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翻譯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平

2020-12-05 國際能源網

  IEA發現,經過兩年的增長,世界經濟增長2.9%,但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保持在330億噸不變。

  主要原因是發達經濟體發電的排放量下降,國際能源署表示,

可再生能源

(主要是風電和太陽能)、從煤炭到天然氣的燃料轉換以及核能發電量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國際能源署研究發現,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最大,達1.4億噸,降幅2.9%。

  與2000年的峰值相比,美國現在的排放量減少了近10億噸。

  由於電力部門的減排,歐盟在201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1.6億噸,降幅5%。

  天然氣發電量有史以來首次超過煤炭,而風電發電量幾乎趕上了燃煤發電量。

  隨著最近重啟的核反應堆的產量增加,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4500萬噸,降幅約4%,是2009年以來下降速度最快的一年。

  2019年,世界其他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近4億噸,其中近80%來自亞洲國家,這些國家的燃煤發電仍在增加。

  在發達經濟體,電力行業的排放降至上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當時的電力需求比現在低三分之一。

  由於可再生能源的增長、煤轉氣、核能的增加和電力需求的減弱,發達經濟體的燃煤發電下降了近15%。

  國際能源署將在6月份發布《世界能源展望》特別報告,該報告將規劃如何在2030年之前將全球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削減三分之一。

相關焦點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發布時間: 2020-02-17   來源:電纜網  作者:本站編輯
  • 報告: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
    報告: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 在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中,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全球排二氧化碳放總量的估計值。
  • 2019年全球能源類二氧化碳排放量止增
    據油氣新聞2月17消息稱,國際能源署(IEA)透露,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在連續兩年增長後,於2019年停止增長。儘管全球經濟增長2.9%,但2019年全球排放量仍在330億噸。
  • 研究發現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李雯)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11日發布報告說,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該組織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期間人們乘汽車和飛機旅行減少,在疫情結束後預計排放量會回升。這份報告由「全球碳計劃」主導,多國研究人員合作完成。報告已於11日發表在德國《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雜誌上。
  • GCP公開2020年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
    GCP利用全球眾多研究人員的觀測結果及數值模擬等數據進行了全面分析,由此得出的2019年地球整體的二氧化碳收支如下:人為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1.5±0.9GtC yr-1,大氣中的積累量為5.4±0.2GtC yr-1,海洋的二氧化碳淨吸收量為2.6±0.6GtC yr-1,陸地的二氧化碳淨吸收量為3.1±1.2GtC yr-1※1。
  • 報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報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12月4日發布報告說,研究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情況
    一、全球排放趨勢在連續兩年增長後,2019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33吉噸(Gt)左右。這主要是由於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的作用不斷擴大、燃料從煤炭轉向天然氣以及核電(生產增加),發達經濟體電力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下降。
  •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中國煤炭資源網 發布日期:2018-11-25 10:15:13 新聞歸檔
  • 2019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
    一項新研究表明,儘管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今年將再創歷史新高。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4日報導,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高於2018年的365.7億噸。
  • 2018回顧: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新高
    科技日報 北京12月9日電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報導,儘管氣候科學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斷呼籲,要求各國採取措施削減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自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和《環境研究快報》雜誌5日在線發表的《全球碳預算》報告(使用截至今年11月初的數據來預測全年的排放量)稱,預計2018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將比2017年增加2.7%。去年,化石燃料燃燒將9.9億噸碳排放進了大氣層。
  • 報告: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會上升2%
    報告預測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將上升新華社倫敦11月13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國際團隊13日發布報告指出,在連續3年保持平穩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7年預計會上升2%。
  • 新冠期間全球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降至14年前 航空排放減六成
    5月19日,一項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顯示,截至2020年4月初,全球二氧化碳日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17%。由於大量人口被要求待在家中、國際邊境關閉,消費率和運輸率都相應下降,來自地面運輸和航空業的排放量分別下降了36%和60%。研究指出,地面運輸佔了排放量減少的近一半。
  • 全球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排行 美國第一中國第二
    根據碳監測行動(CARMA)網站提供的數據,對全球各國的CO2排放量進行了比較排行,詳見下表:以上數據表明,美國仍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國家,由於這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很高,火力發電廠較多,因此光美國發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佔到了全球發電廠排放總量的25%。
  • 世界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
    全球大氣層和地表這一系統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玻璃溫室",使地表始終維持著一定的溫度,產生了適於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環境。在這一系統中,大氣既能讓太陽輻射透過而達到地面,同時又能阻止地面輻射的散失,我們把大氣對地面的這種保護作用稱為大氣的溫室效應。
  •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
  •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放緩但仍未下降
    近日,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發布的報告顯示,21世紀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過3%;2010年以來增加趨勢有所放緩,增長率保持在年均0.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低於2017年的1.5%、2018年的2.1%,增速趨緩。
  • 國際能源署報告 :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創歷史新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報導稱,雖然可再生能源不斷發展,但為了實現經濟增長,新興國家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上升,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隨之增長。
  • 2015年全球塑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17億噸
    2019年4月16日,《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發表的題為《減少全球塑料碳足跡的戰略》
  • 冠狀病毒導致二戰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最大的一年或阻止...
    據《每日郵報》4月3日報導,提供基準排放數據的科學家稱,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各經濟體幾乎陷入停滯,因此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年。
  • 全球CO2排放量三年來首次持平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宣布,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約為333億噸,與上年持平。這是自2016年以後3年來首次持平,其原因是風能、太陽能的普及以及由使用煤炭到天然氣的轉變。雖然全球變暖應對措施效果已經顯現,但國際能源署依然強調,為了減緩氣候變暖,需要進一步削減全球CO2排放量。2019年,全球新興經濟體的CO2排放量總計220億噸,同比增加4億噸;發達國家CO2排放量總計113億噸,同比減少了4億噸。當年世界經濟增長2.9%,但CO2排放量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