招生?線上線下如何操作
    近幾年網際網路+教育已經慢慢的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教育行業也掀起了一陣網際網路教學模式的風潮,教育機構從業者開始紛紛轉行做線上,結果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那麼問題來了,線上怎麼做?做好線上無非把握五個渠道:建立官方網站之前網絡上很流行一句話:不能被大家在網上搜索到的公司很有可能這家公司不存在,了解一個公司最初的來源就是通過官網,官網也是打開的整個市場的第一步,建網站不僅僅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你的公司,還為了建立自己的品牌,通過網站與你們達成合作
  • 違規代報名成機構引流新手段 KET/PET洶湧 背後衍生另類「生意經」
    上述「掛羊頭賣狗肉」之舉背後,實則是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焦慮。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點橫行時,任何一個可能有助於孩子升學選拔的衡量指標,都會成為家長必須抓住的「救命稻草」。與此同時,上述焦慮正在催生一個巨大的教培市場生意,已經有很多機構積極布局。未來這一領域的競奪或將更加激烈。  銷售引流新手段?
  • 廣州一知名英語機構跑路!家長質疑早有預謀
    這家知名連鎖兒童英語機構 給孩子和家長「上了一課」。 本文授權轉自南方都市報 採寫 | 南都記者 葉曉文 張馳 黎玉瑩 編輯 | 陳蓓蕾 近日,多名家長向南都「記者幫」反映,一家名為「愛貝國際少兒英語番禺萬達中心」(以下簡稱「番禺愛貝」)的培訓機構,突然於今年10月7日公告稱因經營困難,將更換辦公地址、關閉現有門店,家長可選擇等待新店,或將剩餘課時轉至第三方教育機構
  • 學員10000+的培訓學校,是這樣處理學校運營數據的……
    今天的教培行業,網際網路+教育已是主流,新教育模式使得培訓機構在產品數據、運營數據和服務體驗優化上,都能獲得大量的相關的數據,這些數據將幫助機構去優化產品、改善運營、提升服務。校管君整理了部分萬人大校處理學校運營數據的方法,看看這些成功學校是怎麼分析處理數據的!在一所教培機構的發展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要關心一些基礎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