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指導: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2020-12-06 網易教育

這一知識點仍然是2013年命題的重點章節,而且考查形式不僅僅是選擇題的形式,很有可能會涉及到分析題的考查,命題點集中在對基本原理的應用上。

跨考教育

對立統一規律是,是歷年考題中所佔分值最重的一部分,在1997~2012年之間,10分以上的大題的考查大都集中在這裡。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張老師認為,這一知識點仍然是2013年命題的重點章節,而且考查形式不僅僅是選擇題的形式,很有可能會涉及到分析題的考查,命題點集中在對基本原理的應用上。命題形式以「引言式」「案例式」題目為主,要求考生具備理論聯繫實際的分析能力。比如用矛盾的同一性與鬥爭性辯證關係及其推動事物發展的作用原理分析矛盾雙方的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用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分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都是分析題命題重點。

命題點1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對立統一規律

辯證法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在由一系列規律和範疇構成的唯物辯證法的體系中,對立統一規律是其實質和核心。 原因在於,

(1)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

(2)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和範疇的「鑰匙」。

(3)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命題點2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鬥爭性的辯證關係及其方法論意義

1.矛盾的屬性及其關係。

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係的哲學範疇。對立和統一分別體現了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矛盾的對立屬性又稱鬥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又稱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鬥爭性是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脫離鬥爭性而存在,沒有鬥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因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是包含差別和對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鬥爭性的制約,矛盾雙方的共存要靠鬥爭來維持,矛盾雙方的轉化要靠鬥爭來實現。 另一方面,鬥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 鬥爭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約,同一性規定和制約著鬥爭的形式、規模和範圍。

2.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原理方法論意義。

這一原理要求人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即求同存異,這是辯證認識的實質所在,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黨制定戰略策略的理論基礎,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我們黨的歷史上關於統一戰線中的「又聯合又鬥爭」的策略和現階段改革開放中「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以及實現祖國統一的「一國兩制」的方針,就是成功地運用對立統一學說的範例。

這一原理還有利於我們正確理解和把握和諧思想及其在事物發展的作用。從哲學上講,和諧包含著矛盾雙方互相聯繫、互相依存的思想,強調平衡、協調、合作,體現包容萬物、兼收並蓄的博大精神。 但和諧並非否認矛盾,也不意味著矛盾雙方的絕對同一。 「和而不同,同則不繼」,和諧也是在不斷解決矛盾中實現的。 事物是多樣性的統一,和諧的本質就在於協調多種因素的差異,發揮各種要素的效能,優勢互補,推動事物的發展。

命題點3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不僅揭示了事物聯繫的實在內容,而且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 所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又鬥爭、又同一,由此推動了事物的發展,或者說矛盾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絕對的鬥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事物發展的動力。

2.在矛盾推動事物發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各有其作用。

(1)同一性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主要是,①由於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矛盾雙方互為存在的條件,矛盾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發展使自己獲得發展;②由於矛盾雙方相互包含,矛盾雙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③由於矛盾雙方彼此相通,矛盾雙方可以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而得到發展,並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

(2)鬥爭性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①鬥爭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造成事物的量變;②鬥爭促使矛盾雙方地位或性質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們對事物發展的作用只有在兩者的結合中才能實現,矛盾推動事物發展是同一性和鬥爭性共同作用的結果。

了解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對於我們自覺地利用矛盾的這兩種力量推動事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它說明事物的發展不僅表現為「相反相成」,而且表現為「相輔相成」、 「互利共贏」。

命題點4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關係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

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是對矛盾普遍性的簡明表述。 其含義是,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產生。 事物始終在矛盾中運動。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體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種情形,一是不同事物和過程的矛盾各有其特點)二是同一事物或過程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三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關係。

矛盾普遍性與矛盾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 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機統一,普遍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只能通過特殊性而存在,任何特殊性都是普遍性,都包含著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普遍和特殊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實踐相結合的哲學基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

命題點5 矛盾發展不平衡原理

構成事物的多種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這種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現。

1.主要矛盾是在一個矛盾體系中居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則是在一個矛盾體系中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過程不起決定性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規定和影響非主要矛盾,解決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比較容易解決;非主要矛盾對主要矛盾也有影響,非主要矛盾處理得好,有利於主要矛盾的解決。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轉化。

不論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對立的雙方中總有一方處於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此相應的便是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一般說來,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了事物的性質。 非主要方面對矛盾總體的變化、發展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會互相轉化。

2.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們把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結合起來。 兩點論就是要同時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間的辯證關係,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 重點論就是在看到兩個方面的同時,必須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為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不要把兩者等量齊觀,更不能顛倒主次。 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統一的,重點論要以兩點論為前提,兩點論要以重點論為補充。 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是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 它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抓住重點,帶動全盤;看問題時要看主流,同時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種主要傾向時,也要注意可能掩蓋著的另一種傾向,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

——摘自《2013考研政治真題考點分類解析與解題秘訣》

本文來源:跨考教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2016考研政治:唯物辯證法之命題分析
    摘要:唯物辯證法在考研政治中處於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帶領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唯物辯證法的命題規律和趨勢預測。
  • 2021考研政治馬原必背題:一物降一物唯物辯證法原理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複習指導>政治>正文2021考研政治馬原必背題:一物降一物唯物辯證法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分析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平衡法則所體現的唯物辯證法原理
  • 2019考研政治考試大綱
    2.事物的聯繫和發展  聯繫的內涵和特點。事物普遍聯繫原理的方法論意義。聯繫與運動、變化、發展。發展的實質。事物  發展的過程性。聯繫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唯物辯證法是偉大的認同工具,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認識方法。辯  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思維方法,學習唯物辯證法,不斷增強思維能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思想對唯物辯證法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
  • 考研必讀:馬哲辯證法專題複習指導及出題點
    考研政治中的「辯證法」部分,它和 「唯物論」同樣,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內容。如果說,「唯物論」概括的是「世界的物質性」,回答的是世界「是什麼」的問題,那末本章的內容則是「世界的辯證性」。回答的是世界「怎麼樣」的問題,即世界是以什麼樣的狀態存在著的問題。認為世界具有「辯證性」,就是指客觀世界是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著的。
  • 唯物辯證法:其思想核心是什麼,其思想源頭在哪裡
    接上篇文章,我們繼續講唯物辯證法相關內容哈。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列寧同志認為,對立統一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思想。他不僅實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還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尤其是對唯物辯證法的完善與拓展,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
  • 2015年考研政治馬原理考試重點:辯證法
    各位考生,2015年考研政治科目已經結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門課程辯證法和認識論依然是考試重點,尤其是辯證法。
  • 高中政治必修4『唯物辯證法的聯繫觀』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4『唯物辯證法的聯繫觀』知識點總結 2019-01-02 15:51:01 來源:三好網
  • 唯物辯證法是規律和範疇的科學體系,基本規律和範疇的關係是?
    唯物辯證法同時還包括一系列的基本範疇,如本質和現象、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等等。這些範疇都是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的聯繫和發展。這些基本規律和基本範疇共同組成了完整的唯物辯證法的科學體系。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範疇是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
  •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麼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關鍵是什麼?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麼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關鍵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依憲治國是落實依法治國的重點與關鍵,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內在要求。「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 唯物辯證法的哲學品格
    原標題:唯物辯證法的哲學品格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指出,「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和把握唯物辯證法的哲學品格,是貫徹《綱要》「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求的題中應有之義。
  • 牢牢把握唯物辯證法的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基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我們黨自近代以來的偉大鬥爭歷程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面臨的風險挑戰所提出的精闢論斷,具有至關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時代價值。鬥爭精神是馬克思主義固有的理論品格和精神特質。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 2017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哲學核心考點
    沒有認為世界統一)   ②實踐性---強調理論對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反過來又指導實踐。(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實踐)   ③革命性與科學性的統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學性基礎之上,即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之上。   (7)馬哲與具體科學的關係:一般與個別;抽象與具體;指導與被指導;普遍與特殊。
  • 2014考研政治考前點撥(事物的普遍聯繫與發展)
    唯物辯證法是關於世界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科學。當代中國正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相互關係,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係,堅持統籌兼顧,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和持續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 名師孫站河考研政治衝刺背誦核心考點20講(1)(二)
    要用科學的自然觀和發展觀指導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樹立全球觀念和危機意識,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狹隘視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為;要正確對待自然、社會的關係.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要增強人們合理控制各種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的能力和手段,為人類擺脫困境創造新的物質條件。如果問題是由社會制度造成的,就需要變革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形式。
  •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簡答題複習資料(二)_專升本成人高考...
    點擊查看: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簡答題複習資料匯總本文為大家整理了2018年專升本政治簡答題的複習資料,請大家在複習的是多看多做題,才能得高分哦。簡述運動與靜止的關係?答:(1)運動即一切事物的一切變化與過程。
  • 2018考研政治高頻考點之辯證法
    摘要:考研政治複習資料辣麼厚,是不是覺得剩下的複習時間越來越少了,背了又忘,忘了又背,以為理解了但一對答案就「GAMEOVER」,考研幫特邀幫學堂文娟老師為你劃重點,提供高頻考點,本期重點是辯證法。
  • 重讀《反杜林論》: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
    其中哲學部分,發表時名為《歐根·杜林先生在哲學中實行的變革》,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義先驗論、實證主義的自然哲學、唯心史觀以及形上學的思維方法,全面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組成部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由來、發展和內容,包括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內容,科學解析了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 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
    唯物辯證法堅持唯物論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是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其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其根本方法是基於對立統一規律的矛盾分析法。辯證思維主要指矛盾思維,除了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的統一思維外,從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和實質與核心的意義上說,還可歸納為以下三類思維方式。  一是基於事物普遍聯繫觀點的思維,主要有系統、全面、全局思維。要增強系統思維,統籌各地改革發展、各項區際政策、各領域建設、各種資源要素。把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統籌安排,才能產生最佳的系統功能和整體效應。
  • 《2008年考研政治應試寶典》第一部分 第三章
    本章首先闡述了唯物辯證法關於世界的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原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性,概括說明了事物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辯證統一,本質和現象、必然和偶然的辯證關係及意義。其次,重點闡明了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即對立統一規律的全部內容。
  • 2021山東考研數學衝刺指導:向量與線性方程組核心內容
    2021山東考研數學衝刺指導:向量與線性方程組核心內容 2020-12-02 09:46:49| 來源:中公教育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備戰2021山東考研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