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 新加坡聖淘沙的海洋館
新加坡聖淘沙島的海洋館是亞洲最大的館。今晨飯後驅車前往,參觀的人很多,小孩子顯得特別的興奮。在入館前,先參觀了東南亞古代航海的器具,建於8世紀的海船很小,可能只容得下20人,也沒有是什麼樓層,一張羊皮隨意鋪在船的甲板上,便是船員的床鋪,船有幾個大帆,但設施極簡。不過用現代的眼光看,船很美,全是木質鉚接,找不到一根鐵釘。
入館前要我們體驗一下電影《颱風》片段的感覺,環形熒幕,下面是長凳,船的設計可坐100餘人。電影開始,風浪滔天,加上頂上飄下的大雨,吹過的風以及抖動的木凳,倒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不過比起杭州宋城的舞臺情景劇還是差遠了。
對海洋館,我並不陌生,國內在青島及沿海都看過,但新加坡的海洋館確實讓我耳目一新。我對魚的品種及海底植物並無多大興趣,但對色彩天生喜愛。海洋館陳設的海底世界極為豐富,各種各樣的魚、珊瑚、海底的枯木及沙石,在燈光或陽光的照射下五彩繽紛,絢麗奪目。我亦見過各類色彩,東北的五華山,英國的紅松林,歐洲的紅海,美國曼哈頓的時光秀等等,但在繽紛色彩世界裡又有流動的生命的彩色我還是第一次。
海魚在自由的遊動穿梭,而海裡的魚本身就有豐富的自然色彩,有的魚身上的色彩還會起變化,這種感覺既神奇而新鮮。海魚的遊泳姿勢極其豐富,故而色彩在繽紛的海洋世界裡變化得也特別豐富。
時而一群,時而一隻,時而慢戲,時而快衝,時而接吻,時而靜臥,大於小,多與少,疏與密,在此時是運動著的,這確讓我增長了彩色的知識。這種色彩是自然的,有生命的,卻又無窮變化著的色彩。
人類對地球佔最大面積的海洋知之甚少,從此海洋館可窺海洋小小一角,而那些從未被人類發現的禁海裡又有什麼呢?中國人幻想有海龍王,我看從人類認知世界的過程來看,不能否定沒有海龍王,因為人類自己肯定的東西又常常被後代所否定。海底世界是神秘莫測的,未知的東西我們用科學的眼光看只能說可能有,可能沒有。正如現在人們敬畏的神靈,在自然界中未曾發現的,但卻有感覺的現象有很多很多。故而我們絕不能否認神靈的存在,就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有外星人一樣。
海洋館對我的啟發很深,海洋是人類半知的世界,那另一半相信人類不可能知曉完,科學不可以窮盡一切,包括人類的本身。
文碼頭立足原創,主筆鄧曉崗先生是當代著名跨界藝術家,現為中國檢察官文聯書畫協會副會長,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中國音協會員,從事書法、國畫、作曲、文藝評論等創作。同好同道有意者歡迎添加鄧先生私人微信交流。
歡迎添加鄧曉崗個人微信號dxg13910230033。非誠勿擾!
註:如果你喜歡微信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