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據國外媒體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中國如能清理「朦朧」的天空,或將讓國內規模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裝機容量增加 13%,並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額外收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巴特·斯威茨(Bart Sweerts)從分布在中國各地的 119 個觀測站獲取了 1960 年到 2015 年之間的太陽輻射數據,並將其與二氧化硫和炭黑的排放數據相結合,用以調查人為因素造成的氣溶膠使太陽能電池板的最大輸出減弱了多少。相關研究發表在Nature Energy 雜誌上。斯威茨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在這 55 年間,空氣汙染使潛在的太陽能發電減少了約 13%。
目前,放眼世界,中國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比其他任意一個國家都多。今年年初一家中國光伏行業組織表示,中國在 2018 年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為 43 千兆瓦(GW),同比下降 18%。不過,中國光伏產業協會(CPIA)表示,到 2018 年底,中國新一代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 170 千兆瓦。但與此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大氣汙染問題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
近年來,中國政府已開始著手處理大氣汙染問題並取得了相應的成果。2013 年 9 月,國務院公布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在未來 5 年改善全國空氣品質。到 2017 年底,中國已經實現了該《行動計劃》中幾乎所有主要目標。
而現在,我們知道這樣治理大氣汙染也會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因為晴朗的天空可以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潛力。
圖 | 1965 年 ~ 2015 年中國太陽能的利用率變化曲線(利用率指太陽能電池板的實際輸出功率與最大輸出功率之比)(來源:Bart Sweerts /Nature Energy)
根據研究推測,在 2016 年可能導致了 14 太瓦時(即 14 萬億瓦/小時)的發電量損失,這相當於突尼西亞全國的年發電量。到 2030 年,預計中國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比 2016 年增長 3 倍以上,屆時這一數字很可能躍升至 74 太瓦時,相當於孟加拉國目前的總發電量。
如果沒有大氣汙染,2016 年可新增的電力帶來的價值可達 19 億美元,而 2030 年的價值或將達到 67 億美元。「這是相當大規模的電量和數十億美元收入的損失。即使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這個數字也是相當可觀的。」斯威茨說。
早在 2017 年,也有類似研究指出了相似的結果。美國杜克大學、印度理工學院甘地訥格爾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分析了空氣中的懸浮顆粒以及它們在太陽能電池板上形成的積塵對發電效率的影響。其結果表明,空氣中的塵土和人造汙染物會嚴重損害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效率,一些地區損失幅度超過 25%,裝機容量較大的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半島等國家和地區受害最重。中國支持各地區在城市住宅或其他建築上部署太陽能發電設備,但由於大氣汙染等相關問題,這些城市裡的太陽能電池板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打擊。而且,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區,大氣汙染問題也嚴重,所以相應的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效率就越差。根據斯威茨的研究,他發現在 2010 年至 2015 年期間大氣汙染問題出現了「小逆轉」,這表示中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治理初見成效。但他也警告說:「這距離研究開始時期的大氣狀況還差得很遠。」大氣汙染的治理既關係到民生問題,也影響經濟的發展,是需要長期得到關注和重視的。
原標題:Nature Energy :大氣汙染使中國太陽能發電量損失13%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