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池塘三種紅水的成因及對應處理方法

2021-01-20 水產養殖網
養殖池塘三種紅水的成因及對應處理方法出處:武漢華揚動保 作者:周永春 王 靜 水產養殖網 2015-05-06 08:35:00
&nbsp
  第一種紅水:

  成因:池塘水發紅是由於池塘營養失衡,氮和有機物的富營養造成水中多甲藻、裸甲藻、血紅裸藻、囊裸藻等大量繁殖成為優勢種,這些藻類富含葉綠素a、葉綠素b、p一胡蘿蔔素、多甲藻素和矽甲藻黃素等色素,對紅光吸收效果差,其反射而使水體呈現紅色。

  危害:此類紅水對環境敏感,天氣突變易倒藻;對池塘營養消耗快,營養耗盡倒藻,死藻後部分藻類釋放藻毒素,造成缺氧和中毒引發泛塘,所以出現水體發紅現象應及早處理。

  處理方法:形成初期,先用應激解毒靈解毒,然後用綠源多肽+磷肥或綠康源+磷肥進行培藻改水。形成中後期,視情況在下風口殺滅部分藻類,每天換水10%,連換4天,然後解毒重新培藻。整個過程注意增氧。

  第二種紅水:
&nbsp
  成因:池塘倒藻後,水體透明度高,池底物質(死藻等)反射出來紅色。
&nbsp
  危害:倒藻後池塘溶氧極低,同時會有藻毒素,非常危險。
&nbsp
  處理方法:增氧機全開,大量換水,白天用應激解毒靈+淨水解毒劑解毒,晚上撒速生氧。選擇晴天用綠源多肽+磷肥重新培藻。

  第三種紅水:
&nbsp
  成因:水體原生動物、枝角類、劍水蚤等數量嚴重超標,水質惡化後其體色也會應激發赤,致使養殖水體呈現紅色。
&nbsp
  危害:浮遊動物形成的紅色水水質清瘦,耗氧快,特別是陰雨天浮頭更為嚴重,應及時科學殺滅。
&nbsp
  處理方法:因為浮遊動物在日出前後有爬邊的生態習性,故可在黎明時用0.7ppm硫酸銅化水後用噴霧器沿水邊0.3m-&nbsp0.4m範圍內噴霧殺滅,用後注意增氧。蟲殺後重新培藻。
&nbsp
  分析討論:藻類引起的紅水具有漁產力高,易形成毒水的特點,發病後損失巨大,形成紅水水華後很難處理,養殖戶談虎色變,故要遵守「預防為主,治療為副」的原則。

  案例分享:
&nbsp
  湖北鄂州廟嶺鎮扇子湖農場2場,潘小兵老闆,&nbsp池塘10畝水面,水深1.5米,主養2齡草魚。池塘裝有溶氧儀,如果池塘水面下50cm處溶氧低於2.0ppm,溶氧儀會自動啟動增氧機增氧。
  4月21日水色發紅,偏瘦,夜間溶氧儀自動增氧,草魚食慾差。
  4月22日水色發紅,溶氧儀自動增氧。當天下2包磷肥。(如圖1)

圖1:用前


  4月23日&nbsp陰天,自動溶氧儀增氧。上午使用應激解毒靈解毒,中午使用綠源多肽1桶。
  4月24日天氣晴朗,早上溶氧儀增氧自動增氧。池水開始轉綠色。
  4月25日天氣晴朗,溶氧儀沒有增氧,草魚吃草恢復正常。池水轉綠。
  4月26日天氣晴朗,未增氧。
  4月27日增氧機沒有增氧,草魚吃草正常,池水綠色。(如圖2)。

圖2:用後3天


  技術員心得:紅水是養殖過程中比較危險的情況,需謹慎操作,稍有不慎,可能會導致嚴重損失。紅水出現原因跟當地養殖習慣密切相關,餵草階段下常規氮肥、磷肥,很少補充胺基酸營養、微量元素、益生菌等,導致水體營養單一,從而導致藻類生長單一,水體變得脆弱,抗風險能力下降,遇到天氣變化易出現倒藻&nbsp、翻塘。
&nbsp
  解決方案及建議:養殖過程中遇到紅水,先用應急解毒靈解除水體藻毒素,穩定水體,提高魚體抗應激能力,緊接著迅速補充胺基酸、小肽營養,培養藻類。建議平時定期補充微藻類需要的胺基酸、小肽營養、微量元素(綠源多肽、綠康源)等。遇天氣變化提前使用。


  作者:武漢華揚動物保健集團武漢大區 周永春 王&nbsp靜

(本文已被瀏覽 25775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池塘常見水色及處理方法
    「養殖水體水質調控技術」是句容市2009年度漁業科技入戶工程主推技術之一,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多年的水產技術指導員,下面就養殖水體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常見水色及處理方法做一個簡單介紹。
  • 淡水養殖池塘水華問題預測及池水淨化處理方法
    淡水養殖池塘水華問題預測及池水淨化處理方法出處:《南方農機》 作者:曹宇等 水產養殖網 2017-01-11 22:56:00 因此,分析水華產生的原因,進而有效預測水華的發生,從而提出控制、預防水華的方法,保證池塘養殖業高效健康發展。
  • 貴州省遵義市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
    貴州省遵義市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宋嬌等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具有節水、節地、生態環保、生產可控性強等優點,是一種基於生態學原理的生態循環水養殖技術,能有效降低養殖水體的汙染。目前,全國已有10餘個省(市)示範應用流水養殖槽2000多條,推廣面積3萬餘畝,有力助推漁業轉型升級,是現代漁業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但在推廣應用中暴露出一些問題。
  • 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藍藻主要危害及處理藍藻的可行性方案
    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藍藻主要危害及處理藍藻的可行性方案自入夏以來,南美白對蝦養殖業進入了高溫、高投餌、高排洩、高氧債、低氣壓等惡劣環境的養殖階段,而且在持續高溫養殖環境下,對蝦養殖池塘極易滋生藍藻,甚至泛濫成災。藍藻又稱藍細菌,這是一類含有葉綠素具有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養殖界習慣稱其為藍藻。
  •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李樣紅 水產養殖網 2016-09-30 14:48:00處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nbsp&nbsp&nbsp&nbsp1.換水&nbsp&nbsp改善水質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換水,但前提是水源水的質量要顯著優於養殖池塘水體。否則,換水便失去了意義。因此,處理氨氮和亞硝酸鹽過高的問題,換水僅僅適用於有充沛的水源且水源條件好的池塘。
  • IPRS池塘循環水養殖技術
    說起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就不得不提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經過數年的研究實踐結果,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2013年將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引入中國,但在IPRS系統設計和技術上作了必要的改進和完善,以便能更好地適合中國現有的環境條件、養殖的品種、市場需求和經濟狀況。
  • 硬度與養殖池塘水體水質的關係
    第三種單位是德國度,是將水中鈣、鎂含量換算為相當於氧化鈣的量,以1L 水中所含有10mg 的氧化鈣為1德國度。碳酸鹽的硬度屬於暫時硬度,水煮沸後可以生成碳酸鈣沉澱而移出;非碳酸鹽的硬度屬於永久硬度,對應於鈣、鎂的硫酸鹽、氯化物形成的硬度,一般用煮沸的方法不能從水中移出,這種分類方法是反應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同陰離子組成間的數量的對比關係,不可認為是水中固定含有的鹽類。
  • 生態塘對養殖池塘水氨氮和亞硝態氮去除的效果
    水質汙染導致魚體生長緩慢、成品品質下降,已經不符合綠色健康生態養殖的發展需求。池塘養殖密度過大,養殖餌料投餵增多,相應造成養殖水體的氨氮和亞硝態氮增多。有研究表明,在池塘養殖投餵的飼料中,有5%~10%未被魚類食用,而被養殖魚類食用的飼料中又有25%~30%以糞便形式排出體外,而且養殖池塘的尾水、殘餌和排洩物是直接通過排水渠排出塘外,並沒有經過處理,容易造成養殖水資源的浪費和水環境的汙染。
  • 重慶市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
    重慶市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_尚衛敏在不斷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的新背景下,人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環境的需求日益強烈,而國內目前仍然主要以高密度的池塘養殖模式為主,在帶來豐厚經濟效益的同時,勢必不同程度對環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壓力,養殖尾水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 水產養殖池塘藍藻產生的原因及處理辦法
    水產養殖池塘藍藻產生的原因及處理辦法出處:通威集團 作者:孫小軍 劉海燕 水產養殖網 2015-04-07 21:54:00 1、物理方法(1)徹底清塘消毒、加注不帶藍藻的新鮮水由於藍藻比其它藻類更具競爭力,因此控制措施以預防為主、防重於治。徹底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藍藻,降低藻種數量,避免大規模爆發。避免隨加水帶入藍藻,對控制也有積極意義。
  • 低成本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養高檔魚畝產值兩萬三
    為探索新型的池塘養殖模式,特地從美國大豆協會引進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水養殖模式試驗,該模式是傳統的池塘養魚與流水養魚技術的有機結合,通過建造養殖槽(流水池)和安裝推水曝氣設備,使原有的靜態池塘通過空氣推水設備使池塘形成動態循環流水「生態式圈養」模式養魚。
  • 池塘養魚幾種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池塘養魚幾種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方法2012-11-06 10:0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大豐市漁業科技入戶  3、水中氨氮過高:可用換水的方法進行處理,若換水不方便,可用生物製劑進行處理,如硝化細菌、亞硝化細菌、EM菌、光合細菌等。  4、魚的鰓絲上或體表寄生有大量的寄生蟲:可外用殺蟲藥,殺死寄生蟲的方法進行處理。  5、魚的腸道有寄生蟲(如滌蟲、孢子蟲、球蟲等)或有腸道性疾病(如腸炎病、出血病等):可用飼餵藥餌料的方法進行處理。
  • 水產養殖池塘裸藻水華的特點、危害和調控方法
    水產養殖池塘裸藻水華的特點、危害和調控方法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6-28 09:27:00   水華是水體藻類大量生長或聚集並達到一定濃度的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和特定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
  • 池塘底質如何物質循環,提倡科學改底?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在水產養殖中,養殖的池塘經過一段時間飼養大量投餌,剩餘殘餌,動物糞便沉積池底,使底質惡化,產生有害物質,抑制水產養殖動物生長發育,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注意觀察底質,保持池塘生態系統平衡,水質各項指標穩定並符合漁業用水標準,營造一個穩定優良的水環境,促進水產養殖動物生長發育的過程。
  • 詳細介紹池塘底質改良的多種方法,水產養殖必備哦
    【解決方案】底質改良是養殖水體水質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充分發揮底泥積極的生態功能,抑制其消極作用,必須定期改良池塘底質。 眾所周知「養魚先養水」,水體是魚類生長、生存和生活的環境,然而池塘底質與水的相互作用能夠強烈地影響水質。
  •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發布關於規範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集成...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發布關於規範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集成與技術示範工作的通知2018-08-14 16: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綜合        瀏覽量: 13461 次 我要評論 各示範單位:&nbsp&nbsp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又稱「跑道魚」養殖模式)示範推廣項目實施以來,各示範單位積極開展技術試驗示範
  • 加州鱸池塘健康養殖技術
    加州鱸目前湖南地區市場價格(塘口價)約為16-20元/斤,按照10畝養殖池塘計算:聘請養殖工人1名,3000/月,一年36000元,算上生活費1年約開支4萬元,平均每天投入飼料約1000元,按照180天養殖周期,需投入飼料成本18萬元,10畝加州鱸養殖池塘安裝4臺1.5kw增氧機,每天運轉15h,按照180天養殖周期,需花費約9700元,定期使用生物調水和防治病害,每月花費約1000元
  • 水蛭養殖前期PH過高原因及處理方法
    1、養殖前期,春夏交季,這時水溫還不是很高,一般藻類繁殖不是很快,但當出現大晴天的時候(由於前期養殖池塘的水位都比較淺,水溫升的比較快),這時單細胞藻類繁殖速度比較快,很快成為池塘中的優勢藻種,由於其他藻類受到抑制,繁殖不起來,單細胞藻類的繁殖速度非常驚人,其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過低。
  • 水產養殖抓住兩個關鍵字,尾水處理、以漁淨水都不是問題
    水產養殖抓住兩個關鍵字,尾水處理、以漁淨水都不是問題2020-11-27 14:37:00  水產養殖網  適用於上海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準水源保護區及緩衝區內採用生態模式處理淡水池塘養殖尾水工藝,用於指導養殖場尾水抗生素類新型汙染物處理設施新建或改造的設計、施工和驗收,以及生態溼地的運行維護。推薦工藝:光催化模塊、臭氧曝氣、生態溝渠、沉澱池、表流溼地、生態濾壩、氧化塘等。
  • 江蘇河蟹池塘常用水生植物繁殖方法
    江蘇河蟹池塘常用水生植物繁殖方法_潘文新池塘養殖優質蟹的第一要素是營造生態化水域環境,選擇適宜區域內生長的水生植物,充分發揮生態、營養、藥理功能,將其轉化為養殖優質河蟹的有效資源。水生植物可以控制河蟹病蟲害的發生,促使河蟹正常代謝、生長、發育,養成脂豐膏滿、質量安全的大規格紅膏河蟹。因此,養殖優質河蟹的池塘必須全年都有水生植物,常用的有菹草、黃絲草、金魚藻、輪葉黑藻、伊樂藻等。下面就它們的繁殖方法進行介紹。一、菹草菹草屬眼子菜科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生長於湖泊、溪流、池塘、溝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