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城河中的鱷雀鱔,日本人無計可施,長達3米,號稱淡水魚的夢魘

2020-09-26 一寸蟲奇聞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可以看到網絡上有人分享短視頻,在水中捕撈上來一種體型巨大,長著鱷魚嘴的怪魚,一時間人們紛紛議論,很多人還以為是水怪,還有人在下方留言到底能不能吃,我看完這類的視頻,才發現這不是「淡水魚殺手」鱷雀鱔嗎!


鱷雀鱔本來是北美的特有魚種,是雀鱔魚裡的最大的一個分支,最大的鱷雀鱔可以長到3米多,以各種淡水魚類為食,一天可以消滅掉幾十斤的魚類,也被人們稱為「淡水魚殺手」。它作為一種入侵物種在我國出現的原因,是有觀賞魚愛好者作為觀賞魚引進。

鱷雀鱔在亞洲打開知名度,就得提下11年前,日本著名的名古屋護城河鱷雀鱔事件。名古屋作為日本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名古屋城不得不去看看,可是不知道是何人竟然在名古屋城的護城河裡投放了兩條巨型怪魚鱷雀鱔,這下護城河的錦鯉,就成了這兩條鱷雀鱔的美味佳餚。

隨後的八年中,有關部門想盡各種辦法,甚至求助於網民,都沒能捕捉到它們,它們身形巨大,行蹤詭秘,護城河裡的各種錦鯉每天都得和鱷雀鱔鬥智鬥勇,要知道這些錦鯉都是日本的極品錦鯉,每一條錦鯉都價值不菲,鱷雀鱔吃的不是錦鯉,而是成堆的錢!

8年中,人們才首次拍到了護城河裡鱷雀鱔的真容,捕捉更談何容易。但是隨後的一天,好運氣終於來了,有關部門在護城河裡廣撒魚鉤,終於其中的一條鱷雀鱔咬鉤了,它力氣驚人,還長著一嘴尖牙,一群人開始群起圍剿,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把它從護城河裡逮上來。

最後通過測量,這條鱷雀鱔體長將近1.5米,重達60多斤,眾人上前紛紛合影。可是人們還不能太高興,抓著一條鱷雀鱔,還有一條呢?

可是好運氣不會天天來,這條魚現在還是沒有抓到,有目擊者稱,因為食物充足,它很有可能達到了三米,有關部門每隔幾個月就開始撒網捕魚,但是收效甚微,護城河裡的錦鯉每天還得過著這種東躲西藏的日子,不知道哪天才能結束。

無獨有偶,2年前在,在廣州一個小區的景觀湖裡也出現了一件神秘的錦鯉消失事件。居民們每天去餵魚,卻發現錦鯉成群結隊的逐漸消失,最後只剩下幾條大體型的錦鯉還孤零零的在水裡遊曳,居民們都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

通過人們蹲守發現,根本不是偷魚賊在湖中偷魚,原來湖中出現了一條一米多長的水怪,還有人拍下了照片。當地有關部門前來立刻捕撈,捕撈上岸後才發現是一條體長1.3米左右的鱷雀鱔。


看來鱷雀鱔早已聲名狼藉,它的消化體統特殊,可以邊吃邊排洩,一天一條魚可以捕食近幾十斤的魚類,因為長著鱷魚一樣的嘴巴,還有鋒利的牙齒,所以它根本不用咀嚼,每天的任務就是不停鱷吃。這類魚在任何人的心中也不會留下好印象吧?

如果誰在養魚塘中放上一條鱷雀鱔,那麼不需要多長時間,這片水域的魚基本都會被它吃光,就連兇猛的黑魚都不會被它放在眼裡。所以它也被列為全球範圍內十大最兇猛淡水魚其中的一種,與群居的食人魚不相上下。


雀鱔魚類其實和巨骨舌魚一樣都是史前時期就早已出現,這麼長的時間內,基本沒怎麼進化。因為在它的生命周期裡,就做一件事,那就是吃。

首次發現鱷雀鱔的化石,確定它們出現在1.57億年前,化石分布於全球各地,儘管如今雀鱔魚只分布於美洲地區,在其他國家也是被作為入侵物種。

所以雀鱔魚通常被人們稱為魚類的活化石,還保留著許多早期始祖雀鱔魚的形態特徵。成體鱷雀鱔主要捕食的就是魚類,也吃蟹類及烏龜,水鳥和小型動物。只要是能放進嘴裡的食物,它都不會放過。


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鱷雀鱔和河豚一樣,它的內臟和魚卵是含有劇毒的,是萬萬不能食用的。而我再次奉勸一下把鱷雀鱔作為觀賞魚養殖的人,如果不想養了,千萬不要放生。關於鱷雀鱔,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護城河中的鱷雀鱔,日本人無計可施,長達3米,號稱淡水魚的夢魘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可以看到網絡上有人分享短視頻,在水中捕撈上來一種體型巨大,長著鱷魚嘴的怪魚,一時間人們紛紛議論,很多人還以為是水怪,還有人在下方留言到底能不能吃,我看完這類的視頻,才發現這不是「淡水魚殺手」鱷雀鱔嗎!
  • 日本護城河現恐怖食人魚:抓了四年崩潰了
    據微天下報導,日本名古屋最近正因兩條魚而鬧心,這兩條魚是被指有攻擊性的鱷雀鱔,7年前有市民在護城河中發現,最近看到它們時已長到1.3米長。因擔心其危險性,市有關機構4年前就想各種辦法圍捕,但都被這兩條魚逃脫。有釣魚愛好者自告奮勇要將其釣起來,但因名古屋禁止垂釣,遂作罷。
  • 78秒丨淄博一河流出現北美物種「鱷雀鱔」 與食人魚齊名卵有劇毒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條大魚是被稱為「水中殺手」的鱷雀鱔,也是世界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與食人鯧齊名,是北美洲南部特產淡水巨型食肉魚,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而且它的卵有劇毒。哪怕離開水,它也能存活兩個小時。
  • 蘇州一人工湖現「1.3米長黑影」,網友:鱷魚
    然而昨日,在蘇州鬧市區的一處大學校園裡,卻有人在人工湖內發現一條「1.3米長黑影」在水下遊動,疑似是一條罕見的「魚王」。「這兩天下雨嘛,(湖面)就有很多樹葉,仔細一看嚇一跳,怎麼這麼大一條魚......」
  • 鱷雀鱔入侵廣東,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這種北美巨魚
    在入侵廣東的生物當中,還有北美巨魚,鱷雀鱔,作為中國作為最愛吃魚的省份,廣東每年的水產品消費量超過700萬噸,為什麼會搞不定鱷雀鱔呢?鱷雀鱔是什麼鱷雀鱔是是雀鱔目、雀鱔科、大雀鱔屬動物,因為鱷雀鱔全身長滿硬鱗,還有長滿尖齒的長嘴,跟鱷類的確有幾分相似,所以被命名為鱷雀鱔。
  • 廣東農村池塘發現1米長鱷雀鱔(圖)
    記者從當地農業部門了解到,該魚很可能是珍貴的鱷雀鱔,是一種有活化石之稱的古老魚種,十分罕見。  昨日下午記者在陳先生家中見到了這條怪魚。怪魚長約1米,全身呈灰色,嘴部前突,上下頜有骨板,牙齒鋒利,酷似鱷魚嘴,身體被菱形的硬鱗所覆蓋,鱗質甚硬。  佛山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稱,該魚很可能是鱷雀鱔,目前在我國內地水域極少發現有鱷雀鱔生存。
  • 四川:小區魚塘釣起怪魚 竟是史前食肉鱷雀鱔 (3)
    家中養的鱷雀鱔 隨便放生會危害本地魚類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黃成說,現代人獵奇心理很重,喜歡養一些劇毒的、醜陋的、漂亮的、兇殘的魚,比如鱷雀鱔。還有很多老百姓都單純地認為,放生是好事,其實,這類兇猛型的外來物種如果被放生到江河中,會和本地魚類爭奪水體空間。
  • 市民河裡釣上1米長怪魚 疑似「淡水殺手」鱷雀鱔
    (原標題:市民河裡釣上1米長怪魚 疑似「淡水殺手」鱷雀鱔)
  • 盤點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黑魚竟然也在排行中!
    近日一條廣州白雲湖「水中殺手」被抓的新聞火了,這水中的怪魚小編還是第一次見,長得非常像鱷魚,所以特意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個「水中殺手」叫鱷雀鱔,是目前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屬於外來物種。為什麼在我們國家水域會出現如此兇惡的魚呢?小編還曾想過,如果在河邊釣魚,從河裡竄出一條鱷魚的場景,現在好像快要實現了!
  • 史上最大「鱷雀鱔」腰圍有1.22米(圖)
    鱷雀鱔是美洲七種雀鱔之一,它是鱷魚、魚和恐龍的所有雜交後代中最大的魚類。鱷雀鱔有兩排尖牙,望之令人非常恐懼。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近日報導,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維克斯堡市的威廉士女士,無意中發現了一條有史以來最大的鱷雀鱔。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排名 歐洲鰉可以長到20英尺
    淡水魚有很多種類,我們最常見的是鯽魚、鯉魚之類的,但是它們都是體型比較小的魚,讓我們一起來看下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排名吧。10、白鱘白鱘可以長到5英尺長,體重可達60磅。這些魚的名字來自他們的槳狀鼻子,他們用鼻子在地上挖掘尋找植物吃。白鱘雖然體型很大,但性情很溫柔,它們遍布密西西比河谷的整個河流和北美的海灣斜坡排水溝。
  • 男子釣上1米長鱷雀鱔 若放生或帶來生態災難
    5月30日中午12時許,有市民發朋友圈稱,有垂釣市民在布吉河人民橋段「收穫」一條體長約1米的大魚,視頻發至朋友圈後引發不小關注。深圳新聞網5月30日訊5月30日中午12時許,有市民發朋友圈稱,有垂釣市民在布吉河人民橋段「收穫」一條體長約1米的大魚,視頻發至朋友圈後引發不小關注。更有市民猜測,視頻中的魚不是普通的魚,而是破壞性極強的肉食魚類——鱷雀鱔。通過視頻可看出,有市民背著漁具。而該魚被放置在人行橫道上,長約一米,全身呈長筒形,吻部前突。有市民嘗試將腳放在魚身上,該魚已無生命跡象。
  •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原標題:   白雲湖西湖水域出現體長約2米的「怪魚」。  2月9日,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過程中,在白雲湖西湖水域發現一條約2米長的「怪魚」。白雲區漁政專家分析稱,該怪魚很有可能是鱷雀鱔。資料顯示,鱷雀鱔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水中殺手」, 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為此,白雲湖管理處在相關水域豎起了警示牌,並特別提示市民和遊客們切勿在白雲湖西湖水域下水或在水邊遊玩。
  • 鱷雀鱔:它是史前「活化石」,為何成為各國明令禁止的入侵物種?
    鱷雀鱔有著自己獨特的呼吸方式,除了正常的鰓呼吸,鱷雀鱔的魚鰾裡面布滿了與食道相連的毛細血管還可以用魚鰾呼吸,即使在缺氧的條件下,也可以利用來獲得氧氣,所以鱷雀鱔可以短暫的在陸地上生存。鱷雀鱔的壽命很長,大多存活26-50年,壽命最長的可以活75年。
  • 誰是最大的淡水魚?
    從捕獲個體的測量和漁民的描述中,查菲窄尾魟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其體長(算上2米多的尾巴)可達4米以上,重量可達500至600公斤,不過這些數據並沒有權威記錄,只是估算。圖片來自ZUMA Press】  鱘和鰉是鱘科中最重要的兩個屬,有時也將兩者並列,稱「鱘鰉魚」,對應英文中的sturgeon。高首鱘,雖然叫white sturgeon,但與下文將要提到的「白鱘」卻是兩個不同的物種。高首鱘生活在北美,被認為是北美最大的淡水魚。據稱最大的可以長到6.1米長,816公斤重。
  • 日本推出高端新技術可實現海魚與淡水魚「同居」
    日本推出新技術能夠實現海魚和淡水魚「同居」【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12月18日報導,位於日本青森縣八戶市的市立水族科學館,近日向大家展示了一個號稱「最佳環境水」的水缸。這個特殊水缸可供海水魚與淡水魚共同生存,吸引眾多人群來館觀看。
  • 深圳男子釣上1米長怪魚 疑似「淡水殺手」鱷雀鱔(圖)
    5月30日中午,深圳有垂釣市民在深圳河人民橋段「收穫」一條體長約1米的大魚,視頻發至朋友圈後引發不小關注。更有市民猜測,視頻中的魚不是普通的魚,而是破壞性極強的肉食魚類——鱷雀鱔。來源:深圳新聞網通過視頻可看出,有市民背著漁具。
  • 北美「河中巨怪」入侵,驚掉中國吃貨筷子
    要論對美食的喜愛,那廣東人絕對是名列榜首,然而特別喜歡吃魚的廣東人,卻對一種魚發了愁,那就是鱷雀鱔,這是一種入侵物種,鱷雀鱔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是一種古老魚種,比恐龍還早出現,有著活化石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