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太陽能將成為最大的電力來源

2020-11-23 東方財富網

可再生能源公司Statkraft發布了其對全球能源趨勢的第四次年度分析稱,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太陽能將在2035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力來源。

報告中表示,太陽能光伏已經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這得益於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成本不斷降低以及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壽命成本將在未來三十年內下降約一半,而風能將降低40%。

Statkraft估計,到2050年,太陽能光伏和風能將佔發電總量的70%,其中可再生能源佔全球電力行業的80%以上。

Statkraft公司戰略與分析主管HenrikS?tness表示:「我們的分析表明,可再生技術的價格下降速度比大多數人預期的要快。在大多數國家,在需要新電力的情況下安裝可再生能源已經是有利可圖的。在陽光和風力充沛的地區,建設新的可再生能源很快將比現有的煤炭或天然氣發電更有前景。」

在其全球低排放情景預測中,Statkraft表示,2018年太陽能光伏產量增長了25%,而到2050年,太陽能將滿足全球約40%的電力需求。與此同時,隨著各國逐步淘汰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風電將產生全球約30%的電力。

該公司表示,到2050年,全球的電力需求將翻一番,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將增加六倍以上。到2050年,全球電力行業將完成脫煤脫碳轉型,而天然氣將成為世界碳排放的主要來源。

Statkraft表示,其分析顯示,英國能源部門脫碳的最佳方式是全面部署太陽能和風能。

Statkraft英國董事總經理David表示:「考慮到政府的零目標以及對陸上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越來越積極的政治和公眾情緒,我們期待在英國大力投資,幫助該國實現脫碳。」

該公司補充說,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也將使其他部門(如運輸和建築)的電氣化變得更加容易。

(文章來源:電纜網)

相關焦點

  • 太陽能「2035年以來最大的發電來源」
    Statkraft預測,從2035年開始,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成為最大的發電來源。挪威開發商發布的《低排放情景報告》中預測,到2050年,全球發電能力將增加三倍,其中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將超過新增發電量的總和。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
    儘管全球今年能源需求將下降5%,但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仍將增加近7%,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達200吉瓦,佔全球總新增裝機容量的近90%。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取代煤炭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力來源。  今年全球新增電力90%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儘管全球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投資者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依然強勁。
  • BNEF:風能和太陽能正在成為最便宜的電力來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每6個月,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就會進行一次電力成本分析,這是對不同發電和儲能技術成本競爭力的評估——不包括補貼。最新的分析顯示,除了日本以外,太陽能和風能現在是所有主要經濟體中最便宜的發電來源。這包括中國和印度,在不久之前,煤炭還是這兩個國家的老大。在印度,一流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的成本是新建燃煤電廠的一半。
  • 到2035年,美國可以將90%的可再生能源
    —具體來說,就是用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和核能,我們能以多快的速度達到90%的零碳電力,而不會給消費者帶來任何額外成本。由於風力渦輪機,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的成本迅速下降,答案是2035年。當公用事業建設新的發電廠時,它們會將成本轉嫁給納稅人。到2035年,納稅人將償還當今運行的大多數燃氣或燃煤電廠,這意味著如果公用事業儘早關閉這些電廠,消費者將不會蒙受損失。這就是研究人員所謂的「無額外費用」的意思。納稅人將還清舊的無碳電廠後,將為其提供資金。減少汙染將幫助人們更輕鬆地呼吸,降低醫療保健成本,並使從化石燃料轉移過來的總體費用降低。
  • 西藏將成為中國太陽能發電量最大省區
    2020-11-26 歐洲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EnelSpA計劃在未來10年投資1600億歐元(合1900億美元),押注全球對綠色能源和電氣化的需求將大幅上升
  • 西藏將成為我國太陽能發電量最大省區
    新華社拉薩5月11日電(記者拉巴次仁 德吉)西藏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站——100兆瓦大型光伏併網發電站日前正式開工建設。西藏和平解放60年來,西藏高網型光伏發電累計安裝量已達到9兆瓦,約佔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13%,將成為太陽能發電量最大省區。
  • 世界最大浮式太陽能發電項目將於2022年開始發電
    據媒體1月6日博帕爾報導,世界上最大的600兆瓦浮動太陽能項目將在中邦坎德瓦區納爾馬達河的Omkareshwar大壩建設,該項目將於2022-23年開始發電。周二,一份官方新聞稿援引該邦新上任的可再生能源部長Hardeep Singh Dang的話說,該項目的估計投資為300億盧比。
  • 風能與水能成為歐盟可再生能源電力主要來源
    風能與水能成為歐盟可再生能源電力主要來源 2021-01-1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愛迪生電力與Bright Source將建13億瓦太陽能電廠
    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11日宣布,已與Bright Source能源公司籤訂一項建造發電高達13億瓦的太陽能電廠合約,此合約為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建造合作,預估投產後可為84萬5000戶家庭提供電力。
  • 瑞士計劃205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到37.5GW 將建立有效的投資激勵措施
    11月26日,瑞士聯邦能源局(BFE)發布了《能源展望2050+》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瑞士將快速大規模擴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發電領域。同時該報告還顯示,到2050年,瑞士光伏裝機容量將比今天增加13倍。
  • 波音公司將提供六個太陽能電池板:電力暴漲30%
    波音公司將提供六個太陽能電池板:電力暴漲30%2021-01-16 15: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國際空間站(ISS)自1998年正式建站,於2010年完成建造任務轉入全面使用階段,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也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
  • 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黨委書記、院長 杜忠明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電力系統從小規模、分散式供電系統,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
  • 陸啟洲:太陽能、儲能、超導將成電力行業終極技術
    主要內容為:「2016年5月15日,人類能源利用歷史上的一件裡程碑事件:德國第一次實現全國電力需求幾乎全部由可再生能源供應。」據了解,德國電力需求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全部由可再生能源供給,源於德國有非常強大的電力出口能力,即使太陽能、風能發電達到峰值,常規能源依然可以供應770萬千瓦的電力。
  • ...書記、院長杜忠明: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隨著世界能源轉型步伐加快,「十二五」以來我國新能源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風電、太陽能發電併網裝機從2009年底1800萬千瓦發展到2019年底4.1億千瓦。新能源的大規模集中開發、輸送、消納,以及分布式、分散化本地消納利用成為了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20年全球電力報告(下)
    總裝機容量14.00 GW 的伊泰普(Itaipu)水電站,從1997年到2013年,連續16年成為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單體水電站,2013年曾創造了年發電量98.63 TWh 的歷史紀錄。2014年,三峽水電站(Three Gorges Dam)全年發電量達到98.8 TWh,創造了新的發電量世界紀錄,首次成為世界上年度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
  • 光伏將成全球最主要電力來源
    業界普遍認為,光伏裝機將超過全球總裝機的50%。自2006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光伏也將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電力來源。中國光伏全球領先從光伏產業規模看,自2007年起,中國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產量的全球平均佔比超過70%。
  • 新加坡電力需求將回溫,計劃利用四大供電來源以達能源供應轉型
    新加坡將利用四大供電來源,即天然氣、太陽能、區域電網和新興低碳替代方案如氫氣,協助能源供應轉型和多元化,未來達到有效率和節能能源的願景
  • 白銀飆升至六年高點|分析師稱:太陽能電池板的白銀價格將上漲
    包括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在內的分析師表示,隨著各國政府為推動經濟增長和減緩氣候變化而在清潔能源技術上投入更多資金,用於太陽能電池板的白銀價格將有所上漲。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上周提出"到2035年實現電力行業零碳排放"的計劃時,這一想法得到了提振。
  • 國際空間站更換新型太陽能電池,增加三成電力
    國際空間站更換新型太陽能電池,增加三成電力 2021-01-13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世界最大浮式太陽能發電項目將於2022年後啟動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能源世界網1月6日博帕爾報導,世界上最大的600兆瓦浮動太陽能項目將在中邦坎德瓦區納爾馬達河的Omkareshwar大壩建設,該項目將於2022-23年開始發電。周二,一份官方新聞稿援引該邦新上任的可再生能源部長Hardeep Singh Dang的話說,該項目的估計投資為300億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