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內存在一條太空引力高速路

2020-10-25 黑瞳宇宙探秘

科幻片《銀河系漫遊指南》敘述了一個細思極恐的故事:

外星人為了發展銀河系邊緣地區,一條銀河系多維空間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而地球就處於施工路線上,因此要被拆遷。

拆除地球的文件已經放在阿爾法人馬座的開發辦公室已經50年時間,然而沒有一個地球人提出抗議,所以文件被默認通過了。

當你還在一臉懵逼時,拆遷已經開始,一秒鐘不到,整個地球灰飛煙滅。

(地球被毀滅!)

這種事情有可能發生嗎?

本人認為是有可能發生的,因為這只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存在外星文明+存在星際高速公路。

首先外星高等級文明大概率存在。其次宇宙空間存在著太空引力高速路。

美國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太陽系內存在著一條星際高速。

(星際高速公路)

換句話說太陽系內存在著一條由環繞太陽系內行星並在它們之間蜿蜒前進的管道組成的「引力走廊」,它們能夠幫助飛船在太陽系內穿行,就像船隻利用洋流航行一樣。每一條管道均充當一個引力灣流,由行星與衛星間複雜的引力相互影響形成。

太空高速路連接的地點被稱之為「拉格朗日點」。

我們拿地球的「拉格朗日點」來做解釋。

在上圖「拉格朗日點」上,地球、月球、太陽產生的引力剛好互相抵消,那麼飛船在這個點飛行幾乎不需要能源。

另外L1、L2、L3、是不穩定的,我們可以把這些點想像成一座座引力的山峰,就像位於過山車的頂點一樣,方向選擇好了只要輕輕一推,就能自行出發,幾乎不需要使用用力。

那麼連接這些點就能打造一條條在行星與衛星間蜿蜒前行的低能量通道,減少探索太陽系過程中使用的燃料。

目前科學家已經畫出了一部分線路。

在上圖中,連線顯示了出行線路,而紅圈點就是拉格朗日點。

迄今為止,只有「起源」號飛船任務曾利用這種方式在太陽系中飛行。

美國科學家也說,局限於當下的科技水平,目前尋找地球與火星間一條免費引力管道需要數千年時間。

但太空引力高速路的前景十分美好,將是人類徵服星辰大海的通途大道、

相關焦點

  • 物競天擇原理:太陽系是引力大淘汰的結果
    ,還給我們演示了天體軌道運動的更多可能性,特別是演示了在一條軌道上能夠同時有兩顆天體的情況,在正常情況下一條軌道只能被一顆天體使用,否則引力的擾動終究會讓這兩顆天體相撞,但是理論上應該有一個位置可以讓它們共處,這就是著名的——拉格朗日點。
  • 太陽系發現「高速路」
    太陽系圖片來源:Stock Image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高速公路網」,可以用更快的速度穿越太陽系。它們可以用來將太空飛行器以相對較快的速度發送到太陽系的遙遠角落,並監測和了解可能與地球相撞的近地物體。這一論文近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研究人員觀察了這些路徑的動力結構,在從小行星帶延伸到天王星甚至更遠的空間流形中形成了一系列相互連接的拱門。
  •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空間中發現一條天體專用的「高速公路」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球科技:天文學家在太陽系空間中發現一條天體專用的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天文臺的Nataša Todorović和她的團隊發現,太陽系中天體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往往是不固定的,尤其是彗星、小行星這種小型天體,極易受到體積龐大的行星引力幹擾而偏移當前運行軌道。
  • 天問一號升空即上星際「高速路」,首次修正已完成,磁強計已開機
    本質上講霍曼轉移軌道是一條繞太陽公轉的橢圓軌道,它與地球、火星的公轉軌道相切,遠日點比火星軌道距離太陽要遠一些,這樣太空飛行器才能在到達火星軌道時被火星引力捕獲,從而圍繞火星運行。7月27日的時候,天問一號在距離地球120萬公裡處回望家園,拍下了地月合影的照片,二者均呈新月狀,在太陽系中結伴而行。
  • 宇宙沒有引力會怎樣?太陽系變一盤散沙,月球1.26秒就飛走
    引力是固有的,儘管人們還無法解釋引力是如何產生的,它是宇宙誕生後的第幾秒內產生的,但人們可以確定的是,引力是宇宙中常有的也是必然存在的一種現象。人類賴以為生的太陽也受到引力的約束,我們所看見的太陽,更像一顆熊熊燃燒的火球,但實際上,太空沒有氧氣,太陽也並不是在燃燒著的。
  • 按重量和體積比例做的太陽系模型在太空中能像太陽系那樣運轉嗎?
    :如果存在理想狀態的太空,這些模型是可以像太陽系一樣運轉的,當然還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些模型不能太小(因為必須有足夠的引力能克服電磁相互作用)。比如說在我們太陽系的太空中,這些模型會受到太空中的塵埃粒子、太陽風以及宇宙射線的擾動,太陽風最關鍵的是受到了太陽和所有行星衛星的引力
  • 我們太陽系的行星什麼時候會排成「一條直線」?
    我們太陽系的行星們絕不會像電影裡展現的那樣排列成一條完美的直線。如果你觀察一個行星的二維圖,行星它們的軌道在同一個紙面上,這可能導致你相信所有的行星終將會繞軌道轉到一條相同的直線上。事實上,行星不會在一個相同的平面完美繞行。與之相反的是,他們會在三維空間沿不同的軌道繞行旋轉。正因如此,他們將永遠不會完美地排成一條直線。
  • 太陽系邊緣引力異常,是尼比魯星搗鬼,還是流浪黑洞作祟?
    2006年,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當時的太陽系第九行星冥王星,被排除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中公認的行星只剩下8顆。這意味著在外太陽系中,存在著某個引力源,影響了TNO們的軌道。但這個推論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太陽系外圍物質極其稀少,且受到的太陽引力微乎其微,按理來說是不應該再「凝聚」出一個5到15倍地球質量的「第九行星」的。
  • 太陽系邊緣出現引力異常,是尼比魯星搗鬼,還是流浪黑洞作祟?
    2006年,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當時的太陽系第九行星冥王星,被排除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中公認的行星只剩下8顆。但在十幾年後的今天,一些天文學家卻重新提出,太陽系中存在第九行星。因為在觀測外海王星天體TNO時,發現這些天體的運行軌道與理論計算存在差異。這意味著在外太陽系中,存在著某個引力源,影響了TNO們的軌道。
  • 太空停車埸——太陽系裡的拉格朗日點
    眾所周知,看似虛無的太空,其實充滿星體伸出來的「萬有引力」,它象一張無形的網,無時無刻都在牽拉著飛行中的火箭,火箭要麼順著引方向飛過去,要麼保持一定的垂向速度,用飛弧形路線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來平衡引力,保持橢圓或拋物軌道飛行狀態,似乎永遠找不到不受萬有引力牽拉的停泊點。
  • 為什麼人在太空中會失重?其實並不是引力消失,而是被轉移了
    相信學過物理的人,都會知道,宇宙萬物都是有引力的存在,太陽有引力,所以,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轉,地球有引力,所以所有在地球上的物體都乖乖的待在地面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束縛你的引力消失了,你可能會想「自由飛翔」。
  • 太空停車埸,太陽系裡的拉格朗日點
    <地面上的兩種安全停車位>將這簡單的道理用於太空中飛行的火箭,問題就會變成,能否在太空找到一塊類似於A的「平地「或B的「凹地」,用於停泊、甚或作「加油」之類時的服務的小區域呢眾所周知,看似虛無的太空,其實充滿著星體伸出來的「萬有引力」,象一張無形的網,無時無刻牽拉著飛行中的火箭,火箭要麼順著引方向飛過去,掉落在星體上,要麼保持一定的速度,用飛弧形路線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來平衡引力,保持自由飛行狀態,太空中永遠找不到不受萬有引力作用的點。
  • 美科學家證實引力常數在太陽系之外相同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對太陽系外的天體系統進行研究後發現,進一步證實萬有引力常數在宇宙中具有普適性,一組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綠岸」射電望遠鏡和阿雷西博天文臺對一個脈衝星和白矮星構成的系統進行了長達21年的研究,最終證實了一個宇宙學上的基本問題,引力在太陽系之外也具有同樣的物理性質,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 太陽系內還有可能存在地球這樣大的行星嗎?
    1930年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並將其認定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冥王星的質量和體積和其他幾個行星相比明顯小很多。本世紀初,科學家在冥王星軌道以外發現了一些個頭和冥王星差不多的星球,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受到了挑戰。2006年冥王星被正式降級為矮行星。
  • 太陽系內還有可能存在地球這樣大的行星嗎?
    1930年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並將其認定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冥王星的質量和體積和其他幾個行星相比明顯小很多。本世紀初,科學家在冥王星軌道以外發現了一些個頭和冥王星差不多的星球,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受到了挑戰。2006年冥王星被正式降級為矮行星。
  • 太陽系邊緣發現神秘力量,旅行者被異常減速,到底誰在撒謊?
    上圖是旅行者2號從地球出發前往太陽系外時的速度變化曲線,不是說太空中沒有空氣阻力麼,為什麼速度在逐漸降低?難道真有太陽系牢籠攔住了人類的太空飛行器?一、旅行者2號的速度曲線為什麼是個鋸齒狀?引力彈弓是看明白了,吃瓜群眾的問題也來了,從地球到太陽系外,免費的加油站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但為什麼那麼多行星引力彈弓的加速下,速度還越來越慢,這說明了什麼?
  • 太陽系中發現新的星際高速公路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科學進展》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條貫穿太陽系的新的「星際高速公路」,它可以在未來加快太空飛行器從地球到太陽系遙遠部分的旅行時間,並監測和了解可能與地球碰撞的近地物體。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太陽系中各種天體的軌道,並計算出它們如何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
  • 軌道和引力的關係,引力是否是構成宇宙「大廈」的棟梁支柱?
    如影隨形軌道與引力看似相伴相生,如影隨形,但起主宰作用的還是引力,或者說是先有引力後有軌道。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引力是構成宇宙大廈的棟梁支柱,軌道則是將天體磚石連綴起來的鋼筋水泥。以太陽係為例。假如太陽失去引力,所有高速運行的行星都會被拋入太空;行星假如停止轉動,太陽的巨大引力就會把它們吸入自己上千萬攝氏度高溫的熔爐,將地球和人類轉眼化為灰燼。引力是太空中普遍存在的吸引力,是恆星系統形成的基礎,是星系運行的原動力。當然,對不同天體而言,只有引力、質量等因素達到平衡時方可確定關係,正常運行。要達成這種平衡是非常不容易的。
  • 地球都無法擺脫太陽強大的引力,為何「星際訪客」奧陌陌卻可以?
    人類描繪的奧陌陌外形清晰圖科學家們拍攝到這個「星際訪客」尺寸不大,只有400長和40米寬,從外面看上去就像一條雪茄,這是人類首次發現系外天體闖入太陽系,雖然人類拍到了這個「星際訪客」的外形,但是卻分不清它的表面究竟是巖石還是金屬,如果是巖石它就是一個自然天體,如果是金屬那麼它很有可能是一艘外星人駕駛的飛船,就在科學家想要對這個
  • 太空探索:太陽系以外的神奇世界「旅行者」號為你揭開秘密
    作為首批離開太陽系的人類建造物體,兩艘太空飛行器正在探索遠離地球數十億英裡的未知領域。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宇宙飛船飛到如此遙遠的太空。這兩個已經「年逾不惑」的太空探測器揭示了太陽圈和星際介質之間的邊界的真面貌,這為我們了解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地球上生命何以能夠存在提供了新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