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儀研究院研發人員對衛星進行研發。資料圖片
御家匯今年「雙十一」銷售突破億元。袁路華 攝
2019湖南(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上,湖南善飛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自主研發的Z1無人機。岑軍 攝
2019湖南(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上,湖南超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展示的超能家庭教育機器人。岑軍 攝
中聯環境智能小型環衛機器人轉彎路徑特別小,可以滿足小巷垃圾清掃和轉運需求。周秋燕 攝
袁路華 餘佳
瞬息萬變,不變的是初心和使命!
長沙高新區始終高舉「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大旗,不斷登攀。2018年,園區僅以長沙市1%的面積、人口只佔5%,卻創造了全市11%的財政稅收,成為名副其實的西引擎。
「鏈」接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一塊小小的晶片守護國家網絡安全,一片小小的面膜在「雙11」當天「網」住過億元的銷售額,一顆小小的衛星讓航天觸手可及,3D列印更是讓夢想照進現實……要問麓谷最硬核的是什麼?答案是:產業鏈!
產業鏈建設是長沙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長沙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項目建設攻堅年」「營商環境優化年」總要求,緊盯「兩主一特」「三智一自主」「五大牽頭產業鏈」,以「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的產業鏈思維,全力抓實項目引進、平臺建設、創新活動和黨建融合等相關工作,園區產業鏈建設各項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
A 頂層設計 配備專業人員,工作更加精準有效
長沙「高尖精」科技在哪裡?遙指麓谷!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用它來形容長沙高新區一點不誇張,這些本領在這個園區早不是什麼新鮮事,就拿天儀研究院來說,3年內已成功發射了15顆微小商用衛星。
11月27日,《麓谷創新指數(2019)》發布,2018年長沙高新區創新發展總指數為128.4,較2017年增加3.1點。整體來看,麓谷創新總指數呈持續增長的趨勢。
另外一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長沙高新區新增各類商事主體7543家,平均每天新增24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88家,麓谷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有望突破1100家。
正因長沙高新區實力超群,才有長沙市航空航天(含北鬥)、信息安全、移動網際網路、新能源裝備、增材製造五大優勢產業鏈辦公室均設於此地。
敢擔當、敢作為,這是高新人一貫的作風。五個牽頭產業鏈均由長沙高新區主要領導及分管委領導牽頭掛帥,高位協調、統籌推進。新成立的高新區產業鏈辦公室統籌協調各產業鏈開展工作,配齊配強專職專業人員,每條產業鏈均配備8人以上工作團隊,產業鏈工作更加精準有效。
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進工業和信息化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的重點著力點。長沙高新區高度重視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發展,由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年擔任鏈辦主任主抓產業鏈工作。
從研析產業發展狀況、進一步細分產業領域、推進北鬥產業發展工作,到充分利用資金庫、人才庫對接並解決企業需求,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辦公室用「上天」的本領,讓企業上演一部部大戲。
振奮人心的消息頻頻傳來:航天環宇與中國航發實施航空短艙生產戰略合作,將實現全國航空短艙零的突破。鑫航機輪與中國商飛合作建設飛機機輪-起落架項目將填補國內關鍵技術空白……
創新是長沙高新區發展的核心動力和園區活力的重要體現。
長沙高新區率先推進產業鏈建設與黨建工作融合發展,成立先進位造、移動網際網路、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大健康六大行業(產業鏈)黨委。各產業鏈辦公室與產業鏈黨委深度合作,圍繞貫通產業鏈上下遊搭建平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共同開展產業研究、供需對接調研、政策扶持等工作。主動收集和掌握企業產品、產業配套、產業政策、平臺建設等方面的產業鏈需求信息,為各條產業鏈招商、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和決策參考。
B 精準招商 切實抓好項目引進、落地、建設和投產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從1988年建區入駐的首批30多家企業,到目前超過2.9萬家企業聚集,長沙高新區已成為全市經濟重要的增長極。一個個項目落得下、安得住、發展得好。
按照市委、市政府「產業項目建設年」的部署要求,長沙高新區紮實樹牢「項目為王、項目為重、項目為先」理念,切實抓好項目引進、落地、建設和投產,項目建設總體呈現「好於預期、快於同期」的趨勢,數據是最好的證明——
今年前10月,長沙高新區預計實現企業總收入2067億元,增長18.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4億元,增長24.8%。
增材製造,也被稱為3D列印,被認為是未來傳統製造的重要補充。IDC預測,2020年全球增材製造產值將達到289億美元。雖然增材製造產業鏈全國龍頭企業少、規模小,但領導高度重視、迎難而上,鏈長既掛帥又出徵,帶隊赴河北、上海、蘇州、南京等地開展招商對接,引入材料端全國技術領先企業上市公司中鋼天源,對接民營製造業前50強集團引入全國最大的增材應用企業河北增材,助推3D列印技術深度融合長沙主導產業、特色產業,促進轉型升級。
增材製造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技術水平已日漸成熟,業內普遍認為,點燃應用才是引爆產業發展的關鍵,增材製造產業鏈辦公室著力打造應用場景、推動應用示範。比如,推動華曙高科攜手世界領先飛機製造商空客公司,啟動全國首家民用航空高分子增材製造應用項目;推動3D列印醫療模型、導板應用於臨床16個科室,應用案例數超過5000例,真正實現「看得見的精準醫療」;推動3D列印課程及實訓走進80多所省內學校,服務學生近萬人次。
「你們負責茁壯成長,我們負責陽光雨露!」這是長沙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鏈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經常跟企業說的一句話!長沙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的底氣何在?那就是適合網際網路創業的優良環境。長沙正向「移動網際網路第五城」邁進,長沙高新區便是長沙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的高地,該產業企業總數逼近一萬家。
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全區上下把高質量產業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堅定決心、咬定目標、奮勇爭先,全力以赴抓出項目建設新成效。
今年以來,中電科、天際新能源汽車、杉杉能源、通達電磁能等項目加快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塊鏈產業園、和包支付產業園、商用密碼產業基地等專業園區建設全力推進,天儀研究院、航天捷誠、虎牙直播等項目已建成投產。
長沙高新區這個冬天哪裡最熱,答案是:項目建設現場!
C 搭建平臺 龐大「智庫」為企業行業搭建交流橋梁
好馬配好鞍,優秀的人才及產業需要好的平臺來支撐!
長沙高新區人才總量突破20萬,高層次人才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成立的院士工作站38家、博士後工作站35家,總數排在全省園區首位;長沙北鬥產業安全技術研究院、湖南省國際低碳技術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相繼落戶,累計擁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646個,其中國家級平臺80家,總數位居全國高新區第3位。
如此龐大的「智庫」,給企業、行業搭建交流橋梁。
長沙高新區產業鏈辦公室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部署,牽頭組織各鏈及鏈上骨幹企業參加「院士專家長沙行」、科技活動周、日本製造先進企業對接、華為核心供應商對接等各類專場活動,拜訪和對接專家、院士30餘次,組織產銷對接會、行業論壇等創新性活動共40多次。
今日舉辦的2019湖南(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上,長沙高新區近百家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企業參展,這些企業抱團參展、自信發聲,正是當前信息安全產業鏈建設卓有成效的一次集中亮相。
信息安全產業鏈辦公室今年還組織舉辦了湖南商用密碼產業示範基地建設推進會、省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研討會,承辦科技活動周、網絡信息安全座談會、區塊鏈業務安全方案培訓等系列活動。成功創建國內首個省級商用密碼產業示範基地,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雲等20餘名專家為專家組成員;全國第2個網絡安全產業園初步獲批,方濱興院士工作站完成授牌。
新能源設備產業鏈辦公室通過搭建載體打造品牌,助力鏈企合作交流。該辦公室先後赴北京對接國網智芯微電子、中國電科院、中國科學院等項目,多次拜訪行業權威專家羅安院士,力促電力物聯網、城市智慧能源等項目落地;新成立省可再生能源學會、省充電基礎設施協會等省級聯盟和協會,中電48所、華自科技獲批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舉辦新能源暨智慧能源風光儲高峰論壇、第六屆能源生態新技術報告會等10次創新性活動。
平臺搭建讓產業碩果纍纍。今年,新能源設備產業鏈累計新增國家級平臺1個、省級平臺40個,入選湖南省2019年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6家,入選長沙市第六批智能製造試點企業12家,獲評2018年度長沙市企業技術中心4家。紅太陽光電入選工信部第四批綠色製造名單,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D 幫扶企業 「真金白銀」的福利讓創業者倍感幸福
真情幫扶,讓企業如沐春風!
對於企業訴求需求,長沙高新區做到收集一批、解決一批、辦結一批。
今年以來,長沙高新區全面落實中央及省市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上半年,累計減稅降費6.18億元,預計全年減稅降費16億元。持續深化企業精準幫扶工作,共收集500家重點企業問題528個,目前已完成銷號498個,銷號率94.3%,幫助解決政策支持問題117個,集中兌現11項產業政策資金1.09億元,解決資金需求43億元,開展人才招聘及培訓4場,幫助解決行政審批事項28個,協調項目建設保障問題32個。
長沙高新區注重從優化營商環境方向發力,各大產業鏈辦公室積極參與政策編制、為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
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辦公室參與編制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牽頭制定《長沙市加快促進北鬥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等政策,為企業拓寬渠道引資引智,壯大人才、資金池。
信息安全產業鏈辦公室參與推動《長沙市加快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三年(2019-2021)行動計劃》《長沙市關於加快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長沙高新區促進商用密碼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多項政策出臺。
增材製造產業鏈辦公室牽頭制定《關於推進長沙市增材製造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大企業培育力度,加強技術示範和應用推廣。
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鏈辦公室繪製《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鏈示意圖》《全國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分布圖和長沙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分布圖》,編制更新了產業鏈人才池、資金池。
新能源裝備鏈辦公室協調成立長沙天際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解決天際新能源4.9億元融資需求;針對桑德集團20億元股權融資需求,協調了10.2億元產業基金和9.8億元信託資金;幫助湖南勝雲光電科技、長沙麥融高科等企業完成1500萬元風險補償貸款,解決了企業發展燃眉之急。
……
一波波「真金白銀」的福利讓創業者在長沙倍感幸福。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今年以來,長沙高新區著力將企業業務辦結時間「縮水」, 「一件事一次辦」 審批事項今年已辦理54200多項。
長沙高新區還將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級版,積極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加快推進多圖聯審、並聯辦理、信用承諾審批、容缺審批等多種審批方式相結合,進一壓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持續深化企業精準幫扶,全面梳理、出臺涉企政策,大幅提升工業企業入規、高企認證獎勵標準,強化企業改制上市政策支持。實現園區產業扶持資金對所有產業鏈的全覆蓋。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長沙高新區將進一步強化產業鏈思維,以「產業項目建設年」「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為主線,力爭在「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上取得更大成效,凝心聚力跑出產業鏈建設「加速度」。
鏈上風採
1.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
引進海格北鬥、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聯合實驗室、特種飛彈機、莫之比雷達、矩陣電子、鯤鵬無人機、航升衛星等項目。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15顆衛星商用衛星。
2.信息安全產業鏈
引進光環新網、亞信華南總部、天融信等重點項目。威勝信息科創板上市過會,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長沙)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3.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鏈
引進智慧眼總部、騰訊雲基地總部、滿幫集團、我愛我家、西子電商等項目。至10月底全市新引進移動網際網路企業約3000家,長沙高新區移動網際網路企業總數達9268家。
4.新能源裝備產業鏈
引進長遠鋰科基地、杉杉能源、索恩格工業園二期、東方電控、協鑫新能源等項目。力合科技、遠大住工敲鐘上市。
5.增材製造產業鏈
引進中鋼天源、河北增材、北京紅峰、智科未來等項目,企業數量較去年翻番,新增省級平臺較去年翻兩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