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與養殖池塘水體水質的關係

2020-12-09 可為漁業

硬度是單位水體中所含有的二價及二價以上的金屬離子的總和,這些離子包括鈣離子、鎂離子、鐵離子、鋁離子、錳離子等,但主要的離子是鈣離子、鎂離子、鈉離子、鉀離子,淡水中主要是鈣離子,海水中主要是鈉離子。

硬度分為暫時硬度和永久硬度。鈣、鎂以碳酸鹽形式存在,遇熱既能形成碳酸鹽沉澱,而被移出,稱暫時硬度。以硫酸鹽、硝酸鹽和氯化物形式存在的,遇熱不能夠形成沉澱,稱永久硬度。

硬度的表示單位:第一種是 mmol/L,是指物質量的基本單元,以單位電荷形式以mmol/L計量,是硬度常用的單位。第二種單位是 mg CaCO3/L,以1升水中所含有與形成硬度離子的量所相當的碳酸鈣的質量表示。第三種單位是德國度,是將水中鈣、鎂含量換算為相當於氧化鈣的量,以1L 水中所含有10mg 的氧化鈣為1德國度。

碳酸鹽的硬度屬於暫時硬度,水煮沸後可以生成碳酸鈣沉澱而移出;非碳酸鹽的硬度屬於永久硬度,對應於鈣、鎂的硫酸鹽、氯化物形成的硬度,一般用煮沸的方法不能從水中移出,這種分類方法是反應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同陰離子組成間的數量的對比關係,不可認為是水中固定含有的鹽類。

天然水的硬度含量:不同地區環境的水體狀況及硬度不同,雨水的硬度很低,靠雨水或融化的雪水補給的河流水的硬度都比較低,乾旱、半乾旱地區的鹽鹼地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硬度較高。隨著含鹽量的增加,水的硬度也增加,一些特殊的水文地質條件下形成的蘇達湖、碳酸鹽類的湖,這樣的水硬度相對比較低。圖1是天然水岸硬度不同分類表(僅供參考)。

圖1

養殖水體的硬度的變化:淡水的硬度相對變化比較大,參與水體的溶解、吸附和平衡;海水的硬度相對變化小;硬度取決於水源、池塘的土質,新建池塘的硬度較高,逐漸減少;與水生光合呼吸作用有關,晝夜變化通常是0.6~8德國度;人為引起的硬度變化是用了過磷酸鈣、石灰滷等。

鈣在水中與碳酸氫根結合形成碳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使其平衡向右,硬度減小;呼吸作用使其平衡向左,硬度增大。鈣、鎂等總硬度對水產養殖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是生物必需的營養元素,鈣離子可以降低重金屬和一價金屬離子的毒性,鈣、鎂離子可以增加水的緩衝性,鈣、鎂離子的比例對海水魚、蝦、貝類的存活率有著重要的影響。

圖2

圖2是金屬離子在硬度與軟水中的毒性比。金屬離子分別是鈦、鉻、鐵、鎳、銅、鋅、鎘、鉛,毒性比分別是14.6、15、77、24、15~500、3~67、5.5、33。許多金屬離子及濃度高的一價金屬離子對水生生物都有毒害作用。在硬水中,對水生生物的毒性比在軟水中要小,當水體中鈣、鎂濃度足夠高時,可以抑制水生生物從環境中吸收某些金屬離子,降低其毒性。

硬度可以穩定水質和底質的pH值,增加水體的緩衝能力,鈣、鎂含量高,水體的緩衝能力較強,具有較好的保持pH值的能力。硬度還可以促進有機質的絮凝、沉積,促進固氮作用及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加快有機物的分解、礦化,加速植物營養物質的循環再生。

總硬度在養殖過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如總硬度偏低,養殖動物出現生長不良,骨骼發育不良,蛻皮、脫殼後成活率低,水體出現水體不穩定,緩衝能力差,水生植物繁殖、生長受到限制。硬度通常用mg CaCO3/L,當小於50mgCaCO3/L時,池塘的生產力低下;在50~ 100mgCaCO3/L時,池塘的生產力高;在100~250mgCaCO3/L 時,池塘的生產率最高。

養殖動物對低硬度的耐受能力較弱,絕大多數海水的硬度都大於6000mgCaCO3/L,因此海水環境下,不必擔心水體的硬度,淡水水體養殖中比海水中更容易出現硬度低的問題。總硬度偏低的水體該如何提高總硬度?

硬度是含有鈣、鎂、鐵、鋁、錳、二價及二價以上的金屬離子的總和。如果硬度低就往池塘和自然水體中增加鈣、鎂、鐵等離子,主要是這些離子的鹽。可以通過補含有鈣、鎂離子的鹽進入水中,就能提高總硬度。如硫酸鈣、硫酸鎂、氯化鈣、氯化鎂、硝酸鈣、硝酸鎂等。這些離子的增加也有助於培藻,使池塘的pH值穩定,促進藻相和菌相的平衡。還可以添加磷酸氫鈣、磷酸氫鹽類的鈣、鎂離子。在池塘初期,可以通過用生石灰清塘提高硬度。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在水中溶解後有鈣離子進入,硬度也會提高。但一定要注意池塘的pH值指標,如果pH值已經很高,就不能用生石灰進行清塘,也不能通過它提高總硬度。

在池塘的管理中,鹼度和硬度對養殖水體的穩定非常重要。可以緩衝水體,同時對pH值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池塘的管理過程中,要經常測pH值,鹼度和硬度要在養殖初期進行測定,分析好池塘的鹼度和硬度指標是否適合養殖池塘藻相的穩定。如果鹼度和硬度不在合理的範圍內,需要增加或降低其鹼度,同時也需要增加或降低其硬度。

硬度的測試方法:用測試盒、測試儀、測試筆進行測試。對於養殖蝦蟹類、甲殼類的動物要特別注意總硬度,因為直接影響養殖動物的脫殼以及養殖效果產量。

△內容來源:範老師微藻物聯世界,作者:範秀娟,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鹼度基本概念與池塘養殖水體水質的關係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適宜的鹼度範圍是淡水1.5~3.5mmol/L,生產力隨著鹼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水的鹼度相對穩定,為2~2.5mmol/L。鹼度與水產養殖的關係(1)鹼度能夠降低重金屬的毒性,重金屬一般是游離的離子,毒性比較強,重金屬及過度重金屬能與水中的碳酸鹽形成絡合離子,甚至生成沉澱,使游離的金屬離子濃度降低。
  • 池塘水質調控,不要忽略了總鹼度總硬度。
    總鹼度,反映了水質的緩衝力,可以接受氫離子的物質總量。池塘裡面的水質就是靠它來支撐的。 淡水養蝦,估計會有很多養蝦的高手都知道:總鹼度維持在80-150為最好。 可是有個問題,放苗前,總鹼度一般會在70~100,放苗25天後,。。。
  • 養殖水體常見有那些生物化學反應之沉澱反應和水質的關係
    養殖水體常見有那些生物化學反應之沉澱反應和水質的關係出處:施工評說 作者:施衛民 水產養殖網 2019-10-23 22:55:00了解了養殖池塘的水體會發生什麼生物化學反應是為了明白:調水、底改措施的作用環節、所採取的這些調水底改手段的優點和缺點。避免調水越調水質越差、頻頻改底到頭來偏偏問題就出在底部。了解了養殖池塘的水體會發生什麼生物化學反應,就能夠明白:在養殖生產過程中,如何揚長避短的通過調水、改底手段創造出一個養殖品種需要的水體環境。在養殖池塘中,養殖水體和池塘的底部是一個相互影響、一直在互動的動態系統。
  •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
    另一方面,在投餵飼料的池塘中,飼料中的蛋白質成為養殖池塘中氮的主要來源,隨著投餵飼料的增多,養殖對象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未利用氮的排洩和殘餌糞便中蛋白質的分解,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的積累日益增多,超出了養殖生態系統的自淨能力,最終導致養殖水體水質惡化,降低了魚蝦的生長速度和對病原的抵抗力,加上其他因素的疊加效應,病害增多,也在制約著養殖效益的提高。養殖池塘氮循環的示意見圖1。
  • 如何調好水體總鹼度或硬度呢?
    這也是近年來水質不穩,產量偏低,甲殼薄滑、步足畸形、鰓蓋外翻等不良現象頻繁出現的主要原因。    在水體微礦元素部分流失失衡的同時,另一樣東西卻在猛速增多,那就是有機質!隨著養殖時間延長,池塘底泥和養殖周邊水源中積累的有機質也日漸增多,造成水環境有機營養超「富裕」:即養殖水環境富含有機質。
  • 氧化還原電位(ORP)在養殖池塘水質監測中重要作用
    氧化還原電位(ORP)在養殖池塘水質監測中重要作用出處:通威水產科技頻道 作者:蘇豔秋、羅國強 水產養殖網 2014-06-04 22:47:00&nbsp淡水養殖環境中的ORP變化情況從文獻報導和本研究室測定的結果來看,養殖池塘一般存在水體上下層交換,池塘泥水界面有比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在400mV以上,從水層溶氧也可以反映出來,只要溶氧達到1毫克/升以上就不存在還原態。而養殖池塘底泥則由於沉積物不同,氧化還原電位值變化情況不同,但都隨著底泥深度增加,氧化還原電位呈現降低趨勢。
  • 養殖水體中鹼度、硬度、磷和餘氯,您真的了解嗎?
    水產養殖正在從一個粗放模式向集約化、工廠化、科學化的道路轉變,智能化已經走入水產,對池塘的管理也是越來越好。池塘水質檢測要養成定期記錄的習慣,在一個養殖周期內每天的養殖情況,如溫度、溶解氧、pH值等指標詳細記錄,其中也包括鹼度、硬度及磷和餘氯的檢測。
  • 池塘養殖中常見的四種最常見水質類型
    池塘養殖中常見的四種最常見水質類型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6-20 16:37:00   水是池塘養殖魚類的生活環境。池塘養殖要想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除了要有理想的池塘條件、優質的飼料和健康的魚種及合理的放養密度外,還要具備良好的水質。
  • 如何看待總硬度、總鹼度等水質指標?
    在水產養殖中,總硬度和總鹼度對水質的穩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水源水質要檢測之外,也要重視池塘水質的的總硬度和總鹼度,特別是蝦類、蟹類、貝類和海參類等抗應激能力差的水產養殖動物,更是要經常檢測塘水的總硬度和總鹼度及其變化,因水質的穩定往往事關養殖成敗。
  • 林文輝:讀懂pH,是池塘水質管理的基礎。你真的讀懂了嗎?
    因此,pH的調節必然牽涉到鹼度和硬度,特別是鈣硬度。例如,A區和D區是鹼度、硬度、pH同時調節的;B區是鹼度、pH同時調節,可對硬度進行微調;C區只調節硬度,也可微調鹼度;F區是提高pH、提高鹼度的同時降低硬度,而G區是降低pH、提高硬度的同時降低鹼度。不同屬性的水質調節各不相同。很多養殖朋友都會問,到底我的池塘水鹼度、鈣硬度、pH該怎麼調節?用什麼物質調節?
  • 中後期池塘水質問題以及解決建議!
    池塘養殖進入中後期,隨著投餵量的增加及殘餌糞便的逐漸積累,池塘汙染物增多,池塘負荷越來越大,不可避免的造成各種水質問題。本文著重分析池塘養殖後期常見水質問題及應對措施,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養殖網
    ①PH值:藻類喜歡偏鹼性的水體,高PH(PH8.0—PH9.5)會促進藍藻的發生,故應避免單一使用潑灑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質。②氮磷比:藍藻既可利用水體中的氮,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較高富營養化的水體都可能導致藍藻的大量發生。適當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藍藻的生長。
  • 八種常見水產養殖水質!速來辨別你的池塘!
    對水產養殖者來說,池塘的水色是他們天天面對的,但如何根據池塘的水色和狀態來判斷水質的好壞,對於養殖者非常重要,也是進一步採取措施的關鍵。池塘的水色各種情況,有各種性狀和各種顏色,如何判斷根據什麼判斷,有沒有科學根據,答案是肯定的。
  • 不同模式養殖花鰻鱺水體水質指標檢測
    以花鰻鱺和羅非魚為養殖對象,對不同模式養殖水體進行水質測定。在12個室內水泥池(5米×3米×1.2米)中,設置4組試驗,分別為花鰻鱺單養、花鰻鱺+羅非魚、花鰻鱺+蕹菜、花鰻鱺+羅非魚+蕹菜。試驗持續6周,期間對水溫、溶氧、pH、氨態氮、亞硝態氮、硝態氮、總氮、總磷、葉綠素a、化學需氧量水質理化因子進行定期檢測與分析,試圖通過水質指標的變化,探討花鰻鱺養殖池水質因子之間的關係。方法&nbsp&nbsp&nbsp&nbsp1.養殖池試驗養殖池為標準化水產養殖基地的室內水泥池,平均深度1.2米。
  • 什麼叫水體的硬度?提高水體硬度的方法有哪些?對養魚有什麼影響嗎?
    總硬度:碳酸鹽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之和,總硬度=鈣硬度+鎂硬度=碳酸鹽硬度+非碳酸鹽硬度;鈣硬度:水中Ca2+的含量;鎂硬度:水中Mg2+的含量;負硬度:當水的總硬度小於總鹼度時,它們之差。硬度水生生物水體的主要作用:①水體中的Ca2+、Mg2+與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動有密切關係。
  • 加州鱸池塘健康養殖技術
    4、水質調控養殖池塘的水質應溶氧豐富且肥度適中,根據池塘水質情況定期加注新水,一般為10-15天加注一次,每次加注新水不超過池塘水三分之一。高溫季節在加注新水的同時,定期使用微生態製劑調節水質(微生態製劑不能和殺菌、生石灰同時用,間隔3-5天使用),池塘水體透明度保持25-35cm左右,定期打開增氧機(高溫季節,晴天中午打開2h),保持池塘水質 「肥、活、嫩、爽」。
  • 常見池塘水質及其處理措施
    一、常見池塘水質測定和藻相觀察使用桑普水博士水質測試盒測定池塘水體pH、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含量,使用可攜式顯微鏡觀察水體浮遊植物種類和數量二、異常池塘水質處理措施如果觀察池塘水體發現,水質清瘦,透明度較高,鏡檢觀察發現水體藻類數量和種類較少且多為藍藻和裸藻時
  • 花鰱池塘養殖技術
    自然條件下,花鰱多生活在流水或較大的靜水水體中,喜棲息水體中上層,性情溫和,容易捕捉。幼魚一般在沿江的湖泊及附屬水體中肥育,性成熟後到江河中產卵,然後又回到湖泊等食物豐富的水體肥育。人工養殖條件下,多採用人工繁育方式獲得苗種。 花鰱是典型的濾食性魚類,抗病力強,疾病很少,生長速度也相當快。天然水體中,食物以枝角類、橈足類、輪蟲等浮遊動物為主,也濾食一些藻類。
  • 重慶市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
    1 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現狀當前,池塘養殖仍以集約化高密度養殖為主,在追求高產量的同時,過量投放的漁藥、飼料、化學品以及大量的排洩物等容易造成水體汙染和富營養化,直接導致水生動物的爆發性疾病,甚至大面積死亡,養殖產品質量和產量下降。
  • 池塘常見的幾種水色及水質調控技術
    形成優勢種時,水體pH值適宜,氨態氮和亞硝酸鹽含量較低或無,浮遊動物只有少量的枝角類、無節幼體、纖毛蟲和輪蟲,水質清爽,池角不產生浮膜。3.淡綠色水色這是養殖生產中的第三種理想水色,池水浮遊植物以單細胞綠藻、裸藻為主,水體透明度適宜,水質的各項理化指標均正常,水質清爽,池面沒有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