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危險品運輸物流平臺「找罐車」獲得找油網投資的350萬元天使輪投資。在封閉、專業,且監管最為嚴格的危險品運輸領域,是否存在平臺的機會?
「找罐車」想要解決的第一個痛點是,貨主和車主信息不匹配而造成的效率低下。找罐車創始人崔貝告訴36氪,當前危險品運輸以非常低效的方式在運轉,從業人群涉及三類人——貨主、車主、經紀人。簡單來說,找罐車希望把這三類人整合到平臺中來,用網際網路信息平臺取代低效的「電話」作為工具,匹配貨主找車、車主找貨的需求。
此外,由於在貨物運輸過程中沒有擔保和監控,偷油、換油的現象非常多,處於「失控」的狀態。貨物是否裝車、用在哪裡、中間是否出現糾紛,貨主沒有把控的渠道。
找罐車2017年4月正式上線,目前有web端和微信端,之後會上線App。精準匹配貨主和車主,信息工具變化帶來的時間上的效率提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解決罐車返程途中的「空車率」。
「如果能提高5%,也就是20臺車中匹配上1臺,已經是很高的匹配效率了。」崔貝說。運力空轉的問題,需要的就不僅僅是信息工具,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資源整合。由於找油網和找化客的資源傾斜,找罐車上線一周已經整合了72家企業,首先在山東和江蘇兩地試點。在運力上,找罐車成立了「罐車聯盟」,目前已有13家物流公司加入到平臺中來,整合了近1000臺危險品油罐車。
至於在運輸過程中的擔保和監控,找罐車希望利用智能硬體和算法來完成。在數據的基礎上,幫助車輛籤訂保險合約,防止貨物的丟失和損壞。比如車輛GPS的監控、司機駕駛行為的分析、油耗監控、整車在線視頻監控等等。
全國危險品運輸車輛約36萬輛,崔貝表示,擁有100臺以上車輛的物流公司管理相對正規,而中小型公司對於車輛的管理相對粗放。用油成本是物流公司的第一大成本,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一個暴躁型的司機和一個溫和型的司機,一個專業的駕駛和非專業的駕駛相比,油耗可能會增加20%。」找罐車希望,通過智能硬體記錄司機踩剎車、踩油門、加速度、急剎車次數等,用算法分析出司機的性格和駕駛行為,幫助物流公司梳理出一個管理標準。
危險品運輸需要承運資質,為此找罐車收購了一家有危險品承運資質的物流公司。除了撮合的部分,團隊也做自營,幫助化工企業承接物流配送業務。盈利方面,撮合訂單收取5元-10元每噸的交易佣金。
為什麼找油網不自建物流,而是要另外成立團隊做全品類的危險品運輸?崔貝表示,一方面低效運轉的行業存在被改造的機會;另一方面,大部分物流是城際間的運輸,舉例來說,將油品從山東柴油的主產區運送到上海、江蘇等主消費區,一車油運送來,再想從主消費區運一車油回去,這個機率幾乎為零。但如果是全品類的周轉,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返程的空車率。
在相對封閉且穩定的危險品運輸領域,找罐車首先切入的約佔40%的散車。接下來要看這家年輕的公司如何在這個封閉而專業的領域進行存量改造,以及開發切實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