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對美食的喜愛,那廣東人絕對是名列榜首,然而特別喜歡吃魚的廣東人,卻對一種魚發了愁,那就是鱷雀鱔,這是一種入侵物種,鱷雀鱔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是一種古老魚種,比恐龍還早出現,有著活化石之稱。
主要分布在從墨西哥到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墨西哥灣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蘇裡河和俄亥俄河下遊,以及尼加拉瓜境內的兩個湖泊。這是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體長可在1米52-2米44,最大體長可達3米,重達160公斤。
早在2014年,廣東已經調查到有21個地區出現了這種鱷雀鱔,而且有些地方已經形成了野生鱷雀鱔魚群。除此之外,廣西欽州市、山西臨汾市、江西贛縣、福建桐山溪、江蘇蘇州市和溫州市、湖南永州等地也都有發現鱷雀鱔的報導。
這些鱷雀鱔都是通過觀賞魚貿易渠道,漂洋過海來到我國的,但有些人家養一段時間後,卻因種種原因又將其任意拋棄,或者在野生水域隨意放生。
之所以會發愁,是因為中國並沒有鱷雀鱔的天敵,鱷雀鱔又是大型的肉食魚類,南方本來就水草豐茂,被放生的鱷雀鱔可以說是進入了天堂。鱷雀鱔鱷雀鱔上顎有兩排大而鋒利的牙齒。內排牙齒是顎狀的,比外排牙齒長。鱷雀鱔的牙齒又長又細,像獠牙一樣,使它們能夠刺穿並抓住獵物,鱷雀鱔沒有咀嚼的功能,它們進食只能靠吞,最大可以吞下身體1/4的食物,它們一天可以吃幾十斤淡水魚,這也就是說,只需要1-2條這樣的魚,就可以將池塘裡養的所有魚都吃光,因此也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與食人魚齊名。鱷雀鱔看起來很兇猛,但它們對人類沒有威脅,而且目前還沒有發現它們會攻擊人類,
鱷雀鱔特別好養活,它不僅什麼都吃,且它生命力頑強,能活25年以上,對水質也不挑剔,甚至淡水或鹹水生態均可生存,還能呼吸空氣,離開水仍能堅持至少兩個小時不死。
這麼龐大的魚,應該會讓廣東人流口水,為什麼他們會發愁呢?因為它們的肉口感很差,肉非常柴,皮很厚,加工麻煩,要用斧頭切開,更重要的是鱷雀鱔的內臟和魚卵都有毒,所以沒有人願意去食用這種葷菜。俗話說「沒有一隻魚能活著遊出順德」,但面對鱷雀鱔廣東人食物鏈的頂層,順德人民也放下了筷子。
但鱷雀鱔肉也有過春天,在美國南部,油炸雀鱔球、烤魚片等都是比較受歡迎的菜餚。
這種外來物種進入我國的水生生態系統,有可能對我國的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帶來嚴重影響和危害,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益。
但是在鱷雀鱔的老家,它的待遇就要好一些了,鱷雀鱔在美國是有天敵的,像它最大的天敵就是洲短吻鱷,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鱷雀鱔的壯大。
鱷雀鱔在美國也曾遭遇大量屠殺,因為鱷雀鱔在美國都被認為是「垃圾魚」,人們認為鱷雀鱔破壞了漁網,吞食了獵物,所以被美國各州和聯邦當局列為消滅目標。
這也讓鱷雀鱔一度瀕臨滅絕,後來出於維護生態平衡的需要,現已被美國動物協會列入瀕臨滅絕動物。
而且美國密西根州打算放鱷雀鱔來吃掉亞洲鯉魚,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鯉魚、鰱魚和鱅魚等八類亞洲魚種的統稱。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為了解決控制水域藻類泛濫的問題,有四種亞洲鯉魚被引入美國流域。隨後,在幾次大洪水中,亞洲鯉魚逃出控制水域進入自然河流,在密西西比河等流域迅速擴散。
在2017年的時候,密西根州還發起了「挑戰鯉魚入侵」的活動,誰能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阻止亞洲鯉魚蔓延,就可以獲得70萬美元。除了廣邀天下人才集思廣益,密西根的另外一項措施,就是放鱷雀鱔。因為鱷雀鱔本來就是密西根州本土物種,但是因為大量捕殺,90年代的時候,在密西根州河道消失了。此次重新引入,也可以有助於恢復生態。
雖然鱷雀鱔在美國是處於保護狀態,但中國就沒有這個必要了,中國並沒有鱷雀鱔的天敵,會對中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中國的首要目標就是阻止其蔓延。也希望大家小心養寵物,禁止人為放生和隨意丟棄,私人養殖需採取嚴格的防逃逸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