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2和sata3區別 M.2接口速度實測

2021-01-21 泡泡網
sata2和sata3區別 M.2接口速度實測
2016年03月01日 00:52作者:廠商投稿編輯:張涵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快」應該是很多人使用過SSD之後的第一感覺。這種「快」不僅僅體現在開關機的速度上,而是電腦使用的方方面面,SSD都讓你耳目一新。不過,SSD固態硬碟有別於機械硬碟,SSD的「快」需要正確的使用方法。要不然,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高速SSD只能當低速用,那得多虧啊!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SSD正確的「打開方式」。

    SSD最常遇到的錯誤使用方式就是沒有把它接在設備正確的接口上。目前SSD的接口主要有兩種分別是SATA與M.2接口。這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接口,且互不兼容。我們先說一說SATA接口。

傻傻要分清的sata2和sata3區別:

    如今推出SATA接口SSD均採用SATA3.0,理論傳輸速度為600 MB/s,老舊SATA2.0 SSD已被淘汰。不過,一些老舊的設備,比如G41主板只支持SATA2.0接口,或一些Intel 6系列主板同時配備SATA2.0與SATA3.0接口,如果升級電腦時,將一款超過500MB/s高速讀寫的SATA 3.0 SSD錯接到SATA2.0接口上,根本無法發揮SSD的真實性能。因為SATA2.0接口傳輸極限僅300MB/s。接下來,就拿採用SATA3.0接口的HyperX Savage 240GB SSD接在SATA2.0接口,實際測試看看差距。

    HyperX Savage 240GB SSD接在SATA3.0接口上的測試成績

    HyperX Savage 240GB SSD接在SATA2.0接口上的測試成績

    HyperX Savage 240G SSD接在原生的SATA3.0接口上的測試成績完勝SATA2.0。在SATA2.0接口上,持續讀寫速度僅270 MB/s / 264MB/s,而相對的,SATA3.0高達545 MB/s /527MB/s,很明顯受到接口理論傳輸性能的限制。另外,4K隨機讀寫方面也受到不少的影響。

    另外提醒一下,如果主板只有一個SATA3.0,而你又是SSD+HDD存儲組合,那SSD優先接到SATA3.0 上,因為SATA2.0足以應付性能一般的機械硬碟。

    原生SATA3.0與第三方SATA3.0

    很多主板,通過不同的顏色來區別不同類型的SATA3.0接口

    我們不建議SSD接在SATA2.0接口上,但對於SATA3.0接口,又分為原生SATA3.0與第三方SATA3.0接口。理論上SATA0和SATA1都是原生的,其他的SATA3.0接口視情況而定,你看看主板的說明書即可知道。非原生的SATA 3.0是利用第三方晶片,在PCI-E總線上擴展出來的。所以,其速度就取決於擴展晶片佔用了幾條PCI-E信道,佔用越多,速度越快。但PCI-E上跑的設備很多,尤其是顯卡這個大戶。有的第三方擴展直接走CPU內部的PCI-E控制器,速度是快了,但和顯卡搶信道。顯卡佔線的時候,擴展的SATA性能就狂跌。

我們不推薦SSD使用第三方晶片提供的接口,因為第三方接口所受限制及影響較多,有很多不確定性。不過,現在新推出的Intel 100系列主板大部分都取消掉第三方擴展的SATA3.0接口。

    M.2 SSD走SATA通道?還是走PCIe通道?

    除了主流的SATA3.0接口之外,新一代M.2 接口SSD也從幕後走向臺前。M.2接口是Intel主推的一種替代mSATA的新接口規範。相比於SATA接口,M.2接口在傳輸帶寬、容量、輕薄特性等方面擁有更多的優勢。現在M.2接口不再只局限於超極本上,在DIY臺式機領域同樣來勢洶洶。早在Intel 9系主板上就配有M.2接口,到現在100系列主板,幾乎成為了標配。M.2接口也細分為兩種:Socket2和Socket3。前者走SATA通道兼容PCIe×2,最大理論讀寫速度分別達到700MB/s、500MB/s;而後者專為高性能存儲設計,支持PCIe×4,理論接口速度高達32Gb/s,超五倍於SATA接口。

    由於M.2 SSD可走兩種不同通道,性能上有很大的差距。比如HyperX Predator PCIe SSD採用的是高速PCI-e 2.0 x4存儲接口,理論帶寬2GB/s。如果將它接在走SATA存儲通道的M.2接口主板上,性能必然大打折扣。就像一輛車,由高速公路駛向崎嶇山路,速度會截然不同。

    HyperX Predator PCIe 480GB SSD在走PCIe ×4通道上的測試成績

    HyperX Predator PCIe480GB SSD在走SATA通道上的測試成績

    通過M.2接口實測速度可以看出,M.2 SSD接在不同通道的傳輸介面時,性能差異懸殊。HyperX Predator PCIe 480GB SSD接在PCIe x4通道的M.2接口,完全發揮出性能。讀寫速度高達1307 MB/s、1020MB/s,突破了SATA接口理論傳輸瓶頸。而接在SATA通道上,性能幾乎縮水一半,所以,不同類型M.2一定要接在相應的接口設備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兼容性問題。有的主板僅支持PCI-E通道,不支持SATA 通道,像華碩Z97-A主板。如果將走SATA通道的M.2 SSD接在華碩Z97-A上將無法被識別。有的則兼容SATA與PCI-E通道,如技嘉的Z97X-UD3H。所以在購買M.2 SSD前,要弄清楚主機主板上的M.2接口是支持哪種通道的或是否同時兼容。

    寫在最後:

    不少用戶對SSD的抗拒感一部分來源於使用SSD比HDD要麻煩,像機械硬碟買回來,接上通電萬事不管。其實,只需要花點心思,正確使用SSD並不難。本來SSD的價格就貴,容價比遠低於機械硬碟,大價錢買回來的SSD,如不能充分發揮其性能,高速盤當低速盤來用,那就得不償失了。

    更多詳情請點擊HyperX官網:http://www.hyperxgaming.com/cn/

    HyperXSavage240GB SSD京東購買連結:http://item.jd.com/1494945.html

    HyperX Predator PCIe 480GB SSD京東購買連結:http://item.jd.com/1435582.html

    歡迎關注HyperX俱樂部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m.2固態和ssd固態區別
    m2固態和ssd有什麼區別?讓我們一起看看m.2固態和ssd固態之間的區別對。SSD是固態硬碟的英文縮寫。固態硬碟具有兩個接口,即SATA接口和M.2接口。傳輸速度不同:M.2的傳輸速度更快。使用NVMe協議的960PRO M.2固態硬碟的最高讀取速度為3.5GB / s,是傳統SATA固態硬碟的7倍。SATA 3.0通道的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實際速度高達560MB / s。音量不一樣:M.2標準SSD的單面布局的總厚度僅為2.75mm,而雙面布局的厚度僅為3.85mm。
  • 接口mipi和lvds的區別
    打開APP 接口mipi和lvds的區別 發表於 2017-11-13 10:03:53   MIPI (Mobile Industry
  • iPhone 13的新接口?M1新Mac上的USB4接口是什麼高科技
    在USB-C接口出現之前,蘋果一直沿用自己的閃電接口,Lighting。很多人不知道,看似強大的閃電接口,它的數據傳輸速度只相當於USB 2.0的速度,也就是480Mbps,合算到字節,大約是60MB/s。 60MB/s,好像看上去也挺快的嘛。實際上USB 2.0在做數據傳輸的時候,並不能達到理論值。
  • ...三星SM951 SSD實測-三星,SM951,SSD,M.2,PCI-E 3.0,2GB/s,測試...
    這速度真饞人 三星SM951 SSD實測 出處:快科技 2015-01-14 14:15:22     作者:鯤鵬 編輯:鯤鵬[爆料] 收藏文章 在CES大展上,三星宣布去年7月份發布的SM951系列SSD正式開始量產,它採用了PCI-E 3.0 x4系統總線,接口為M.2(支持NVMe規範),性能十分彪悍。
  • SATA和PATA接口有什麼區別?
    SATA接口SATA和PATA有哪些區別呢?Serial ATA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接口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複雜性。
  • 雙雷電4接口加持,聯想小新Pro14充電和拓展評測
    最近充電頭網評測室收到了一臺來自PC老牌大廠的產品:聯想小新Pro 14,其搭載了Intel第11代處理器並且附帶了2個雷電4接口,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聯想小新Pro14
  • 金屬/透明兩相宜 ORICO M.2 NVME硬碟盒評測
    容量是上去了,但很多朋友的移動存儲設備速度卻沒有跟上。碰上要讀取大量數據的時候,那等待的時間可是夠折磨的。今天在PConline評測室和大家見面的,就是解決困擾我們使用移動存儲設備的強力解決方案——ORICO M.2 NVME硬碟盒(參考價格:169元)。 外觀細節賞析:硬碟盒也開始玩起顏值
  • 雙M.2接口的新玩法 機械師T90傲騰安裝體驗
    雙M.2接口的新玩法 機械師T90傲騰安裝體驗 2018年06月12日 19:26作者:孫斌編輯:孫斌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這意味著一些配備了兩個M.2接口的筆記本也可以在保留SSD系統盤的情況下享受到傲騰的加速效果了。正好我們手中就有這樣一臺筆記本產品——來自機械師的T90遊戲本。
  • 一文解讀DP和HDMI的接口定義及區別分析
    DP接口概述   DisplayPort也是一種高清數字顯示接口標準,可以連接電腦和顯示器,也可以連接電腦和家庭影院;2006年5月,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確定了1點0版標準,並在半年後升級到1點1版,提供了對HDCP的支持,2點0版也計劃在今年推出;作為HDMI和UDI的競爭對手和DVI的潛在繼任者
  • 硬碟串口IDE與並口SATA接口之比較
    硬碟常見接口種類,按消費者類型分為,個人電腦用戶、企業級伺服器用戶。硬碟接口分為IDE、SATA、mSATA、m.2、PCIe、PATA、ATA、SCSI、光纖通道(FC)、SAS、NL-SAS。家用產品:IDE(已淘汰)、SATA、m.2。
  • 實測萬有引力傳遞速度項目建議書
    因此,在這種事件的數量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下進行的人為配對的成功率和可信度如何仍無法驗證。急需找到合適的方法來實測萬有引力的真實傳遞速度。本項目就是為了完成此項任務,以填補萬有引力傳遞速度測量的空白,其意義和重要性不言自明。
  • 「小獅子診所」買SSD該選SATA接口還是M.2的?
    另外,接口問題不是最重要,協議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款主板的M2接口也能接入SATA3協議的M2接口固態硬碟。總的來說:選用M2接口NVME協議產品優點:速度更快、加載遊戲大場景的體驗更滿意。缺點:單GB單價較高、滿速運行時,散熱壓力較大。
  • RGB接口和MCU接口有什麼不同?
    但應用比較多的就是MCU模式和RGB模式,區別有以下幾點: 1.MCU接口:會解碼命令,由timing generator產生時序信號,驅動COM和SEG驅器。RGB接口:在寫LCD register setTIng時,和MCU接口沒有區別。區別只在於圖像的寫入方式。
  • 移動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有哪些?兩者速度相差多少?
    對於移動硬碟,不少用戶可能並不了解,那麼移動硬碟和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呢?移動硬碟和固態硬碟的速度相差多少呢?對移動硬碟感興趣的用戶千萬別錯過。移動硬碟和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1、固態硬碟裝在機箱裡邊,移動硬碟插在機箱外邊;2、移動硬碟可以熱插拔,固態硬碟不能熱插拔;3、移動硬碟的功能是巨型U盤,固態硬碟的功能是高速硬碟。
  • 360安全路由2V4與小米路由4對比體驗
    筆者現在居住的房子是三居室,面積為145m,高度為3.5m,兩款產品理論上信號覆蓋都能hold住。先看外觀,在配色上,二者都是無垢的素白配色,但是造型上有些微妙的區別,360安全路由2V4延續了一貫的扁平三角形的機身結構,背後延展出四根天線,從官方的說明來看,從左至右兩兩分組,分別負責2.4G和5G網絡的收發工作。
  • 2.4g和5g的wifi速度 2.4g和5g的wifi速度區別
    那麼大家知不知道wifi分5g和2.4g呢?大家又知不知道它們的區別呢?不知道的小夥伴就要去文中尋找答案了。  2.4g和5g的wifi速度區別  1、如果寬帶是300M,使用5G頻段可以達到316Mbps的下載速度,使用2.4G頻段只有
  • 理論2400M!最強家用無線路由性能實測
    而在華碩RT-AC87U問世之前,家用無線路由器產品在5GHz頻段的最高傳輸速率保持在1.3Gbps,如今隨著AC87U的問世,該速度已經提升到1.73Gbps(4×4 MU-MIMO),再搭配2.4GHz頻段的最高600Mbps的速度,雙頻段同時傳輸速度可達2400Mbps。
  • 固態硬碟SATA、M.2都是啥意思,買哪種好?
    所以千萬不要問「SSD和固態硬碟有啥區別」這種問題。固態硬碟前兩天我們普及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其中提到了當下兩者常見的形態。估計看過的朋友可能被固態硬碟繁多的接口搞得暈頭轉向,前文只是介紹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區別,詳細部分沒有展開,本文重點向大家介紹固態硬碟的接口和協議。
  • 電腦I/O接口接口庫科普,永遠都要插三次的usb接口
    好早著呢,在推出USB3.2的時候,他們又再次推翻了之前的命名,根據最新公布的規範,USB 3.0、USB 3.1的版本命名都將徹底消失,統一被劃入USB 3.2的序列,三者分別再次改名叫做USB 3.2 Gen 1、USB 3.2 Gen 2、USB 3.2 Gen 2x2。這麼混亂的命名實在是讓人無力吐槽,至於速度,USB 3.2 Gen 1的理論最高速度為5Gbps。
  • 搭配極速M.2接口 技嘉Sniper B7評測
    該主板採用Intel B150晶片組設計,提供了LGA 1151接口,支持Intel第六代智能酷睿處理器。主板的供電部分,採用7相供電設計,為平臺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供應。PCI擴展方面,板載了2條PCI-E x16高速顯卡插槽,支持AMD CrossFireX交火技術,同時還帶有兩條PCI-E x1插槽及2條PCI插槽,以滿足不同用戶的擴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