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府迎難而上 到2025年全球將新增超過900GW的太陽能發電量

2020-11-27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國際能源署(IEA)於今天上午發布《2020年可再生能源報告》稱,儘管面臨新冠肺炎(Covid-19)危機,今年全球仍將新增近107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

該多邊智囊團已將其在5月份作出的看跌預測上調了18%,因為它消化了因Covid-19停產造成的巨大影響,而這曾在上一季度給全球經濟蒙上了一片陰霾。根據該組織修訂後的評估結果,明年全球將增加近117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其中印度、法國和德國將領跑大型太陽能發電項目。

據IEA預測,到2022年,歐洲和美國將彌補中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因為它們將新增近120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並且將在未來三年裡每年增加130吉瓦的光伏發電量。

最佳情況

然而,如果各國政府能夠解決影響太陽能產業的各種問題——從中國的激勵不確定性到財政狀況非常糟糕的印度公用事業公司,今年將新增超過120吉瓦的發電容量,而明年新增量將達到142吉瓦以上、2022年為149吉瓦,然後從2023年至2025年期間每年新增大約165吉瓦。

在報告中,IEA提出了兩種預測:一種是基本情況,另一種是『加速』的世界最佳情況;它還預測在報告所涵蓋的五年期間,太陽能幾乎將佔到新增清潔能源產能的60%,而預計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發電成本將在此期間下降36%。今年太陽能發電量預計將佔到全球發電量的27%,而IEA預計這一數字將在五年之內升至三分之一。

由IEA概述的這兩種情況之間的差異在作為全球太陽能超級大國的中國得到了充分闡明。在中國,從太陽能發電補貼到『市電平價』太陽能的轉變已經打擊到對商業設施的需求,而這些設施曾是中國光伏產業的增長引擎。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國在即將出臺的五年計劃中提供有關太陽能發電量計劃的詳情,尤其是在剛剛宣布2060年實現淨零目標之後。

中國

據IEA預測,今年中國的太陽能發電容量預計將比2019年增加三分之一,其中包括9-10吉瓦的住宅光伏陣列,它們將在明年年底之前繼續獲得補貼。在全球範圍內,Covid-19對家庭理財的影響推動了重心從小型系統向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發電廠轉移,這在中國也是如此。去年,在中國首次補貼拍賣會上公布的平均1-5兆瓦的項目規模在今年的採購活動中幾乎增加了兩倍。今年7月份,這輪採購分配了近26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

然而,考慮到冠狀病毒大流行對經濟的影響,IEA的報告對政府在7月份分配的29吉瓦市電平價項目的前景產生了懷疑。

美國

IEA稱,和中國一樣,美國在當前季度的太陽能項目裝機容量預計將一如既往地激增,今年將「前所未有」地增加近17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且今年下半年在建項目容量為13.6吉瓦。

該能源智囊團修正了其在5月份對印度新增太陽能作出的、下降19%的預測。儘管它預計明年會出現令人讚嘆的反彈,且這種趨勢會持續到2022年,但報告提到了該國實現光伏雄心所面臨的一個眾所周知的障礙。由於上半年身陷財政困難的國有電力公司拖欠清潔能源開發商的巨額現金增加了10%,IEA報告指出:「他們需要一套結構性解決方案,才能確保印度國家配電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進而加快光伏增長速度。」

但截至9月底,印度拍賣的太陽能發電量僅為8.2吉瓦。由於太陽能電價比去年下降了4%,另外的12吉瓦與3吉瓦的太陽能製造能力有關。在2023-25年期間,該國計劃每年新增約13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或者,如果能解決棘手的電力公司問題的話,則新增18吉瓦。

IEA報告稱,除中國以外的東南亞、中東和北非(MENA)市場艱難的比較數據主要歸因於去年的太陽能成功——例如2019年越南的非凡太陽能熱潮,以及阿聯、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新增近3吉瓦的大型項目——預計今年MENA地區新增1.5吉瓦的光伏容量僅為2019年的一半。

根據《2020年可再生能源》報告,MENA市場明年將迅速反彈至將近兩倍,其中阿聯、卡達和阿曼將領跑市場,預計在沙特、約旦和突尼西亞的幫助下2022年將達到4吉瓦且2023-25年期間也將達到同等水平,因為該市場在過去五年裡實現了增加20吉瓦太陽能的預期。IEA指出,MENA地區在此期間增加的太陽能幾乎有一半來自化石燃料出口國。該組織還指出,由Covid-19引發的油價暴跌可能會重新成為該地區關注的重點。

德國EEG法案

德國對其《可再生能源法》(EEG,Erneurbare Energien Gesetz)提出的修正案吸引了IEA的目光,因為它可能從明年開始將每年補貼500千瓦以上屋頂系統的容量限制在200-400兆瓦,具體補貼水平將通過拍賣決定。然而,該法案還提議將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目標提高至65%,並使太陽能發電量達到100吉瓦。IEA稱,此舉需要在目前600兆瓦需求量的基礎上每年拍賣1.9-2.8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報告還補充說,儘管面臨全球健康危機,德國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發電量在上半年增加了一倍,且住宅陣列增長了90%,因為該國預計今年將增加4.3吉瓦的發電量——比去年增長8%。

報告還指出,澳大利亞光伏發電項目的增加將以商業項目和企業購電協議為主,因為該國已經超額完成其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目標。從長遠來看,IEA預計未來五年裡此類無補貼的驅動因素將佔到新增太陽能發電量的9%,還有7%的設施則由多種收入流商業模式提供動力。澳大利亞新增太陽能容量預計將同比下降30%以上,墨西哥預計將由於監管環境不利而下降40%,日本下降9%。據預計,歐洲今年將新增16.5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較2019年下降4%。但如果刨除西班牙——該伊比利亞國家去年經歷了太陽能熱潮——則增長13%。

荷蘭

荷蘭的新增太陽能發電量預計將增長13%,超過2.7吉瓦;法國將增長50%(儘管可能會削減上網電價補貼),預計為1.3吉瓦。儘管有Covid復甦政策的幫助,義大利的情況仍將持平。而比利時在太陽能電池模塊供應短缺的情況下也將後退。但是,由於慷慨的淨計量電價制度引發了住宅市場的繁榮,波蘭預計將出現44%的年增長,預計2020年將新增太陽能1.4吉瓦。

阿根廷太陽能預計將面臨困境,因為大流行的經濟影響加劇了該國本已嚴峻的經濟形勢。IEA預計,儘管南非國家電力公司(Eskom)存在財務問題,但南非仍將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光伏發展引擎。預計到2025年,新增離網太陽能發電量將達到1吉瓦。

激勵因素

國際能源署表示,迄今為止宣布的Covid復甦刺激計劃將為新增可再生能源產能提供約100億美元的資金,這遠遠低於該組織要求的、為了避免災難性的全球變暖而從明年到2023年每年提供18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然而,IEA確實對歐盟計劃的7500億歐元(折合8850億美元)復甦計劃表示讚賞,且估計其中約300億美元可投資新增清潔能源容量。

儘管我們注意到化石燃料巨頭(其中95%為歐洲企業)今年將投資約8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設施,但IEA預測這在2025年之前仍將僅推高約2%的清潔能源投資總額。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羅馬尼亞將在十年內新增3.692GW太陽能發電量
    打開APP 羅馬尼亞將在十年內新增3.692GW太陽能發電量 電纜網 發表於 2020-12-01 17:15:06 羅馬尼亞經濟部透露,根據政府的《2020-2030年能源戰略(草案)》,羅馬尼亞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在其能源領域投資超過226億ou元。
  • 2019年中國發電量再次超過全球四分之一,煤炭發電量超過全球一半
    由英國智庫(Ember)發布的《全球電力行業回顧2020》報告中顯示的信息,2019年咱們中國的發電量約為7.14萬億千瓦時(約7140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千瓦時),再次超過全球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穩居全球第一。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
    儘管全球今年能源需求將下降5%,但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仍將增加近7%,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達200吉瓦,佔全球總新增裝機容量的近90%。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取代煤炭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力來源。  今年全球新增電力90%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儘管全球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投資者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依然強勁。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2020至2025年的分析和預測
    疫情前的項目將在成本持續降低和不間斷的政策支持下穩健運行,促使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有望達到近10%的新紀錄,其中歐洲和印度將引領增長。未來五年,可再生能源將引領全球電力行業,並在2025年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但在此過程中,世界各國仍需儘快解決由於激勵補貼政策到期所產生的政策不確定性問題。
  • 西藏將成為中國太陽能發電量最大省區
    根據印度最新報告,印度在2020年第三季度(7-9月)僅增加了853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能力。在新增的規模中,有71%(603MW)來自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而29%(250MW)來自屋頂太陽能。至此,截至9月30日印度已累計安裝了40295...
  • 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15GW 中國排名第一
    2020年預計全球新增規模120GW在2019年全球光伏市場穩定增長的趨勢下,國內外研究機構均看好今年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在110—120GW。其中,國內新增裝機規模約為40GW,呈恢復性增長態勢。
  • 到2025年印度太陽能與風電成本將與煤電相當
    到2025年印度太陽能與風電成本將與煤電相當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全球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日前發布報告稱,在2025年至2030年期間,印度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的發電成本可與煤電比肩。「我們預計,到2025年,用於新太陽能和陸上風電(包括電池存儲)的LCOE將類似於新燃煤發電的LCOE,如果前者的LCOE從2020年上半年到2025年以CAGR 8%-16%下降,或者LCOE範圍在2020上半年至2030年以CAGR4-9%下降,」該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說。
  • 2019年全球發電量超過27萬億度,那中國、美國、印度、日本的呢?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各國、地區的發電量首次超過了27萬億度(具體為27004.7TWH),同比增長1.3%。展望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今年全球發電量有可能「由正增長,變成負增長」。發電量前三名:中國、美國、印度分國別來看,咱們中國的發電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一,BP公司報告給出的是「7503.4TWH,即超過7.5萬億度電」,同比增長4.7%,約為全球總發電量的27.8%——自2011年以來,中國的發電量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並逐年拉大了對第二名美國的差距。
  • 2020年全球光伏發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累計裝機...
    全球光伏發電產業快速發展   在全球氣候變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巴黎協定》在2016年11月4日生效,凸顯了世界各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決心。
  • 太陽能光伏2030年新增量能達到今天的三倍嗎?
    可再生能源有望實現強勁增長,在政策情景中,從2020年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增長三分之二。可再生能源在未來十年將滿足全球80%的新增長電力需求,2025年它將超過煤炭,成為主要電力生產方式。到2030年,水電,風能,太陽能光伏,生物能源,地熱,聚光太陽能和海洋能等將提供近40%的電力供應。其中太陽能是新發電技術體系的核心。
  • Nature Energy :大氣汙染使中國太陽能發電量損失13%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巴特·斯威茨(Bart Sweerts)從分布在中國各地的 119 個觀測站獲取了 1960 年到 2015 年之間的太陽輻射數據,並將其與二氧化硫和炭黑的排放數據相結合,用以調查人為因素造成的氣溶膠使太陽能電池板的最大輸出減弱了多少。相關研究發表在Nature Energy 雜誌上。斯威茨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在這 55 年間,空氣汙染使潛在的太陽能發電減少了約 13%。
  • 獨家翻譯 | 2019年全球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增速降至本世紀最低水平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氣候智庫Ember(前身為Sandbag)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2%,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22%。  Global Electricity Review表示,2019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增長265TWh,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增長,但增速放緩至14%,是本世紀最低水平。
  • 太陽能將成為美國2021年新發電量的第一大能源
    1月12日 消息: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今天宣布,2021年,該國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容量預計將增加15.4GW,刷新美國電網發電能力的新紀錄。 太陽能在2021年領先,佔美國新增發電能力的39%。
  • 2019年1-12月全國太陽能發電量統計分析
    他在演講中指出,以色列需要部署儲能容量高達8GWh儲能系統,才能實現其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政策目標,也就是到2030年採用30%的可再生能源電力,並提高電網可靠性... 2020-11-17 國際能源署(IEA)於今天上午發布《2020年可再生能源報告》稱,儘管面臨新冠肺炎(Covid-19)危機,今年全球仍將新增近
  • 到2035年太陽能將成為最大的電力來源
    可再生能源公司Statkraft發布了其對全球能源趨勢的第四次年度分析稱,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太陽能將在2035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力來源。報告中表示,太陽能光伏已經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這得益於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成本不斷降低以及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壽命成本將在未來三十年內下降約一半,而風能將降低40%。Statkraft估計,到2050年,太陽能光伏和風能將佔發電總量的70%,其中可再生能源佔全球電力行業的80%以上。
  • 中電聯:2020上半年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10.15GW
    近日,中電聯發布2020年1-6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其中新增裝機數據顯示,1~6月,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10.15GW,比上年同期少投產1.5GW。詳細數據如下:1-6月,全社會用電情況持續好轉,第一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正增長;發電量降幅繼續收窄,新能源發電量佔比持續提高;除核電和太陽能發電外,其他類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均同比降低;全國跨省送出電量實現正增長;除水電外,其他類型發電基建新增裝機均同比減少;電源完成投資同比增長,其中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完成投資增長較快。
  • 2019年英國僅有233.4 MW新增太陽能發電量併入電網
    統計數據還顯示,2019年可能是英國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產業發展最慢的一年。然而,據英國太陽能貿易協會(UK Solar Trade Association)透露,由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ategy)公布的官方數據基於不完整的數據集,實際增長(尤其是規模在50 kW以上的光伏系統)應該更強勁。
  • 2025年印度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成本或將與煤電相當-化工網
    據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一份報告,2025-2030年印度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成本或將比燃煤發電更具競爭力。
  • 2021年全球光伏發電市場預測分析:新增裝機有望達155GW(圖)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分為兩類,一種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發電系統;一種是分布式,如工商企業廠房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民居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光伏產業是基於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而興起的朝陽產業,是未來全球先進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各國都出臺了相應的產業支持政策以支持本國光伏行業發展。近年來,全球光伏市場幾經起落,總體呈現不斷向上發展趨勢。
  • 美國太陽能發電容量預計將增加15.4GW
    消息: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今天宣布,2021年,該國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容量預計將增加15.4GW,刷新美國電網發電能力的新紀錄。   2021年,太陽能發電佔美國新增發電總量的39% 。 太陽能在2021年領先,佔美國新增發電能力的39%。緊隨其後的是風能(31%,12.2GW)、天然氣(16%,6.6GW)、電池存儲(11%,4.3GW)、核能(3%,1.1GW)和其他能源(0.2GW)。   數據顯示,2021年的美國太陽能發電量預計為15.4GW,將超過2020年近12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