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養殖中常見的四種最常見水質類型

2021-01-09 水產養殖網
池塘養殖中常見的四種最常見水質類型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6-20 16:37:00
  水是池塘養殖魚類的生活環境。池塘養殖要想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除了要有理想的池塘條件、優質的飼料和健康的魚種及合理的放養密度外,還要具備良好的水質。池塘養殖中常見的水質類型有四種,即肥水水質、瘦水水質、老水水質和轉水水質,現將這四種類型水質分別介紹如下:
 
  一、肥水水質

  肥水水質的水色濃而混濁,呈油綠色&nbsp(包括藍綠色、黃綠色和豆綠色)或褐色&nbsp(包括黃褐色、紅褐色和茶褐色),透明度適中(在20-30釐米之間),有明顯的日變化和月變化,水體中浮遊生物含量多,溶氧條件較好。一般池塘養殖中的肥水要求具有肥、活、嫩、爽,肥即為水體中氮磷元素、微量元素和營養鹽類充足,浮遊生物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保持餌料生物的最高水平;活即為水體中初級生產力高,浮遊生物的生產量和消耗量達到了動態平衡,水色有明顯的日變化和月變化;嫩即為水質肥而不老,容易被魚類消化吸收的浮遊植物數量很多,浮遊植物細胞未老化,藍藻類浮遊植物含量較少,水色鮮嫩似綠豆湯;爽即為水色不濃不淡,清爽,透明度在20—30釐米之間。

  二、瘦水水質

  瘦水水質水色清淡,呈淺綠色或淡黃色,透明度大於30釐米,有日變化和月變化,溶氧條件極好,但是水體中浮遊生物含量少。瘦水水質的形成一方面是不經常施肥所致,另一方面是新開挖的池塘尚無肥力無法讓池水變肥。瘦水水質不利於養殖肥水性魚類,但是對於養殖吃食性魚類非常有利。

  三、老水水質

  老水水質水色很濃,呈濃綠色或黑褐色,透明度低於20釐米,池塘底層水溶氧條件極差,浮遊植物中藍藻含量最多,因藍藻類浮遊植物細胞老化,不利於魚類的消化吸收。老水水質形成原因有:
  (一)施肥量不足,水體中缺少氧、磷元素或其它微量元素和營養元素,水中浮遊植物種類單一。
  (二)無水源交換,造成水體溶氧條件不足。
  (三)池塘周圍有高大樹木或高大建築物遮擋,造成光照條件不足,透明度低。
  (四)代謝產物積累過多,主要是食場周圍不注意清理和消毒。
  (五)經常投餵酸性飼料、肥料或施用鹼性藥物和化肥過多,使水體酸鹼度變化過快。

  四、轉水水質

  轉水水質俗稱水華水,水質肥沃,水色呈濃綠色、藍綠色或醬紅色,水面常見有雲彩狀水華,透明度較低,月變化明顯。水體中浮遊植物含量極高,但種類很少。轉水水質水色呈暗黑色時,混濁度很大,在魚池下風處即可聞到很濃的腥臭味。轉水水質的形成原因常常是因為飼養管理工作不當造成的,遇到連綿陰雨天氣、悶熱天氣或雷雨未下透的天氣時,由於水中浮遊植物的大量繁殖,供給浮遊植物光合作用代謝的營養鹽類不足,加上缺乏足夠的光照,引起藻體大量死亡,分解產生有毒物質,造成池塘養殖魚類大批死亡,俗稱「泛塘」或「泛池」。
  轉水水質多發生在夏秋季高溫季節。轉水水質發生時,水中氧氣嚴重缺乏,魚類常常浮頭,影響生長,所以必須加強對水華水的管理,如定期注換新水或定期潑灑水質改良劑,以保障池塘養殖生產安全進行。
&nbsp
(本文已被瀏覽 4678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八種常見水產養殖水質!速來辨別你的池塘!
    對水產養殖者來說,池塘的水色是他們天天面對的,但如何根據池塘的水色和狀態來判斷水質的好壞,對於養殖者非常重要,也是進一步採取措施的關鍵。池塘的水色各種情況,有各種性狀和各種顏色,如何判斷根據什麼判斷,有沒有科學根據,答案是肯定的。
  • 常見池塘水質及其處理措施
    一、常見池塘水質測定和藻相觀察使用桑普水博士水質測試盒測定池塘水體pH、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含量,使用可攜式顯微鏡觀察水體浮遊植物種類和數量二、異常池塘水質處理措施如果觀察池塘水體發現,水質清瘦,透明度較高,鏡檢觀察發現水體藻類數量和種類較少且多為藍藻和裸藻時
  • 池塘常見的幾種水色及水質調控技術
    一、池塘常見的幾種水色1.茶褐色水色這是養殖生產中理想的水色,池水浮遊植物以單細胞硅藻、隱藻為主,各種生物的組成比較平衡,而且生長旺盛,繁殖迅速,所以天然餌料的質量與數量都好,另一方面,由於溶氧高,生物的代謝廢物少。2.黃綠色水色這是養殖生產中第二種理想水色,池水浮遊植物以單細胞硅藻為主,綠藻次之。
  • 四種常見水草中,你知道哪一種水草最適合養殖蝦蟹?
    四種常見水草中,你知道哪一種水草最適合養殖蝦蟹?出處:青蝦養殖與銷售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12-01 15:45:00 水草,對於蝦蟹養殖戶來說再尋常不過;每一個蝦蟹養殖戶都知道水草在水產養殖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對於蝦蟹養殖中所需栽種的水草種類,很多養殖戶不一定知道。問題一:&nbsp蝦蟹養殖過程中一般異什麼水草為主?
  • 養殖水體常見有那些生物化學反應之沉澱反應和水質的關係
    了解了養殖池塘的水體會發生什麼生物化學反應是為了明白:調水、底改措施的作用環節、所採取的這些調水底改手段的優點和缺點。避免調水越調水質越差、頻頻改底到頭來偏偏問題就出在底部。了解了養殖池塘的水體會發生什麼生物化學反應,就能夠明白:在養殖生產過程中,如何揚長避短的通過調水、改底手段創造出一個養殖品種需要的水體環境。在養殖池塘中,養殖水體和池塘的底部是一個相互影響、一直在互動的動態系統。
  • 池塘常見水色及處理方法
    「養殖水體水質調控技術」是句容市2009年度漁業科技入戶工程主推技術之一,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多年的水產技術指導員,下面就養殖水體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常見水色及處理方法做一個簡單介紹。
  • 水產養殖常見模式之80:20池塘養魚技術
    水產養殖常見模式之80:20池塘養魚技術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綜合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6-25 15:55:00 隨著科技的進步、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傳統的以肥水魚為基礎的混養技術,在生態學和經濟學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不足,如對環境影響較大,產量受到限制,效益很難提高等。
  • 適應能力非常強的黃顙魚,最常見的養殖模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就是池塘主養方法,黃顙魚池塘主養屬於最傳統的一種養殖模式,同時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一種養殖模式,如果使用池塘主養黃顙魚的話,池塘的水深通常都是在1.5米以上,池塘底部的淤泥不能太厚,我們在放養之前需要先使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黃顙魚的放養規格是在10到15釐米左右,每畝可以放養黃顙魚的數量大概是在3000到4500尾左右,而且還需要放養適量的鱅魚
  • 目前我國池塘淡水魚混養最常見的四個模式介紹
    目前我國池塘淡水魚混養最常見的四個模式介紹出處:通威魚苗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5-05-07 17:16:00 草魚、青魚的糞便既是培養浮遊生物的肥料,又能提供大量有機碎屑以及孳生的細菌群體,供鰱魚、鱅濾食;鯉、鯪、鯽可清除殘餌,改善水質。既有充分利用水體、提高產量之利,又兼收餌料再利用、改善水質之效。將同種異齡不同規格的魚混養,還為在一個生產季節分批捕撈、均衡上市提供了條件,同時為下年培育了大規格魚種。混養的魚類應有主次之分,主養魚是投餌和飼養管理的主要對象。
  • 池塘常見不良水色及調節
    不管養殖何種水產動物,都需要良好的水質條件,因為水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養殖對象能否健康生長甚至養殖成敗,因此明辨優劣水色,對水質的管理、維護和調理在養殖生產中顯得尤為重要。
  • 重慶市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
    2 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2.1 物理方法對於淡水池塘養殖模式,目前尾水處理的物理方法主要有機械過濾和膜分離。機械過濾是水產養殖系統中分離固態和液態的常用技術手段,具體淨化過程是利用設備的篩網對養殖尾水進行簡單的過濾處理。由於篩網的孔徑限制,雜質會停留在篩網內,進而達到淨化的效果。
  • 中後期池塘水質問題以及解決建議!
    池塘養殖進入中後期,隨著投餵量的增加及殘餌糞便的逐漸積累,池塘汙染物增多,池塘負荷越來越大,不可避免的造成各種水質問題。本文著重分析池塘養殖後期常見水質問題及應對措施,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氧化還原電位(ORP)在養殖池塘水質監測中重要作用
    氧化還原電位(ORP)在養殖池塘水質監測中重要作用出處:通威水產科技頻道 作者:蘇豔秋、羅國強 水產養殖網 2014-06-04 22:47:00&nbsp淡水養殖環境中的ORP變化情況從文獻報導和本研究室測定的結果來看,養殖池塘一般存在水體上下層交換,池塘泥水界面有比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在400mV以上,從水層溶氧也可以反映出來,只要溶氧達到1毫克/升以上就不存在還原態。而養殖池塘底泥則由於沉積物不同,氧化還原電位值變化情況不同,但都隨著底泥深度增加,氧化還原電位呈現降低趨勢。
  • 加州鱸池塘健康養殖技術
    4、水質調控養殖池塘的水質應溶氧豐富且肥度適中,根據池塘水質情況定期加注新水,一般為10-15天加注一次,每次加注新水不超過池塘水三分之一。高溫季節在加注新水的同時,定期使用微生態製劑調節水質(微生態製劑不能和殺菌、生石灰同時用,間隔3-5天使用),池塘水體透明度保持25-35cm左右,定期打開增氧機(高溫季節,晴天中午打開2h),保持池塘水質 「肥、活、嫩、爽」。
  • 水產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五類「毒瘤」
    水產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五類「毒瘤」2015-07-28 16:2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北京水世紀生物公司對此,建議養殖朋友在引進外源水時注意其來源,是否為農業廢水,如果是,在引入池塘後應進行解毒,在殺蟲時選擇一些藥性溫和,殘留較少,對養殖動物傷害小的藥物,如用敵百蟲等,應嚴格控制劑量。在殺蟲後及時解毒,能有效減少對養殖動物的傷害,本公司的「解毒靈」含有降解劑、核酸及有機調節素,使用後能有效降解各種農藥殘留,還廣大養殖朋友一個「乾淨」的水體。
  • 花鰱魚的養殖,常見的一些病害,怎麼解決
    花鰱魚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魚,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能夠吃到。花鰱魚的肉質比較滑嫩,所以受到人們的歡迎;市場上對花鰱魚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開始養殖花鰱魚,但是在養殖花鰱魚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花鰱魚會患上的一些病害;這讓養殖戶們很頭疼,所以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花鰱魚的養殖技術和遇到病害應該怎麼解決。我們在選擇用來養殖花鰱魚的池塘時,最好是選擇在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因為花鰱魚的膽子比較小,特別害怕受到驚擾。
  • 花鰱魚如何養殖?常見的病害又該如何處理
    導語:花鰱魚如何養殖?常見的病害又該如何處理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的是花鰱魚養殖的方法以及該注意的地方。花鰱魚又叫胖頭魚、大頭魚,這種魚的頭部非常大,常年生長在淡水湖泊中。花鰱魚的頭可以做火鍋或者是燉湯,魚肉也是非常鮮美,在市場上備受大家的喜愛,價格也是非常的可觀,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養殖花鰱魚的行列當中。大家在養殖花鰱魚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問題,讓大家不知所措,就讓小編來教大家幾招吧。首先我們在選擇池塘的時候應該注意選擇離市區比較遠,比較安靜,有著足夠水源的地方。
  • 歸納水產養殖中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產養殖池漆如何抗藻?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水華,是指淡水水體中藻類短期內大量繁殖、老化、大量積累於水面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水產養殖池水華的出現表明藻類生態系統失衡、水體富營養化、自淨能力降低或喪失、池塘生態系統惡化甚至崩潰。藻水華的出現是水質惡化的結果,不是水質惡化的原因!
  • 養殖魚類對池塘生態環境的要求之水色和水質
    那麼就說明池塘的水很肥。如果所含浮遊生物的種群和數量少,並且不易於魚類消化,就說明水質比較瘦。浮遊生物繁殖的種類和數量不同,是池水呈現不同的顏色與濃度。因此,我們常常以水質的顏色來判斷浮遊生物的繁殖情況,據此判斷水質的肥瘦與好壞,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施肥或注水,以保證漁業生產順利進行。
  • 硬度與養殖池塘水體水質的關係
    在硬水中,對水生生物的毒性比在軟水中要小,當水體中鈣、鎂濃度足夠高時,可以抑制水生生物從環境中吸收某些金屬離子,降低其毒性。硬度可以穩定水質和底質的pH值,增加水體的緩衝能力,鈣、鎂含量高,水體的緩衝能力較強,具有較好的保持pH值的能力。