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隊列滑」:同步滑冰還是花樣滑冰?

2020-11-23 騰訊體育

隊列滑 資料圖

撰文 房學峰(資深電視人,前北京電視臺體育頻道首席記者,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首席策劃。)

現代體育是從西方進入中國的,大多數西方體育項目的概念,在從外語翻譯成漢語的時候不會有歧義——因為它們是舶來品。

但也有例外:Wrestling這個詞被譯成「摔跤」,可是我看奧運會的Wrestling比賽,怎麼看都覺得它和中國傳統文化概念中的、現在被稱為「中國式摔跤」的那種「摔跤」不一樣。因此我在很多場合都會談的一個觀點是:應該跟臺灣學,把Wrestling翻譯為「角力」,或者「角牴」、哪怕叫「摔角」呢,這才能保留更多的「國文」味道。

和北京冬奧會密切相關、和中國冬季運動密切相關,眼下又有一個問題值得認真探討:同步滑冰還是花樣滑冰!

1,是滑冰的四分之一 而不是花樣滑冰的四分之一

國際滑聯(ISU)所領導的項目中,包括四個滑冰大項(或者叫分項),即花樣滑冰Figure skating、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還有一項叫Synchronized skating。也就是說,Synchronized skating是滑冰運動的四分之一。但在我國,被翻譯為「隊列滑」的Synchronized skating,卻一直被視為花樣滑冰的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是單人滑、雙人滑和冰舞。

在我看來,這是完全錯誤的——

Synchronized一詞直譯是「同步」的意思,因此Synchronized skating翻譯成「同步滑冰」才更準確。它和花樣滑冰雖然有相似之處,但在文化理念上卻有明顯的差異:Figure skating強調滑行中圖形的完美,比賽中比較的是選手在完成同樣動作(圖形的、跳躍的、旋轉的、步伐的或者捻轉的)時的質量差異,雖然也鼓勵創造,但核心理念是Figure;Synchronized skating則強調以同步感為基礎的集體滑行,在理念上酷似夏奧會上的花樣遊泳。

巧合的是,夏奧會的花樣遊泳叫「Synchronized Swimming」,由此推論,Synchronized skating其實才更應該叫「花樣滑冰」!

Synchronized skating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在1956年誕生於美國密西根大學,對這所學校的體育傳統可以這樣概括:在夏季項目上,她有美國最強的大學橄欖球隊和菲爾普斯;在冬季項目上,她有美國最強的大學冰球隊和戴維斯(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冰舞運動員);在每屆奧運會上,密西根大學的學生都贏得過金牌。

這個項目的世界錦標賽從2000年開始舉辦,它是最新興的滑冰運動,因此,Dr. Richard Porter在密西根大學發明同步滑冰運動的故事,被很多人認為是和Dr. James Naismith博士在堪薩斯大學發明籃球運動同樣重要的事件。

但這本質上又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2,同步滑冰的真正雛形在中國、在北京

這是因為,同步滑冰的真正雛形應該在中國,就像足球起源於中國和滑雪起源於中國那樣!

中國古代的「冰嬉」活動,在清朝初年的中南海和什剎海達到高潮,其主要特點,是在冰面上進行同步的、集體的、成隊列的滑行,具有很強的團體操特點和軍事檢閱的分列式特點。和更強調個體性、強調動作標準度的Figure skating相比,「冰嬉」更具有Synchronized skating的特點,也與重儀式感、禮儀感、團體感的中國傳統文化更加吻合。

所以從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立場上看,其實我們不應該允許Dr. Richard Porter成為又一個Dr. James Naismith。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新中國的冬季運動也是從同步滑冰開始、從北京開始的。

1950年新年,在北海公園舉行了盛大的冰上運動活動,以集體的同步滑為主要內容,她其實才是新中國最早的冰上運動會。同時,在東北等地舉行的冰上競賽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同步滑冰比賽和表演。

從某種意義上,能夠讓群眾廣泛參與的同步滑冰運動未在中國得到更好的開展,這是一個中國冬季運動的悲劇。

3,同步滑冰的特點

目前包括中國在內,世界上有二十幾個國家開展了同步滑冰運動,她具有這樣幾個特點:

更多參與者的滑行——同步滑冰可以容納更多的參與者,和Figure skating相比更是一項團隊運動而不是個體運動。根據規則,同步滑冰至少需要8人以上參賽,正式比賽則需要16-20人。顯然,這項運動尤其有利於在學校開展,適宜以班級、年級、學校的形式組織學習、訓練和競賽。

更具有創造性的滑行——和比較「誰滑這個動作最好」的Figure skating相比,同步滑冰雖然也有不少基本的造型要求,但由於是集體項目的緣故,在本質上就允許了更大的創造性,這一點和夏奧會的藝術體操、花樣遊泳項目很相似。

更容易普及的滑行——集體的隊形與個體的圖形,使得同步滑冰對於個體來說的技術難度要低於Figure skating,因此也就更利於人們掌握和更利於普及。同時,Figure skating總體來說的高難度,使得它更適合於青少年運動員,同步滑冰則由於技術難度相對較低,既可以讓更多的成年運動員參與、也可以讓更多的兒童參與。

更具有美育特點的滑行——同步滑冰是一項主要由女選手參與的項目,和花樣遊泳與體術體操一樣,這項運動可以和美育教育、藝術教育有更完美的結合,尤其在塑造女性美方面。

更期待進入奧運會的項目——不但國際滑聯正在努力推動同步滑冰進入奧運會,從事這個項目的運動員更有這樣的訴求。2014年世錦賽頒獎儀式上,所有獲得獎牌的不同國家選手組成了一個五環圖案,從而成為體育史上最感人的場景之一。

4,應該推動同步滑冰進入北京冬奧會

目前,北京冬奧組委正在做的工作之一,是和有關國際組織一起,確定北京冬奧會的設項,我認為:應該使同步滑冰在北京2022成為冬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理由有以下幾點——

首先,同步運動的中國根。

同步運動在現代體育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例如夏奧會中賽艇和皮划艇中的多人艇、又例如雙人跳水,在冬奧會的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中,強調同步感的項目也在發展著。但實際上,同步運動在中國傳統體育中也有著重要地位,最典型的兩個例證就是:中國古代的龍舟運動事實上是人類最早的同步運動,中國古代的「冰嬉」則是人類最早的冬季同步運動。因此,推動同步滑冰進入奧運會,是將中國傳統體育的遺產和現代體育的一種完美結合,是在挖掘同步運動的中國根。

其次,有利於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的願景。

就「上冰」的範疇而言,個體行為和家庭行為主導的Figure skating,不管怎麼說都難以喚起有組織的熱情,想像一下:讓學生「有組織地」接受Figure skating訓練,幾乎會是一場災難——在某種意義上,中國的Figure skating圈或許是中國體育界最個性鮮明的和最勾心鬥角的。

這裡的邏輯在於:中小學校的有組織行為才能保證最廣大的參與人群——同步滑冰能保證大規模人員的參與——它可以成為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再次,所有的問題在中國都不是問題。

質疑和制約同步滑冰進入冬奧會的所有問題,就北京冬奧會而言都不是問題。

質疑一:參賽選手太多——參賽人數較多造成的東道主壓力,在其他國家舉辦的冬奧會上或許將成為問題,但在北京冬奧會上則不是問題。試想一下,增加二三百名運動員(假設每隊20人一共十幾隊參加)所增加的成本和造成的接待壓力,對於北京來說很困難嗎?

質疑二:不是男女混合項目——奧運會上的男女平等,對於有些項目並非問題,例如花樣遊泳和藝術體操,何況同步滑冰不但允許男子參賽,而且今後有必要探索增加男選手出場人數的可能性(目前的規則,允許在比賽中出場兩位男選手)。

質疑三:電視轉播的困難——這是一個基於傳統傳播理念的偽命題,今天的奧運會賽事傳播,完全不必對此過多顧慮。

質疑四:打分項目及其對觀眾的吸引力——如果質疑打分項目,那就有太多技巧和藝術類的體育運動將會走向消亡,雖然科學和明晰的規則是重要的。

質疑五:有競爭力的國家較少——這也是一個偽命題。俄羅斯能贏得去年的世錦賽金牌(相信今後其實力會強大得像它的藝術體操和花樣遊泳),足以說明這個項目正在受到更多國家的重視和有更多隊伍參與競爭。

總之我認為:北京冬奧會應該留下真正體育意義的奧林匹克冬季運動遺產,在這方面,同步滑冰可能是最值得推進的選項。何況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三億人上冰雪」的熱情,會使中國在這個項目上迅速達到世界水平。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體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有關花樣滑冰的10個英語詞彙
    今天,我們先從優美的花樣滑冰開始。   自1908年的冬奧會開始,花樣滑冰就成為了冬奧會的特色項目,它有五種形式:女子單人滑(women’s singles)、男子單人滑(men’s singles)、雙人滑(pairs)、冰舞(ice dancing),自2014年冬奧會開始又加入了混合團隊接力滑(mixed team skating)。
  • 2020武漢ISIAsia花樣滑冰賽舉行
    28日,2020武漢ISIAsia花樣滑冰公開賽在武漢某冰上運動中心舉行。ISIAsia是Ice Skating Institute Asia簡稱,於1999年成立,是亞洲及東南亞地區滑冰行業的領先組織。
  • 花樣滑冰「大神」奧瑟教練團隊來京指導中國花滑小苗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記者李嘉、張寒)花樣滑冰世界王牌教練團隊、加拿大的布萊恩·奧瑟團隊24日在北京首鋼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冰場對媒體開放了一節精英訓練營公開課,手把手地對中國花滑小運動員進行了指導。新華社記者王麗莉攝中國花樣滑冰協會秘書長李莉介紹,中國花樣滑冰協會為更好地備戰2022年冬奧會、培養後備人才,去年和奧瑟團隊籤約,將在首鋼舉辦六期的系列訓練營。「有兩期是專門針對雙人滑的,三期專門針對單人滑,還有一期是針對教練員的,是一個系列的培訓。」李莉說。
  • 金博洋獲男子花樣滑冰第四,20歲的少年留下幸福眼淚
    但正應了那句俗話「英雄出少年」,在花樣滑冰的賽場上,金博洋也是早早便嶄露頭角。2015年是金博洋踏上成年組賽場的第一年,但就在這一年的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上,18歲的他完成了「勾手四周接後外點冰三周跳」,驚豔世界。而在整屆賽事中,他更是先後完成了6個四周跳動作,最終一鳴驚人地奪得亞軍。
  • 助力冬奧 中國花樣滑冰協會與頂級外教布萊恩·奧瑟團隊籤約
    為加強2022年北京冬奧會備戰,8月11日上午,中國花樣滑冰協會與加拿大的布萊恩·奧瑟教練團隊籤約。中國花樣滑冰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奧瑟教練團隊包括奧瑟、特雷西·威爾遜、戴維·威爾遜、李·芭克威爾等成員。其中,特雷西·威爾遜擅長滑行技術的指導,尤其是針對高水平運動員的節目內容細緻化的訓練。戴維·威爾遜在編舞方面功力深厚,對個人表現力的開發有獨到的方式方法。李·芭克威爾則擅長跳躍技術等高難度動作方面的執教。
  • 2017 ISI Asia華潤五彩城杯滑冰邀請賽成功舉行
    7月29日至7月30日,2017 ISI Asia 華潤五彩城杯滑冰邀請賽在北京華潤五彩城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7支代表隊,251名花樣滑冰青少年選手參加。本屆邀請賽共進行了花式、公開花式、韻律操、團體製作、家庭娛樂、隊列滑及冰球滑行項目等23個項目的比賽,累計頒發近400枚獎牌。 華潤五彩城冰酷運動中心積極響應冰雪運動精神,與北京市各中小學校配合開展各類冰雪體育教育,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有滑冰潛質的優秀青少年滑冰愛好者。
  • 花樣滑冰比賽服為什麼大面積採用肉色
    冬奧會中最有看頭的當屬花樣滑冰選手亮閃閃的美麗衣服了,細心的人會發現,很多滑冰選手的比賽服裝上都有大片的肉色網眼面料,為什麼選手們都不約而同地採用這種設計呢?這其中有什麼門道呢?說到花樣滑冰,在冰上比賽時穿的亮閃閃的服裝幾乎同選手的技能和完美舞姿一樣重要。
  • 北京75歲爺爺愛花樣滑冰,網友: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近日,一段老人花樣滑冰的視頻感動了很多人。有網友留言「我4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國貿滑冰了。現在我21歲了,幾乎每次回冰場都能碰到他。」老人名叫姬凱峰,今年75歲。在國貿冰場,他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溜冰場開了21年,他在這裡滑了21年。
  • 《魔法少女小圓》外傳手遊花樣滑冰廣告:學姐應該比小圓更合適
    近日,官方又發布了一周年慶的遊戲宣傳廣告,而且這段廣告的BGM由ACG音樂大神梶浦由記加持,不僅音樂是重量級人物,而且連出演廣告者也是重量級人物,她就是2018年平昌冬奧會花樣滑冰女單自由滑冠軍——俄羅斯選手阿麗娜·扎吉託娃,估計這兩位重量級人物讓官方經費燃燒非常厲害。
  • 花樣滑冰冠軍批高難度傷害運動員身體
    花樣滑冰冠軍批高難度傷害運動員身體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體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2歲老奶奶、32歲上古神獸!花樣滑冰冠軍批高難度傷害運動員身體!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本格男子花樣滑冰動漫「尤裡!!! on ICE」放送時間果然是那個季節?!
    本格男子花樣滑冰動漫「尤裡!!! on ICE」放送時間果然是那個季節?!除了朝日電視臺,花樣滑冰的季節安排在2016年10月開始放送!並且雲集了各國勁敵選手、華麗的視覺圖也公開!主角勝生勇利(CV:豐永利行),維克託•尼基福羅夫(CV諏訪部順一)、尤裡•普利賽提(CV:內山昂輝)的寫真已經公布,各國的競爭對手的寫真公開還是首次。並且動畫官方網站也更新勝生勇利等主角三人的設定畫&自我介紹。讓我們一起來看最新的情報吧!
  • 為什麼冰面能滑冰?滑冰的原理是什麼?
    滑冰,既是一項娛樂項目,也是一項比賽項目。其實早在我國宋代就已經開始了滑冰這項運動,當時的滑冰叫做「冰嬉」,直至如今沿用了「滑冰」這個更加言簡意賅的詞。許多人會滑冰,尤其是北方人,而南方由於氣候相對溫和,少冰,因此只能在室內滑冰。但是會滑冰不一定代表懂滑冰,滑冰的原理到底是什麼你知道嗎?為什麼靠著兩片薄薄的冰刃可以在冰面上自由馳騁呢?
  • 花樣滑冰場多少錢一臺深圳沃森(watson)冰雪天鎮供應商
    冰場專用低溫除溼機的工作原理是風機將溼空氣吸引經過濾網流經蒸發器表面而受到冷卻。大賽將為距離世錦賽揭幕已不足一周,具體賽程也已公布。花滑雙人與女單的短節目將在20日進行,21日有雙人自由滑與男單短節目的爭奪。
  • 學學滑冰的「平衡原理」
    □ 孫秀嶺  春節期間,我省一些滑冰場館異常火爆。穿上冰刀鞋,在光滑的冰面上滑行,最需要保持身體平衡。滑冰的「平衡原理」,對於做好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有一定借鑑價值。  滑冰愛好者都知道,平衡與重心密切相關。
  • 顛覆常識:滑冰時無阻力,並非因為「壓力讓冰熔化」?
    冰的低摩擦力幾乎令人感覺不到阻力,速滑運動員在冰面上的時速可達56公裡,花樣滑冰運動員能做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冰上舞蹈動作,20公斤重的冰壺也能按照預定軌跡快速滑行。 但在過去20多年時間裡,科學家們始終在努力尋找幾個問題的答案:冰為何如此滑溜?為何溜冰鞋能在冰面上滑得如此流暢?為何人在冰上如此容易滑倒?
  • 圖解北京冬奧項目——時速爭鋒的「速度滑冰」
    速度提升 自國際滑聯開始承認世界速度滑冰紀錄起,世界速滑成績經歷了每滑完1圈,2位選手在交換區互換位置,以確保2人的滑行總距離相同,外道選手優先換道。所有參賽選手比賽結束後,用時短的選手獲勝。
  • 貴州發生一起事件,大人滑冰把孩子放盆裡從坡頂往下滑,畫面曝光
    現在各地極速降溫,氣溫幾乎都在零下幾度,再加上北方地區降雪不斷,地面打滑,部分路面結冰,人們覺得在路上滑冰挺有意思,所以有些大人就想到辦法將孩子放到盆子中,帶著孩子滑冰,看似很有意思的場景中卻隱藏著很大的風險,有網友稱看著都害怕。
  • 光遇暗藏特殊滑冰姿勢,卡雪花特效很簡單,第5個孤狼玩不了?
    正值冬季,遇境裡也結了冰,光之子也因此有了滑冰的酷炫玩法。不過,不少光之子對於滑冰僅僅停留在單純的滑行上。你知道其實還能解鎖花樣繁多的花滑姿勢嗎? 在滑冰的同時,巧妙的運用獲得的動作,就能夠解鎖不同的滑冰姿勢。下圖就是使用跳舞動作進行滑行的效果,當玩家一邊做滑行一邊做音韻季的跳舞動作時,就能夠做出這樣優雅的舞姿。不同的跳舞動作,還能夠呈現出多種效果。
  • 如何在冰面上優雅的滑冰?你需要了解這些科學原理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滑冰的經歷,在冰面上滑動時,會感覺自己身輕如燕,只需要花費小小的力氣就可以滑行很長一段距離,並且通過稍微調整自己的身體,就能夠完成各種動作:倒滑、旋轉等等。那麼你在滑冰的時候是否想過腳下的冰為什麼這麼滑?我們又是如何在冰上完成各種動作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滑冰中的科學原理。
  • 市民花樣滑冰賽今晚在白玉蘭廣場舉行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腳步越來越近,首屆上海白玉蘭市民花樣滑冰大獎賽,今晚(12月31日晚)在上海白玉蘭廣場室外冰面舉行。這場冰上賽事與眼下的冰凍天特別匹配。這些小選手們都是來自全明星俱樂部的花滑小高手,別看他們年紀小練習花滑已有年頭。主辦方還特意邀請到曾獲得世界花樣滑冰冠軍的馬曉東,他不僅作為總裁判還對參賽的市民花樣滑冰選手傳授了"獨門秘笈"。"花樣滑冰展現了力量與柔美,對身體柔韌性和肌肉力量得要求比一般運動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