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飼養的鸚鵡中,依據飼養數量從多到少排列,1.虎皮鸚鵡,2.牡丹鸚鵡,3.玄鳳鸚鵡,4.和尚鸚鵡。
前三者在我國是可以合法飼養的,在國外這4種鸚鵡都是可以合法飼養的,那麼和尚鸚鵡的為何這麼受歡迎呢?
主要原因是它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能在熱帶、溫帶、寒帶地區的人類家庭裡生存,它們的生命力是很頑強的,也很聰明。
家養的和尚鸚鵡都是野生種群的後代,野生的和尚鸚鵡是為數不多的幾種會自己建造巢穴的鸚鵡。
我們都知道鸚鵡科的鳥類像啄木鳥一樣住在樹洞裡,多數鸚鵡是不會建造巢穴的,它們都是居住在啄木鳥丟棄的舊巢穴裡,或是住在枯樹洞裡。
在大自然中,野生和尚鸚鵡是一位「心靈手巧的建造師」,它們利用樹枝來搭建自己的巢穴,建造巢穴的本領可以和喜鵲相媲美。
就是野生和尚鸚鵡的這種自主建造巢穴的本領,使它們的野生種群數量在野外能很好的地生存著。
2014年的時候西布耶教授的鸚鵡行為學團隊在做一項調查,他們發現這種原產自南美洲國家的鸚鵡(巴西),已經在北美洲(美國),歐洲(西班牙、英國、德國、法國)等地都有野生種群存在。
這一點,教授的團隊已經研究明白原因了,多數是一些從人類那裡逃出來的,或者沒有時間飼養,人為放飛的和尚鸚鵡,最後適應了當地的環境,生存了下來。
教授他們在西班牙地區重點研究了一下該種鸚鵡的生存方式,有了新發現。
在聖伊西多羅教堂(馬德裡)教堂的鐘樓上有幾窩白鸛,這是歐洲本土的白鸛,野生和尚鸚鵡喜歡和白鸛在一起築巢。
難道是野生和尚鸚鵡為了省事,利用白鸛的建巢材料嗎?還是另有什麼意圖呢?
西班牙的首都馬德裡市區生活著幾千對野生和尚鸚鵡,並且已經開始向周邊的農村遷徙。
教授的研究團隊對居住在馬德裡市區和農村的該種鸚鵡(棲息地)進行觀察和研究,
在馬德裡的農村,該種鸚鵡更多的和白鸛在一起,而城市中這種現象要少一些,為了進一步論證,他們研究了5種本地老鷹,都是鸚鵡的天敵。
在2014年和2015年(4-8月)的繁殖季節裡,教授的團隊對馬德裡地區900多個和尚鸚鵡的巢穴進行了GPS測繪。
馬德裡地區的城、鎮(深灰色)和周圍的農村(白色)地區,黃色圓點(白鸛巢穴),紫紅色圓點(和尚鸚鵡巢穴),藍色圓點(白鸛與和尚鸚鵡的一體巢穴),紅色圓點(老鷹的巢穴)。
從圖中數據顯示,該種鸚鵡在農村地區築巢數量要少,一般都會和白鸛巢穴居住在一起,很明顯這種白鸛與鸚鵡的一體巢穴——就是該種鸚鵡為了抵禦老鷹的襲擊,而進化的生存智慧。
研究還發現,農村地區白鸛會選擇電網鐵塔來築巢,該種鸚鵡也會首選鐵搭上的白鸛巢穴,這是因為其它哺乳動物無法上去傷害它們。
在鐵搭上的白鸛巢穴雖然容易暴露給老鷹,但是一隻成年白鸛完全可以打敗老鷹,保護整個巢穴安全。
研究還表明,該種鸚鵡並不是圖省事利用白鸛的巢穴材料,白鸛的建巢樹枝太粗,不適合鸚鵡用,和尚鸚鵡還是自己飛到大自然中挑選合適自己的建巢材料,該種鸚鵡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和白鸛的巢穴建在一起,可以從中得到白鸛的庇護,免受老鷹的攻擊。
看來野生和尚鸚鵡的智慧值得我們繼續研究,野生動物的智慧也是在不斷地進化著,加入中國綠髮會,成為一名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我們一來研究和保護野生動物吧!
你喜歡和尚鸚鵡嗎?喜歡就給它點個讚吧!
提姆那灰鸚鵡在紅樹林裡不受保護,隨意捕捉,小孩養著玩
我在安陽漳河峽谷發現一種鸛,紅嘴紅腿,見人就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