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帶著地球每秒狂奔220公裡,為什麼星空看起來還是老樣子?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夜空中發光的天體大概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行星,隨著時間變化它們的位置很快就會發生變化,比如金星和水星,將它們的每天同時間的軌跡連起來,你甚至能發現它們繞太陽公轉!

而另一種則是恆星,它們除了會因四季變化以外,其位置是不變的,所以才被稱為恆星!但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太陽正帶著地球在銀河系中正以每秒超過200千米的速度在狂奔,按理應該物是人非了是吧,為什麼一直以來星星位置都沒有變化?

太陽系運行速度是怎麼發現的?

最早試圖畫出銀河系地圖的是赫歇爾,他用了11年時間測定了十多萬顆恆星位置,最終在1785年畫出了一個破大餅狀的銀河系,你可以盡情的取消赫歇爾,但請注意,在他以後100年內,這幅銀河系全景圖是全球最詳細的星圖!

赫歇爾和妹妹觀測星空

銀河系的整體自轉和整體樣貌需要到20世紀初才被天文學家發現,1918年美國天文學家沙普利經過4年的觀測認為太陽系應該位於銀河系的邊緣。1926年,瑞典天文學家貝蒂爾·林德布拉德分析出銀河系也在自轉,並且林德布拉德提出銀河系中心在人馬座方向!

2018年4月份,歐空局的蓋亞衛星發布了第二份銀河系詳圖,包含了13.8億顆恆星的數據,由此建立了一個極其詳細的銀河系3D力圖,有史以來第一次了解到我們所在銀河系的細節!

現在我們知道太陽系距離銀心約2.6萬年光年,在銀河系中公轉的速度大約是220千米/秒,8天就能飛行一個天文單位,1400年就能跨越一光年,大約2.25-2.5億年繞行銀心一周!太陽系的黃道平面與銀盤面有一個60度的交角,因此地球的北半球低緯度和南半球可以看到最明亮的銀心區域。

星星的位置看起來為什麼沒有變化?

所以太陽系的速度達到了200多千米/秒,「窗外的景色」應該刷刷的過才對是吧,當然這沒問題,但當參照物非常遙遠時,就會發現月亮在跟著你走!但只要時間等得久一點,就能發現月亮其實根本就沒跟著你,它自個就下山了!

恆星自行

銀河系中的恆星都在環繞銀心公轉,但它們之間速度並不協調,也就是它們的速度只對銀心負責,而與鄰近的恆星之間都存在速度差,全天區目視自行速度最高的是巴納德星,短短幾年間的位移肉眼可見!

巴納德星的位置變化:從1985年到2005年

它是位於蛇夫座一顆質量非常小的紅矮星,距離地球約6光年,美國天文學家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在1916年測量出它的自行為每年10.3角秒,是已知相對太陽自行速度最大的恆星,並且它正以視向速度106.8千米/秒接近太陽系。預計在1.18萬年後將替代比鄰星成為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據研究它至少有一顆類地行星!

被彈飛的恆星

銀河系中還有一種奇特的恆星,它們的自行速度極高,甚至超過了銀河系的逃逸速度,未來它們將不會在銀河系中停留,這種奇特的恆星原來是一種雙星系統,後來被雙星中的一顆被黑洞俘獲,另伴星則被甩出了星系,成為一顆流浪恆星!

超高速星成因

星座變化

天空中所有的恆星都在自行,差別是速度快一些和慢一些,所以有些快的恆星跑了之後,慢慢星座就不成形了,因此在五萬年前古人看到的星空和現在是不一樣的,當然十萬年後的未來人看到的星空和我們也不一樣!

星座隨時間的變化

可能變化最大的要數南十字座了,從一個十字架變成了兩條平行線,這變化,要是有人穿越到了未來,拿出現代星圖來對比的時候,估計就要暈了!

所以天上的星星是變化的,你感覺不到是因為時間還不夠久一點,好在現代人已經有超級計算機了,將各顆恆星的位置與自行速度以及軌跡輸入後,即可模擬出任何時刻的恆星位置!

相關焦點

  • 太陽帶著地球每秒狂奔240公裡,為何夜晚星空看起來卻變化不大?
    ;公轉就是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圍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為365天,也就是一年,科學家計算出地球公轉速度為30公裡每秒。太陽帶著地球每秒狂奔240公裡根據科學家們觀測和分析,銀河系的長度為10萬光年,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為2.6萬光年,根據計算太陽圍繞銀河系一圈需要2.5億年,由此可以計算出太陽的公轉速度為240公裡每秒,也就是86.4萬公裡每小時,這個速度是普通速度(時速1000公裡)的864倍、旅行者1號(最高時速6萬公裡)14倍,
  • 銀河系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為什麼星空看起來卻一點都沒變?
    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走向不歸路的銀河系,究竟要去哪裡?自轉中的地球無時無刻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同樣的,自轉中的太陽也在圍繞著銀河系公轉,推而廣之,銀河系又是圍繞著什麼在運動?而銀河系運動的速度又是多少?
  • 地球帶著我們在宇宙中狂奔,一年189億公裡
    地球圍繞太陽一周所用的時間就是一年。在一年之中地球自轉了365.24天。一個位於地球赤道上的人在一年內跟隨著地球自轉了大約1461萬公裡。 其實,這段距離不算什麼。真正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地球在一年內帶著我們圍繞著太陽「狂奔」了9.24億公裡。而我們在地球上感受到的卻只是一年四季的寒暑交替變化。
  • 地球每秒行走220公裡,但在宇宙中卻沒什麼變化,這是為什麼?
    每次我們抬頭看星空,都會覺得很寂靜,但是宇宙中的一切都不是靜止的。地球在宇宙中,會繞著自轉軸旋轉,同時也圍繞著太陽系在運動。而太陽和宇宙中的其他恆星,也都是一直在運動的,在銀河系中,所欲的恆星都在圍繞著位於銀河系中心的共同質心運動。那麼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了,既然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在運動,那麼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星空一直都沒有變化呢?
  • 每秒狂奔24000公裡:這顆恆星是瘋了嗎?
    事實上,不僅黑洞本身很難理解,宇宙中所有跟黑洞有關的事物也是極其瘋狂的,比如,科學家最近就發現了一顆瘋狂的恆星,它正在以每秒鐘24000公裡的速度圍繞著一個黑洞狂奔,讓人驚嘆!天文觀測發現,這編號為S4711的恆星,其運行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大約每7.6個地球年就能夠繞銀河系中心一圈,如果繞地球一圈的話,只需要1.5秒鐘!此前,天文學家曾經在距離銀河系中心的射手座黑洞很近的軌道上發現了多個運行極快的恆星,其中包括著名的S2恆星,這個恆星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大約200億公裡,這個距離大約相當於冥王星與太陽距離的4倍。
  • 這顆恆星每秒狂奔24000公裡,公轉周期僅7.6年
    事實上,不僅黑洞本身很難理解,宇宙中所有跟黑洞有關的事物也是極其瘋狂的,比如,科學家最近就發現了一顆瘋狂的恆星,它正在以每秒鐘24000公裡的速度圍繞著一個黑洞狂奔,讓人驚嘆!天文觀測發現,這編號為S4711的恆星,其運行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大約每7.6個地球年就能夠繞銀河系中心一圈,如果繞地球一圈的話,只需要1.5秒鐘!
  • 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走向不歸路的銀河系,究竟要去哪裡?
    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走向不歸路的銀河系,究竟要去哪裡?自轉中的地球無時無刻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同樣的,自轉中的太陽也在圍繞著銀河系公轉,推而廣之,銀河系又是圍繞著什麼在運動?而銀河系運動的速度又是多少?
  • 地球每年在宇宙中前進70億公裡,為什麼星星的相對位置都沒變?
    既然宇宙中的天體都在不斷運動,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星空都沒有變化呢?隨著地球的自轉,夜空中的星星會東升西落。同時,隨著地球的公轉,星星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更早。除了月球和幾顆行星會在天空中穿行之外,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始終不變。那些不會動的星星都是太陽系外的恆星,它們自身可以發光。
  • 在宇宙中,地球以10萬公裡時速向前狂奔,為何我們沒有明顯感覺?
    以上帝視角去看,地球的自轉速度很快,達到1674公裡每小時聲音的時速為每小時1224千米,換成是秒的話,相當於340米每秒,比地球自轉的速度慢了100多米每秒,而時速1000多公裡對於我們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快了,對比一下平時我們經常乘坐的交通工具,汽車時速120公裡時,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快,300公裡每小時的高鐵讓我們產生飛一般的感覺
  • 銀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裡的速度向巨引源狂奔(下)
    基於這樣的判斷,科學家在對銀河系運行規律的持續性探測研究時,發現其對於宇宙背景來說,正在以每秒600公裡的速度向半人馬座方向快速移動。按照萬有引力定律,科學家推測在銀河系的移動方向上,將有一個質量異常龐大的「物體」存在。
  • 什麼位置才能看到地球每秒30公裡的速度繞太陽公轉?
    理論上只要離開地球,宇宙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地球環繞太陽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在公轉,但有一個問題是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所要付出的努力是難以想像的,在這個位置保持可能會更難!一、為什麼我們不能直觀的看到地球高速公轉?
  • 先驅者11來到太陽系邊緣,離地球150億公裡,以每秒11公裡在飛
    趣味探索訊 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存在多種天體,有恆星太陽,有圍繞太陽的行星,有矮行星,還有四處亂飛的小行星,那麼太陽系之外又是個什麼樣子呢?儘管科學家通過地面望遠鏡或太空望遠鏡進行過多次觀測,但只有近距離探索才能真正知道這裡到底有什麼。於是美國宇航局在1972年向外太空發射了人類首個星際探測器。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圍繞銀河系旋轉,那銀河系圍繞什麼旋轉?
    在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這些天體不是靜止的,而是在高速運轉的,就比如我們生活的地球,每秒運行的速度為29.8公裡,換成時速是10.7萬公裡,也就是說地球一個小時就飛行了10.7萬公裡,這是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平均速度,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的同時,太陽系也在圍繞銀河系在旋轉,那麼太陽系的運行速度是多呢
  • 地球繞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轉,為何北鬥七星、啟明星位置不變?
    地球繞著太陽轉,為什麼北鬥七星、啟明星的位置基本不變?有這個疑問的朋友應該沒有好好觀察過星空,北鬥七星的位置的變化比較慢,一年輪一次,每天看起來差不多,但累計一定的時間後就會很明顯,您會發現勺柄方向變化了!
  • 以每秒590公裡速度穿越宇宙,我們每天換一個位置,為何察覺不到
    趣味探索訊 在每天24小時裡,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不論是遠處山川,還是近處高樓,一直固定在一個位置上靜止不動,相對我們而言,地球是靜止的,給人的錯覺是,不管是太陽,還是月亮,都圍繞地球旋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休無止運動下去。實際真是這樣嗎?如果將我們視野範圍擴大到數萬光年,你會發現太陽帶著地球以數百公裡每秒速度在穿越宇宙。
  • 狂奔220億公裡!旅行者1號怎麼跟地球通訊?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在宇宙中飛行了四十多年後,旅行者1號現在距離地球的距離已經超過了220億公裡,目前位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大家或許會感到好奇,一個距離地球如此之遠的探測器,它是如何跟地球上的人類保持聯繫的?迄今為止,旅行者1號上面的大部分設備依然能夠正常運轉,這簡直是一個奇蹟。旅行者1號的設計理念相比現在來說都毫不遜色。我們先來看動力系統,在宇宙空間內,飛行器自身攜帶的能源作用很大,這讓飛船可以控制自身的飛行速度,靈活利用行星之間的引力。
  • 狂奔220億公裡!旅行者1號怎麼跟地球通訊?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在宇宙中飛行了四十多年後,旅行者1號現在距離地球的距離已經超過了220億公裡,目前位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 大家或許會感到好奇,一個距離地球如此之遠的探測器,它是如何跟地球上的人類保持聯繫的?
  • 太陽每秒損失420萬噸的質量,為什麼太陽還沒燒沒?
    地球上所有的能量都來自於太陽的輻射,太陽實際上是燃燒著自己的「質量」照亮著周圍的星空,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只佔太陽輻射總能量的一點點,大概只有22億分之一,而被人類所使用的太陽輻射只佔了萬分之一。因此,人類所使用的能量只佔太陽總輻射能力的22萬億分之一。
  • 太陽每秒損失420萬噸的質量,為什麼太陽還沒燒沒?
    地球上所有的能量都來自於太陽的輻射,太陽實際上是燃燒著自己的「質量」照亮著周圍的星空,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只佔太陽輻射總能量的一點點,大概只有22億分之一,而被人類所使用的太陽輻射只佔了萬分之一。因此,人類所使用的能量只佔太陽總輻射能力的22萬億分之一。
  • 太陽每秒消耗420萬噸物質,為什麼太陽還沒燒完?
    太陽是生命之源,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存在生命。植物利用光合作用自給自足,然後才有食草動物以及食肉動物。煤炭石油,這些化石燃料就是由遠古植物的殘骸形成的,太陽的能量就是這樣被植物固定了下來,然後被人類發現、利用。太陽燃燒著自己,照亮了周圍的星空。地球上的大部分能量都來自於太陽的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