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月球消失了會怎樣?從古至今,以月亮為題材的古詩與詩歌不計其數。古人動不動就要把自己的愁死或喜悅寄情於月亮,雖然意境很美但這也讓我們語文的求學之路更加艱難。所以如果月球真的消失了,那我們要背的古詩可能要少很多,也沒有中秋節和月餅了。可關鍵是:你還有機會看到這番景象嗎?
月球正在遠離我們?
當我們的地球還是一個只有3000萬歲的嬰兒時,發生了一場車禍。肇事者撞掉了地球的一塊地幔,之後的日子地球在慢慢恢復重新成為球體,撞過地球的那塊隕石和那塊地幔合併吸附太空塵埃變成了月球。到了10億年前,月球停止了一切活動,其表面成了所謂的不毛之地。雖然月球已經沒有什麼能量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對地球沒有影響。
月球已經陪伴了地球數億年的時間,但月球的軌道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月球正在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離開地球,那麼只要時間足夠長,月球終究會離開我們的,那時的地球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月球短期玩失蹤
沒有了月球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晚上看不到它了,月球不是自帶發光體。從地球上能看月球明亮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月球反射太陽光線,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沒有它的月光照射,地球的夜晚會變得比以前更黑。不過別想著會養成早睡的習慣,據研究表明,月球的磁場明顯的影響人的精神活動,你睡不著。當然在黑色的襯託下群星會變得更亮,所以也不是特別的黑,還能給星空愛好者帶來極佳的觀星環境。
對於地球而言,月球還起到了保護的作用,月球表面的坑坑窪窪是隕石撞擊留下的痕跡,雖然這些隕石並不都是衝著地球來的但是有月球在,我們還是會少一些隕石撞擊的危險,而月球消失風險將更大。
月球的存在還讓地球擁有潮汐力,沒有了月球地球也將不存在海浪這個東西,更別提海嘯了。大航海時代可能會早個幾百年。還有漲潮現象,當月球繞地球公轉時,受引力的影響,在離月球近的地方如果有河流會發生漲潮現象。而且通過引力的轉變,它會在地球上離它最遠的地方引發第二次漲潮現象。雖然月球消失了,但太陽之類的巨大星球還影響著地球上的三分之一潮汐力(雖然相比於月球小很多)。因為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離赤道很近,受引力影響月球存在時赤道的水是多於兩極的。而月球消失後赤道的水將向兩極分散,南極冰蓋會更大。
月球長期消失
在月球和地球引力的互相約束下,地球得以每天轉24小時。我們每過完完整平凡的一天都要感謝月球對地球的減速,如果沒有月球的話地球可能會每天轉6個小時。聽起來很有趣,但這將導致很嚴重的後果,這會影響地球上生命的進化,在只有短短幾小時的日光和黑暗的情況下,誰知道動植物會發育成什麼或失去什麼,生態系統紊亂。而且地球每天轉6小時這意味著它的轉速提高了4倍,地球上就會有更多的急流與混亂,比如更大的暴風雨,同時因為空氣中不同物體的相互摩擦會形成更多的閃電,有些地方風速會達到每小時100到200英裡,自轉引發的海流也會更大。惡劣的環境將讓生命很難存活。
然後是我們軸心的問題。月亮讓地球得以保持23.5°的傾斜角度自轉,因此誕生了溫和的季節和環境。月球消失那地球以接近零度的傾斜角自轉,在加上地球的4倍轉速,地球各地一天根本見不到幾分鐘陽光就是漫長的黑暗。地球上不再有春夏秋冬,地球上將開啟冰河時代。而且這麼快的轉速會讓原本穩定的地殼結構變得活動起來,地球上將頻發地震,各大板塊也開始移動。
以上只是我的想像,由於沒有實際的試驗和證據,只能在現有科學理論的基礎上瞎編。講個笑話:俄羅斯老大哥曾經揚言要炸毀月球讓地球不再傾斜,這樣他們生活的土地將會更加溫暖。希望只是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