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Ansys的起重機試驗吊籠分析*

2020-11-29 起重運輸機械

作者:於萬成

摘 要:在分析試驗吊籠受載情況的基礎上,用Solidworks 軟體建立了試驗吊籠的三維模型,採用有限元分析軟體Ansys Workbench 對其進行分析,通過分析計算可以顯示出試驗吊籠的應力及應變情況,最大應力值和位移值。結果表明,吊籠的強度和剛度均滿足要求。

0 引言

根據GB/T 5905 - 2011《起重機試驗規範和程序》第3.2 條規定:起重機在出廠交付使用前,製造商應對其進行試驗和檢驗。對於在使用地點進行安裝或總裝的起重機,也應在投入使用前進行試驗和檢驗[1]。標準規定的試驗和檢驗包括起重機性能的合格試驗和檢驗、目測檢驗和起升載荷試驗等3 種類型。起升載荷試驗主要包括靜載試驗和動載試驗,靜載試驗的目的是檢驗起重機以及各結構件的承載能力,每個起升機構的靜載試驗應分別進行,靜載試驗的載荷為1.25 G n[1]。對於橋式起重機,G n 為起重機的額定起重量。靜載試驗的目的是檢驗起重機以及各結構件的承載能力,同時對試驗所用的試驗吊籠也是一個苛刻的考驗。

根據GB/T 22415 - 2008《起重機對試驗載荷的要求》,試驗載荷可以是單個單元或是由幾部分組成。有些起重機的額定起重量非常大,採用單個單元的試驗載荷很難實現,且試驗載荷為逐漸加載,故只能採用由幾個已知質量的部分來組成試驗載荷,試驗吊籠加試重塊作為試驗載荷就是常用的方法[2]。

1 基本情況

該試驗吊籠用於國內某水電站,用戶要求吊籠中間分節能單獨服務於500 t 橋式起重機,組成整體後利用中間的吊點服務於1 300 t 橋式起重機,利用外側的兩個吊點服務於2×320 t 門式起重機,使用情況較複雜。這不僅是對起重機金屬結構的一個考驗,同樣對試驗吊籠也是一個嚴苛的考驗。為了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試驗吊籠分為3 節,採用箱形梁為主體框架,結合平臺形成平面整體的結構形式。同時,根據試驗載荷布置形式組裝成型後的箱形吊籠尺寸不大於:14 700 mm×8 700mm×3 100 mm(長× 寬× 高),分節允許最大外形尺寸不大於:8 700 mm×4 900 mm×3 100 mm(長×寬× 高),吊籠節與節之間採用高強度螺栓連接,吊籠的3 個吊點處均設置移軸裝置,使銷軸可方便地穿過橋、門式起重機的吊具並可靠的固定。本文僅介紹1300 t 橋式起重機在最大試驗載荷狀態下試驗吊籠的有限元分析情況。

由於該試驗吊籠使用工況較多,結構形式較複雜,承載亦較大,採用常規的計算方法較難計算清楚吊籠箱梁各截面所受應力以及變形的大小。而常規設計時僅採用類比法進行設計,致使設計人員只考慮結構的可行性方案,很難確定吊籠的薄弱之處,以及所關心部位的應力和變形等具體數值大小,會造成產品不合格或材料浪費的情況。因此,本研究採用三維軟體SolidWorks對試驗吊籠進行三維建模,利用有限元軟體AnsysWorkbench 進行分析計算,得出吊籠的應力和應變雲圖,並對吊籠的結構進行分析、優化。

2 模型的建立

如圖1 所示,試驗吊籠由主梁、邊梁、連接梁、平臺、移軸裝置等部件組成,其中主梁、邊梁、連接梁由上下翼緣板和左右腹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梁組成,平臺由鋼板焊接成的工字梁組成, 試驗吊籠各梁截面基本參數如表1 所示。

1. 主梁 2. 邊梁1 3. 邊梁2 4. 連結梁1 5. 連結梁2

6. 連結梁3 7. 連結梁4 8. 連結梁5

圖1 試驗吊籠的結構簡圖

對試驗吊籠進行建模時,簡化了一些無關緊要的部件和特徵,如移軸裝置、高強螺栓孔、倒角、圓角以及邊稜角等。同時,認為各焊接件本身無缺陷,焊接牢固,無虛焊、漏焊、鬆脫等現象,焊接後殘餘應力不足以影響分析結果。將各焊接件部件視為一個整體,其分析模型如圖2 所示。

圖2 試驗吊籠的三維模型

有限元模型採用SmoothTransition 單元來劃分其網格,共生成節點數716 721,單元數94 020,試驗吊籠的網格劃分情況如圖3 所示。

圖3 試驗吊籠的網格劃分

1)材料特性 試驗吊籠主要受力件材料為Q345B,材料的彈性模量E = 209 GPa,泊松比μ = 0.269,密度ρ = 7 850 kg/m3,抗拉強度σb = 470 MPa,屈服強度σs= 275 MPa。

2)約束 在連接鉸軸處的平面施加約束條件,各平面加載相應的載荷以及試驗吊籠的自重載荷力作用。

3)載荷的施加 ①試重塊分為5 t 和10 t 兩種規格,5 t 試重塊外形尺寸為:1 606 mm×1 006 mm×495 mm,10 t 試重塊外形尺寸為:1 607 mm×1 007 mm×965 mm。②試重塊在試驗吊籠上堆放三層,試重塊的放置數量及排布如表2 所示。

吊籠自重約225 t,試重塊加上吊籠自重,總質量約為4×5 t + 138×10 t + 225 t = 1 625 t。每層試重塊布置如圖4 所示,試重塊布置僅供參考,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試重塊數量與位置,使吊籠自重加上試重塊總重約為1 625 t,但務必使試重塊的擺放儘可能對稱布置,以防出現試重塊不平衡現象。由於梁接頭處的螺栓頭高出吊籠平面,放試重塊時可適當墊板找平。

圖4 試重塊布置圖

按載荷的近似分布情況進行力的施加,載荷分布情況如圖5 所示。

圖5 載荷分布情況

3 分析結果

圖6 為等效應力分布雲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排除軸孔下方加強板因約束導致應力集中情況外,吊籠中部軸孔處應力較大,最大值為84.878 MPa;吊籠中部兩端上表面應力較大,最大值為92.682 MPa,均小於材料許用應力值:275÷1.34 = 205.2 MPa,滿足要求[3]。

圖6 等效應力分布

圖7 為位移分布雲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吊籠位移值從中間向兩端位置呈現遞增趨勢,最大位移值為3.52 mm。

圖7 位移分布

4 結束語

本文應用Ansys Workbench 軟體對1 300 t 橋式起重機試驗吊籠進行了有限元分析,能夠直觀、準確地得到試驗吊籠任意位置的應力、應變分布規律。通過分析結果可知最大等效應力和最大位移分別小於其許用值,故該設計符合強度和剛度的設計要求,且有一定的安全調整空間,為進一步優化設計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實際意義。目前,該試驗吊籠已經運抵用戶現場,經過用戶精心組織、策劃該吊籠目前已經完成多臺起重機的靜載試驗,現場所測得的應力和變形值均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 GB/T5905 - 2011 起重機試驗規範和程序[S].

[2] GB/T22415 - 2008 起重機對試驗載荷的要求[S].

[3] GB/T 3811 - 2008 起重機設計規範[S].

END

相關焦點

  • 汽車起重機吊臂結構與伸縮原理
    ,起重機是利用吊臂頂端的滑輪組支承卷揚鋼絲繩懸掛重物,利用吊臂的長度和傾角的變化改變起升高度和工作半徑。雖然吊臂的作用都是懸掛和搬運物體,但是不同的吊臂結構和技術,使起重機的性能和效率有很大的不同。一、汽車起重機的吊臂結構汽車起重機的吊臂一般包括主臂和副臂兩部分。汽車起重機主吊臂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型材和管材焊接而成的桁架結構吊臂,一種是有各種斷面的箱型結構吊臂。
  • 【柳工吊裝大講堂】汽車起重機吊臂伸縮原理
    汽車起重機吊臂是起重機最重要的部分,起重機是利用吊臂頂端的滑輪組支承卷揚鋼絲繩懸掛重物,利用吊臂的長度和傾角的變化改變起升高度和工作半徑。雖然吊臂的作用都是懸掛和搬運物體,但是不同的吊臂結構和技術,使起重機的性能和效率有很大的不同。
  • 基於ANSYS桁架式起重機在重力作用下的位移和變形
    雙梁桁架式起重機廣泛應用於車站、港口、工礦企業等露天貨場,具有跨度大、載荷小的特點。本文基於ANSYS仿真軟體,模擬了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等效位移和變形。
  • 和碩起重機安裝資質申請。
    【起重機安裝許可證】具體申辦要求、流程等歡迎您致電雨正諮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吊籠可以有駕駛室或無駕駛室。傾斜式施工升降機為適應橋梁、煙囪等傾斜建築施工的需要,它根據建築物外形,將導軌架傾斜安裝,而吊籠保持水平,沿傾斜導軌架上下運行。
  • 一個動畫搞懂:起重機的吊臂伸縮原理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昨天有兩位讀者留言強烈要求分享吊臂的伸縮原理,其實咱們之前已經分享過了,可能大家沒有看到,今天小編再拿出來讓大家惡補一下下。 起重機的吊臂一般包括主臂和副臂兩部分。
  • 全地面起重機臂架撓度測量及 吊裝規劃系統中的撓度分析
    目前,實現撓度主要有兩種方法:1)根據經典力學理論,從撓曲線微分方程出發,利用有限差分法或放大係數法求解起重機箱形伸縮臂的撓度和彎矩;2)通過建立臂架有限元模型,通過Ansys 等工具軟體,分析臂架撓度變形情況。經典的力學公式計算雖然易於計算機編碼,但公式中很多參數難以獲取,且由於有很多假設條件,計算精度偏低; 有限元分析方法雖然可模擬起重機的全部工況,但精度依賴於有限元模型,需多次迭代,耗時長。
  • 安徽宣城250噸履帶吊廠家供貨
    安徽宣城250噸履帶吊廠家供貨【工程機械網 報導】近日,國內迄今出口的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從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啟程,發往東南亞,這臺起吊噸位為1250噸的徐工XGC16000履帶式起重機,將用於印度尼西亞海洋工程的施工應用中。徐工XGC16000作為國內首臺出口海外的千噸級履帶起重機,一舉打破了國內履帶式起重機產品出口海外的大噸位記錄,徐工成為國內實現千噸級履帶式起重機出口的企業。
  • 基於疲勞破壞的吊梁壽命評估分析
    吊梁的額定載荷為100 kN,在出廠時進行了1.25 倍靜載試驗和1.1 倍動載試驗的考核,經過超聲波探傷,焊縫處無裂紋,吊梁無永久變形。2 吊梁焊縫壽命評估機理吊梁的疲勞破壞主要包括鋼板母材的疲勞破壞和焊縫的疲勞破壞,而吊梁焊縫較吊梁母材更易產生疲勞破壞,尤其是應力較大處的焊縫。在吊梁結構中,焊縫產生疲勞裂紋一般要比其他連接形式的循環次數少。
  • 總線編碼器與S7-300在橋式起重機雙車抬吊上的應用
    1、引言我單位為辛巴威卡裡巴南岸水電站地下廠房自主設計製造的兩臺250t/50t/10t單小車橋式起重機(以下簡稱橋機),主要用於地下廠房內水輪發電機定轉子及其它設備的安裝和檢修,水輪發電機組起吊最重部件為轉子帶起吊軸
  • 矩形管在起重機端梁的受力分析
    洪秋華德馬格起重機械( 上海) 有限公司 上海 200331摘要:簡析了德馬格起重機M2 系列的驅動端梁,由於焊接式端梁價格過高,不利於推廣,採用矩形管代替可顯著降低成本,對新設計出的矩形管端梁進行手工計算和Ansys 分析,從理論上證明了其可行性,對樣品進行了本體試驗,安裝端梁到測試臺上,綜合FEM 標準和德馬格內控標準中相關測試內容進行疲勞試驗,通過靜載和
  • 2020年起重機司機(限橋式起重機)試題及答案及起重機司機考試題
    題庫來源:安全生產模擬考試一點通小程序2020年起重機司機(限橋式起重機)試題及答案及起重機司機(限橋式起重機)模擬考試題,包含起重機司機(限橋式起重機)試題及答案答案和解析及起重機司機(限橋式起重機)模擬考試題練習。
  • 吊運廁所時發生意外,泰州16 噸起重機側翻砸壞電線桿
    11 月 24 日,泰州市姜堰區淤溪鎮一輛起重機在路邊施工吊運移動廁所時,突發意外側翻砸壞了路邊電線桿,危急時刻,公安緊急趕往現場實施救援。△ 事發現場 通訊員供圖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事故現場位於淤溪鎮某主幹道上,重達 16 噸的起重機側翻在路邊,巨大的吊臂壓在路邊的電線上,兩端的電線桿也被壓得傾斜,現場還有不少村民圍觀。
  • 基於Ansys 對起重機械受損部件結構修復
    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試驗研究,結果證明了修復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結果可為設備受損部件在服役壽命預估等方面提供基礎信息。1 理論分析在起重機結構的銷軸連接中,耳環有相當大的剛度,耳孔與銷軸間有一定的間隙,根據這一特點可假定孔壁上載荷按照正弦規律分布(見圖1),據此可求出耳環危險截面,即圖2 中A - A 截面和B - B 截面上的內力,並根據彈性曲梁公式,求得這兩個截面上的最大應力值,其計算公式為式中:P 為耳孔上所受總的外力;A 為耳環截面積,A =δ h ,h 為耳環截圖高度,δ 為耳環的厚度
  • 流動式起重機安全技術交底
    單頭「千斤」或綁紮不牢靠不準吊;(4)大型板、積灰鬥不用四點吊或外掛牆板不用卸甲不準吊;(5)吊裝砌塊、磚及埋件等小型料具,必須使用吊籠,並擺放整齊,疊放不整齊不準吊;(6)吊物上站人不準吊;(7)埋入地面的物件、粘結及附著的物件不準吊;
  • 履帶起重機整機行走模式分析
    周麗強 鄧詩龍SCC36000A 型履帶起重機是近年來國產3000 t 級履帶起重機的典型產品之一,其最大起重量為3 600 t,最大起重力矩可達88 000 t·m,性能強大,與其他國產機型相比,SCC36000A 型履帶起重機的機構結構形式較特殊,其主機設計為四履帶八驅動形式,超起配重小車設計為雙小車四履帶驅動結構。
  • 叉吊搬運車橫梁結構系統6σ 穩健優化設計
    劉 洋1 許志沛1 李 攀21 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成都 610031 2 成都立航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 610091摘要:論述某型叉吊搬運車橫梁結構系統基於6σ 理論的校核分析及優化,以提高其可靠性。傳統優化方法在設計過程中大多不考慮設計變量中不確定性因素的波動對設計結果的影響,穩健性較低,容易導致產品性能違反約束條件。
  • 三代核環行起重機結構剛度對精確定位的影響
    三代核環行起重機通過新型水平導向裝置、無輪緣的橋架結構支撐於環形軌道上,在一定工況下,橋架變形必然引起定位誤差。通過建立核環行起重機金屬結構的力學模型,基於Ansys 對其橋架結構進行了不同組合情況下的有限元分析。
  • ANSYS發布旗艦新版本:工程仿真軟體ANSYS 15.0
    其中的一些改進包括:· 強制響應分析,能直接導出瞬態流動仿真計算瞬時壓力負載,該負載可直接施加為ANSYS Mechanical(tm)模態分析中的負載。· 模擬壓縮機從喘振到失速的整個性能曲線時,ANSYS CFX(r)的修正質量出口邊界條件都可以使仿真計算更加快速與穩定。· 內置氣彈阻尼計算和監控。
  • 機甲部落:起重機的起源及發展史!
    古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德有一個著名的槓桿原理,這個槓桿原理衍生出了滑輪,滑輪衍生出吊起重物的機械;而中國古代灌溉農田用的梧槔,也是類似臂架型的簡單吊物裝置1805年,格蘭工程師倫尼為倫敦船塢建造了第一批蒸汽起重機:起重部分架在車架上,移動需要牽引車,具有現代意義上的起重機誕生了。但是它的移動性太差,起重能力也不強。
  • 吊籠當作升降機 城東一企業簡易裝置被拆除
    在檢查中發現,該汽車配件廠內的兩臺簡易升降機均以電動葫蘆作為驅動裝置,通過鋼絲繩拖動吊籠,製造非常簡單,無任何有效的保護措施,安全方面存在嚴重隱患。據悉,在2015年,市市場監管局和市安監局就聯合開展了簡易升降機專項整治工作,對全市違規使用的簡易升降機進行全面整治,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