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母兔配不上種的原因大致可分為管理原因、營養原因和疾病原因,養者往往忽略管理原因引起的久配不孕,重視疾病原因的查找。以下是養兔場存在的原因淺析:
一、由於種兔管理不當造成母兔配不上是主要原因:
公兔過度使用、光照時間不夠、過早使用種兔、兔舍溫度過高或過低等都是造成配種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而且由於這些原因造成的種兔問題一旦形成,調成起來需要一段時間,要引起注意
種公兔交配次數過多,配種負擔重,或因籠舍通風透光性能較差等,均能使精液品質下降。母兔管理不當能造成排卵率降低,從而影響受孕。因此,要合理搭配公母比例。公母比例以1∶10為宜。在年齡搭配上以壯年(1.5~2.5歲)公母兔相配效果最好,青年公兔(1.5歲以下)配老齡母兔(2.5歲以上)或老齡公兔配青年母兔為宜,而青年公母兔或老齡公母兔相配效果最差。其次,籠舍要清潔,空氣流通,且朝向背風向陽等。
環境溫度超過30℃,會使公兔睪丸縮小,精液品質急劇下降,精子活力降低,出現夏季不孕現象。而要恢復精子的活力至少需要40~50天,有的長達90天。高溫還會使母兔食欲不振,發情周期延長,發情特徵不明顯,發情持續期縮短。當環境溫度降至5℃以下時,能造成母兔發情不明顯或停止發情。因此,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
二、疾病原因造成的種兔配種問題
1、卵巢機能減退的處理方法
主要是因卵巢發育不全或機能減退,引起激素分泌紊亂,造成乏情或不排卵。
防治辦法:注射激素。肌注促卵泡素5~10Iu,每日1次,連續注射2~3次;肌注雌二醇注射液,待2次自然發情後再配;另外,也可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馬血清等。加強飼養管理。飼料多樣化,適量補充青飼料。多運動,保持中上等膘情。
2、卵泡囊腫的處理方法
由於缺乏青飼料,VA和VE攝入不足,或在母兔卵巢發育階段受到應激刺激,或母兔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促黃體生成素不足,或孕激素不足,使母兔出現長期發情,屢配不孕現象。
防治: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在缺乏青飼料的季節適量補餵胡蘿蔔或大麥。肌注促黃體生成素,隔日注射1次,連續注射1~2次。求偶二醇與黃體酮交替或混合使用。肌注胎盤組織液。肌注入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3、母兔持久性黃體的處理方法
母兔排卵時受到驚嚇、公兔爬跨等不良因素刺激,形成永久性黃體,導致長期不發情。
防治:肌注複方黃體酮或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每隻每次肌注50Iu;或肌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A3(促排3號),每隻每次注射2~5mg;或注射乙烯雌酚;或注射催產素5Iu。
三、營養攝入不平衡造成的種兔配種問題
由於飼料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偏高或偏低,缺乏礦物質、VE、VA和VD等原因,致使種公兔的精液質量下降,母兔腦垂體功能受到抑制,甚至發生卵巢脂肪浸潤或變性,從而不能正常產生卵細胞而無法懷孕。因此,皮肉兔和公兔日糧中的蛋白質含量應達到14%~15%,毛兔還應高一些,而且要特別注意補充VE、VA、VB和礦物質、微量元素鋅等。對母兔要根據體況多飼餵一些優質青綠多汁飼料和少量混合飼料,使其維持中等膘情。
建議:1、加強種公兔的管理,有足夠的後備公兔和在配公兔,注意公兔蛋白質飼料的補充,保持公兔的性慾。
2、重視疾病原因對種兔配種的影響,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必要時大膽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