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翻譯 | 2019年全球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增速降至本世紀最低水平

2021-01-08 國際能源網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氣候智庫Ember(前身為Sandbag)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2%,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22%。

  Global Electricity Review表示,2019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增長265TWh,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增長,但增速放緩至14%,是本世紀最低水平。

  據悉,風電發電量從2018年的1260TWh增至2019年的1404TWh,太陽能發電量從2018年的573TWh增至2019年的699TWh。

  與該報告同時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是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最大來源國,其次是美國和德國。

  2019年風電發電量前十的國家分別是:(單位TWh)

  1.中國:405.7

  2.美國:300.1

  3.德國:126.4

  4.英國:65.3

  5.印度:63.3

  6.巴西:56.0

  7.西班牙:55.0

  8.法國:34.3

  9.加拿大:30.2

  10.瑞典:21.6

  2019年太陽能發電量前十的國家分別是:(單位TWh)

  1.中國:223

  2.美國:107.3

  3.日本:73.2

  4.德國:46.7

  5.印度:46.3

  6.義大利:24

  7.澳大利亞:17.1

  8.西班牙:14.9

  9.英國:12.9

  10.韓國:12.46

  該研究顯示,要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全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煤炭、天然氣和其他化石燃料仍佔全球電力供應的62%。

  Ember數據顯示,儘管同比下降3%,2019年煤炭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來源,佔35.18%,其次是天然氣(23.52%),水電(16.54%),核能(10.52%),風電(5.44%),其他化石燃料(3.47%),太陽能(2.71%),生物質和廢物(2.24%)和其他可再生能源(0.4%)。

  報告稱,燃煤發電下降3%並不是新常態,因為燃煤裝機量仍在增長—以中國為例,2019年煤炭新增裝機量36.8GW。

  中國目前佔全球燃煤發電總量的50%以上,2019年中國燃煤發電量為4560TWh,較2018年增長1.72%。

  Ember指出,為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全球煤炭發電量每年需要下降11%。

相關焦點

  • 獨家翻譯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平
    IEA發現,經過兩年的增長,世界經濟增長2.9%,但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保持在330億噸不變。  主要原因是發達經濟體發電的排放量下降,國際能源署表示,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電和太陽能)、從煤炭到天然氣的燃料轉換以及核能發電量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 2019年1-12月全國太陽能發電量統計分析
    ,較2019年同比增加10.9%。根據該報告測算,今年以來,德國太陽能發電量已達430億千瓦時,較去年全年太陽能發電量之和多出10億千瓦時。易昂總部位於德國埃森,是德國和歐洲範圍內最大的電力和天然氣供應商之一。德新社27日報導了...
  • 2019年中國發電量再次超過全球四分之一,煤炭發電量超過全球一半
    由英國智庫(Ember)發布的《全球電力行業回顧2020》報告中顯示的信息,2019年咱們中國的發電量約為7.14萬億千瓦時(約7140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千瓦時),再次超過全球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穩居全球第一。
  • 西藏將成為中國太陽能發電量最大省區
    當地時間周二(11月24日),這家義大利公用事業公司公布了其2021-2030年的戰略,重點是可持續增長和加速能源轉型。Enel計劃未來10年針對全球發電業務、基礎設施和網絡以及客...該太陽能發電站將於2019年開始建設,目標是在2021年內開始運行。(來源:微信公眾號「PVJAPANBRIDGE」)本次項目是在世界各地開展太陽能發電事業的法國TotarSolar國際公司(TotalSolar),與Softbank...
  • 2019年全球公共事業太陽能累計安裝超1GW的國家有哪些?
    我省能源供應格局出現巨大變化,新能源裝機和年發電量雙雙擠入第二位,火電佔比逐步降低,水電佔比則退居第三。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江西是「缺煤少水無油氣」的內陸省份。「十二...比利時電網運營商Elia報告稱,2020年,包括太陽能和風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上年增加了31%,達到15.1太瓦時,目前共覆蓋全國約18.6%的電力需求。這一發展應歸功於許多因...
  • 2019年全國各省市風電發電量排行榜
    2019年全國各省市風電發電量排行榜 發布時間: 2020-03-06 10:18:37   來源:中商情報網   作者:
  • 預計2020年至2022年——風電產業將逐步擺脫補貼依賴
    隨著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加上水電裝機容量已佔全部新增裝機容量的70%。同時,我國風電還有很大的消納潛力和發展空間。風電需要找出一個新的發展模式,在新能源當中分類型、分領域、分區域逐步退出補貼,到2020年至2022年,基本實現風電不依賴補貼發展近10年來,我國能源轉型進程不斷加快,風電產業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未來如何發展備受關注。
  • 2019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運行分析:風電投資規模1171億元
    中商情報網訊:回顧2019年,我國紮實推進「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聚焦綠色低碳轉型,繼續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長,又實現了質的穩步提升。能源供需總體平穩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其中,風力發電得到進一步發展。
  •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情況
    一、全球排放趨勢在連續兩年增長後,2019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33吉噸(Gt)左右。這主要是由於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的作用不斷擴大、燃料從煤炭轉向天然氣以及核電(生產增加),發達經濟體電力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下降。
  • EIA:2020年電力行業天然氣發電廠的發電量將增長1.3%
    據美國能源情報署1月16日報導,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發布的最新《短期能源展望》(STEO)中預測,2020年電力行業天然氣發電廠的發電量將增長1.3%。這一增長率將是2017年以來天然氣發電增長率最低的一次。
  • 數據|4月火電發電量增速由負轉正 同比增長1.2%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及相關情況原煤生產增長較快。4月份,生產原煤3.2億噸,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上月回落3.6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074萬噸,環比減少14萬噸。1—4月份,生產原煤11.5億噸,同比增長1.3%。煤炭進口增長較快,交易價格有所下跌。
  • 2019碳排放與2018持平 為10年來首次停止增長
    北極星大氣網訊: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布報告稱,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停止增長,總排放量較2018年同比持平。IEA根據發達經濟體的碳排情況推估出了一個樂觀結論: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已經觸頂,進入2020年代有望開始下降。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這是一個信號,表明我們有機會通過更雄心勃勃的政策和投資,來推動更大規模的減排活動。」
  • 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場投產:滿足14萬家庭用電(組圖)
    日本東北電力於6月5日宣布,將出資參與在宮城縣黑川郡大鄉町進行開發的52MW的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該太陽能發電站將於2019年開始建設,目標是在2021年內開始運行。
  • 2019年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機遇及挑戰並存 提質降本推動行業健康...
    目前,海上風電向大規模化、大功率化、深海化、數位化發展的趨勢越加明顯。如何進一步向前推進海上風電發展?近日,在廣東省陽江市舉行的2019年第四屆全球海上風電發展大會上,業內人士表示,需要直面行業難題,推動協同創新和關鍵共性技術發展,建立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為海上風電發展營造好的商業生態。
  • 2020年全球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創新高煤電量下降
    8月13日,英國獨立氣候智庫Ember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燃煤發電量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球風電和太陽能在電力結構中的佔比達到創紀錄的10%。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電力需求同比下降3%,其中,燃煤發電量同比下降8.3%,佔全球電力結構的33%。 同期,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佔比較上年同期增長14%。「自2015年以來,全球太陽能和風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但即使佔比達到10%的高點,也無法完全實現清潔能源轉型。」
  • 美國石化重鎮的轉變,德州2020 風電發電量首次超過燃煤
    美國德州除了是石油與天然氣重鎮,也是風力發電發展重心,最新資料顯示,2020 年德州風力發電量首次超越燃煤發電量。根據德州主要電網德州電力調度中心(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Ercot)資料,2020 年德州風電佔近四分之一,已超過燃煤發電的18%,讓風電成為僅次天然氣的第二大電力來源。Ercot 更表示,未來幾年的能源開發案有95% 是風電、太陽能、電池等再生能源。
  • 越南計劃利用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應對缺電風險
    據越南媒體報導,越南缺電高峰或於2023年出現。為此,越南工貿部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將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補充納入2021-2025階段運行,以克服缺電風險,確保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 2019年中國發電量、用電量及不同發電方式裝機容量統計分析「圖」
    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達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其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1.9%、4.8%、18.3%、7.0%和13.3%。12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3.5%,增速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
  • 【行業觀察】10月水電增速最高,火電、核電負增長
    、10同比大增,連創年內月度最高增速。4.2%,在9月、10月發電量連續大增的拉動下,水電跑贏行業平均水平。 風電 2020年10月,國內風電發電量為351.2億千瓦小時,同增長14.7%。
  • 1-6月寧夏太陽能發電量增長19.9%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6月份,全區(寧夏回族自治區,下同)原煤生產增速回落,電力生產平穩運行,油品生產持續下降。一、原煤生產增速回落6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673.3萬噸,同比增長2.6%,增速比5月份回落6.6個百分點。1-6月份,全區規上工業原煤產量3923.5萬噸,同比增長3.8%,增速比1-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