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黑魚入侵北美,中國胃拯救美國人?

2020-11-22 果殼網

最近在微博上,一則怪魚入侵北美的傳奇故事再度風行。據說,這種魚吃所有其他的魚,捕食手段兇殘,離開水還能活三天,可以在陸地上滑行,會襲擊小孩,寵物甚至殺死成人……一番對比後,網友發現,這種魚其實就是國內大江南北喜聞樂吃的黑魚,也叫烏鱧、烏魚。

不過,正如微博上 @Hui-K 指出,這條廣為流傳的微博配圖並非黑魚(烏鱧),而是斑鱧,兩者同屬不同種,在顏色、斑紋和體型上都有所區別。

正如Discovery節目所說,黑魚「殺死成人」一事的確只是流言而已,不過,黑魚的厲害程度確實可不容小覷。那麼,吃貨們的盤中餐到底何德何能,可以遠徵北美,成為令人恐懼的入侵物種呢?

黑魚,北美「魚斯拉」?

黑魚(學名Channa argus),屬於鱧科鱧屬,原產地在中國、俄羅斯和朝鮮半島。我國的鱧屬魚類有7種,其中黑魚分布最廣,養殖最多。本來在國內,黑魚還有「孝魚」的好名聲,而到了異國他鄉,黑魚便聲名狼藉了。2002年,黑魚首次在美國的新聞報導中出現。它們那獨特的外形,兇猛的習性以及頑強的生命力,著實讓北美人民受驚不小。2004年還出了一部以黑魚為原型的恐怖片,《科學怪魚》(Frankenfish),片中的黑魚體型龐大,成為吃人的怪物。美國人甚至給黑魚起了個綽號,叫「魚斯拉」(Fishzilla),足見其厲害程度。

影片《科學怪魚》中的黑魚變成了吃人怪物,雖有明顯誇張的成分,但美國人為何會對這種魚存有心理陰影?

鱧科魚類是一類能呼吸空氣的淡水魚,統稱蛇頭魚(snakehead),包括兩個屬:鱧屬(Channa)有26個種,原產於亞洲,主要是東南亞;副鱧屬(Parachanna)有3個種,來自熱帶非洲。有些蛇頭魚較小,也就17釐米左右,但大多數都可以長得很大,報導的最大個體有1.8米長。所有的蛇頭魚都是攻擊性很強的掠食者,其成體都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在探索頻道的《河中巨怪》節目中,出現了兩種蛇頭魚,眼鱧(Bullseye Snakehead,學名Channa marulius)和小盾鱧(Giant snakehead, 學名Channa micropeltes),二者是鱧屬魚類中最大也是最危險的兩種。

國內人民愛吃的黑魚,也被喚作北方蛇頭魚(northern snakehead),從外形上看,這類傢伙名副其實,覆蓋著鱗片的頭部很像蛇,全身也遍布「蛇紋」,且體表常覆蓋一層黏液。與大多數魚類不同,黑魚的鰓具有小囊,起著類似肺的作用。黑魚能遊到水面,將空氣吸進小囊,在遊動的時候吸收小囊空氣中的氧。這種空氣囊使黑魚能夠在氧含量很低的水體中存活,甚至能離開水在空氣中存活長達4天,當然前提是沒有幹掉。雌魚一次產卵可達數千枚,而且親魚會在水中植物間的空曠地帶築很大的巢穴,併合力保衛幼魚。受到威脅時,這種護幼行為會十分猛烈,所以在水下還是少惹這些小魚為好。

除了能呼吸空氣外,黑魚的耐受力也很驚人。它能棲息在0至30℃的淡水中,喜歡泥底有植被的淺池塘和沼澤,也會出現在溪流、運河、水庫、湖泊等環境中。黑魚是貪吃的獵食者,能吃下體長達自身三分之一的獵物,主要食物包括泥鰍、鯉魚和鱸魚等魚類,以及小龍蝦、甲蟲、青蛙等。

在泰國被釣上的小盾鱧(Giant snakehead),跟黑魚同屬於鱧屬魚類,塊頭要更大,都是攻擊性很強的危險分子。圖/fishing-in-thailand.com

黑魚遠徵北美史

過去幾年,北美水域中黑魚的出現,使野生動物保護者、漁業商人和釣魚愛好者都大感頭疼,他們害怕黑魚入侵其他的河流,肆無忌憚地對其他魚類進行種族滅絕。2002年,馬裡蘭州的一夥釣魚者在克羅夫頓的一個池塘裡抓到條約46釐米長,瘦得皮包骨的魚。拍完照後,魚被扔回了池塘。一個月後,其中一名釣魚者將圖片帶到了馬裡蘭州自然資源部,工作人員找到魚類專家,鑑定為黑魚。

不久以後,又有釣魚者在同一個池塘裡釣到了黑魚,併網起了不少幼魚。這下子引爆了輿論的恐慌,報紙和電視將黑魚描述為兇殘的捕食者,會將池子裡的其他所有魚吃掉,然後蠕動滑行至另一片水域,繼續掃蕩工作。巴爾的摩太陽報的記者甚至將其稱為「黑湖怪物的同夥」——這一稱號源自1954年的恐怖電影《黑湖妖潭》(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不過,這些描述並不完全準確。的確有些蛇頭魚能夠在陸地上滑行一段距離,但黑魚並不擅長。它們魚雷狀的體型和瘦弱的胸鰭註定其陸上運動能力不強。但是,黑魚確實是以其他魚類為食的狠角色,而一場大雨就可以將它從池塘裡衝到鄰近的河流中,甚至到達北美最大的河口切薩皮克灣。為了消除黑魚的威脅,馬裡蘭州的野保官員將除草劑和魚藤酮倒入克羅夫頓的池塘中,將所有魚殺死。六條黑魚加上超過1000條的幼魚浮上了水面,問題似乎就此解決。

兩年之後,黑魚在波託馬克河出現,令生物學家恐慌不已。專家們擔心因為黑魚的捕食和競爭,將導致更具有經濟價值的魚類,如鯡魚和大口鱸數量的下降。在小池塘裡投毒並無大礙,但在波託馬克河則不現實。這條河發源於西維吉尼亞州,長達610多公裡,直達經濟發達,以旅遊業和捕魚業聞名的切薩皮克灣。黑魚不能在灣中的鹹水中生活,但它們還是能威脅到鯡魚的數量,因為後者在波託馬克河及其支流的淡水中產卵。除了上述地方,黑魚在美國其他地方如加州南部、佛羅裡達州、麻薩諸塞州等也有出現。2004年7月,費城一個公園湖泊裡發現了兩條黑魚。它們已經開始繁殖,而湖泊與鄰近河流是連通的。費城漁業管理部門考慮一番之後,認為投毒或者排乾池塘都會對本地的魚類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決定聽任黑魚成為池塘生態系統的一部分。2005年10月,密西根湖裡也釣出了一條黑魚,有人擔憂它們終將把五大湖納入勢力範圍。

美國市場上原也有活的黑魚出售。追根朔源,克羅夫頓的黑魚就來自紐約的市場。在佛羅裡達州南部,黑魚的近親眼鱧(Bullseye Snakehead,Channa marulius),已在布勞沃德郡的運河裡生活數年。這種魚原產於南亞和東南亞,能長到1.2米以上。有關人士認為,眼鱧很可能是由於宗教的放生活動而來到佛州水域的。池塘黑魚事件之後,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馬上禁止了黑魚及其他鱧科魚類的進口和跨州運輸,並且所有鱧科魚類活體的進口成為非法,包括用於水族館的,色彩繽紛的熱帶種類。垂釣者和漁民還被要求,必須殺死所有蛇頭魚,不能重新釋放,並需立即向當地漁獵部門報告。

被「通緝」的黑魚 圖/whyfiles.org

除立法之外,美國人還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投除草劑和魚藤酮、電捕、網捕等,但都無法完全移除黑魚。較大的體形、兇猛的習性和強大的耐力,加上北美當地缺乏感興趣的吃貨,使黑魚成為對本地其它魚類威脅巨大的外來戶。波託馬克河中,外來的金魚、鯉魚還有鯰魚等都已經在河中佔據了一席之地,黑魚是否能在此成就一番霸業呢?準確的預測並非易事,大部分的外來物種並不會造成太大的麻煩,但黑魚絕非善類——特別是在吃貨稀缺的情況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水煮紅燒兩相宜" 美味黑魚在美國卻成"兇殘水怪"
    東方網3月6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Discovery的節目,北美發現一種怪魚,吃所有其他的魚,捕食手段兇殘,離開水能活三天,在陸地上滑行,會襲擊小孩、寵物甚至成人,如同遠古物種。它就是黑魚。」微博上有關黑魚入侵北美的故事近日又被提起,中國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到了北美就成了兇殘的水怪。其實,世界各國都在飽受此類生物入侵的困擾,我國則是受其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外來入侵物種有多可怕?一條魚讓美國怕了10年,在中國卻賣出天價
    近些年,國內關於外來物種入侵的新聞可謂是屢見不鮮,從恐怖的南美「食人鯧」,北美清道夫、牛蛙,到小龍蝦、福壽螺等。無一例外,它們都來勢洶洶甚至一度橫行霸道,但很可惜,這些外來入侵物種遇到了全世界最善於烹飪的中國人。
  • 亞洲黑魚成功入侵美國,有的重達9公斤
    那些入侵品種則會出現數量泛濫現象,比如在國外泛濫的小龍蝦,來到中國卻成為了盤中餐,很多人還會因為某個地方的小龍蝦好吃,到此去旅遊呢。,那就證明亞洲黑魚流入美國是人為原因。原來年輕人在2000年購入了兩條亞洲黑魚,隨著年輕人無力養兩條黑魚,他只能悄悄地將黑魚放入池塘中,卻沒料到池塘成為亞洲黑魚最佳繁衍地,在美國泛濫成災。
  • 黑魚又美味又能治癒傷口,為何被美國列為入侵物種?
    假設沒有人類這樣的天敵,在淡水系統裡,黑魚絕對是一方霸主,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類都喜歡吃黑魚,美國人就不吃,甚至將其列為新的「入侵物種」。美國人頭疼至極,如果靠個別釣魚愛好者的垂釣來解決,效率不高,用漁網捕撈的話,會漏掉黑魚幼魚,也會把其他魚類一起捕捉上岸,還要花大量功夫去挑揀。下藥的話,會毒死其他魚類。如果引入強大物種克制黑魚,萬一限制不了黑魚的繁殖,也與黑魚一起捕食原來河裡的物種,那就更頭疼了。
  • 全球都頭疼的入侵物種,在中國被吃成了瀕危……
    對於那些泛濫的入侵物種,到我們這過一段時間就成了瀕危動植物……真是太可惜了啊!1、小龍蝦也稱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生命力極其頑強,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
  • 亞洲黑魚成功入侵美國,有的重達9公斤
    那些入侵品種則會出現數量泛濫現象,比如在國外泛濫的小龍蝦,來到中國卻成為了盤中餐,很多人還會因為某個地方的小龍蝦好吃,到此去旅遊呢。雖然現在大部分國家都會嚴格控制動物流入,但是許多不法之徒仍然通過各種手段將本地未有的品種帶到國內。前不久,某個小夥將50個蜘蛛帶到了機場,海關工作人員很快處理掉50隻蜘蛛。
  • 繼亞洲鯉魚之後,蛇頭魚又在美國泛濫成災,好萊塢還拍了電影
    蛇頭魚又稱黑魚,烏鱧,雷魚。蛇頭魚性情兇猛,攻擊性極強。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奇怪的是北方和南方的偏大,唯獨中間區域黑魚個頭偏小。蛇頭魚是標準的路亞魚種,通常採用雷蛙,米諾,亮片作釣。因為黑魚喜歡躲藏在水草的空隙中,打路亞時經常會掛草,因此釣黑魚的杆子通常會很強悍,俗稱雷強竿。
  • 入侵美國的「地獄魚」,被當怪物拍成電影,卻被中國吃貨端上餐桌
    最早的時候,澳大利亞並沒有兔子,是英國人託馬斯·奧斯汀為打獵取樂帶去了兔子,然而因為這片土地上沒有兔子的天敵,使得兔子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將數萬平方公裡的植物啃個精光,這就是典型的生物入侵,影響特別惡劣。
  • 【地理視野】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全球都頭疼的入侵物種,在...
    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生命力極其頑強,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在我們中國人強大的胃面前也只能靠人工養殖才能繼續生存。 牛蛙 獨居的水棲蛙,因其叫聲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故名牛蛙,為北美最大的蛙類。因為恐怖的外表和生腥的味道讓他在歐美一些國家橫行霸道。
  • 盤點入侵我國的六大外來物種的悲慘遭遇
    不管是哪一種,反正這玩意因為生命力極其頑強,加上食腐,所以沒人吃它,於是導致了這玩意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橫行霸道無人能治理!  後面的事情就很簡單啦,聰明的兔子發明了麻辣小龍蝦這一菜餚,用重味掩蓋了小龍蝦本身的腥味。加上中國人人早就練就了一身鐵齒銅牙金剛石胃。區區汙染,算個毛線啊!於是在全世界橫行霸道的小龍蝦就栽倒在吃貨帝國的嘴下!
  • 中國又一「怪魚」入侵美國,比亞洲鯉魚還可怕,離水還能活三四天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物種入侵事件也變得越來越頻繁,大家應該也都有見過或者聽過一些入侵物種,比如說水葫蘆,就是一種入侵物種,在以前,中國許多水域都有出現過這種植物,而現在在我們周圍也有許多入侵物種,比如說小龍蝦和牛蛙,雖然是中國常見的美食,但其實這也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一種。
  • 亞洲黑魚在美國泛濫,最重可達9公斤,下一個「亞洲鯉魚」?
    黑魚又稱生魚、才魚、火頭、蛇頭魚,是一種性情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大多數人對黑魚都不陌生,因為這種魚在我國的南北方的河流湖泊中均有分布,是非常重要的食用魚,很多專門做烤魚、酸菜魚的飯店都會將黑魚作為首選食材。
  • 美國黑魚泛濫,能長到20斤,為何在中國卻活不過3斤?
    21世紀有全球10大恐怖「入侵物種」的說法,其中就包括蛇頭魚這樣可怕的存在。說起蛇頭魚可能大夥還不是非常熟悉,可要是說起黑魚、烏鱧的話,也許人們就不會覺得陌生了。21世紀的今天,蛇頭魚在我國的市場上隨處看見,十分暢銷的它屬於1種主流魚類,還為很多人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效益,一半都是不超過三斤左右。
  • 「猛獸魚」入侵北美,橫行霸道肆無忌憚,在國內為何需要人工養殖
    在物種入侵這個問題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曾或正在經歷,同時這也是一件令人十分頭疼的事情。在我們國家,也有一些魚種屬於外來魚種它們常常因為沒有天敵的抑制,加上生長環境的適宜,它們往往得到了較快速度的生長。這些魚兒雖然沒有天敵存在,但卻因為肉質鮮美而被端上了餐桌,以至於它們最後都需要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市場上的食用需求。
  • 那些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統統遭遇滑鐵盧,看中國吃貨拯救危機
    說起中國除了源遠流長的文化,便是讓人流口水的美食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可不是說說的,曾經多少個國家,妄想通過物種入侵,給中國造成難題。那想被吃貨變成一道道美味,看得老外是佩服不已。今天小編和大家來盤點一下,外來物種在中國遭遇的滑鐵盧。
  • 亞洲河鮮入侵美國被當成恐怖河怪,現在老美終於嘗到了它的美味
    ,當時的美國內政部長召開新聞發布會,她對記者形容:這些魚就像是恐怖電影裡的東西一樣,它們有鋒利的牙齒可以吃掉路上幾乎所有小動物,它們可以呼吸空氣爬上陸地,並且可離水還能生存3天。從此,美國內政部宣布禁止蛇頭魚入境。 其實所謂的蛇頭魚即鱧科下的一類淡水魚,在中國它們通常被當做一種美味,包括烏魚、黑魚、生魚,都屬於這一大類,全國各地市場都能見到,民間也有很多烹飪方法。(SME注) 當局的對這種入侵魚類的重視也引發了恐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首先把蛇頭魚和哥斯拉相提並論,稱蛇頭魚為「Fishzilla」。
  • 蛇頭魚在北美列為「災害生物」,讓中國人過去試試?
    蛇頭魚在北美列為「災害生物」,讓中國人過去試試?也很好奇到底釣沒釣上來過這種魚,所以小編還是不賣什麼關子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魚到底是什麼魚吧,畢竟北美已經被這種魚入侵的成了災害,當然中國人喜歡吃的東西在國外基本都是成了災害。
  • 中國最讓人頭疼的入侵物種,因泛濫成災,只好開挖掘機「剷除」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是一個吃貨大國,中國人對於吃的研究可以說很是徹底,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能給你做成美食,而且花樣豐富。而中國人對於吃的研究更是出了名的,很多國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吃貨大國,於是,常常在自家國家有入侵物種時來求助中國。比如美國當時的小龍蝦泛濫,就是求助了中國。
  • 美國追殺「北方蛇頭魚」近二十年 其實這種入侵物種就是做酸菜魚的...
    上個月,美國喬治亞州發布警告,一名釣魚客在一處私人池塘釣起了北方蛇頭魚。對待這種入侵物種,喬治亞州的態度非常堅決,要求民眾看到這種魚「格殺勿論」。 北方蛇頭魚,其實就是做酸菜魚用的黑魚。中國網友常常調侃:我能吃到它滅絕。美國廚師當然不會放著這麼鮮美的魚肉不管。對於入侵魚類,他們倡議「打不敗它,就吃敗它」,可看來至今還沒有「吃敗」黑魚。
  • 太陽魚入侵四川江河,數量暴增,早在日本泛濫,會在中國泛濫嗎?
    然而,人員的流動為物種的入侵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根據數據顯示,中國作為物種入侵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全球百大具有危險性的入侵物種名錄中,我國就佔據了一半以上。這些入侵的物種對我國農業、漁業和生態環境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已經有一千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