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技巧:通過EQ降低某樂器頻率使到跟人聲更和諧

2021-01-21 刺蝟音樂空間

混音技巧:通過EQ降低某樂器頻率使到跟人聲更和諧

有許多編曲的朋友偶爾也會錄製一下人聲,唱一下歌曲,當錄製完歌曲之後,儘管音準再好,是不是都有一種伴奏歸伴奏,人聲歸人聲的感覺呢?

其實有這種感覺就很正常了,說明聽覺是進步的,那為什麼會有伴奏和人聲的分離感呢?說白了就是頻率問題,最常見的就是鋼琴或者吉他還有作為副旋律的長笛之類的樂器最容易跟人聲相同頻率。這個比喻就像一個臺上只有一個主角,那麼誰來做主角,聲樂曲的情況下肯定就是人聲是主角,那麼鋼琴吉他等樂器的頻率跟人聲起到衝突,那就是等於是配角在搗亂了,所以我們必須削弱配角的強度。這話就容易理解了吧。

好的,那麼我們可以通過EQ來調整。

1.如果你是天生聽覺靈敏,能聽到哪個頻率會跟人聲衝突的,可以直接使用EQ調整鋼琴或者吉他的聲音。

2.如果你天生聽覺不是太靈敏,也沒關係,我們可以使用WAVES裡面的PAZ來觀察衝突頻率,在視圖中發現衝突頻率,也就是把鋼琴吉他人聲這些軌道都加載一個PAZ插件,從中觀察,再通過EQ去降低鋼琴和吉他的衝突頻率就可以了。

EQ界面
PAZ界面

如果是這樣做了,你就會發現伴奏跟人聲更融為一體了。不知道這個小技巧對各位有沒有幫助,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或者視頻,請您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頻率範圍的基礎知識以及其對混音的影響
    其中小寫的「 k」代表千,所以把其加到Hz之前時,表示的是千赫茲,也叫千赫kHz(例如20kHz = 20,000Hz)。人類聽力的局限性20Hz-20kHz這個範圍被認為是大部分人的耳朵所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但是,實際上功能健康的人耳是可以感知到頻率在20kHz以上的聲音信號的,並且當這種高頻率信號缺失的時候,人耳同樣能夠明顯地感知到高頻信號中所產生的變化。
  • 5個小技巧讓你在家錄出更好的人聲!
    文章摘要:錄製人聲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雖然在音樂中樂器與人聲是相輔相成的,但對於大部分聽眾來說,人聲的清晰與乾淨度還是影響較大的。除了編曲、混音外,歌詞與旋律是聽眾喜不喜歡一首歌的重要因素。所以想當然爾,你必須要錄製很棒的人聲,你的歌曲受到關注的機會才會多一點。 那我們在自己家中錄製人聲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小技巧...
  • 音樂製作課:如何在唱片裡創造厚實感的人聲Vocal?方法在這
    ▲錄音現場。這個視頻是「音樂製作課」上《人聲混音攻略》裡的正式課程,今天不藏私分享給大家。分享此課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讓你的Vocal不消失在樂器中;二是製作飽滿的Vocal混音。如果你操作正確,你的人聲在混音中就會相當漂亮。
  • iZotope RX 7 Advanced標準為您修復8個惱人的混音小問題
    如何您的音頻出問題損壞了,那麼這篇iZotope RX 7 Advanced使用教程也許能幫到您,下方為您整理了RX 7標準修復8個惱人的混音小問題,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不要錯過。如果您可以聽到周圍房間的人聲,則可以使用「 語音降噪」來降低聲音。如果您快速剪輯了一段曲目,那麼您將知道如何使用De-clip對其進行重構。
  • 劉索拉將獻音樂會:我的角色是一個人聲的樂器
    她一直致力於將人聲與樂隊的器樂演奏相融合。元月3日,劉索拉和她的民族精英樂隊一起,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為觀眾奉獻一臺新年音樂會。她和她的朋友們不僅演奏之前反響頗佳的《雞趕廟會》、《行路難》、《爸爸椅》等,還將她在美國創作的《藍調在東方》重新拿出來演奏。她說:「我們的音樂不是一般的實驗,而是尋找每種民族樂器發揮其極致的融合。」
  • 淺談音樂裡的人聲
    即便他是唱作型歌手,大多數時候,最後牢牢抓住你的還是因為作品裡的人聲部分,可能恰好是某個音色、某種唱法對上了你的胃口、你的感覺,這時候的共鳴,是最長久的。人聲,從音樂的開始,從嚴肅音樂(古典)與通俗音樂(流行)的兩條線的開端,一直延伸至今,光彩奪目。特別的,加上通俗音樂所具有的商業性、通俗性、時效性,10年前的某張專輯上,可能就會赫然印著,某某歌手清澈動人、不染世俗的聲音。
  • 6個常見的EQ 調整迷思(上)
    試著降低一點音量,然後暫時離開休息一下再回來。接著把EQ關掉,重新調整音軌在音樂內容中的balance,接著想想:我真正需要做的 EQ調整有多少?我能透過調整原始聲音來源改善嗎?(比方說軟體音源音色,或是在錄音時就注意音色,這個概念會貫穿這篇文章)是否有其他聲音元素在跟這個音軌打架?可能只需要輕微調整,就能讓出空間?
  • 【樂器推薦】女孩學什麼樂器好 十種適合女孩子學習的樂器
    詳細>> 推薦指數:★★★★★ 小提琴 小提琴與鋼琴和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是現在交響樂隊的支柱。小提琴對於女生來說大小正合適,小提琴按弦容易一些,它的發音近似人聲,適於表現溫柔、熱烈、輕快、輝煌以至最富於戲劇性的強烈感情。
  • 只需1 分鐘,這個網站用 AI 分離歌曲的人聲、伴奏和樂器聲
    將歌曲中的人聲和樂器聲分離是一件讓想使用音樂伴奏的人頭疼的事情,傳統的音樂製作軟體使用門檻較高,處理起來不光費時而且效果不一定好。糰子DanGo.ai(https://dango.ai/)——微博網友@無吔學生近期利用AI技術做的這個能分離音頻軌道的網站火了。在音樂分離這一領域,實際上已經有一些免費的AI工具。
  • 做混音時一定要注意這5點!
    對於電平的檢測,您可以選擇使用像Galaxy Audio Check Mate CM-130(圖1所示)這類SPL聲級計,也可選擇可下載到智慧型手機上的聲級計APP(粗略檢測 )。圖2:PreSonus Studio One內置K-System電平表,作為主總線的插件被插入到了這個位置,有三種不同的格式(K20、K14和K12)。
  • 【現場】華晨宇的人聲實驗《癌》 震撼演繹地獄裡的吶喊
    這是一場華麗麗的暗黑系人聲實驗。  記得以前麥可·傑克遜說過,自己就是上帝的樂器。無獨有偶,在熱播綜藝《明日之子》裡,華晨宇也說過,「很多人唱歌都喜歡把自己當做主角,就覺得這首歌是來為我服務的,其實不是,歌手的聲音,其實跟那些樂器沒有差別,他們是一樣的。」  也許你在聽歌或者唱歌的時候更多關注的是音準好不好,技巧使用的是否得當,真假聲轉換的是否靈活……其實,一首歌最關鍵的就是感情。沒有感情的歌撐死了就是一副華麗的空架子。
  • 讓熊孩子變成乖寶寶,如今男孩女孩學習樂器種類的年齡介紹
    電子琴是一件很不錯的樂器,電子琴演奏不論是齊奏、合奏、重奏、獨奏,還是參與樂隊的演奏及伴奏,都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孩子們通過電子琴學習不但可以學到電子琴的演奏,還可以學到更多的音樂內容。可以說電子琴是對孩子進行音樂素質培養的好教具。並且其容易攜帶,不會受環境場地的限制,當眾表演的機會比較多,鋼琴就會受到限制多些。
  • 在Adobe audition cc中通過更改頻率創造出不同的音調
    在Adobe audition中處理不同聲音的頻率可以得到不同的音調,音調是有頻率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然而頻率是以周期性振動次數單位為赫茲的聲波數量,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基本的音頻的知識,才能在以後使用au進行頻率修改時不會出現錯誤聲音的頻率首先我們看一下音調頻率的範圍
  • 「科普」:音樂播放器裡面的均衡器(EQ)是幹嘛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EQ的描述:一種可以分別調節各種頻率成分電信號放大量的設備或軟體。一個調節音量的玩意。為什麼要調節音量呢?我們來看一張完整全頻段的EQ圖。最左邊豎的一列,這是代表音量值。(單位:分貝db)那為什麼有負數呢?可以這樣理解,一首歌下載以後他有固定的音量為0,這時候你給他放大音量就是正數,反之就成了負數。最底下一排,代表頻率。
  • 調音臺操作技巧(上):六大輸入部分要點
    然後信號通過Aux Return( 輔助返回) 插孔或內部線路進入MainMix( 主混音)。舞臺上音樂家也是通過Aux( 輔助) 線路來得到混音的結果 (Monitormix( 監聽混音))。同樣也可為錄音機、末級放大器、耳機和兩音軌輸出端準備信號。
  • 音箱科普系列—頻率響應曲線及頻響範圍如何看?
    亦或在音箱廠商公布有更重要的參數指標該如何看?本系列文希望用儘可能詳盡地講解音箱參數指標以及其背後的「意義」。同時結合自己的和市面常見的音箱談談如何通過這些參數指標看出一對音箱的好壞。  如果有不同見解,歡迎就事論事的討論,不歡迎憑想向給立場的噴,謝謝!
  • 中心頻率詳細講解
    顧名思義低通就是讓低頻通過,濾掉高頻;高通是讓高頻通過,濾掉低頻;帶通是讓某一個範圍的頻率通過,濾除其餘頻率;陷波是濾除某一個範圍的頻率,讓其餘頻率通過。 有幾個常用的名詞也順便在這裡介紹一下:被濾波器阻擋的頻率範圍稱為禁帶(Stopband);能順利通過濾波器的頻率範圍稱為通帶(Passband);禁帶的開始處稱作半功率點(Half-power point)。
  • 調音臺調音技巧
    如各種樂器的音樂信號與人聲信號在幅度上就不相同,當然就需要分別進行處理。   第二個功能是分別對各種信號進行頻率調整(即調音)。我們知道,不同的信號,由於其頻譜分布,諧波成分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不同的音色,而建築物對聲音的影響使音色產生很大的變化。音響師要根據不同的擴音環境,對進入調音臺的不同聲音信號分別進行加工,使其聲音儘可能接近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