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儲能的小型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CSP)初探

2021-01-09 世紀新能源網

40平方米密密麻麻排列著600面平鏡,陽光通過所有的鏡子反射聚焦到一個4米高的塔頂,這個類似微縮版的塔式

太陽能

光熱電站就是常州旭王新能源有限公司開發的名稱為「小男孩-C型」的帶儲能的小型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

該電站採用典型的塔式熔融鹽儲能發電方案,塔上每天接受的太陽光能量在800兆焦耳以上,除部分用於白天發電外,其它能量儲存到熔融鹽保溫儲罐中,儲熱溫度約為560度,可以儲能300-350兆焦耳(該能量對應的條件為溫差275度,即高溫端550度,低溫端275度。如果我們採用的發電系統為1.5kw斯特林發電機組,假設熱循環效率為95%,熱電轉換效率為30%,300兆焦耳就相當於存儲電能25kwh。就算是採用其他類型的熱發電機組,熱電轉換效率為20%,300兆焦耳也相當於存儲電能16kwh以上);該機還可以選擇全部儲能的方式,最大儲能700兆焦耳(需更換儲罐,如採用效率達到40%的發電機組發電時,儲存的能量可發電約80kwh)。

該機採用了兩個步進電機為驅動,整機控制採用帶藍牙功能的7英寸安卓觸屏平板電腦,跟蹤增加了圖像識別定焦技術,保證了跟蹤系統的可靠性和精度;該機還具有多種智能功能以及遠程控制能力,容易升級換代。該機支架包含基礎部分幾乎全部採用鋁合金材料,整個系統除塔外包括運行狀態高度不超過40公分,同時地面利用率超過85%,適用於包括平屋頂在內的各種場所。同時,由於塔的位置可以設定,使得該系統適合在各種經緯度的地點安裝。公司總經理肖進忠先生說:「由於熔融鹽具有低價無汙染儲熱量大及可重複使用等特點,已被大型太陽能光熱儲能電站廣泛採用。我們此款產品的推出初衷,是跳過目前在大型太陽能光熱儲能電站中遇到的技術瓶頸,充分發揮了我國規模生產能力的優勢,搶佔太陽能儲能電站的市場。

該系統雖然在小型熱發電機技術上存在著效率不高的缺憾(此缺憾也為我國熱發電機生產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但其擁有高倍陽光收集和儲能的成本優勢,使其可以通過增加太陽能聚光面積和儲熱量加以補償,因此價格在各類儲能式分布太陽能電站方面依然極具競爭力。該系統還可以廣泛應用在諸如製冷供暖,制氫制氧及許多工業耗能的領域,市場前景廣闊。這款帶儲能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小男孩-C型」產品,目前正處於安裝調試測試階段,其標準產品的年發電量相當於5000瓦晶矽電站的年發電量,同時由於儲能可以保證24小時發電,亦可以按需在任意時間發電。該機的市場售價預計在4萬元人民幣以內,投入市場的時間要到下半年。」

常州旭王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這款產品是否會被市場接受,各項指標是否能達到他們所說,我們拭目以待。但這種創新精神值得支持,同時,這種方法也為我們在分布式儲能太陽能電站開發方面拓展了思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投資光熱發電(CSP)?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為什麼比爾·蓋茨投資了一家CSP公司?石油巨頭ENI怎麼和一家CSP初創企業對上了眼?為什麼蘇黎世機場同意從CSP公司購買航空燃料?投資者為什麼要購買已運行的CSP電站?(來源:微信公眾號「CSPFocus光熱發電資訊」ID:cspfocus)許多投資者放棄了CSP,轉而投資光伏和風能,這可能是短視的。
  • > 光熱發電的前景和弊端 - 光熱發電
    2020-11-20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 如何看待光熱發電在電力系統中的定位與價值?
    2020-11-20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 塔式光熱發電設計規範包含五大重點技術問題
    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的設計思想是20世紀50年代由前蘇聯提出的。1950年,前蘇聯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的小型實驗裝置,對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進行了廣泛的、基礎性的探索和研究。據不完全統計,1981~1991年的10間,全世界建造了兆瓦級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20餘座,其中主要形式是塔式電站,最大發電功率為80MW。
  • 塔式光熱發電創新技術之選擇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 50 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 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其目的是保留碟式聚光器高聚光比優勢, 探索光熱規模化利用或發電的可能性。上世紀 80 年代又在克裡米亞建立 5 兆瓦實驗裝 置。
  • 太陽能光熱發電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鏡面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
  • 世上最大聚光太陽能坐落南澳洲 2030年達成100%再生能源發電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其目的是保留碟式聚光器高聚光比優勢,探索光熱規模化利用或發電的可能性。上世紀80年代又在克裡米亞建立5兆瓦實驗裝置。
  • 白城市100MW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由於塔式光熱發電系統綜合效率高,更適合於大規模、大容量商業化應用。在規劃建設的光熱電站項目中,塔式技術所佔的比例已經超出了槽式技術。綜合判斷,未來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將會是光熱發電的主要技術流派,塔式光熱發電市場前景必將廣闊。
  • 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光熱發電項目順利完成併網前質監
    2020-11-20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 太陽能光熱發電的主要形式_太陽能光熱發電有哪些特點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什麼原理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而且,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一個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後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發電。
  • 一文看懂太陽能光熱發電原理及分類
    蓄熱與熱交換系統:個人認為,光熱發電技術在蓄熱與熱交換系統中充分體現了對比光伏發電技術的優勢。即將太陽熱能儲存起來。可以在夜間發電,也可以根據當地的用電負荷,適應電網調度發電。蓄熱裝置常由真空絕熱或以絕熱材料包覆的蓄熱器構成。蓄熱系統中對儲熱介質的要求為:儲能密度大,來源豐富且價格低廉,性能穩定,無腐蝕性,安全性好,傳熱面積大,熱交換器導熱性能好,儲熱介質具有較好的黏性。
  • 光熱發電,太陽能利用的下一個蛋糕
    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形成產業規模,工程造價較高,技術裝備製造能力弱,缺乏系統集成及運行技術,為推動產業加快發展,攻克關鍵技術裝備,形成完整產業鏈和系統集成能力,國家能源局在2015年9月30日印發了《國家能源局關於組織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建設的通知》(國能新能〔2015〕355號)(以下簡稱《通知》),組織一批以槽式和塔式為主的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開展建設
  • 中煤新集將建10MW塔式光熱發電示範項目 預計總投資2.38億
    近日,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煤新集)、中煤天津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安徽延達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安徽延達)三方就前者將在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建設的10MW塔式光熱發電示範項目籤訂服務合同。據了解,該項目將建於中煤新集能源公司新集礦區開發建設的第三對礦井——新集三礦,由於國家煤炭行業去產能,該礦井被列入去產能範圍並於2017年3月正式關閉。
  • 細數幾種「光熱發電+」電站開發模式
    槽式與塔式發電技術相結合的技術方案可以集合槽式的成熟和塔式的高效,還能提高項目整體的儲能能力並降低儲能成本。從技術層面來看,槽式技術相對更加成熟,商業化驗證程度也更高,其裝機量在目前已建成光熱發電項目裝機量中佔比最大。但塔式光熱技術正憑藉其較高的工作運行溫度和因此帶來的整體系統效率提升而逐步開始發力,在全球範圍內開始得到大規模部署。
  • 【深度分析】太陽能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的發展現狀及優劣勢對比
    上百個國家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呈現全面開花態勢。  在光熱電站方面,截至2014年底,全球光熱電站總裝機約為4.1GW,主要集中於西班牙和美國,分別佔據全球總裝機量的51%和40%。
  • 光熱發電:中國下一張「國家名片」?
    項目利用光熱技術的儲能功能,降低島內對柴油發電依賴的同時,保護當地生態環境。該項目是葛洲壩國際公司與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控太陽能)組成的聯營體與英國投資商在希臘國別的成功合作,是中國光熱發電產業首次以完整的「技術+設備+工程」模式走出國門。看到這個消息,筆者深感欣慰。
  • 中國光熱行業為何不夠「熱」?
    2020-11-20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 斯特林在分布式太陽能光熱發電有出路嗎
    索比光伏網訊: 斯特林發電機由於其在小型熱發電機中結構簡單和高效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熱點。然而,現階段在分布式太陽能光熱發電領域卻步履闌珊。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現有的系統成本太高,技術的成熟性不夠,使得大家對此技術的開發缺少積極性。
  • 同樣是太陽能發電,為什麼光熱發電一直「默默無聞」?
    了解光熱,記住光熱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都是利用太陽能發電,差別在於,利用的原理不同。光生伏特效應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基本原理,而太陽能電池是完成太陽能到電能轉換的載體。簡要來說,太陽能光熱發電分為三個環節,集熱環節、利用太陽能加熱導熱介質、最後通過導熱介質帶動發動機發電。而相應的針對各個環節,都有不同的方法進行科學的不斷嘗試來形成最優設計,如:集熱環節主要有槽式、塔式、碟式、涅菲爾式等4種;導熱工質一般採用水、 礦物油或者熔鹽;最後可通過水蒸汽朗肯循環、CO2布雷頓循環或者斯特林發動機等發電。
  • 成本是光伏發電3-4倍 光熱發電靠譜嗎?
    一般光熱發電系統可以分成四部分:集熱系統、熱傳輸系統、蓄熱與熱交換系統、發電系統。集熱系統,顧名思義就是聚集太陽能,並將太陽能轉換為熱能,簡而言之就是利用太陽把集熱工質(編者註:工質即實現熱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媒介物質)「烤熱」。熱傳輸系統,是通過泵等設備將工質輸送給蓄熱系統或熱交換系統,傳輸過程就是一個字:「快」,以免工質「涼」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